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曹家滩煤矿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影响因素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煤层采后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是影响矿井涌(突)水的主要因素之一。以曹家滩煤矿综采条件为背景,运用FLAC 3D软件,模拟分析了固定采高情况下采宽、采深、推进速度对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的影响,揭示了曹家滩煤矿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研究表明,曹家滩煤矿2-2煤层在采高6 m的条件下,煤层顶板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与工作面采宽、采深成较好的正相关关系,与工作面推进速度呈负相关关系,最终确定曹家滩煤矿2-2煤层的裂采比为27. 8倍。研究成果对矿井防治水工程设计及采煤保水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以来,中国对覆岩导水裂隙带已经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在矿井安全生产、煤矿防治水、矿井保水采煤、采空区与回风巷上隅角瓦斯治理、煤与瓦斯共采、水体下采煤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分类,重点论述了导水裂隙带高度的各种预测、模拟以及实测方法,介绍了当前对导水裂隙带高度实测的新方...  相似文献   

3.
为确定平顶山十矿近距离上行开采条件下覆岩垮落带及导水裂隙带高度.运用相似模拟、数值计算、理论分析以及现场钻孔窥视等诸多方法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综合确定的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为28.8~32.7 m,与实测值误差为4.14%~8.28%,理论计算应选取大采深无渗流场计算公式;相似模拟—数值计算—大采深无渗流场公式计算的综合方法针对平顶山矿区预计导水裂隙带高度的准确性较好.建议在下一步深部开采中使用该方法估算导水裂隙带高度,研究结果对具有类似条件的矿井导水裂隙带预测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崔家沟煤矿矿井涌水量呈逐年增大趋势,并于2008年1月17日在2107工作面发生了突水事故,给煤矿的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威胁。研究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矿井充水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崔家沟煤矿地质勘探和生产揭露的水文地质观测资料以及煤层开采导水裂隙带高度计算结果的综合分析,认为矿井直接充水水源主要是洛河组砂岩裂隙水和老空区积水,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为其间接充水水源;主要的充水通道为采动导水裂隙带,其次是断裂构造。  相似文献   

5.
查明陕北榆神矿区小保当二号井田的水文地质特征,对井田充水因素进行分析。结合水文地质勘查,对井田内所布水文地质钻孔的数据计算出井田内各主采煤层的冒落带高度和导水裂隙带高度,并对比煤层的上覆基岩厚度,研究开采煤层对矿井生产理论上是否会造成危害。延安组内上部主采的2-2煤层冒落带高度和导水裂隙带高度远远小于煤层上覆基岩厚度,下部主采的其他煤层可能与上部煤层采空区相互沟通。井田内充水水源理论上不会对上部2-2煤层开采造成危害,但在下部煤层的施工和设计过程中,应考虑上部采空老窑积水对矿井生产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的确定在矿井防治水工作、矿井优化设计、解放水体下资源、采空区瓦斯抽放、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建筑地基稳定性评价以及水资源破坏评价与保护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对近年来导水裂隙带高度范围、各影响因素及其主要预测方法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对比分析了计算法、模拟法与实际探测法的特点,力图较为全面地认识当前导水裂隙带高度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揭示多煤层开采过程中,采动裂隙带发育规律的影响因素与采空区水的变化特性,以公乌素煤矿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该矿区煤层的覆岩类型及其对覆岩破裂的影响,从理论和数值模拟的角度研究了多煤层开采对覆岩破坏高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煤层覆岩越坚硬,覆岩破裂带发育的高度较大,导水裂隙发育就越高,反之,则容易下沉,但不易产生开裂,最终表现为覆岩破坏高度降低;(2)煤层采动过程中,开采厚度、开采方法、工作面跨度、开采深度与导水裂隙带的高度变化呈正相关关系;(3)公乌素煤矿倾斜煤层回采的导水裂隙带的分布沿工作面的倾斜方向整体呈不对称“马鞍形”破坏特征,多煤层下行开采过程中,下部煤层开采可以有效地减小上覆岩层采动引起的应力集中现象,且采空区的卸压范围及高度也随之增加.相关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型矿井安全开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不同关键层位置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不同的问题,为确定关键层位置是否对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有控制作用,在关键层理论模型框架内,考虑岩层的分层力学性质变化,建立了采场覆岩的力学模型,运用岩石破断过程分析软件RFPA2D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在不同关键层位置顶板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得出当随着关键层位置在0-60m范围内由低到高...  相似文献   

