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音版四册《音乐小屋》是一首风趣的二拍子儿童歌曲。旋律以三度下行的音程起句,构成起伏的旋律,和着舒展的节奏,给人一种柔和的感受,描绘了“叮咚”作响的玩具小屋给人们的快乐,抒发了热爱音乐的孩子们的愉快心情。下面,笔者就以本课的五个教学片断为例,评析新课程给音乐课堂带来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2.
“音乐是美丽心境的流露”,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儿童歌曲,根据儿童心理特征,通过歌词和旋律的优美结合,抒发了最真挚的心灵美,每一首儿童歌曲无一不飘逸着孩子天真活泼的灵气,闪烁着孩子理想的光辉。因此,面对一首首情深意浓的儿童歌曲,教师不能只为唱歌而教学,除了重视上好每一节音乐课外,更应该指导小学生以审美的眼光去审视和欣赏每一首儿童歌曲,努力探寻最科学的切实可行的审美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歌曲流露的美丽心境潜移默化地移植进学生幼小纯真的心灵里。深刻理解小学音乐审美的教学意义和探索审美的教学方法,对于推进小学素质教育,有着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教师应该:  相似文献   

3.
王飞燕 《咸宁学院学报》2014,(1):137-138,166
钢琴曲《夕阳箫鼓》是黎英海先生根据中国古曲改编而成的经典作品。这首乐曲在写法上,吸收了琵琶、箫、古筝等乐器的演奏技法特点并加以丰富;在风格上,保留了原曲的古朴和典雅;在旋律上,既保持了原作的风格韵味和基础,又表现出了自己独特的音乐性格。堪称是将西方现代创作技法与中国传统音乐语言相结合的一个典范。本文将从乐曲的引子、主题、变奏及尾声四个部分分别对乐曲的意境及演奏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4.
音乐是一门具有多功能、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和美育方式。它以旋律、节奏表现创作者的审美情感, 引起欣赏者的联想和想象, 激起美感, 陶冶和感染人的身心。旅游作为一项高级的审美活动, 通过音乐的介入, 能深化旅游者对景物的欣赏和理解; 使旅游者在音乐的陶冶中得到休闲和娱乐, 可丰富旅游活动内容  相似文献   

5.
健美操是以节奏为中心,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的,音乐是健美操的灵魂.在健美操的编排中,根据操的动作节奏与结构,配有不同旋律的音乐,遵循音乐中节奏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动作;音乐的选择要符合动作组合的性质和特点,音乐的节奏与动作的节奏相符相融、相互表现.  相似文献   

6.
取材于民间传说创作的音乐作品《多情的格萨拉》,是一首G羽调的民族小调音乐,音乐旋律凄美婉转。本文通过对作品的取材、结构和风格的分析,阐述了作品属于彝族民歌的情歌类音乐但又不同于一般彝族情歌音乐的音乐特点;通过对葫芦丝演奏者在演绎本作品时淋漓尽致的思想内涵表达的分析,阐述了演奏者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7.
赵钰 《科技信息》2013,(8):337-337
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1828)是处于世纪之交的一位杰出的音乐家。舒伯特即兴曲Op.142,No.3是舒伯特八首即兴曲中经常被人演奏的一首。全曲在一个主题的基础上,运用变奏手法进行了五次变奏,每次变奏都有所不同,所展示的音乐风格也不尽相同。本文从作品的音乐主题、曲式结构、调式调性、织体、旋律等几个方面分析舒伯特即兴曲的写作特点,对舒伯特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风格和特征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和体会。  相似文献   

8.
旋律是音乐的基本要素.旋律除了它最特殊的因素——音的高低线条外,还包括调式、调性、节拍、节奏以及结构上的动机、乐汇、乐句、乐段等.可以说,音乐的内容、风格、体裁、民族特征等等无不首先从旋律中表现出来.笔者曾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歌舞团当过十余年歌唱演员,唱过不少苗歌侗歌.当时已深深感觉到这两种民歌在情感的表达方式上截然不同,各具特色,对比鲜明.1984年转入高校任教后,即开始对其旋律形态和文化内涵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9.
所有的艺术作品都各具特点和独立性,这是由于它们使用了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技巧,但是它们之间却明显地存在着某种联系。就像我们谈一首交响曲的“建筑”,也反过来称建筑为“冻结的音乐”;我们说某种写作具有“雕塑”的性质,也往往把一件雕塑作品形容成“石头写成的诗”。在音乐和其它艺术作品之间,这种比喻不断地被人们采用着。除了谈到一首乐曲的“建筑”外,我们还用“音画”一词;当作曲家致力于表现人物、心境、情绪时,我们说他倾向了“大学”。毫无疑问,音乐可以和下面这三种艺术进行比较:在它的结构方面和建筑比较;在它的表…  相似文献   

10.
基于LabVIEW建立一种数字图像转化为音乐旋律的算法,提高纸媒的趣味性,为音乐创作提供动机。通过分析图像灰度直方图与音乐旋律的关系,基于LabVIEW完成了通过图像灰度直方图获得一段旋律并转化为MIDI文件的功能。生成结果表明:不同灰度直方图能够生成不同的音乐旋律;通过对生成乐谱的观察,发现生成的旋律能够反映灰度直方图的大致变化趋势,阶调丰富的图像最适合生成旋律。  相似文献   

