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针对隧道工程口部震灾抢修抢建应急施工进程风险辨识、分析、控制和管理具有系统结构变异、物理关系模糊、不确定、非线性、复杂性等特点,简化地震灾害作用下隧道工程口部抢修抢建应急施工风险的变量和数据结构,形成以原始数据支撑、综合变量取代多维影响变量的应急施工孕险态势的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系统演进的动力学方法来探索隧道工程口部抢修抢建应急施工风险分析及预警组织的行为规律,建立隧道工程口部震灾应急施工风险分析及预警机制,为隧道工程口部震灾抢修抢建应急施工风险评估及预警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
引人了多Agent技术,建立了基于多Agent的风险预警信息辅助决策系统,结合风险信息警源、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风险预警专家小组、风险预警制度体系,构建了基于多Agent的风险预警体系,从而实现了对风险的主动管理,为旅游社连锁经营的风险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发达国家的农业应急管理设置有完整的应急管理机构体系,应急管理的法律体系完善,重视灾害的预防管理及应急教育,重视灾害应急中的社会参与。当前,我国的农业应急管理存在缺乏统一的综合性农业应急管理机构、法制不健全、管理不完善等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在农业应急管理方面需完善机构体系、运行机制与法律体系,增强预警能力、危机意识和救灾能力,建立应急管理风险评估机制,并发展民间非政府应急组织。  相似文献   

4.
城市多灾种综合预警及应急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城市安全及城市应急预案的认识,确立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城市防灾减灾的指导思想,提出城市多灾种综合预警及应急模式的研究.结合中国国情研究城市综合防灾减灾的法律体系和灾情指标体系,把新兴的边缘学科理论渗透到现代灾害科学中,以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和技术方案研究和建立符合国情的城市多灾种综合预警及应急模式.  相似文献   

5.
构建天津滨海新区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胜华  张骥 《天津科技》2007,34(2):50-51
在对滨海新区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的必要性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构建天津滨海新区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原则和目标,提出通过建设天津滨海新区开放式现代化实验室、空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污染源和应急监测、业务支系统等7个专业系统,最终建立起滨海新区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发布各类滨海新区环境质量及预警信息。  相似文献   

6.
水环境风险与预警技术对于解决流域水环境问题和加强流域水环境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围绕水环境风险分区及评估技术、水环境监控预警技术和水环境应急管理技术三方面对流域水环境风险评估与预警技术的研究进展加以概述,以系统反映水环境风险与预警技术的研究状况,为完善流域水环境管理技术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基于国家跨界突发性事故防范与应急需要,以C/S结构为主体架构,基于组件式GIS平台ArcGIS Engine、.NET、Oracle、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开发了突发性大气污染防范与应急系统.设计并开发了6大功能模块:基础空间信息模块、跨界环境专题信息模块、环境风险源申报模块、跨界污染风险评价与制图模块、跨界污染监控与预警模块、污染应急与指挥模块,实现了数据浏览、环境风险源申报、跨界风险评价、跨界污染预警与通信、污染应急辅助决策等功能.系统填补了我国在突发性跨界大气事故研究方面的空白,对完善我国突发性污染事件的环境风险管理体系,增加环境突发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企业供应链管理当中,供应链风险管理是企业所无法忽视的.为了确保供应链的运营正常,企业需要建立全面的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能够实时监控供应链运营过程的实况,并且当出现风险的时候能够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化解风险.该文以物流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作为主体,探讨物流企业供应链管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提出了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和主要风险指标的设立以及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我国医疗风险预警机制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数据库以及政府部门网站,纳入关于医疗风险预警方面的资料和文献,并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主要包括政府部门关于医疗风险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关于建立医疗风险预警体系的理论研究.结论 我国急需通过探索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医疗风险预警机制,以应对日趋严峻的医疗风险形势.  相似文献   

