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垃圾填埋场的覆盖土层及其填埋层的微生物对渗滤水的回灌处理的影响进行探索.研究结果表明,为改善覆盖土层的透水性和透气性,在试验所用的亚粘土中必须加入一定比例的细砂,土砂比以7:1为佳.土砂比为7:1的土柱对进水COD负荷为6.6~115g·m-2·d-1的渗滤水.在运行两个月的时间内,COD去除率可达98%左右.对渗滤水回灌填埋场前后的填埋堆层的微生物镜检结果表明,经回灌处理后的填埋场相当于一个生物滤池.  相似文献   

2.
在文献「1」回灌技术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以土壤柱,垃圾柱,土壤-垃圾混合柱模拟了填埋场土壤覆盖层,垃圾填埋层,填埋场混合填埋层的情况,探求出工程设计所需的垃圾填埋场渗流水回灌净化能力的有关参数。  相似文献   

3.
在文献[1]回灌技术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以土灌注、垃圾柱、土壤一垃圾混合柱模拟了填埋场土壤覆盖层、垃圾填埋层、填埋场混合填埋层的情况,探求出工程设计所需的垃圾填埋场沙滩水回灌净化能力的有关参数.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垃圾填埋场所产生的垃圾渗滤液进行回灌处理研究,发现在回灌之前采用为调节渗滤液的pH值为NH3-N的去除有较大的影响,同时pH为8-9的渗滤回灌到垃圾填埋场中改变了垃圾内部的酸性环境,加快了垃圾的生化反应使回灌后渗滤液的COD值有明显的降低。  相似文献   

5.
宁镇丘陵区森林土壤渗滤水的性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渗水采集器在杉木,火炬松、落叶栎林土壤中定期取水样分析,结果表明,5-6月份土壤渗滤水中的离子浓度普遍比7-8月份高得多,它们的浓度分布模式也因月份而异,杉林与栎林下土壤渗滤水的离子浓度及分布模式大同小异,但浓度大体上均高于松林,模式也与后者不同。5-6月份杉林地各种离子的淋失强度为最大,栎林地次之,松林地为最小;7-8月份则以栎林地淋失强度为最大,杉林地次之,松林地仍为最小,每年通过土壤渗滤水  相似文献   

6.
采用二相UASB反应器处理碱法草浆黑液,并对结果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经过修正的Monod方程能够描述甲烷相基质的降解规律。当酸化相进水COD为7.550-11.981g.L^-1,甲烷相进水COD为5.059-8.835g.;^-1时,由模型计算很难厌氧生物降解物质为1.316gCOG.L^-1。由此可知,在本实验条件下甲烷相COD的最大去除率Emax=85.11%。  相似文献   

7.
大型垃圾填埋场渗滤液COD的衰减规律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对试验场渗滤液COD质量浓度进行长达3.5年的测定(1-2周测定一次),建立了填埋场渗滤液COD质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并通过模型预测了渗滤液COD质量浓度通过自然衰减达到了不同排放标准所需时间、同时提出填埋场的规划和设计可以由传统的渗滤液及时外排处理式转变为不及时外排,使其在填埋场内COD质量浓度大幅度自然衰减后抽出处理,这样可以大量节省费用,简化操作工艺。  相似文献   

8.
垃圾填埋场中淋滤液回灌液压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垃圾填埋场中因进行淋滤液回灌而对孔隙水压力运移产生的影响,在忽略淋滤液在竖直方向上运移的前提下,在考虑填埋场淋滤液回灌的实际工况、液相本构方程、水量平衡条件和有机物生化降解的基础上,建立孔隙水压力理论方程。补充不同的边界条件,得到群井回灌和单井回灌2种情况下模型的解析解。计算及分析结果表明:(a)在进行单井回灌时,回灌进行到30 d后孔隙水压力基本稳定;孔隙水压力随离开回灌井距离的增加而迅速减小,在离回灌井15 m范围内回灌效果较好,20 m以外的区域回灌效果较差。(b)在进行群井回灌时,回灌前期孔隙水压力迅速增加,填埋单元中各处孔隙水压力最终均达到回灌水头压力;与单井相比,群井的回灌效果较好。(c)淋滤液回灌在垃圾体中会产生较高的孔隙水压力,因此在实际工程中确定回灌的时间和距离时应考虑孔隙水压力。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两相厌氧消化系统和单相的上流式厌氧污泥床──生物滤床组合型系统(UBF)在不同条件下处理垃圾填埋场渗沥液的运行特性,结果表明,两相厌氧消化用于处理本研究用的废水没有显著效果.采用单相UBF系统,当温度为35℃,水力停留时间为12h,CODCr容积负荷率为每天每立方米10kg,每天每千克VSS的CODCr污泥负荷率为0.53kg时,CODCr去除率平均为的94%,产气量4.77L·L-1·d-1.其中甲烷含量为75.8%.  相似文献   

