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9 毫秒
1.
丁苯胶乳的研制及其水泥浆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定温度下,丁二烯和苯乙烯中加入引发剂、乳化剂和相对分子量调节剂后,聚合生成丁苯胶乳。应用X射线衍射仪、电位测试仪对生成的丁苯胶乳进行结构性能分析,并对丁苯胶乳水泥浆常规物性、水泥石的强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丁苯胶乳水泥浆具有丁苯胶乳加量少、抗高温、低失水、低游离水、直角稠化、过渡时间短、防气窜和良好的流变性等特点。水泥浆性能良好,固井质量优异。  相似文献   

2.
针对普通丁苯吡胶乳应用于聚酯纤维中其粘接力由于高温而下降的现象,选用羧基作为第4单体对丁苯吡胶乳进行改性.考察了羧基单体用量及表面羧基含量对胶乳性能的影响,详细研究了各相关因素对胶乳表面羧基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聚合温度为75℃,体系的pH值为2时,以衣康酸为羧基单体,用量7.5%为聚合条件的优化组合.加入羧基单体使得胶乳耐热粘结力从7.3kg/cm增至16.6kg/cm;机械稳定性测试,其凝聚物质量浓度从0.060g/dL降至0.015g/dL胶乳.  相似文献   

3.
纳米级高固含量聚合物微胶乳在水性涂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一种改性的微乳液聚合方法成功制得节系列纳米级高固含量聚合物微胶乳,可将高分子质量百分数提高至40%并保持微球粒径小于20nm。同时制备了内部交联表面功能化的纳米级高固含量聚合物微胶乳并应用到水性涂料方面,可得到较好的涂膜性能;超细的纳米级粒子以及料子内和料子间的交联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以可再生的麦芽糊精为主要原料,通过一定的改性工艺,制备了可部分代替涂料中羧基丁苯胶乳的生物胶乳.用生物胶乳分别代替预涂涂料中不同比例的羧基丁苯胶乳,研究了其对涂布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生物胶乳代替预涂涂料中30%,的羧基丁苯胶乳后,涂布纸的白度和平滑度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涂布纸的光泽度和表面强度略有下降,机械强度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六十年以来橡胶胶乳改性水泥混凝土的发展状况.并对丁苯胶乳、氯丁胶乳改性体系的各种配比,性能,和应用进行了综结和分析系.  相似文献   

6.
胶粘剂是影响涂料流变特性的主要因素。本文对常用的氧化淀粉,羧基丁苯胶乳和聚乙烯醇在不同的添加量情况下配成的涂料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涂料都呈剪切稀化特性,认为可用修改的幂律方程表达,其中幂指数为剪切速率的函数,该方程体现了流体流动类型对剪切速率的依赖性;当胶粘剂为聚乙烯醇时稠度系数K最大,为氧化淀粉时次之,为羧基丁苯胶乳是最小,同时也对氧化淀粉,羧基丁苯胶乳,CMC和PVA混合配制的涂料  相似文献   

7.
胶粘剂是影响涂料流变特性的主要因素.本文对常用的氧化淀粉、羧基丁苯胶乳和聚乙烯醇在不同的添加量情况下配成的涂料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涂料都呈剪切稀化特性,认为可用修改的幂律方程表达,其中幂指数为剪切速率的函数,该方程体现了流体流动类型对剪切速率的依赖性;当胶粘剂为聚乙烯醇时稠度系数K最大,为氧化淀粉时次之,为羧基丁苯胶乳时最小.同时也对氧化淀粉、羧基丁苯胶乳、CMC和PVA混合配制的涂料进行了研究,在剪切速率为103/s以下时,体系都呈剪切稀化特性,表观粘度与剪切速率呈幂指数函数关系,且幂指数为剪切速率的函数.在相同条件下,涂料表观粘度在含有CMC时最大,含有PVA时次之,含有羧基丁苯胶乳时最小.  相似文献   

8.
陈军  杨蜀黔  袁才登  赵义军  胡欣 《甘肃科技》2006,22(12):111-112,110
本实验通过对合成丁苯胶乳的单体配比、引发剂种类和用量、电解质、反应温度等工艺条件的探索研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得到了性能优异的羧基丁苯胶乳乳产品。且具有反应速度快,单体转化率高,工艺过程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为了近似表征芳纶纤维增强橡胶复合材料界面的黏弹性性能,制备了不同胶乳含量的间苯二酚甲醛-丁苯吡胶乳共混(RFL)胶膜。实验研究了胶膜的拉伸性能和松弛性能。分别采用基于Burgers模型的单向拉伸和三维各向同性理论模型表征松弛模量,并拟合得到理论模型的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胶膜的拉伸力学行为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不同胶乳含量下,胶膜的松弛规律相同,松弛模量初时下降较快,之后迅速趋于平稳。RFL胶膜的静态性能随着胶乳含量的增加而降低,抗松弛性能随胶乳含量的增加而先增后减,合适的预缩合酚醛树脂-丁苯吡胶乳(RF/L)干质量比约为24∶100。胶膜的2种理论模型均能较好地表征胶膜松弛的初始阶段,但在试验0.5 h后理论拟合的松弛速率与实验有明显差异。提出了胶膜三维各向同性理论模型中体积模量的估算方法,选取主弹性模量稳定值的1.01倍对应的体积模量作为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丁苯胶乳在含Ca^2+水泥浆体中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三种类型的乳化剂胶乳体系CFC值的实验与分析,证明了乳化剂液相中Ca^2+浓度对对丁苯胶乳稳定性的影响,对进一步研究了苯胶乳水泥混凝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用不同类型的分散剂制备出不同粒径的PbWO_4,与超细WO_3复合得到PbWO_4-WO_3无机复合浆体,将此浆体以不同的量与一定量的橡胶乳液混合,并用氨水调节pH值,得到的橡胶乳液-无机复合粉体体系。结果发现:用多季铵阳离子分散剂制备的活性PbWO_4与超细WO_3按40:60复合得到的浆体再与橡胶乳液按7.2:10混合(浆体中固含量57%),调节pH=10-11,经静置96h后,仍无沉淀和分层,体系仍具有较好的流动性。橡胶乳液-无机复合粉体体系中的固体填充物含量可提高到25%。  相似文献   

