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根据河道开挖深度及河道与建筑物关系,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PLAXIS建立平面应变有限元分析模型,模拟河道开挖对建筑物的影响,并将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在土方开挖及潜水渗流双重作用下,河道开挖对周边建筑物影响显著,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2.
陈爱军 《科技资讯》2010,(23):160-160
城区河道治理必须综合考虑景观与生态环境的要求。本文从城区河道存在的问题,河道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水环境的治理,河道景观营造,生态护坡设计五个方面介绍了现代城区河道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3.
城市河道,是城市水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既是保障城市防洪泄水的重要水利设施,也是城市环境独特的风景线。但是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由于城市规划及建设的各种弊端,河道的生态系统受到了污染和破坏,对河道景观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曹仲宏2010)。该文提出了城市河道景观的特征,并对城市河道景现存在的问题以荆州为例进行分析,提出了河道生态修复应遵循的原则,最后从国内现状对河道生态修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张柳杨 《科技信息》2013,(10):453-453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作为城市重要构成元素的城市河道,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及景观形象。在城市河道的治理过程中,水生植物的运用无论是对河道水质的改善还是对河道景观的修筑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水生植物对河道水质环境的影响由于城市环境的污染,加上大量雨污水直排入河现象的存在,城市河道普遍存在着污染严重的问题,河水中氮、磷等的含量超标严重,水  相似文献   

5.
城市河道是城市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一度承担着城市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的作用,随着当今社会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人们对河道的生态作用和城市景观都有了新的要求,因此,研究和探讨城市河道的建设,对城市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乃至人类文明的持续进步都是十分必要和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以河道景观评价为目标层, 以生态性、社会性和艺术性指标作准则层, 以水质、物种多样性、水体透明度、防洪效应、水景利用率、景观可达性、色彩美感度、形态美感度以及地域文化性作为指标层, 构建城市河道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层的权重, 利用距离指数法构建评价模型。以昆明市盘龙江为例, 利用该模型对盘龙江上中下游景观环境进行评价。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对城市水系景观环境规划设计提供指导, 构建水景观规划新模式, 以期为实现科学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北方一些中小城镇存在的河道水体减少、水质恶化等问题,以蒲县县城河道景观治理策划为例,在引用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城镇河道水体生态、景观恢复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有关城市河道治理中的有关方面进行了相关阐述。城市河道治理必须将景观生态融入当中,设计的主要原则主要包括:安全性、自然性、观赏性、生态性等方面。结合上述基础,对河道的形态景观设计内容进行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更好地发挥城市河道景观的生态、社会、经济等功能,将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构建水敏性河道景观的评价模型,明确河道景观后续设计重点方向。【方法】 以南京月牙湖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城市水敏性河道景观评价体系,设置生态、美学、功能为准则,水质、雨水利用、生物栖息地多样性、植物物种多样性、水景层次丰富度、个性化景观、雨水艺术化处理、环境协调性、公众参与、生态教育、管理维护、防洪蓄水等为指标,根据专家意见确定各指标层的权重,结合不同背景人群问卷调查的数据,通过距离指数法对月牙湖各指标的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 数据显示,月牙湖水敏性景观距离指数为0.36,评价等级为基本适宜,生态距离指数为0.48(基本适宜),美学距离指数为0.26(基本适宜),功能距离指数为0.19(适宜);通过指标因子的权重可看出月牙湖还需实现雨水资源的净化、收集、储蓄和利用,以及雨水设施与景观的艺术设计,增加生物栖息地类型与面积,增加种植水敏性植物种类和数量,修复生态环境;分析不同背景人群评价的数据得出,在生物栖息地多样性、植物物种多样性、水景层次丰富度、雨水艺术化处理、生态教育、管理维护等指标上,评价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水敏性河道景观评价模型可为城市河道景观的后续评价与修复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为河道景观的后续可持续发展明确设计方向。  相似文献   

