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沿综采工作面走向俯斜24°,下大坡过断层采煤,开采技术上存在难度。为了减少煤炭资源丢失,最大限度地回收和开发煤炭为,并为我矿乃至全国煤层走向大坡过断层,地质条件复杂,开采难度大的类似综采工作面实现安全开采,积累经验,哈尔滨市煤炭工业第一采区,对3#层8706工作面下大坡过断层进行了试采和科研,大胆革新工艺并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工作面共推进了80m,工作面未发生顶板,机电和其它大的事故,实现了特殊条件下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
李平 《科技信息》2012,(34):407-407
本文主要从技术角度论述了大断层附近开采防治方法,在遇到顶板破碎、地包夹石时,采取加强支护、预爆实施顺利开采;在断层区顶板压力较大时,采取爆破卸压、单位支护保证安全开采,并对爆破方法及应对工作面漏顶做了介绍,通过两个工作面的运行实施,摸索出了更加具体、更具操作性的开采经验,非常值得学习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张绪力 《科技信息》2013,(24):353-353
本文探讨了同煤集团开采倾斜工作面的一些经验,列举了同煤集团各矿开采中采取的方案,从开采工艺与设备防倒防滑方面对这些方案进行了分析。大同煤矿矿井地质构造非常复杂,在综采开采中常常伴随着断层、陷落柱、火成岩、冲刷等各种各样的地质构造。在近几年的开采中我们遇到了倾斜开采的问题,通过几个工作面的开采,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此与同行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4.
近距离煤层开采相互作用的离散元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距离煤层开采后,上下层工作面之间将产生相互作用。上下层工作面的合理错距是一个重要工程参数,它直接关系到上下层间的作用。采用离散元法对一个实际条件进行了模拟,分析了互层作用,确定了合理的错距,为安全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包头矿务局河滩沟煤矿3号煤层放顶煤工作面为对象,应用力学分析方法,分析了俯、仰斜开采对煤壁片帮影响的力学机理,指出了由于工作面推进方向不同而引起顶板支承压力相对于煤壁自由面的位置不同,是造成煤壁片帮的主要原因之一,论述了确定工作面推进方向对防止煤壁片帮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海林鹏  任耀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8):5294-5303,5355
孤岛工作面开采一直是煤矿管理工作中的重点,而对其进行上行开采更加大了开采难度。根据山东欢城煤矿3上、3下煤开采形成的31706、31707孤岛工作面概况,结合现场实际,采用理论分析、UDEC软件数值模拟等手段,对上行开采孤岛工作面覆岩的变形破坏情况及应力分布状况进行研究与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工作面仅两侧采空时,应力分布呈马鞍形,应力峰值分别深入煤壁10 m、12 m;当工作面底部及两侧都采空时,孤岛工作面应力分布发生变化,两侧煤壁的应力明显减少,同时孤岛工作面位于卸压区内部。可知,底部工作面的开采起到了卸压作用,使得孤岛工作面内积聚的弹性势能得以释放,减少了孤岛工作面发生冲击地压的危险程度,进行上行孤岛工作面开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接要:探讨了同煤集团开采倾斜工作面的一些经验,列举了同煤集团各矿开采中采取的方案,从开采工艺与设备防倒防滑方面对这些方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王明会 《科技资讯》2005,(22):83-83
新兴煤矿是一座年产80万吨的国有煤矿,1992年以前,采高档普通机械化开采,装备有了3个采煤队,年产量约45万t,卷道进率70m/万吨,回采工效为8.6t/l,资源回收率为50%,安全状况不佳。为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提高机械化开采水平,该矿于1993年装备了一个轻型支架综采工作面,从1998年10月第一综采工作面试采至1998年8月,累计开采5个工作面,,其中上分层工作面1个,下分层工作面4个。月产原煤达4-6万吨。回采工效12.96t/l-20.5t/l,巷道掘进率降为39.28米/万吨,资源回收率高到80%左右,取得较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9.
