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加入添加剂CeO2和MgO对莫来石料烧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加入添加剂CeO2/MgO比单独加入CeO2或MgO促进烧结的效果好,不仅可以降低烧结温度,而且可以提高体积密度。  相似文献   

2.
正极添加剂对极板孔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添加剂的铅酸蓄电池正极放电性能进行研究.采用单片正极电池在电池容量受正极控制的条件下,以不同放电倍率恒流放电,分别测定了加入Bi2O3,CdSO4,CaSO4和PbO2等添加剂的单片正极容量和能量,获得了较高的比容量和比能量的提高率.首次应用图像分析仪测定了极板的平均孔径、孔表面积、孔数及分布等孔结构参数,并拍摄了正极板表面的显微图像照片.探讨了不同添加剂对正极孔结构及性能的影响规律和机理.  相似文献   

3.
以煤矸石、用后滑板砖和用后镁碳砖为原料,采用石墨、淀粉和复合添加剂为造孔剂,制备出多孔堇青石材料,并研究造孔剂种类、造孔剂加入量和合成温度对材料合成和材料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煤矸石和用后耐火材料为原料,在1350~1400℃高温下可以合成高纯度的堇青石材料;复合添加剂为最佳造孔剂,其合适加入量为15%~25%;当复合添加剂加入量为20%,在1350℃保温3h条件下,合成材料的气孔分布均匀贯通,其显气孔率为44.9%,热膨胀系数为2.14×10-6K-1,荷重软化点为1290℃,综合性能良好,具有优良的高温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4.
正极电解液是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池性能有直接影响.随着温度升高,电解液中的五价钒离子以五氧化二钒形式生成沉淀,导致电池性能变差.使用少量添加剂可以提高正极电解液稳定性,但其微观机制尚未明确.使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探讨了草酸盐、醋酸盐、柠檬酸盐等有机弱酸盐添加剂对正极电解液稳定性的影响,尝试从分子水平理解添加剂提高钒电池效率的微观机制.研究发现:草酸盐、醋酸盐和柠檬酸盐等添加剂可与电解液中的五价钒物种发生反应,其反应势垒低于形成五氧化二钒的势垒,减少了五氧化二钒的生成概率,从而提高了正极电解液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以五氧化二钒、硫酸等为原料,用化学合成法制备了用于钒电池的电解液。研究了在支持电解质硫酸浓度为2 mol/L的情况下,不同钒离子浓度的正极电解液的电化学性质,钒离子浓度为2 mol/L和3 mol/L的正极电解液中添加乙醇和KHSO4做循环伏安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不添加任何添加剂时,电活性物质V4+为2.5 mol/L时电化学活性最好,电流密度最大;V4+浓度小于2.5 mol/L时,添加剂的加入不会对电化学反应产生不利影响;浓度大于2.5 mol/L时,醇类等具有络合效应添加剂的加入会降低电解液的电化学活性,而不具有络合效应的添加剂则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张莹 《科技信息》2013,(5):168-168,203
目前,SO2仍然是我国危害最大的气体之一,在湿法脱硫工艺中,石灰石法由于其优点突出,一直是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脱硫工艺。向石灰石浆液中加入某些无机或者有机添加剂,可以缓解溶液pH变化,提高吸收剂的反应活性,防止结垢等从而提高了二氧化硫的脱除率。可以将所研究的添加剂大体分为无机和有机两种,另外,近来比较多的还有复合添加剂的研究。且有关石灰石脱硫添加剂的研究已经越来越成熟,不论是有机还是无机,但是对复合添加的研究仍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以自制的轧制油复合添加剂为润滑剂,研究了铝板带冷轧过程中加入不同配方复合添加剂的润滑作用与效果,并对铝板带轧后表面形貌和退火性能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轧制油复合添加剂能有效地改善轧件表面质量;在不同的添加剂配方中,醇脂型复合添加剂的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8.
稀土氧化物对无压烧结ZrO2陶瓷致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对ZrO2基复合陶瓷(5.4Y-ZrO2-6AL2O3)无压烧结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添加剂的种类、工艺参数等因素与材料致密度的关系.通过实验及XRD分析表明,添加的稀土氧化物与ZrO2形成了固溶体,造成晶格畸变,同时产生了氧空位,起到了活化烧结提高材料致密度的作用.在加入添加剂Ce6O11为2%时,于1 650 ℃烧结温度下保温2 h,可得到相对密度为95%的ZrO2基复合陶瓷.  相似文献   

9.
采用纳米复合氧化物添加剂Ce0.9 Cu.0.1O2、Ce0.9Zr0.1O2以一定比例加入重油中,在发动机台架试验中研究其对改善燃用重油发动机油耗及排放的效果.实验表明,纳米复合氧化物可降低燃油消耗率,同时,也降低氮氧化物和碳烟污染物的排放.  相似文献   

