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针对目前高校转专业分配效率低,需要提前预测报考情况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NN(Deep Neural Network)网络结构下的预测模型.并以吉林大学2003年-2017年热门学院学生转专业情况建立预测模型;引入DNN深度学习网络结构,在谷歌研发的Tensorflow框架下建立高校热门学院转专业生源数量预测模型;最后,采用训练已有15年的数据对2020年的热门学院转专业生源数量进行预测分析.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较好地解决了热门学院转专业报考人数预测的问题,对后续工作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郭敏  雷建云 《科技资讯》2015,13(1):202-203
该文以一所民族类高校为个案,探讨了大学本科层次转专业的实践模式发展,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近几年工作的实际内容,该文首先指出高校大学生转专业的成因,然后展开分析民族类高校开展转专业工作的意义,还通过对不同专业学生转专业情况的抽样调查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并跟踪调查部分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的转专业情况。对同类院校本科生转专业工作的开展具有借鉴意义,并对中南民族大学今后开展转专业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高校体育系无跨栏经历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研究,对田径跨栏心理障碍出现的时间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曼示:跨栏心理障碍人数的变化具有三高峰形态;教学时间的长短与心理障碍的人数具有极大的相关性;跨栏心理障碍存在性别差异。并针对教学实践,对田径跨栏心理障碍的控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大理学院体育科学学院2007-2010级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有29名学生由社会体育专业转向体育教育专业,却没有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转向社会体育专业。研究结果表明:大理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设置、教学资源、实践条件、学生就业观念及当地社会需求是造成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转专业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对环境类公选课——《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选课学生的专业、年级分布及成绩作了分析。结果表明:选课学生以文科专业为主,占总选课人数的84.8%;理工科学生人数占总选课人数的15.2%。文科专业学生平均成绩为85分,理工科专业学生平均成绩为83分。选课学生以三年级和二年级为主,三年级人数占总人数的44.0%,二年级学生占34.4%,一年级选课学生比例为20.0%。各年级学生平均成绩随着年级的增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访谈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安徽省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师资现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安徽省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中,35周岁以下的人数比例较大、主讲教师的人数比例偏低、高学历和高职称的人数比例极小、美术学及其他专业的人数比例偏高和来自省内综合院校的人数比例较高等结构不够合理现象。建议有关高校聘请社会上或其他学校一些行业专家、学术专家做客座教授或兼职教师,加大对高学历、高职称人才的引进力度,注重吸收省外综合院校和艺术类院校的毕业生,建立合理的劳务分配和人事管理激励机制等方面入手,切实改善艺术设计专业的师资现状。  相似文献   

7.
以商务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词汇学习策略问卷、BEC测试和访谈研究工具,调查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对商务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总体使用情况,探究词汇量不同的学生在词汇学习策略运用上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商务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总体使用频率不高;词汇量不同的学生在词汇学习策略运用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2008年,曲靖师范学院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办新专业,强化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面向全国26个省(市、区)招生,招生人数略高于去年;各专业新生报名人数比往年有大幅增长,生源质量进一步提升。据统计,截至8月20日,曲靖师范学院已完成招生计划3520名。  相似文献   

9.
为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们学校在大一一学年举办两次转专业考试,充分的调动了广大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将以化学专业转专业本科生为例,从转专业成功与不成功的两类学生入手,从多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与帮助,让转专业的学生在新的学习环境里更好的学习。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的时代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吉林大学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依托吉林大学交通学院及交通运输工程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通过全面的调研、系统的研究、深入的课程体系优化和教学改革实践,制定了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加深学科基础、加强素质教育、淡化专业意识;适当拓宽学生专业口径,增强专业适应性;加强实践环节,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的应用性与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性;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从而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的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转专业制度近几年开始在高校盛行,由此而形成转专业班级。文章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为例,指出当前转专业班级管理存在的难点,并试着从思想引导、班级文化建设、宿舍整合、学风建设、辅导员自身建设等方面作为突破口,以期建设优秀的转专业班级,更好的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2.
一、案例背景描述 燕子(化名),女,19岁,某师范大学大一学生。谈到她的苦恼,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无法专注于学习,注意力难以集中,另外,伴有轻微的考试焦虑症。在上大学之前,没有出现过此种情况,高中阶段成绩优良,学习压力小,学业上一帆风顺,直到考上大学。但是,她是理科生,偏偏被调剂到一个文科专业,专业不对口,在开学初参加过转专业考试,可是结果并不理想,转专业没有成功。  相似文献   

13.
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对南阳理工学院二年级学生课余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状况进行调研分析,目的是为我院继续推进阳光体育活动,提供组织与管理决策上的客观依据。凋研结果表明:我院二年级学生喜欢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人数比例达到了91.7%,参加阳光体育活动主要动机是增进身体健康、愉悦身心和缓解压力;学生平均每周课余参加阳光体育活动次数达到3次或3次以上的人数比例和每次活动时间达到1小时左右的人数比例分别为54%和57.4%;学生在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项目选择和活动场所选择上具有明显的性别特征,但在参加阳光体育活动形式选择上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性别特征;体育场馆、器材相对不足和学生课业负担重是影响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PBL联合LBL在医专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采取整体抽样的方法选取我校2012级临床专业140人,所有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PBL联合LBL教学,对照组接受LBL教学。结果问卷调查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BL联合LBL教学更能提高学生参与能力、提高查阅资料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拓展知识面(P〈0.05);实验组考试成绩及格人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PBL联合LBL教学可以提高医专人体解剖学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康荣平 《科技信息》2013,(10):209-209
当前,希望转专业的意愿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学生越来越重视对所学专业的重新选择,在校生转专业工作已经成为很多高校的常态化工作。武夷学院也出台了在校学生转专业的制度,体现了教育管理的人性化、市场化,促进了学风建设,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然而在教学和学生管理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6.
高校本科生转专业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桂 《科技资讯》2008,(33):198-198
高校本科生转专业已经成为当前高校的一个普遍现象。如何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成功实现转专业愿望,促进其专业和个性发展,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转专业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利弊,对在当前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做好满足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自己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转专业制度的推行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重要形式。以安徽省某高校为例,对高校中转专业学生适应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转专业学生存在的心理、学业及生活适应性问题的主要表现及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以班级建设促融合、以朋辈互助促进步、以教务管理促学习、以后勤管理保效果等多种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8.
孙荣光 《科技信息》2009,(35):195-195,327
本研究采用抽样调查法,根据在校大学生的性别、年级、专业以及家庭收入分类,通过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大学生社交焦虑不存在性别差异;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社交焦虑存在差异性;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的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差异性显著;大学生社交焦虑在文、理不同专业学生中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教授风采     
陈国民,教授、研究员。1964年12月出生,湖南益阳人,中共党员。1987年7月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高分子材料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0年4月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应用化学系复合材料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现攻读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材料学博士。2000年晋升为高级工程师,2002年转评为副研究员,2005年晋升为教授、研究员。  相似文献   

20.
教学过程: 一、体育课:放飞学生的思维 (一)准备过程: 1、整队,汇报人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