9.
为准确预测导水裂隙带高度,有效地预防煤矿开采中溃水安全事故,根据导水裂隙带相关理论研究和实测资料分析选取开采深度、煤层的倾斜角、厚度、硬度、岩层结构等8项指标作为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的特征指标,采用基于因子分析的APSO-LSSVM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模型.利用典型矿区导水裂隙带高度实测资料中的18组数据对该模型进行训练与检验,并将其预测结果与PSO-LSSVM、LSSVM模型预测结果分别进行比较.结果表明:APSO-LSSVM模型的预测精度高于PSO-LSSVM模型和LSSVM模型,对样本具有较强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0.
文中主要研究榆阳煤矿延安组3#煤层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等问题,为矿井防治水和保水采煤提供设计依据。以2304综采面为工程背景,应用UDEC数值软件模拟计算了覆岩冒落带及导水裂隙带高度,并在采空区钻探和试验。研究表明:依据《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计算所得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为32.4~43.6 m.数值模拟冒落带和裂隙带高度分别为16和86 m.现场钻探、试验实测冒落带高度介于14.2~17.2 m,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介于84.8~96.3 m.导水裂隙带高度明显大于按《规程》计算得到的数值,经验计算在解决榆阳煤矿导水裂隙带高度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区域性,而数值模拟的冒落带高度和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得到了现场实测结果的验证,两者结果基本吻合。综合结果所得:2304综采面覆岩冒落带最大高度为17.2 m,导水裂隙带最大发育高度为96.3 m.  相似文献   

11.
于丽妮 《广东科技》2012,21(5):33-34
本文利用大家熟悉的Excel软件,解决方差分析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工科院校公共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将数理统计原理的讲授与SPSS统计软件的应用相结合,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通过介绍统计图形绘制、回归分析以及方差分析方法在SPSS软件中的应用,以求为广大师生提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3.
财务报表分析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具体分析方法可分为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两大类。比较分析法只能揭示差异而难以发现其原因;因素分析法则可以从数量上揭示有关因素对差异的影响程度。本文对因素分析法中的连环替代法的适用条件、要求及具体运用加以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用晶种生长法制备β型四钼酸铵的方法.其制备分2步进行首先用酸沉法制备四钼酸铵;再以酸沉法制得的四钼酸铵为原料,氨浸后用晶种法制备β型四钼酸铵,其包含2个相关过程(一是晶核的生成过程,控制pH值为1.2;二是晶核的长大过程,控制pH值为2~3).对2种结晶进行差热及热重分析,结果表明用酸沉法制得的为α型四钼酸铵,用晶种法制得的晶体为β型四钼酸铵.用晶种法制得的结晶的晶体形貌与用酸沉法制得结晶的晶体形貌相比,颗粒较大且均匀.对四钼酸铵的结晶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和动力学分析,说明结晶反应自发进行的趋势很强,速度也较快.此外,初步探讨了四钼酸铵结晶过程机理和晶型的控制,阐明了晶体生长速度的大小对实际晶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利用清华同方全文数据库统计了《河北理工学院学报》发表的学术论文1997~2004年被期刊引用状况。统计结果表明,近几年的被引次数明显增加,被128种期刊(其中核心期刊54种)引用,引用的作者主要分布在全国理工类高等学校。河北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建工学院和河北省地震工程研究中心、计算机与自动控制学院、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材料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被引次数比较多。提出了提高《河北理工学院学报》被引率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创新在社会发展、历史进步中作用的日益凸现,应该确立一个新的社会分析方法:创新分析法。所谓创新分析法,就是用创新的观点去判断历史进步的动力,分析推动历史进步的主体,评价推动历史进步合力中的核心力量、主导力量,进而倡导创新、激励创新、推动创新,以引导社会更快更好更节省更顺利更稳定更和谐地持续发展。创新分析法的提出,是对阶级分析法的继承和扬弃,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于贯彻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使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山西的工业行业结构进行了分析,其中,利用R-型因子分析将6个变量综合成了3个因子(即总量因子、经济效益因子、销售因子),利用Q-型因子分析对山西省的36个工业行业进行了分类分析。  相似文献   

18.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近几年大学生的学习状态波动较大,给高校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该文利用JMP软件,在分析研究大量的学生学习成绩数据的基础上,寻找大学生成绩变动的规律,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有针对性的管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2006—2008年各期及2009年第1,2期,共14期《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刊登的论文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与相关的文献报道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刊在同类高校学报(科技期刊)中,载文量居中,但各期的基金项目论文比例普遍较高,平均达85.75%;第一作者中,高校的占95.0%,年龄在40岁以下的占66.1%,具有高级职称的占42.8%,博士后、博士、硕士(含在读研究生)占70.6%;论文合著率为77.3%,合作度为2.51;篇均引文9.49条,单篇引文最多的达54条,中文引文占61.9%,英文引文占38.1%.  相似文献   

20.
对TY1100改装铰接活塞柴油机的铰接活塞机构进行动力及平衡性能分析,以了解各部件的受力情况及特点,为运用维修提供理论依据,对改进和完善铰接活塞柴油机的结构性能也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