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尿转铁蛋白(TRF)、血清胱抑素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对糖尿病肾病(DN)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依据糖尿病诊断标准和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检查结果,将早期糖尿病肾病(DN)微量蛋白尿组患者40例(30 mg/24 h≤UAER≤300 mg/24 h)作为观察组A组,临床蛋白尿组患者40例(UAER300 mg/24 h)作为观察组B组,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TRF,Cys-C,RBP和Hcy水平.结果 1)TRF,Cys-C,RBP和Hcy在A,B组中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TRF,Cys-C,RBP和Hcy在B组中明显升高,与A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F,Cys-C,RBP和Hcy联合检测对于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Cys-C)在冠心病行介入手术后并发造影剂肾病(CIN)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02例因冠心病行支架置入术治疗的患者,检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肌酐(Scr)及Cys-C水平,观察造影剂肾病的发生情况,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血清Scr以及Cys-C三者之间的关联性.结果 102例经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CIN的发生率为16.66%.治疗后,CIN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血清Scr及Cys-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增高(P0.05),尿微量白蛋白、血清Scr以及Cys-C呈明显正相关性(r=0.422,P0.05; r=0.218,P0.05).此外,尿微量白蛋白和Cys-C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在冠心病行介入术后并发CIN的患者中尿微量白蛋白和Cys-C水平均显著升高,联合检测对早期识别及诊断CIN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作为早期诊断CIN的首选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定量检测原发性高血压病尿微量白蛋白,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在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106例高血压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Alb),对照组为42例来自我院体检健康者.结果 31例高血压病Ⅰ期组、34例高血压病Ⅱ期组、41例高血压病Ⅲ期组及对对照组尿微量白蛋白平均值分别为:8.51±4.35 mAlb/mg.L-1、14.96±10.40 mAlb/mg.L-1、35.88±11.07 mAlb/mg.L-1、7.76±2.77 mAlb/mg.L-1,高血压病Ⅰ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经t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病Ⅱ期组和高血压病Ⅲ期组尿微量白蛋白对照组相比较,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结论尿微量白蛋白变化在诊断高血压肾损害中有重要机价值;尿微量白蛋白可作为诊断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血管黏附蛋白-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受检对象100例,其中单纯糖尿病组33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31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36例,测定3组血清血管黏附蛋白-1及VEGF。结果:单纯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血清血管黏附蛋白-1、VEGF水平依次上升(P0.05),血清血管黏附蛋白-1水平与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血脂水平有关(P均0.05),VEGF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CRP有关(P均0.05),血清血管黏附蛋白-1水平与VEGF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血管黏附蛋白-1、VEGF水平升高,并与尿蛋白及血肌酐水平的升高是同步的,说明炎性反应因子以及炎性反应因子的相互作用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检测血清血管黏附蛋白-1、VEGF有助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
胰激肽原酶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胰激肽原酶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采用糖尿病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及根据病情给予口服降糖药物或/和胰岛素治疗,治疗组(42例)加用胰激肽原酶片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与24h尿蛋白定量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与24h尿蛋白定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无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胰激肽原酶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疗效好,用药安全,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探究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 C)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将75例患者根据24 h尿蛋白定量(UAER)分为单纯糖尿病组(40例)和糖尿病肾病组(35例)。对照组(45例)选自本院健康体检人员。统一检测尿素(BUN)、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UAER)、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胱抑素C(Cys C)。BUN、Scr、UAER、 Hcy、Cys C水平比较:糖尿病肾病组>单纯糖尿病组>对照组(P<0.05)。两组中Hcy、Cys C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单一指标检测结果(P<0.05)。血清Hcy、Cys C值可随糖尿病肾病病情进展逐渐升高,联合检测时阳性率更高,可应用于2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病情评估及诊疗活动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血清miR-21(SmiR-21)联合尿微量白蛋白(Um Alb)和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m Alb/Ucr)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及逐步Logistic回归拟合曲线,探讨3项指标对糖尿病肾病的联合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25例II型糖尿病患者A(Um Alb14.29μg/m L)、25例II型糖尿病患者B(UmAlb14.29μg/m L)及25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进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生化检测,尿标本进行化学发光检测,获得SmiR-21、尿肌酐、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通过ROC曲线分析和逐步Logistic回归结果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C),对3项指标的单一及联合方式的敏感性、特异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SmiR-21、Um Alb和Um Alb/Ucr在糖尿病肾病组的水平与糖尿病A、B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均P0.05).逐步Logistic回归曲线联合3项指标预测概率的AUC为0.846(95%CI:0.754~0.937)均高于单一指标的AUC,敏感性为80%.结论:基于Logistic回归的ROC曲线分析可以进一步增强诊断的准确性(81.3%).miR-21、Um Alb和Um Alb/Ucr 3者联合检测是更具优势的诊断糖尿病肾病的组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对Ⅱ型糖尿病肾病的保护及治疗作用.方法选用36例Ⅱ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尿蛋白定性分蛋白阴性而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20μg/min的微量白蛋白尿组(A组)21例和尿蛋白阳性的蛋白尿组(B组)15例,给予低分子肝素肌注,5次/周,疗程3周.