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亚铁氰化钾为探针,循环伏安法研究了8-羟基喹啉-铝络合物修饰碳糊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实验表明,8-羟基喹啉-铝络合物为修饰剂对亚铁氰化钾的氧化还原过程具有电化学催化行为,使亚铁氰化钾氧化还原峰电位提前,峰电流增加,峰-峰电位差减小。络合比对催化作用有影响,络合比为1∶1型为最佳;在给定修饰物浓度下0.25mL的8-羟基喹啉-铝络合物修饰为最佳,形成完美的单分子修饰层。  相似文献   

2.
某些β二酮类合钴(Ⅱ)络合物在溶液中具有可逆络合氧分子的能力.中心离子钴(Ⅱ)的电子转移到氧的π轨道,伴随发生钴(Ⅱ)的直接氧化.利用该类络合物中心离子钴(Ⅱ)的可逆氧化还原特性作为高效高选择性催化剂和生物摸拟氧载体已有报导.但钴(Ⅱ)的氧化特性在湿法冶金萃取钴的过程中应尽量设法避免,因为生成了稳定的钴(Ⅲ)络合物后,会给反萃操作带来极大困难,使萃取剂不能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壳聚糖(Cs)水溶胶体系,借助Nafion,将氯化血红素(Hm)修饰在金电极上,构建Cs—Hm-Nation/Au电极.在0.02MPBS(PH7.2)缓冲溶液中,通过循环伏安扫描,可以直接检测到Hm的氧化还原峰,还原峰电流与扫速的平方根成正比.考察了修饰电极对H2O2的催化还原及对H2O2氧化对苯二胺(PPDA)反应体系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Cs—Hm—Nation/Au电极可以催化H2O2的还原,电极的催化电流与H2O2浓度在一定范围呈线性响应.对H2O2-PPDA体系,Cs—Hm-Nation/Au电极可以检测到可逆的氧化还原峰,表明修饰电极可以实现PPDA被H2O2的可逆氧化,Hm起到了过氧化氢模拟酶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缓解锂硫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活性成分流失以及过充电问题,本文采用冷冻干燥与后续热处理方法制备得到还原氧化石墨烯包覆的硫/碳复合材料(S@C/FD-rGO),并将其作为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包覆有效抑制了多硫化物的溶解,所制备的S@C/FD-rGO复合材料的首次可逆容量为965.8mAh·g~(-1),循环100圈后可逆容量为488.3mAh·g~(-1),容量保持率为50.6%,相较于未包覆石墨烯的硫/碳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棕色固氮菌钼铁蛋白的结晶及其氧化还原电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叙述棕色固氮菌固氮酶钼铁旦白的分离和结晶方法。降低固氮酶提取液的离子强度,可获稠密的暗棕色钼铁旦白结晶。钼铁旦白的晶体为针状。其比活性为1643毫微克分子乙烯形成分钟毫克旦白。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重结晶的钼铁旦白达均一的纯度。 结晶纯的钼铁旦白用染料平衡法测定,其氧化还原电位为-54mV,每个钼铁旦白分子传递电子数(n)为3.9~4。此电位对比固氮过程中的Fd和固氮酶的铁旦白来说是太正;然而它与半还原态变为氧化态的钼铁旦白的电位值基本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电化学及现场光谱电化方法在非质子介质已腈中研究了二乙胺基二硫代甲酸合钢(Ⅱ)配合物Cu(Ⅱ)(DEADTF)2氧化还原行为,指出该配合物在乙腈溶液中可经历一步可逆单电子还原反应及一步不可逆单电子还原反应,同时还可发生一步可逆单电子氧化过程及一步不可逆单电子氧化过程。现场光谱电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其第一还原反应发生在中心金属铜上,形成一价钢配合物,其第一氧化反应也发生在金属铜上,形成三价铜配合物,而其第二还原和第二氧化反应则均发生在配体上。  相似文献   