10.
康复生 《甘肃科技》2012,28(21):130-132,139
近年来,城市水景观工程已经成为北方一些城市改善城市面貌、营造良好生活环境的重要项目。经过多年的工程实践,通过对几类城市水景观工程的工程地质特点及相应的工程防渗思路进行分析总结,结合两类典型城市水景观工程湖区防渗处理措施,分析论述了城市水景观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重点以及此类工程所涉及的主要地质问题、评价方法,归纳出此类工程防渗方案确定的基本方法和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1.
针对城市河道治理与生态景观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阐述了城市河道治理的重要性,明确了河道治理与生态景观建设相互眏衬的关系,提出了恢复和强化河道功能,还河道以自然,形成以河流为主轴,兼具排涝、防洪、景观、休闲、文化、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河道治理与生态景观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蜀河电站二期围堰堰基防渗,采用高压喷射防渗墙与砼防渗墙结合的方式,解决了砼防渗墙施工工期较长,不能满足二期截流围堰工期要求和一期高喷防渗墙效果不理想的难题。经开挖及初期抽排水验证,采用该方法进行处理后,围堰防渗部位形成了一堵胶结密实的防渗板墙,达到了预期目的,确保了二期截流围堰闭气一次成功。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城市河道边坡防护主要关注边坡稳定性和行洪、排涝功能,较少考虑护坡对河道生态系统产生的负面影响,以及人们对城镇水系景观美化的需求。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产生了破坏生态环境,加速人居环境的恶化,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问题。因此,非常有必要研究和实施生态护坡,建立满足岸坡稳定要求,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和现代文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开放性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4.
广州市番禺区河道整治工程摈弃传统为治河而治河的理念,侧重与生态水利建设,在河道整治中突出保持河流的蜿蜒性、断面形式的多样性、河床材料的透水性等方面的工程措施,并注重景观的配合。整治后的河道风景秀丽,成为当地人们休闲的好去处,大大提升了城市的品味。  相似文献   

15.
城市河道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河道进行综合治理,对于维护城市生态平衡、优化城市景观、改善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阜新市区十条主要河道治理情况,对城市河道治理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张刚  高鹏 《科技信息》2010,(15):361-361
过城河道是城区防洪的最大安全隐患,河道安全治理影响着整个城区人民生民和财产的安全。本文就城区河道治理在施工准备、场地清理、施工期排水及降水、土方开挖方法和程序、土料利用和弃渣、土方开挖安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城区河道在土方开挖治理等方面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7.
吴城玉 《太原科技》2003,(3):61-61,63
土工膜是一种基本不透水的材料,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市政、环保、交通、水利等各项工程。介绍了太原市森林公园人工湖防渗工程中土工膜的应用情况,详细叙述了土工膜施工工艺流程和技术要求,并对其优缺点及防渗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8.
以上海市徐汇区3条景观河段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天气情景下,调查分析了河道病原微生物的分布情况与主要来源.结果显示:河道1在晴天的粪大肠菌群平均浓度为1.31×10~5 MPN/100 mL,在雨天的为2.49×10~5 MPN/100 mL;河道2和河道3在晴天和在雨天的粪大肠菌群平均浓度保持在104 MPN/100 mL;3个河道在晴天的大肠菌群平均浓度相差两个数量级,其中河道1为3.6×10~3 CFU/mL,河道2和河道3分别为29和98 CFU/mL;3个河道在雨天的大肠菌群平均浓度也相差两个数量级.降雨和雨水泵站放江均会导致粪大肠菌群和大肠菌群浓度的增加,但大肠菌群浓度增加的程度明显高于粪大肠菌群.这表明降雨是景观河道病原微生物的主要来源之一.景观河道水虽然不直接接触人体,但仍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因此需要加强对河道病原微生物的监控与治理.  相似文献   

19.
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已广泛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水利、交通工程的建设中,其用途包括深基坑开挖中隔水、基底加固、挡土、盾构工程起始和终端部位土体加固,旧有建筑、桥梁基础加固,市政管线加固,水库土坝及江、河、湖就、海堤防的防渗处理。本文介绍高压喷射灌浆在雷州市田西水库加固工程坝基防渗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河道管理的现代化离不开河道的数字化管理与信息化建设。要实现河道管理数字化的目标,就必须坚持系统性原则、先进实用性原则、开放性和可扩充性原则及兼容性原则,构建河道信息化数字平台的框架体系,同时采取一系列加快河道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