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汉画像石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同时,它也是反映汉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其中所体现的古代休闲娱乐体育方式更是种类繁多,雅俗共赏。汉代以蹴鞠、射箭、角抵、博戏、投壶等门类为主的休闲娱乐体育,不仅使汉代祖先求得身心的调节与放松,达到了生命保健、体能恢复、身心愉悦的目的,而且其技术和方法以及要领规范,对我们当代休闲娱乐体育活动项目的发展仍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心理人生     
《科技潮》2003,(7)
调节心理驱疲劳当你疲劳时,不妨通过心理调节使情绪处于积极良好状态,从而帮助消除疲劳。试试以下几种心理调节方法:音乐疗法音乐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能通过心理作用影响人们的情绪,陶冶性情从而达到消除疲劳和振奋精神的目的。美妙动听的音乐,可以使人心情舒畅,从中得到美的享受,还可以培养注意力集中的能力,松弛情绪。采用音乐疗法消除疲劳时,可选择以下一些音乐:《梁祝》、《田园交响曲》、《水上音乐》、《春江花月夜》、《蓝色多瑙河》、《青年圆舞曲》等。身心放松法采用一种特定的身心放松方法,可降低紧张和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3.
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是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体育锻炼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对调节和缓解学生因学习、生活负担而造成的心理压力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采用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学校体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阐明学校体育能有效地调节学生身心矛盾,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5.
情绪调节方法在体育运动领域应用广泛,但是在评价情绪调节对主观感受的效果时,使用的手段比较单一,缺少灵活性,且没有针对具体情境的评价内容,缺少真实性.使用音乐材料作为调节刺激,测量大学生运动员调节前后的身心变化,发现质的研究方法在评价调节效果时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以一实际工程为例,介绍了定水流量变风量调节技术的节能效果,分析了变频调节和室内风机盘管无阀控制温控器调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浅谈高校体育课与学生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课中充分利用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优化学生的心理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育学生如何利用体育手段调节身心、行为健康,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居住小区的绿化问题直接影响到聚居的质量,所以我们在考虑人们的健康、生活质量的时候要对居住小区的绿化进行生态的设计,这样让人与自然更加协调,使人更加与自然相接近。并且在设计中配置的植物尽量达到清洁空气,美化环境.调节身心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调节电力潮流的措施只能实现部分稳态潮流的调节功能,同时由于机械开关动作时间长、响应慢,无法适应在暂态过程中快速灵活连续调节电力潮流、阻尼系统振荡的要求。因此,电网发展的需求促进了灵活交流输电这项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本文从灵活交流输电系统技术的出现与发展背景入手分析,阐述了灵活交流输电技术的主要功能,介绍了几种灵活交流输电技术,说明了传统的调节电力潮流的措施,无法适应在暂态过程中快速灵活的要求。应用灵活交流输电技术必将成为今后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陈梦迪  林梅 《科技资讯》2011,(14):220-220
本文从加强对妇女自然流产后的家庭护理,调节流产妇身心,使其以后能够成功受孕,顺利临产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器官水平机制(脑结构和功能)等方面总结了体育运动促进大脑健康的可能神经机制;结合实证研究进一步揭示了运动促进儿童和青少年大脑发育及延缓老年人认知衰退的行为和脑科学证据;建议应注重多学科交叉探讨运动促进大脑健康潜在机制的因果关系、构建多模态预测模型,基于关键性机制,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个性化的最佳运动干预方案。未来可增加大样本纵向研究,为运动干预成为临床治疗相关疾病的辅助手段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2.
导引养生功六字诀是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中老年人30人,基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并且自愿参加练习与测试。练习时间3个月,每周5次,每天早晨集体练习3遍,约1h。各指标在练功前检测一次,心理情感指标在练功点统一填写。结果表明:受试者身体形态有改善作用;对身体素质有明显改善;心血管功能有更明显效果;对中老年血脂有明显改善。可见,导引养生功六字诀对于中老人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探索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对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评价的适用性,比较有氧运动对不同健康状况的硕士研究生群体的干预效果.通过对国内10所高校1 125名硕士研究生进行心理健康测量,然后选取部分不同健康群组硕士研究生进行为期8周的有氧运动干预.结果表明,以W-E幸福量表和中文健康问卷为指标的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在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评价上较之单因素模型更加科学合理;有氧运动对不同心理健康硕士研究生人群均有积极影响,优于未进行长期规律性运动的人群.  相似文献   

14.
 回顾了2019年临床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包括:心理健康素养的概念扩展与深入研究,正念疗法的脑机制研究进展和应用效果,运动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健康饮食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空气、绿化等环境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人工智能在精神卫生领域的应用,游戏成瘾纳入国际疾病诊断分类标准,研究生群体心理健康问题引发关注。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兴趣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性关系,体育锻炼的形式对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体育锻炼类型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影响,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存在着明显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为考察体育参与程度、体育锻炼频度、体育锻炼负荷等不同体育参与行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心理测量法(SCL-90)对大连市高校的421大学生的体育参与行为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常性的有规律地参与体育锻炼,有助于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整体水平的提高和改善.在经常性参与体育锻炼的前提下,保持一定频度(每周3次以上)的体育锻炼方式更有利于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在大学生群体所处的年龄阶段,不同的锻炼负荷对心理健康状况并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安徽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发现该省大学生SCL-90各症状因子均分都高于全国青年常模;心理健康状况受性别、年级、生源地、体育锻炼习惯等因素影响,并且呈现出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男生的势态以及经常锻炼学生比很少锻炼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好的现象。建议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采用相关策略,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性、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应用元分析方法对我国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共15项进行定量化综述研究。结果表明,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群体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群体相比较,前者的心理健康综合指标得分值优于后者0.29个标准差。体育锻炼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9.
锻炼迷瘾和心理耗竭是锻炼者在体育锻炼中容易产生的消极心理效应.通过分析体育锻炼与消极心理效应产生原因及对心理健康带来的危害,提出5项应对措施:制定科学、合理的锻炼计划;积极参与形式多样的群体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与饮食习惯;运用心理恢复手段和物理疗法方法消除心理疲劳;在体育锻炼中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20.
无论是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或者是进行房地产项目的开发,还是设计私家住宅,建造者如果能透彻的研究中国古代风水学,并对之用心体会、细意观察、科学运用,就能建造对身心有良好作用的、藏风聚气、称心如意的好房屋,也会使人们对建筑物产生舒适感和亲切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人们才会身心健康,吉祥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