10.
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我国各地正在依法进行安全生产救援体系的建设和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指挥中心也于2006年成立,这标志着我国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框架基本形成。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应急体系的建立、完善、运行提出进一步的思考。包括:对应急体系应注意上下结合、左右协调、使其趋于统一、完整;以“紧急状态法”牵头,尽快充实、完善应急救援的三级法规体系;以预测、预警为重要内容的运行机制应具备风险评价、监控监管、检测检验的功能,要加大投入构筑应急保障系统等,对上述内容作了较详细的论述,就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评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不同工况下基坑降水对周边地下水位变化和地表沉降的影响,采用"现场抽水试验—水文地质参数反演—数值模拟计算"的一体化手段,运用MIDAS/GTS数值分析软件,对苏州地铁4号线某车站基坑降水建立了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模拟计算不同的降水方案设计下所产生的基坑外地下水位变化和地表沉降,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降水施工工况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大小不一,在进行降水设计时需对不同降水工况设计下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估,使降水对周围环境影响最小,以实现降水方案设计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2.
依托天津地铁3号线某车站基坑实测资料,建立二维流固耦合有限元数值模型,研究不同基坑宽度和开挖前降水深度条件下被动区土压力、地基土水平向基床系数等参数沿深度的分布规律,并将数值分析结果与传统基坑设计中基于m法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前降水时,降水深度范围内的地基土水平向基床系数相较于m法确定的值有较大幅度减小,并且基坑宽度和降水深度越大,地基土水平向基床系数就越小。这是由于降水过程中降水井旁渗流力的作用导致被动区土体发生背离围挡结构的水平位移,并进一步引起复杂的围挡结构-土相互作用。利用弹性地基梁法进行开挖前降水引发基坑围挡结构变形预测时,若采用m法来确定地基土水平向基床系数,将会低估开挖前降水引发的围挡结构变形。  相似文献   

13.
软土地区基坑降水对下方越江隧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工程实际,采用有限元法并结合一维固结理论和三维渗流理论分析越江隧道上方基坑降水对其结构的影响,探讨了降水水位、抽水层次、降水时间及方式等因素对越江隧道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坑降水将造成下方越江隧道的沉降;降水深度与其沉降量呈线性变化关系;若抽取微承压水或延长降水时间,都将增加越江隧道下卧土的沉降量.控制隧道上方的基坑降水应采取坑内降水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深基坑施工的基本要求和施工方案的确定,论述了深基坑的施工方法,包括基坑深井降水、开挖准备、基坑开挖、基坑监测等,指出了基坑施工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5.
根据降水试验反演得到的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采取按需降水的方法对工程开挖过程中所需降水水位进行设计计算以减小降水对基坑周边环境的影响,通过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得到水位随时间的变化与实际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得到较好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为保证西北地区地铁建设的顺利进行,通过对西安和兰州的地铁车站深基坑降水工程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地铁车站深基坑降水引发基坑周围地面沉降变形的附加沉降估算公式和考虑渗流力作用的沉降计算公式,并结合实际工程对两种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沉降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附加沉降估算公式的计算结果相对于实测沉降结果偏保守,应代入经验系数使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考虑渗流力作用的沉降计算公式相比于附加沉降估算公式在精度上有很大提高,与实测沉降结果较为接近,可作为西北地区地铁基坑降水对周围环境影响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7.
在含水层较浅的地区开挖基坑及基槽,都涉及到降水问题。降水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工程进度、费用甚至工程的安全。针对基坑降水中出现的地下水位降低深度不足和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陷过多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就各种问题提出了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基坑降水是涉及基坑工程安全的重要环节。降水设计及施工应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就芜湖河漫滩地区的工程降水设计而言,以管井与明排相结合的降水形式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19.
徐贵新  李玉琴 《河南科学》2012,30(9):1283-1286
降水减压是北汝河渠道倒虹吸工程的难点,通过工程区水文地质的分析和概化,基于Modflow软件,建立了倒虹吸深基坑降水减压条件下的地下水三维渗流数值模拟模型,通过模型识别,确定了研究区水文地质参数,利用识别后的数值模型对5个不同深基坑降水减压方案的地下水流场进行了预测,确定了降水减压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20.
基坑降水开挖对邻近群桩的影响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武汉地铁2号线循礼门车站下穿轻轨桥墩段为依托,采用考虑流固耦合作用的三维数值模拟方法探讨了深基坑降水开挖对邻近桩基的影响规律,并对几种措施的位移控制效果进行了分析;然后着重论述了被动区加固参数对桩基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优化降水方案来控制邻近桩基变形的效果比较明显;隔离桩、主动区加固和被动区加固都能一定程度地抑制桩基的水平位移,相比而言,被动区加固的效果更佳;被动区加固深度存在临界范围,加固体所在深度与最大水平位移出现的深度一致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