7.
考察钯的两种联吡啶配合物Pd(bpy)Cl2(1)和Pd(bpy)2(ClO4)2(2)的光谱、热谱和电化学行为,得出配合物1不仅在负电势方向扫描时出现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峰,而且在正电势方向扫描时也出现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对应在350~450nm间出现较强MLCT吸收带;而配合物2在0~1.5V范围不出现氧化还原峰,对应350~450nm间不出现较强MLCT吸收带.配合物中Pd~Cl伸缩频率为354~343cm-1,Pd-N的伸缩频率为445~455cm-1之间,中心离子的吸电子作用使配体的IR向高频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8.
考察钯的两种联吡啶配合物:Pd(bpy)Cl2(1)和Pd(bpy)2(ClO4)2(2)的光谱、热谱和电化学行为,得出配合物1不仅在负电势方向扫描时出现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峰,而且在正电势方向扫描时也出现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对应在350~450nm间出现较强MLCT吸收带;而配合物2在0~1.5V范围不出现氧化还原峰,对应350~450nm间不出现较强MLCT吸收带.配合物中Pd~Cl伸缩频率为354~343cm-1,Pd-N的伸缩频率为445~455cm-1之间,中心离子的吸电子作用使配体的IR向高频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9.
以亚铁氰化钾为探针,循环伏安和Pm7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在蓖麻油涂层石墨复合电极上形成的自组装膜,该自组装过程遵从两步指数解离方程,其表观一级动力学速率常数分别为0.002 377s-1和0.000 721 5s-1。该自组装膜表现出了对亚铁氰化钾氧化还原的电化学催化作用,其相应的氧化还原峰电位负移,峰电流增加及峰-峰电位差减小,并给出了氧化还原速率常数的增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在水溶液中的浓度对自组装过程和速率常数有很大影响。Pm7量子化学计算揭示了自组装膜和亚铁氰化钾和铁青化钾与三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形成的缔合络合物的稳定性,由前线轨道能量计算的可移动电子数定性地解释了铁青化钾和亚铁氰化钾及其与三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缔合物的氧化还原趋势。  相似文献   

10.
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稀土元素九钨镓杂多酸盐水溶液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在0.65~-0.40 V的电位区间内,呈现了两对可逆的单电子氧化还原峰,峰电位随着pH值的升高而线性负移.催化活性实验显示,在酸性溶液中该化合物对NaNO2和H2O2的还原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制备了 2 5 ,2 7-二羟基 -2 6,2 8-二苯硫丙氧基 -杯 [4]芳烃 -PVC修饰膜电极。研究了该修饰电极在碱性、酸性介质中的伏安特性。实验表明 :修饰电极在 2mol·L- 1NaOH中的氧化还原过程为不可逆氧化过程 ,而乙醇的存在使碱性条件下的氧化过程受到抑制 ;在 1mol·L- 1HCl体系中 ,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活性 ,在 -1 .0V~ 0 .6V范围内有一对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峰 ,并且在该条件下修饰电极对Zn2 + 、Pb2 + 、Cd2 + 、Hg2 + 、Ag+ 五种金属离子有良好的识别响应。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硝基苯在纳米-γ-氧化铝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讨论了修饰剂用量、支持电解质溶液及其酸度、扫描速率、静置时间等因素对硝基苯电还原特性的影响,探讨了硝基苯在中性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还原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纳米-γ-氧化铝修饰电极能显著提高硝基苯的还原峰电流,在-0.6~0 V电位范围内,硝基苯在该修饰电极上有一对准可逆氧化还原峰,随着pH增加,硝基苯的还原峰电位朝负电位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 TiO2-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TiO2-RGO),将其应用于固定血红蛋白(Hb)制备出相应的蛋白质电化学传感器.光谱技术表征表明Hb被TiO2-RGO固定化不改变其原始构象;循环伏安扫描出现一对良好准可逆氧化还原峰,表明Hb的电化学活性保持良好.该传感器对NaNO2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活性,还原峰电流值...  相似文献   

