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溯源 《科技信息》2012,(22):222-223
本文对CDC-16道岔捣固车激光拨道系统几何原理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激光接收的偏差分析及激光接收电路分析,为道岔捣固车激光拨道作业提供了技术理论保障。  相似文献   

2.
无线激光数据通信系统收发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50 nm波长的红光作为信号载体,设计一种无线激光通信的收发电路,并且详细阐述了激光发射电路与光电接收电路的设计原理与方法.其中,发射电路具有自动功率控制、故障指示、电流监测等功能,接收电路具有信号放大、光电流监测、自动静噪等功能.在此基础之上,利用搭建的实验系统对该电路进行性能测试,进一步验证了设计电路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电路能够实现传输速率为16 Mbit/s的稳定传输.  相似文献   

3.
基于激光诊断技术的高温火焰温度实时测量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自行研制的基于激光诊断技术的高温火焰温度实时测量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光信号发射组件、光信号接收组件、信号放大与处理电路以及微型计算机等部分组成.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讨论了其中的设计难点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同时给出实验结果并分析了影响温度测量精度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4.
针对实际的程控数字交换机计费系统,设计了一种在计算机和程控数字交换机之间进行并行通信的接口电路,该接口电路由大规模集成电路器件构成,对其硬件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对计算机数据接收程序的设计也作了必要的说明,并给出了程序流图。  相似文献   

5.
量子噪声对大气激光通信系统极限通信距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量子噪声是通信系统中的基本噪声,它的存在制约了通信的有效距离.通过推导给出了仅考虑量子噪声引起的误码率公式,并且提出了大气激光通信极限通信距离的概念.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了激光器发射功率、发射孔径半径以及接收孔径半径和极限通信距离之间的关系,并以此提出了一些设计大气激光通信系统时相应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空间激光通信组网问题,提出了一对多激光通信组网光学天线总体构想,阐述了系统工作原理,并设计了一种偏心式十字跟踪架驱动机构。最后分析了负载安装架的应力、应变以及模态,为后续的光学天线结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获得高性能的接收天线以改善卫星光通信的系统性能,基于电磁波辐射理论,分析了接收光学天线的重要参数,研究了卫星光通信中使用单个光学天线及光学天线阵的性能.对单个光学天线的设计进行了优化,分析了单个光学天线及光学天线阵的相关参数之间的关系.通过仿真,不仅论证了星间激光通信需要极精确的指向角度,且可得出结论,在星间激光通信系统的光学终端中使用光学天线阵具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双频激光回馈测量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频激光回馈原理的高精度位移测量方法,研究了双频激光回馈的基本现象并给出了理论依据,进一步在回馈光学系统基础上,对两路正交的光回馈条纹,利用电路进行细分处理:即5细分和4倍频电路相结合,细分产生的计数脉冲最后送入单片机进行计算及显示.采用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和单片机设计信号处理电路,利用FPGA实现4倍频细分,利用电阻链细分实现5细分.全部电路通过逻辑、时序仿真,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目前此系统可满足高精度位移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湍流大气中的高斯光束传输模型,忽略系统其它噪声,仅考虑大气湍流和量子噪声引起的系统误码率.推导出了大气湍流和量子噪声与系统误码率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了大气湍流和量子噪声对IM/DD无线激光通信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通信距离下,增大接收天线孔径或者发射光束的腰斑半径,能够有效减小大气湍流造成的系统误码,提高系统对湍流的抗干扰能力.这为设计更合理的无线激光通信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设计了注入式激光通信机电原理图,并对工作原理作了说明,近距离通信实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设计的激光音频传输系统,是一种点对点、架设方便快捷的通信设备,利用红外不可见激光光束直接在空气中传输各种高清晰、高保真音频信号,是一种新型通信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无线音频发射装置和无线音频接收装置,故该系统结构简单、体积小、具有很强的方便性和隐蔽性,并可在高强度的电磁环境中稳定工作而不受任何通讯方式的干扰。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激光微加工领域中单个激光脉冲在规定位置的精确输出,以CPLD(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和单片机为核心部件,研制出一种激光脉冲控制卡.CPLD用于实现单片机与上位工控机的高速并行通信,接收外部运动系统产生的脉冲信号,并对其进行4倍频处理;单片机对CPLD预处理后的脉冲信号进行计数、分频处理,并最终输出一定频率、脉宽可调的控制信号给激光调Q驱动器,利用声光调Q技术实现单个激光脉冲规律性的输出.结果表明:本板卡集成了CPLD和单片机各自优点,减少了外部电路模块,降低制作成本,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通过激光脉冲控制卡对外部运动系统及单个激光脉冲输出的协调联动控制,成功实现单个激光脉冲在规定位置的精确输出,保证了激光微加工的高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3.
报导了一种新型的激光电源,给出了该设备的特性指标,电路工作原理及设计考虑。  相似文献   