观察低分子肝素对Ⅱ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尿蛋白的影响.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A组和B组的UAER降低分别为(44.5±16.2)%和(50.1±21.4)%,(P<0.05),但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B组能降低尿蛋白,且下降率为(67.6±21.4)%,(P<0.05).疗程中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通过降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蛋白对Ⅱ型糖尿病肾病起到保护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糖尿病早期肾损伤采用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糖联合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在2010年5月至2013年9月间收治的42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糖联合检验诊断,将其作为观察组。取同期收治的42例单一检测糖尿病合并肾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仅对患者糖尿进行检查。结果以病理结果为依据,观察组中共有41例患者被检出,检出率为97.6%,对照组中有36例患者被检出,检出率为85.7%,观察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男性尿糖检测阳性率为84.0%,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为56.0%。女性尿糖检测阳性率为82.4%,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为58.8%。通过对患者的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进行检测得知两种检测结果不同。结论糖尿病早期肾损伤采用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糖的联合检测有利于使疾病确诊率得以提升,实现早诊断、早治疗,并根据患者疾病特征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对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不同时期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 dedismutase,SOD)进行检测,探讨二者间的相互关系,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将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51例患者分为3组: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组(DM1组);微量白蛋白尿组(DM2组);大量白蛋白尿组(DM3组)。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及实验组抽血做血清NO、SOD检测。结果显示:DM1、DM2组血清NO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均为P=0.000),DM3组较对照组降低(P=0.024),DM1、DM2组较DM3组血清NO水平增高(均为P=0.000);DN各组血清总SOD均较对照组降低,但以DM2、DM3组降低显著(均为P=0.000);NO与SOD正相关(r=0.607,P=0.000)。表明,1)NO在DN早期增高,晚期降低。在DN早期减少NO合成,晚期增加NO合成,对减缓DN进展有重要意义。2)血清总SOD在DN是降低的,抗氧化治疗可能在DN防治中占重要地位。3)DN患者血清NO与总SOD间存在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肌红蛋白(Myoglobin,Mb)、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on protein,hs-CRP)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和免疫比浊法对71例AMI患者、6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58例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患者和5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Mb、cTnT、Hcy和hs-CRP水平测定,数据经统计学处理。结果 AMI、UAP、SAP三组患者血清Mb、c Tn T、Hcy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1),且四项指标升高与AMI呈正相关(r=0. 972、0. 998、0. 761、0. 516); Mb、cTnT、Hcy和hs-CRP单项指标检测对AMI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5.2%、94.4%、62.0%、94.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 0. 001);四项指标联合检测,灵敏度、特异性均达100%,且灵敏度与特异性之和最大。结论血清Mb、c Tn T、Hcy和hs-CRP水平变化与AMI密切相关,联合检测以上四项血清指标对AMI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三七颗粒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和足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分化(EMT)的影响.方法:24只8周龄雄性大鼠,随机选取8只为对照组,其余大鼠1次性腹腔注射质量分数为55 mg/kg的STZ构建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后,将糖尿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三七颗粒组(8只/组).三七颗粒组大鼠每天给予质量分数为0.4 g/kg的三七颗粒水溶液灌胃,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连续12周.灌胃12周末测定大鼠血糖,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血肌酐及肾脏病理损伤,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足细胞转分化骨架蛋白(desmin)、肾病蛋白(nephrin)和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造模72 h后模型大鼠血糖浓度≥16.7 mmol/L,表明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成功.与模型组比较,三七颗粒组大鼠的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的值显著降低(P0.05);肾脏系膜增生面积率明显减少,肾脏足细胞足突融合数量明显减少(P0.05);肾组织中的desmin蛋白和α-SMA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nephrin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三七颗粒可改善1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足细胞的转分化程度,缓解肾脏病理损伤,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的值,可能因此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刘亚萍 《科技信息》2012,(34):155-155
目的:研究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筛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病例51例及健康体检者55例,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5C(p〈0.05)。结论: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对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利拉鲁肽和达格列净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将180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利拉鲁肽组和达格列净组,每组60例。疗程均为3月,比较治疗前后各组患者体重指数、血红蛋白A1c(HbA1c)、血清肌酐(sCr)、尿酸(UA)、尿微量白蛋白(uMA)、尿肌酐(uCr)和双侧肾功能,并观察各组的不良反应,同时测定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治疗后:利拉鲁肽和达格列净组的体重指数、HbA1c、sCr、UA和uMA/uCr比值均低于对照组(所有P<0.05);各组患者血清白蛋白(sAlb)水平均升高,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所有P<0.05);各组患者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均升高,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除对照组体重指数外,3组其他各项代谢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所有P<0.05);各组患者血清IL-6和TNF-α水平均较低,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所有P<0.05)。