11.
原国家教委制订的中等师范学校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等师范学校音乐教学,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的小学教师,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合唱教学又占据了整个音乐教学时数的叨%,因此,若想实现教学目的,作为一名合唱指挥课的教师,便要不失时机地在合唱教学中实施美育。一、在合唱作品中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合唱的审美功能往往取决于合唱作品的优劣。一部优秀的、充满美感的合唱作品一定要具备:一是合唱作品的歌词美;二是合唱作品的旋律美;三是合唱作品的合声美。这三…  相似文献   

12.
刘宜让 《甘肃科技》2013,(21):90-92,153
《北京喜讯到边寨》这首乐曲是由郑路与马洪业于1976年12月合作改为的一首管弦乐合奏曲.整首乐曲的音调新颖、形象鲜明并包含热烈感情的管弦乐曲,旋律始终保持着西南少数民族舞蹈歌曲中那种明快粗犷的音调特征.乐曲以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飞歌为素材同时又汲取了民间歌舞的音调来塑造乐曲的音乐形象,用少数民族地区典型的音乐语汇,生动地勾勒出了边寨人民听到喜讯后载歌载舞的欢庆场景.  相似文献   

13.
任光霞 《奇闻怪事》2006,(10):24-24
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它是依靠音乐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的对比变化,有规律地组织起来形成音乐形象,并通过听觉器官来感受的一种艺术。其中音高是音乐的脊梁,尤为重要。如果没有准确的音高。音乐是无法准确表达乐意的,从而无法塑造完整的音乐形象。因此,对学生要进行严格的音准训练,是学好音乐的基础,也是唱好歌曲旋律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贝尔格的这首室内协奏曲是20世纪最早的一部室内协奏曲.这部作品是贝尔格连接无调性音乐与十二音音乐的一座桥梁,作品在乐队编制、曲式结构、各个主题材料的运用与发展、节奏节拍、旋律特点等方面都有着一些鲜明的特点,而且还体现了3或与3相关的数字.这部协奏曲描绘了贝尔格他们师生三人之间的深厚友谊,表达了贝尔格对恩师勋伯格的敬仰之情.  相似文献   

15.
音频可视化是信息可视化的重要分支,音乐是最具大众性和普遍性的音频信息,乐谱描述音乐的特点是专业性强,形式抽象。为了有利于音乐的展示,提出将音乐进行二维图形映射的可视化处理方法。旋律是音乐的基本要素,主要包含音高、时值和响度等特征,将音乐的旋律进行数据化,绘制二维图形,可以增强人们对音乐的感觉和认知。音频数据受到采样频率和分割帧的影响,会产生大量的过程性数据。MATLAB提供音频处理函数和大规模数据的分布式并行处理功能,可以完成音乐旋律二维可视化的实时处理。利用傅里叶变换提取音乐旋律的基本特征,形成音高、时值和响度等音乐特征向量矩阵,编制程序完成旋律二维可视化图形的自动绘制。  相似文献   

16.
普罗科菲耶夫早期创作的音乐作品《四首钢琴练习曲》,虽稍显稚嫩,但却彰显着普氏特有的音乐旋律、极致的不协调音以及强大的生命力,成为普罗科菲耶夫后期作品的奠基之作。本文通过对《四首钢琴练习曲》的解析,深入把握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内涵、演奏特点、技术要求,感受普氏音色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7.
对民族风格旋律的探究,发现其规律及其发展轨迹,探讨出它的继承与创新所必需的条件,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现代音乐如何继承民族风格旋律,叉如何进行民族风格旋律的创新,是音乐实践中的一个永恒话题。艺术的创新并不要求取缔过去的审美、艺术经验,而是要把这些经验最优秀的方面加以发扬光大,所以要把艺术的继承和创新辩证地统一起来。希望在与民歌的共存环境中,能获得某种情感交流,受到民歌本身的艺术语言和文化内涵的熏陶。  相似文献   

18.
本篇论文主要通过山东临朐、江苏淮安、海南儋州的本地区民歌音乐旋律形态与语言音调关系的研究.从理论上归纳出符合客观的、较科学的民族传统音乐旋律形态形成的规律,揭示出语言音调与本民族本地区音乐形态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对民族音乐的保护传承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民族音乐的创作起到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郭超 《咸宁学院学报》2013,(1):116-117,130
贝多芬的32首奏鸣曲被称为钢琴界的《新约全书》,也是众多钢琴演奏家及练习者非常喜爱的一套奏鸣曲,本文就结合被称为"小悲怆奏鸣曲"的第五钢琴奏鸣曲,从音乐本体,如曲式、和声、旋律、旋法一些方面来分析,由此而有的放矢地得出一些相对应的演奏技法。  相似文献   

20.
健美操学习分为三个阶段:(一)初步学习阶段乡(二)改善提高动作阶段;(三)优美自如完成动作阶段。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针对各个阶段不同的生理机制,采取相应的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第一阶段应利用正确的示范、机械识记方法、音乐旋律的配合使学生迅速掌握动作要领;第二阶段应以改进手段、教学的组织方法、错误动作的纠正为重点;第三阶段应通过美化动作、反复练习来巩固学习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