14.
利用单片机对电机进行可逆调速,实现对激光束的调制,可获得一系列合成的激光图案.介绍了基于8031单片机的激光图案投射仪的整机结构、工作原理及供电电路,着重阐述了其接口的原理及电路实现,并给出了实现两路模拟信号同步输出的程序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YAG激光地炮模拟训练器的原理、结构和主要设计参数,采用He-Ne激光测量了传动机构的加工和装配精度,就背景光强对探测器接收YAG激光灵敏阈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16.
激光统一测控系统采用激光链路同时实现高速通信、高精度测距和时钟同步.为了实现激光统一测控系统,根据异步应答测距方法,设计研制了基于OOK体制的激光统一测控系统原理样机,样机包含两套激光模拟终端,分别向对方发送包含测量数据帧的激光调制信号,并记录发送测量数据帧和接收测量数据帧的本地钟时间,据此计算得到距离、钟差、相对频差的测量结果.样机有线对接试验表明,在码率为2.5 Gbit/s的双向激光通信条件下,测距随机误差为6.2 mm,测距系统误差为1.3 mm,钟差测量随机误差为27 ps,相对频差测量随机误差为2.7×10-13.该样机为激光统一测控设备的研制和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对激光通信技术在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在介绍了采用无线激光传输技术实现的视频监控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以后,详细的阐述了其实现的关键技术,并利用实验进一步说明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视距通信条件下应用,具有传输速率高、电路制作简单和成本低廉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介绍采用无线通信、码分多址通信、激光、传感器等技术设计实现的越境监控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技术特点,主要电路设计,达到的技术指标,以及为提高可靠性采取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9.
针对水下机器人集群通信平台在实际运用中存在多普勒效应、易受水质和障碍物等影响产生误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弱电鱼感知机理的水下仿生电场通信系统。该系统根据仿生电流场通信原理,通过两对发射接收电极传递信号,设计了一套基于幅移键控原理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数模混合电路。首先,为实现平台低功耗及小型化,模拟电路通过合理选型并进行画板制版,具体的发射电路包含幅移键控调制电路以及半桥驱动放大电路,采用低零漂高精度仪表运放提取接受电极两端电势差;其次,为了提高水下机器人集群通信距离实时变化时通信系统的稳定性,通过FPGA增益控制数字电路控制可编程放大器实现自适应倍数放大;然后,采用FPGA模数转换数字驱动电路驱动模数转换芯片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最后,通过整流滤波数字电路整流后设计幅移键控非相干解调数字电路输出二进制数据流后由串口电路传输至树莓派中进行数据处理。仿真分析了不同尺寸不同形状障碍物对水下电场通信影响,并进行水下通信实验,结果表明:在淡水中电导率为4.87×10-4 S/cm条件下,所提出的水下电场通信系统可实现通信距离为2.4 m时误码率为0,且水下电场...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详细讨论了某型C波段接收模块的原理和设计,根据某型接收系统的总体指标,应用模块化设计思想,确定了C波段接收模块的设计指标并进行设计。在设计中,采用了微波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对部分电路进行了设计、优化和仿真,提高了设计效率和产品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