10.
以水稻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深度的模拟污水中N、P对幼苗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EC1.11.1.6)、乙醇酸氧化酶(Glycolateoxidase,GO,EC1.3.3.1)、过氧化和物酶(Peroxidase,POD,EC1.11.1.7)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N、P浓度分别超过8.56mmol.L^-1和0-0.2mmol.L^-1范围)可诱导CAT活性增大,而后下  相似文献   

11.
厌氧—好氧一体净化器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厌氧-好氧一体化污水净化装置处理生活污水的启动及运行特性,试验表明装置在自接种条件下启动,二周内可达到稳定的处理效果,出水COD〈100mg·L^-1,正常运行,HRT〉6.2h时,COD去除率大于85.2%,BOD5去除率大于88.6%,出水水质满足国家的污水排放标准,NH3-N在10.6mg·L^-1左右。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以1mol.L^-1LiClO4/PC+DME(1:1)为电解液的TNF/Li电池的性能和放电机理。电池以0.5mA.cm^-2放电时比容量为847.6Ah.kg^-1,比能量为6.7*10^6J.kg^-1。该电池存在自放电现象,开状下放置一个月后,容量损失掉36.2%。  相似文献   

13.
钢铁表面常温黑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钢铁表面的三种常温黑化剂配方的试验,研究了三种黑化剂的工艺条件和膜层性能。结果表明:CuSO4.5H2O,NiCl.6H2O均为2g.L^-1;H2SeO3,Zn(H2PO4)2均为4g.L^-1。  相似文献   

14.
利用^1H-^1HCOSY,^13C-^1HCOSY,^13C-^1H远程COSY以及选择性远程DEPT^13CNMR谱,对2,4-二硝基五环[4.3.0.0^2.5,0^3.8.0^4,7]壬烷的^1H和^13NMR谱进行了完全的归属。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CF2HC1-O3体系在253.7nm紫外学照射下所引发的O(^1D)与CF2HC1的反应。O(^1D)与CF2HC1的反应最终产物为CF2O、HC1。对O(^3P)与CF2HC1的反应可能性、O(T^1D)与CF2HC1的反应机理、外加气体对反应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本用分解极化曲线法研究了某些添加剂对Ti/PbO2电极上ClO4^-离子阳极形成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ClO4^-,BrO3^-,B4O7^2-,Ba^2+等离子均使ClO4^-的阳极形成电流效率提高,而Cr2O7^2-,S2O8^2-,SO4^2-,MoO4^2-,IO46-,P2O7^4-,Fe(CN)6^4-,Ca^2+和Mg^2+等离子均使电流效率降低,根据假设的机理讨论了使  相似文献   

17.
铬酸引发丙烯酸酯与苎麻纤维的接枝共聚反应:Ⅰ.MMA …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铬酸为引发剂,将甲基丙烯酸甲酯与苎麻纤维进行接枝共聚,探讨了接枝条件对接枝共聚的影响,结果表明,Cr^6+引发MMA与苎麻接枝共聚的最佳条件为:「Cr^6+」=0.007mol.L^-1,反应时间=12h,反应温度为50℃,「HNO」=1mol.L^-1,「MMA」=0.7mol.L^-1,纤维素用氢氧化钠溶液和乙二胺溶胀可提高接枝率。  相似文献   

18.
水滑石及柱撑水滑石的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制备了水滑石Mg6Al2(OH)16CO3.4H2O和类水滑石Mg4Al2(OH)12(NO3)2.4H2O,Zn6Al2(OH)16CO3.4H2O它们的晶体结构基本相似,热稳定性都不很高,200℃时将失去全部结晶水,200~450℃时将失去全部层间阴离子,以及大部分OH^-。用离子交换法和共沉淀法制轩了1,5-二萘磺酸柱撑水滑石Mg4Al2(OH)12(C10H6(SO3)2).4H2O,其层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无氰电沉积光亮铜锡合金的新工艺,其溶液组成及操作条件为:Na3C6H5O.2H2O90-120,Na2EDTA.2H2O25-35,稳定剂WDZ-94310-15?CuSO4.5H2O20-40,SnCl2.2H2O20-40g.L^-1;溶液的pH=5-6,Dk=10-150A.m^-2,T=50-60℃,在上述条件下可获得含锡量为5%-15%的光亮、细致、均匀的铜锡合金沉积层。  相似文献   

20.
厦门近岸表层海水中铜,铅和锌的存在形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差示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研究厦门沿岸表层海水中洞,铜和锌的化学存在形态。新鲜海水试样和酸化贮存海水试样(pH2)分别以金属离子溶液滴定,达到平衡后用DPASV法测定电活性金属浓度,基于1:1配合物形成模型,估算出海水中可溶的痕量金属各种存在形态的比例。结果表明,海水中这些金属的总浓度分别为Cu:1.1×10^-7mol.1^-1;Pb:6.0×10^-8mol.1^-1;Zn:7.4×1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