10.
采用球形Ni(OH)2作为正极添加剂,使MnO2电极在7 mol/L KOH溶液中的可充性得到显著改善.对Ni(OH)2和曾广泛研究的Bi2O2添加剂修饰的MnO2电极的循环伏安图谱进行了对比性分析,初步明确了Ni(OH)2的作用机理.模拟电池恒流充放电实验证明,Ni(OH)2添加剂在实际可充碱锰电池中作用效果明显优于Bi2O3.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动力松弛法(DRM)求解了两层正交铺设双模量叠层方板在三种边界条件下的非线性弯曲问题。文中对DRM的阻尼系数的确定方法作了改进;指出了使用Bert模型计算各点的刚度时应考虑该点曲率的各种组合情况;给出了受正弦载荷和均布载荷作用的两种双模量复合材料叠层板的数值结果,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以不改变生产成本为前提,对低容重一年生植物纤维复合板的耐水性进行了研究。通过降低每立方米板材的植物纤维用量,相对地增加了每立方米板材的施胶量,从而降低了板材的容重,在保证板材的静曲强度达到规定标准的前提下,降低了板材的吸水厚度膨胀率,改善了一年生植物纤维复合板的耐水性,为开发和应用植物纤维复合材料开辟了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3.
用电镀的方法制备出了Ni-TiO2纳米复合电镀层,讨论了表面活性剂、阴极电流密度、搅拌速率等对复合镀层硬度的影响,并分析了纳米TiO2的加入对复合镀层硬度、耐蚀性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与纯镍镀层相比,NI-纳米TiO2复合电镀层的硬度可提高90~190HV;添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分散纳米TiO2所得复合镀层硬度最高,说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有利于纳米TiO2-Ni复合电沉积.浸泡试验表明,在硝酸溶液中复合镀层的腐蚀速率高于纯镍镀层的腐蚀速率,但远低于未镀覆钢板的腐蚀速率,极化曲线表明,与纯镍镀层相比,复合镀层的自腐蚀电位没有显著提高.说明在复合镀层中添加纳米TiO2不能改善其耐蚀性.  相似文献   

14.
烧结气氛对ZTM/SiC陶瓷致密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ZTM/Si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致密化取决于烧结温度、烧结压力和烧结气氛。本文主要研究烧结气氛对ZTM/SiC陶瓷致密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陶瓷不能在空气中实现常压烧结,而在气氛保护下实现了常压烧结致密化;中性或弱还原性气氛可该复合陶瓷的烧结温度,提高致密化速率,改善陶瓷材料性能,另,还从理论上分析了烧结气氛在该陶瓷致密化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熔铸重力浇注在铝液中直接加入裸体石墨的方法,工艺简便,成本低,易于推广生产.但要用这种方法生产出综合性能良好的石墨-铝硅复合材料并非易事.其中添加某种元素既促使有利的石墨-铝硅复合材料界面反应的形成,又阻止石墨飘浮,减少偏析,使材料的综合性能得到提高是很关键的问题之一.而且,这种添加元素在工业上使用的价格又要比较低廉.本文从复合材料都存在界面反应的问题入手,找到了一种综合性能良好的添加元素M.  相似文献   

16.
用SEM,XRD和BET等方法研究了由湿化学法合成以两种不同固液分离方式制成的羟基磷灰石粉料的相关特性,分析了固液分离方式对粉粒团聚形态及对粉粒烧结的影响,根据烧结模型计算了两类粉料的烧结激活能,通过选择适当固液分离方式,可获得较主活性粉料,且由机械造粒法可制成高球形度及相对密度为95%的特殊用途的陶瓷颗粒。  相似文献   

17.
应用树脂铸型法研究木质部导管的内部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树脂铸型法(resin casting method)用于藤本和灌木共五种植物导管的内部结构研究。干燥的小木块用苯乙烯包埋,完全聚合后,用过氧化氢/冰醋酸(1:1)溶液和浓硫酸溶液交替处理,完全去除细胞壁成分,得到的导管树脂铸型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能清晰,精确的反映出纹孔道,纹孔室,螺纹加厚,导管分子端壁及尾等三维立体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自由层阻尼复合板的减振特性,导出了自由层阻尼复合板的抗弯刚度及基本模态损耗因子的计算公式以及振动方程、计算出四边简支单层金属板和自由层阻尼复合板的前几阶固有频率,基本模态损耗因子及受迫振动时中点动挠度,绘出了振动系统前几阶模态振型图.理论值与实验测试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起动型铅酸蓄电池为例,建立了电极表面电位、电流分布的数学模型。模型计算值和实验值吻合良好,表明模型的可靠性和适用性。该数学模型可用于予测电池放电过程中,电池端电压和电极表面电位、电流分布,活性物质利用率的分布等,并可用于分析不同板栅结构对这些主要参数的影响,为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海绵钛副产品氯化镁为原料,采用水溶液电沉积法制备氢氧化镁时,氢氧化镁团聚严重,且在极板上脱落困难.通过向电解液中加入适量SO2-4来优化氢氧化镁分散性,可有效解决氢氧化镁团聚严重的问题.探究了SO2-4对氢氧化镁脱落性能、产物形貌及生长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SO2-4的质量浓度对氢氧化镁初始脱落时间影响较大,SO2-4的质量浓度为0.45g/L时,氢氧化镁性能最佳,初始脱落时间最短约 10min;氢氧化镁在极板上结晶长大时,生长方式为层岛复合生长模式,同时发现添加SO2-4后,能够诱导氢氧化镁以阶梯状的方式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