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研究沉管隧道在地震条件下整体受力的分析方法,分两步建立计算模型。第一步通过分析场地地基土切片的动力特性。根据等效原则将其化为等效单质点体系,然后在纵向用等效弹簧连接而成为多质点体系的地基土计算模型,第二步将隧道看作弹性地基梁与上述多质点体系通过等效弹簧连结而得到土-隧道体系的计算模型。本文结合广州黄沙-芳村珠江水下隧道工程实例建立了具体的计算模型并对多种不同的约束条件,进行了纵向与横向地震响应时程  相似文献   

2.
研究沉管隧道在地震条件下整体受力的分析方法.分两步建立计算模型.第一步通过分析场地地基土切片的动力特性,根据等效原则将其化为等效单质点体系,然后在纵向用等效弹簧连接而成为多质点体系的地基土计算模型;第二步将隧道看作弹性地基梁与上述多质点体系通过等效弹簧连结而得到土—隧道体系的计算模型.本文结合广州黄沙—芳村珠江水下隧道工程实例建立了具体的计算模型并对多种不同的约束条件,进行了纵向与横向地震响应时程分析,为该隧道的抗震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珠江水下沉管隧道的抗震分析与设计(Ⅰ)──时程响应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沉管隧道在地震条件下整体受力的分析方法.分两步建立计算模型.第一步通过分析场地地基土切片的动力特性.根据等效原则将其化为等效单质点体系,然后在纵向用等效弹簧连接而成为多质点体系的地基土计算模型;第二步将隧道看作弹性地基梁与上述多质点体系通过等效弹簧连结而得到土一隧道体系的计算模型.本文结合广州黄沙一芳村珠江水下隧道工程实例建立了具体的计算模型并对多种不同的约束条件,进行了纵向与横向地震响应时程分析,为该隧道的抗震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系统化的集总数模型来表示土体的动力特性,建立土-消能减震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运动方程,采用复模态理论研究2个关键参数(土体剪切波速、结构高度与基础特征宽度的比值)对不同周期、不同阻尼比的减震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后,非减震结构体系随着土体剪切波速的下降会加大整个体系的第一模态阻尼比;对于减震结构比,体系随着土体剪切波速的下降会削弱整个体系的阻尼比,且减震结构阻尼比越大,其削弱程度越明显。因此与普通结构相比,减震结构更需要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效应对其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衡水市岩土体剪切波速与土层深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土体剪切波速在岩土地震工程中应用广泛。选取衡水市城区82个典型钻孔的岩土体剪切波速资料,采用三种数学模型进行统计回归分析,利用拟合优度R2值检验回归方程对观测数据的拟合程度。统计结果表明,该地区各类岩土体剪切波速与埋深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分别给出了不分土体类别和区分土体类别两种情况下最优统计关系式。利用实际工程钻孔进行剪切波速预测与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给出的各类岩土体的剪切波速与埋深经验关系是可靠的,可用于衡水市城区地下100 m深度范围内的剪切波速计算。  相似文献   

6.
盾构区间隧道衬砌结构的抗震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广泛总结分析国内外关于地下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文献的基础上 ,从多自由度体系的动力平衡微分方程出发 ,采用时程分析法 ,计算盾构区间隧道衬砌结构的地震反应 .详细论述了近几年来逐步成熟和完善的一种数值积分方法———连续介质快速拉格朗日差分法 .讨论了土体材料的动力特性 .建立了盾构区间隧道抗震设计方法 ,并将其运用到广州地铁二号线赤岗—客村区间隧道的抗震设计中 .  相似文献   

7.
在一维土层地震反应等效线性化分析中发现,在强地震动输入下,等效线性化方法计算结果低估了地表峰值加速度水平,实际竖向台阵的观测记录与计算结果的比较证实了这一现象.其原因在于等效线性化方法在每次迭代中等效剪应变取为一常数,即最大剪应变水平的0.65倍,其整体提高了土体的地震动剪应变水平,导致计算分析中土体动剪切刚度比的降低和动阻尼比的增加,人为使得土体过分软化,造成地震动输入中高频成分过度滤波,加速度峰值偏低.为了使等效剪应变水平接近实际剪应变,在一维土层地震反应等效线性化分析中,本文提出了地震动分段输入的分析方法,即:设定某一阈值,在地震动时程第一次和最后一次超过该阈值的两个时间点处,将其分为3段,分别输入计算,并由分段计算结果叠加得到总的地震反应.阈值的选取与场地类型有关,不同的场地类型产生非线性效应的地震动阈值不同.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比加速度时程一次性整体输入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斜坡土体震致剪切变形条件下桩基的受力特性,结合土体多屈服面模型和桩土动力弹簧模型,建立了斜坡—桩基体系整体数值模型。通过输入幅值为0.480 9 g的EI-centro地震波,考虑不同的坡角和桩径条件,进行了非线性动力时程计算。结果表明:在地震荷载作用下,不同深度处斜坡土体剪切变形存在差异,斜坡群桩基础受力不均衡。斜坡坡角对斜坡土体剪切变形发展和桩身残余弯矩起控制作用,而桩径对其的影响相对较小。本研究工作对斜坡桩基抗震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建造在7度地震区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八层大开间隔震房屋的抗震性能,便于工程上采用简化计算模型,目前,对基础隔震建筑结构进行动力分析时经常采用层间剪切模型,本文对隔震结构进行多质点体系的时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基础隔震技术可明显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响应.  相似文献   

10.
针对Peck公式在预测隧道施工引起地面沉降中不能考虑上覆土体体积变化的局限性,根据随机介质理论,建立了基于扩散传播方程可以考虑上覆土体体积变化的土体变形计算模型,以地面沉降分布为其边界条件,求得隧道上覆土层变形的计算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利用典型工程案例实测数据拟合反分析了模型参数。计算结果分析表明:考虑隧道施工引起土体体积变化的计算模式更符合实际情况,并总结了模型计算参数的取值与土体性质的关系,为隧道施工引起上覆土层变形的预测提供了一条合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