治疗期间,各组患者均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两种药物均可以治疗糖尿病肾病,且疗效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血清脂蛋白(a)水平变化对肾功能的影响以及降低脂蛋白(a)水平在防治早期糖尿病肾病(DN)进展中的意义.方法:(1)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测定结果将132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DM组(56例)和早期DN组76例,比较上述两组和正常对照组(56例)的脂蛋白(a)水平;(2)将76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子常规治疗,治疗组(4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晚服用阿托伐他汀20mg.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末检测脂蛋白(a)、FBG、UAER和血肌酐,分析脂蛋白(a)水平变化与早期DN进展之间的关系.结果:(1)单纯DM组脂蛋白(a)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早期DN组血清脂蛋白(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单纯DM组(P<0.01),脂蛋白(a)水平与UAER呈直线正相关(P<0.01).(2)治疗组血清脂蛋白(a)水平显著降低(P<0.01),且随着脂蛋白(a)水平的下降,UAER和血肌酐亦同步下降.结论:血清脂蛋白(a)水平升高与DN进展有关,降低血清脂蛋白(a)水平能有效减少早期DN患者的尿蛋白排泄,延缓肾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舒洛地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白蛋白尿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早期糖尿病患者65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治疗组35例。2组疗程均为8周。对照组,口服氯沙坦片50m g/d,4周。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氯沙坦钾片50mg,1次/d)加舒洛地特给予600LSU,qd,iv,1次/d,连续2周后,改为舒洛地特片200 mg/d使用6周(共8周)。结果24 h尿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联合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结论舒洛地特能有效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白蛋白尿。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为研究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DKD)的相关性。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 2020年12月广元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120例、糖尿病肾病(DKD)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尿白蛋白/肌酐(UACR)水平来评估DKD患者严重程度,将其分成四组,每组60例。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并检测Hcy水平、肝肾功能等。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Hcy水平与不同程度DKD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单纯T2DM组相比,DKD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Hcy水平随DKD严重程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而eGFR、叶酸水平则相反,其中ALB-DKD组变化最为显著(P<0.05)。ALB-DKD组、NAALB-DKD组HHcys发生率、高血压患病率显著高于单纯T2DM组和NADKD组(P<0.05),且两组Hcy水平与叶酸、eGFR均呈显著负相关,与UACR、收缩压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cy是单纯T2DM患者发展为ALB-NADKD、NAALB-DKD及ALB-DKD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可见HHcy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老年T2DM患者发生DKD的强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与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性因子在合并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关系及其应用价值。方法测定125例合并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和75例健康者(正常对照组)尿β_2-MG、hs CRP、IL-6、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糖化血红蛋白(Hb Alc)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在血清BUN、SCr正常范围时其尿β_2-MG、血清hs CRP、IL-6水平均已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尿β_2-MG与血清hs CRP、IL-6水平呈正相关;Hb Alc水平越高的患者尿β_2-MG、血清hs CRP、IL-6升高越明显。结论不少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BUN、SCr虽然正常,但其肾功能已经下降,尿β_2-MG、血清hs CRP、IL-6与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有着更良好的相关性,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糖尿病肾病诊断符合率,对合并高血压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有更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利于临床早期及时干预。  相似文献   

19.
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相关危险因素.将165例Ⅱ型糖尿病患者根据MoCA北京版量表分为Ⅱ型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组95例及Ⅱ型糖尿病认知功能正常组7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与对照组比较,MCI组较对照组糖尿病病程长(P0.05),HbA1c、空腹胰岛素水平、TC、LDL-C水平、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尿微量白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BMI、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TG、HDL-C、肌酐、血尿酸、收缩压、舒张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病程长、高血压病史、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均是Ⅱ型DM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诊断有助于预防和减少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探讨自拟益肾联合坎地沙坦酯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武威市中医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2组患者入院后首先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坎地沙坦酯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益肾汤治疗。治疗8周后进行肾功能和中医证候疗效评定,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测定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值,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观察组患者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1.11%,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为75.56%,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22%,2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和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糖相关指标FBG、2hBG、HbA1c和肾功能相关指标Scr、BUN、UAER较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拟益肾汤联合坎地沙坦酯片治疗糖尿病肾病,可以降低患者空腹及餐后2h血糖水平,能降低血清SCr、BUN浓度以及24h尿白蛋白排泄率,改善肾功能,其中医证候疗效和临床总有效率均优于单用坎地沙坦酯片治疗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