14.
半胱氨酸自组装修饰金修饰电极对抗坏血酸(Vc)具有很高的电催化氧化活性.在pH 2.0的0.1 mol/L缓冲溶液中,可得到一对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峰.电极反应受扩散控制.氧化峰电流与抗坏血酸浓度在5.0×10-6~1.1×10-3 mol/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0×10-6 mol/L.该分析方法应用于果汁中的抗坏血酸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纳米氧化铝模板促进细胞色素c的电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草酸溶液中, 通过阳极氧化铝箔制备纳米氧化铝(AAO)模板, 将细胞色素c(Cyt c)固定在纳米AAO模板和4,4-二硫二吡啶(PySSPy)修饰金电极表面, 制得Cytc/Au/AAO/PySSPy薄膜电极. 在pH 6.8的缓冲溶液中, 该电极在0.059 V (vs. Ag/AgCl) 处有一 对准可逆氧化还原峰, 为Cyt c血红素辅基Fe(Ⅲ)/Fe(Ⅱ)电对的特征峰. 在AAO/PySSPy薄膜的微环境中, Cyt c与金电极之间的电子传递加快. 紫外光谱结果表明, Cyt c在AAO薄膜中依然保持其原始构象. 该Cyt c/Au/AAO/PySSPy薄膜电极还可用于过氧化氢的催化还 原.  相似文献   

16.
制备了十八烷基胺六方介孔二氧化硅(0DA—HMS)/辣根过氧化物酶(HRP)聚乙烯醇凝胶膜化学修饰电极,考察了HRP在裸玻碳电极上和ODA—HMS聚乙烯醇凝胶膜修饰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行为,探讨了不同修饰方法包埋HRP对其直接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RP在裸玻碳电极上和滴涂法所制备ODA—HMS聚乙烯醇凝胶膜中的直接电化学行为较差,只呈现一不可逆的还原峰,且峰电流随着扫描次数的增加不断减小,无法达到稳定。而通过吸附包埋法所制备的ODA—HMS/HRP化学修饰电极上,HRP可以呈现出良好的,可逆的直接电化学行为,其氧化峰和还原峰的峰电流在数次扫描后能达到稳定。探讨了该修饰电极对双氧水的电催化还原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制备并研究了室温离子液体和血红蛋白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在磷酸缓冲溶液中,在HB/IL/BPG修饰电极上可观察到一对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存在,其氧化、还原峰电位分别位于0.014V和-0.038V(vs.A g/A gCl),室温离子液体——溴化1-(3-氨基丙基)-3-甲基咪唑对血红蛋白的直接电化学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实验表明,吸附于电极表面的血红蛋白能保持其生物活性,对氧气的电化学还原表现出明显的催化作用,构建了定量测定氧气的生物传感器,方法检出限为4.23×10-8 mol·L-1。  相似文献   

18.
作者将天然石墨和聚丙烯的混合热压成型物(CPP)作为电极活性物质,在浓 H_2SO_4电解质中,用循环伏安法和恒电流法,进行了阳极嵌入化和过氧化。在嵌入反应电压范围内,氧化(嵌入)还原(嵌出)反应基本可逆;但在过氧化电压范围内,过程的可逆性变,差氧化还原峰对的电位差也变大,用小的恒电流对 CPP 进行氧化,可以得到 C_(2·7)A 型的石墨过氧化物,其氧化度达0.37,且反应尚有一定的可逆性。  相似文献   

19.
以二茂铁、亮氨酸、缬氨酸和赖氨酸为原料,苯并三唑-1-四甲基六氟磷酸酯(HBTU)及1-羟基苯并三唑(HOBt)为缩合剂,采用液相合成法,合成了Fc-Lys-LeuVal-OCH3(简称Fc-KLV,其中Fc:ferrocenoyl,二茂铁).用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目标化合物,并对目标化合物进行紫外和核磁表征以确证其结构.Fc-KLV的循环伏安扫描结果表明,在0.4~0.8 V范围内出现了一对可逆的氧化还原峰,氧化峰和还原峰电位分别为624 m V和546 m V,峰电位之差ΔEp为78 m V,峰电流密度之比Ipa/Ipc=1.12,扩散系数D=1.782×10-6cm2/s,表明相应的电化学过程主要受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别对玻碳电极及铂微电极上过氧化氢的伏安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玻碳电极上,过氧化氢在1.0V(vsSCE)左右产生一个不可逆的氧化峰,并在电极上有吸附作用,在铂微电极上,过氧化氢于0.6V(vsSCE)附近产生可逆的氧化还原峰。两种电极均可用于过氧化氢的测定,并间接用于葡萄糖的测定,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