急斜特厚煤层的开采在中小型煤矿一直沿用大放高非机械化开采方式,造成采区回采率低下,煤损严重。由于目前的煤炭效益越来越好,许多原有的地方煤矿开始进行采煤方法的改革,其中在从房柱式开采向综放开采转变过程中出现的顶板垮落现象直接危害到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文中通过相似模拟实验对此进行了研究,得出控制顶板垮落动力灾害的关键在阶段煤柱的留设。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新庄孜矿66211工作面开采实践,分析了综采工作面旋转开采工艺,提出旋转开采期间关键过程控制。实践证明,旋转开采实现工作面连续推进,可以减少搬家次数,缓解采掘衔接紧张的局面,有利于综采工作面发挥高产高效的优势,同时为工作面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龙门山石灰石矿的开采条件和开采工艺以及分段装药爆破技术的优越性。分段装药爆破技术经过多次装药技术实验,在钻孔装药结构上有所突破,其钻孔内上、下段药量分别占单孔药量的20%和80%,现场实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露天转地下最佳开采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露天转地下开采模式综合评判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对多种开采模式进行评判优选.评判优选过程中,综合考虑影响露天转地下开采模式的动态、静态、定量、非定量指标,如技术、经济指标及边坡稳定程度等:将待选择方案指标转换成隶属度矩阵,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到各因素权重向量;从而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利用模糊数学原理计算出各方案基于影响因素的综合优越度.以石人沟铁矿为例,4种开采模式的优越度分别为45.82%,84.32%,89.88%,80.75%,从而确定第3种方案最优.  相似文献   

13.
煤矿重大事故控制研究的现状和方向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分析研究了我国煤矿事故及控制研究的现状,指出了煤矿(顶板、瓦斯、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突水等)重大事故都与采场覆岩运动争应力场应力分布的发展变化规律相关。应当针对具体煤层开采地质争采动条件,深化采场覆岩运动争应力场应力分布规律争相关事故预测及控制理论的研究,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事故预测争控制决策的信息化、智能化争可视化。  相似文献   

14.
采动对岩层移动破坏规律的数值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东北大学岩石破裂中心研制的RFPA2D软件,以山西省霍州市辛置煤矿2204工作面为试验基地,对采深不同(201m,150m,100m,63m)和上覆松散层厚度一定条件下的开采沉陷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系统地分析了不同采深对采空区“三带”下沉量及地表移动变形量的影响,探讨了不同采深下采动上覆岩层移动与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15.
CMJ-17A液压钻车岩石作业线在西山矿区官地矿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西山矿区目前岩巷掘进工艺,对引进的CMJ-17A型液压钻车系列装备的掘进速度、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说明引进液压钻车岩石作业线是推进开拓巷道工艺改革、实现集约化生产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6.
马晓培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0):5060-5065
针对大部分频繁子图挖掘算法,基于无向图而不适用于更具有实际意义的有向图的挖掘的现状,通过对无向图挖掘算法gSpan中编码结构的扩展,采用改进的规范形式,使编码适用于有向图领域。并使用针对有向图的DADI++存储结构来存储图集,简化了数据访问操作的代价。另外在挖掘中使用Hash表存储同构图的Hash地址和支持度,避免对图集的重复扫描和直接的同构测试。在实际数据集上运行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Dspan算法是正确的,并比FFSM算法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7.
杜儿坪矿北三68302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遇到一条落差H为3.0m~3.1m、横贯工作面正副巷的大断层。该矿采取了沿断层面掘送探巷提前支护断层破碎带顶板、工作面预挑顶、煤壁注浆等手段,安全高效地回采,通过了该大断层。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多边矩阵的剖面广义交叉乘法概念,给出了多边矩阵的剖面广义交叉乘法的一些性质,证明了多边矩阵剖面广义交叉乘法满足结合律和分配律。作为应用,研究了多边矩阵剖面广义交叉乘法和一般矩阵半张量积、数据挖掘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主要通过水文地质特征分析,从采区涌水量、临界水头值及临界隔水层厚度及相关的水文地质因素对李一矿- 660 m 水平东翼采区在高水位灰岩水威胁下开采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对云计算技术和数据挖掘进行研究,分析Apriori算法,针对其局限性,提出优化方案,引入云计算中MapReduce模型,实现并行化。提出一种基于MapReduce的频繁项集挖掘方法,以提高算法的运行效率,降低算法执行所需的开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