12.
通过加入各种增容剂(Compatibilizer)和采用粉末丁苯橡胶(PSBR)及经接枝、交联改性的粉末丁苯橡胶(PMSBR),研究了提高聚氯乙烯/丁苯橡胶(PVC/SBR)共混相容性的途径。物理机械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五种增容剂对软质PVC/SBR共混物的改性效果以粉末丁腈P83和丁腈-26(NBR-26)最佳;粉末橡胶对PVC的改性效果优于块状橡胶,PMSBR对软质PVC的改性效果优于以NBR-26作增容剂的块状SBR和PSBR;用不同改性方法制得的四种PMSBR中,以多层乳液接枝改性的PMSBR-4对PVC的改性效果最佳,用它改性硬质PVC的缺口抗冲击强度和软质PVC的耐寒性,效果皆超过粉末丁腈P83。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动态力学谱分析表明:PVC/PMSBR-4共混材料呈良好的韧性断裂,橡胶粒子分散较均匀,相界面模糊,低温Tg升高,说明PVC/SBR的相容性获得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以丙烯酸丁酯(BA)为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通过无皂乳液聚合进行了聚丙烯酸丁酯(PBA)核体的合成,并以此为种子乳液,制备PBA/PMMA核/壳结构乳液;讨论了引发剂量及水油比对种子乳液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以及PBA/PMMA核壳比对复合乳液的粘度、粒径、粒径分布的影响。通过激光粒度仪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核/壳粒子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4.
采用溶菌酶和碱性蛋白酶凝固天然胶乳,考察了凝固方法对天然橡胶硫化特性、力学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菌酶和碱性蛋白酶均能使新鲜天然胶乳顺利凝固。采用溶菌酶凝固新鲜天然胶乳,得到的天然橡胶蛋白质含量较高,硫化速率较慢,硫化胶具有较高的交联密度和力学性能,以及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压缩生热。而采用碱性蛋白酶处理新鲜胶乳,部分蛋白质被水解,导致天然橡胶中蛋白质含量下降,硫化速率加快,硫化胶具有较低的交联密度和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为克服应用于高海拔山区SBR改性沥青高温性能不足的弊病,本文通过添加SBR和TPS改性剂制备复合改性沥青,系统研究了剪切速率、剪切温度等因素对复合改性沥青路用性能的影响,最终确定了复合改性沥青最佳制备工艺,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其改性剂合理掺量;进一步研究了SBR-TPS复合改性沥青经短期老化、长期压力老化、紫外老化前后其路用性能变化,对SBR-TPS复合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剪切温度和剪切时间对复合改性沥青高低温性能影响较大,而其他因素影响相对较小,改性剂的合理掺量为4%SBR+6%TPS;相较于SBR改性沥青,SBR+TPS复合改性沥青抗老化能力尤其是抗紫外老化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6.
The asphalt modified with OMMT/SBR composites were prepared,which the 112#OMMT is chosen,study the impact of OMMT content on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sphalt modified with OMMT/SBR composites,The results show that,the OMMT content is 3%,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asphalt modified with OMMT/SBR composites is the best.  相似文献   

17.
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对废胎面胶的脱硫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河北兴隆某硫铁矿筛选到一株硫杆菌YT-1,经理化性能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t. ferrooxidans YT-1),研究了该菌对废胎面胶(GTR)的脱硫再生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三元共混物丁苯橡胶(SBR)/炭黑(CB)/再生GTR比SBR/CB/未再生GTR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5.3%和11.1%;X射线光电能谱检测表明SBR/CB/再生GTR表面硫元素质量分数降低13.92%,且峰位往高氧化态偏移0.2eV,说明再生GTR表面硫元素被氧化;共混胶断裂面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再生GTR与SBR/CB基体粘合性能显著提高,说明再生GTR表面硫交联键被打断。  相似文献   

18.
SBR的工艺特点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阐述了SBR法的基本流程、工艺特点及工艺的独特优势。SBR的主体工艺设备,只有一个按一定时间顺序间歇操作运行的反应器,工艺简单,投资和运行费用低。污泥活性强,质量浓度高,对水量、水质变化的适应性强,有机物去除率高,沉淀效果好,不易出现污泥膨胀,脱氮除磷效果好。SBR法已广泛用于许多行业多种废水的处理,并开发出一些改进工艺.介绍了几种SBR法的衍生工艺.  相似文献   

19.
于2006年7~10月,在广西贵港南山食品有限公司设计屠宰废水预处理后的SBR工艺处理工程.处理工程用三道隔网和隔油沉渣池预先去除毛皮等固体杂物以及油脂等细小悬浮物,然后经调节池进入SBR工艺处理废水.预处理能够容易地去除废水中的油脂,COD、BOD5、SS的最高去除率达47.0%,48.3%,62.0%.工程处理废水的最佳曝气时间7h,COD、BOD5、NH3-N去除率分别是95.3%,97.5%,97.3%,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工程处理屠宰废水的工艺流程简单,操作运行稳定、投资少,对水量和水质的变化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特别适宜废水排放量在500m3/d以下的小型屠宰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