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软岩巷道过断层破碎带支护技术研究提供有效技术支撑,采用理论分析、岩石三轴压缩试验、围岩表面变形监测和MIDAS/GTS数值模拟,分析断层破碎带对巷道表面变形的影响.以红庆梁煤矿回3-1煤辅运大巷1088 m处断层破碎带为工程背景,提出将原矩形断面更改为直墙半圆拱形断面和锚网索喷+"U"型钢支架的联合支护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选择断层核心区域的1个观测断面进行围岩表面变形观测,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实际监测数据基本一致.施工至断层破碎带20 m范围内配合注浆对围岩进行加固,确保安全通过断层破碎带.  相似文献   

2.
齐民生  王宝库 《科技信息》2011,(17):393-393,396
分析断层带对巷道工程的破坏机理及施工影响,在巷道通过断层带软岩时,最大不平衡力不收敛,围岩产生最大变形,达到塑性区破坏状态,从而导致局部淋水、冒落,甚至坍塌;通过合理注浆能够有效地补强加固断层破碎带,既为巷道支护和快速掘进创造条件,又保证施工的可连续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施工技术是隧道顺利通过断层及破碎带的重要保证,以杜家山隧道信息化施工为例,采用现场高精度的超前地质预报与监控量测技术,及时掌握围岩变形和支护结构的工作状况,反馈到隧道开挖支护的设计及施工中去,为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合理调整和修改设计支护参数提供技术支撑,保证了杜家山隧道的顺利贯通,为以后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的设计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4.
以海石湾矿穿断层的回采巷道围岩控制为工程背景,综合运用理论计算、数值计算和现场监测的方法研究深井穿断层回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与对策.不同埋深条件下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深井穿断层回采巷道顶板下沉量明显大于底鼓量,近断层巷帮变形量明显大于远断层巷帮变形,巷道变形呈现明显的非对称性特点;巷道埋深增加,浅部围岩承载能力迅速减小,尤其是近断层侧;无论掘进时期还是回采时期,深井巷道围岩破碎区和塑性区范围较浅埋深巷道增大.针对性地提出了围岩稳定控制技术方案,即"工字钢架棚支护+围岩滞后注浆加固技术+锚杆二次支护"分步联合支护的围岩稳定控制技术.巷道支护效果分析表明:围岩整体稳定已基本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5.
己四下山断层多、压力大、膨胀性围岩支护方式选择采用U型金属支架的目的是U型金属支架结构简单,载荷能力大,可缩性好。喷射砼支护封闭性好,能有效防止围岩的风化,有一定的可缩性,支护强度高。该联合支护方式在软岩巷道施工中抗压能力大,减少了维修量,提高了巷道的服务年限。合理的采用有效的超前支护和联合永久支护,是控制破碎顶板,提高抗压能力,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安全的最好手段。  相似文献   

6.
泉店煤矿-540m东翼轨道大巷属于典型断层构造带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较为破碎,裂隙发育,应力集中程度较高。巷道易陷入"前掘后修"的恶性循环。针对初次锚网索喷支护方式整体支护强度偏低及整体稳定性较差的特点,通过采用二次支护技术进行围岩加固,有效地抑制了新掘进巷道围岩的离层及变形,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7.
攀钢白马铁矿尾部排洪隧洞工程穿越板房断层破碎带,节理、裂隙、溶隙、溶洞、层间褶皱、地下水均相对发育、围岩稳定性差.文章根据断层带应力分布与隧洞围岩稳定性关系,提出采用超前探孔、拱部超前管棚支护、固结与堵水注浆、短掘短衬、及时封闭成型岩面等施工处理措施,确保在此复杂地质条件的施工安全、优质、高效.  相似文献   

8.
断层破碎带岩性复杂、节理发育,为维护破碎带影响范围内巷道围岩稳定性,降低突水风险,常对其进行超前注浆加固。以淮南潘二煤矿F1断层为例,提出采用钻孔光纤及电法测试技术,对巷道掘进过程中断层破碎带注浆加固稳定性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根据巷道掘进速度,定期采集钻孔应变和电阻率数据,分析了应变及电阻率分布特征及演化规律,指出断层破碎带注浆加固后场源变化特征与正常岩层区段具有明显差异性,表明注浆加固将有效改善破碎区段岩层物性。根据光缆应变分布及电阻率分布特征,结合巷道围岩地质属性,认为断层破碎带注浆加固后稳定性得到有效提升,断层活化变形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9.
吴龙年 《科技信息》2012,(18):370-370
F32断层横跨整个潘一矿东区井田,断层落差大,破碎带宽6~7m,断层处围岩应力集中、岩石稳定性差、裂隙发育、有瓦斯异常涌出和断层裂隙水涌出危险性,不但决定着主井煤仓等巷道的设计,还给井巷施工带来较大安全隐患。仅利用地面勘探资料预测巷道揭露断层位置的准确度把握性不大,特采用井下超前物探、钻探和三维地震综合手段对F32断层进行精确探测,为井巷安全生产和矿井优化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0.
深埋长大隧道掘进过程中的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体是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诱因,地质超前预报对不良地质灾害的规避和施工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针对米溪梁隧道复杂的地质条件,运用TSP、TRT探测、超前水平钻探、钻心取样、隧道内地质观测分析等方法对隧道前方围岩地质信息开展综合预测预报,为确定施工方案及合理的支护参数提供依据。经施工开挖揭示,预报效果较好,成功地保证了施工安全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