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朱文涛 《科技资讯》2009,(18):237-237
农村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在城镇发展中带来了新的课题,新农村规划建设中不能忽视生态景观的建设,必须以景观生态学和现代景观规划的理论为指导,进行合理的规划建设。本文讲述了新农村景观特点、规划的意义与建设的方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是缩小城乡差别、改善农村面貌的新举措.为适应新农村规划保护需要,借鉴城市发展的经验,避免新农村建设对农村生态环境和乡村特色景观的破坏,新农村建设应加强生态景观保护.将农村环境、景观与生产有机融合,保证新农村建设不偏离方向,为城乡景观异质与景观相融提供思路,为实施生态景观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生态景观规划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鸿玲 《科技信息》2008,(33):270-270
本文探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中的生态景观规划建设问题,提出了新农村生态景观建设的方法,并结合几个新农村规划实例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4.
胡丽娟 《科技资讯》2009,(8):244-244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当前建设趋势,是党中央缩小城乡差别、改善农村面貌的新举措。为适应新农村规划建设需要,借鉴城市发展的经验,避免新农村建设对农村生态环境和乡村特色景观的破坏,应建立新农村环境景观体系。构建体系的重点是保护乡土风貌、田园风情,以景观生态学原理指导农村建设,使农村生产建设规划、生活建设规划、文化建设规划与景观生态建设规划相和谐和共生。本文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对景观生态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农村土地整理低碳道路生态景观建设对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新农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土地整理中道路建设的低碳生态影响和我国农村道路土地整理过程中现存的一些问题的探讨,提出基于气候变化的农村土地整理低碳道路生态景观建设的原则。研究认为:低碳道路生态景观的建设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弹性规划原则、地域特色的低碳文化原则、政府决策与公众参与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刘凤树 《科技资讯》2012,(26):218-218
农村生态景观的保护与构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程,新农村建设正呈现一种燎原之势快速发展,但是现今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总体现状令人担忧,尤其是生态景观的构建更是存在严重的误区。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安全的忧患意识正迫切期待一种有别于城市的、放眼于广大农村实际情况的战略方针来指导新农村建设中生态景观的构建。本文在这种情况下,对农村土地整理中道路生态景观的建设原则及策略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陈苏锦 《科技资讯》2012,(15):136-137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农村土地整理道路生态景观建设对新农村发展意义重大。农村低蕨道路交通规划应建立在县域城镇体系的规划基础之上,并发展公共交通规划,步行和白行车慢行系统规划,低碳停车场规划;低碳道路生态景观空间的建设虚从其空间形态的确定、文化的表达和照明设施的应用进行。低碳道路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应从生态路面设计、道路绿化生境设计、道路涵洞设计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8.
运用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基质原理进行校园规划设计,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提出校园生态景观的规划设计理念。强调校园规划中功能、景观、生态的和谐统一,指导生态校园规划。  相似文献   

9.
张翼飞 《科技资讯》2010,(17):151-151
本文根据作者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些经验,提出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重视农村水系规划的问题。强调水系规划应在保证新农村防洪、排灌基本功能基础之上,重点关注水系的环境、景观作用,为新农村创建生态宜居环境。  相似文献   

10.
借助景观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以湖北省宜昌市为例研究城区生态景观格局。通过对宜昌市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分析,对城市进行定位,探讨城市景观格局与景观生态功能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本着建设具有生态景观特色的水电旅游城市的原则,探讨了宜昌城市规划合理利用地理环境的方略与措施,并具体阐述了宜昌城市生态景观设计方法。形成了以突出宜昌市城区总体景观环境、建设城市景观控制体系为目标,进一步改善宜昌市的生态环境并形成绿色、循环、可持续的生态景观建设格局。  相似文献   

11.
城市生态景观是一个城市的命脉,是城市文化的载体。本文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入手,分析了目前济南城市建设,特别是生态景观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城市文化特色、景观生态系统以及城市景观形态等几方面因素,对济南城市景观保护的一些原则和方法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2.
北安市生地肥沃,植被丰富,东北部多年的山林地和周边农田林网建设形成城市生态景观背景,加强景观风貌特色规划,并依法实施,是提高北安市城市品位的基础和保证.  相似文献   

13.
山区水库生态景观的构成方式有其明显的形态特征:既表现山体风貌的自然形态,又表现水库工程的人工形态。这种自然景观耦合于人工景观之中,且人工景观和自然景观的相互依存关系将山区水库生态景观塑造为一有机的整体。本文从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出发,在综合分析山区水库生态景观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设计策略和规划方法,并结合乌拉斯台水库生态景观的规划设计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为了美化城市清洁环境,对阜新细河两岸生态景观规划体系和方案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人文、生态、经济、环境治理和城市景观等方面分析了细河两岸景观体系规划的思路和方案,总体布局体现阜新城市特色,规划目标是"水清岸绿,城水融谐";规划原则是以人为本,体现生物多样性,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以绿色的自然空间作为细河水岸的定位,进行阜新细河景观带规划和设计。该规划设计思想和原则对城市滨水景观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建设与景观生态学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公路建设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正在全国各地突飞猛进地发展.随着高速公路建设大规模的进行,公路沿线的生态系统将受到严重影响.在景观生态学中,该影响表现为景观格局的改变,最终可能导致景观功能的丧失.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分析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有助于推动高速公路沿线景观格局恢复工程的理论支撑的深入研究;指出地理空间信息技术是对受损的生态景观格局进行研究和监测最有效的手段,也是生态景观功能恢复最有力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基于景观生态学分析成都近郊农业景观规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有关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根据生态景观规划的原理、生态景观的功能以及生态农业景观规划的基本原则,分析成都市郊区龙泉驿区的生态农业特点,并就龙泉驿区农业景观规划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生态景观林的相关特性,提出了深圳市城市景观色彩的规划思路,结合深圳市19条主要高速公路的现状,根据树种特性,确定了深圳生态景观林主题树种,并分析了其特点。  相似文献   

18.
在资源枯竭型城市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城市绿地景观的合理规划与建设,对于创建适应经济转型的和谐生态城市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业塌陷重建区—淮北市龙湖工业园鼎湖公园为研究对象,从煤炭工业文化景观再现、转型经济结构的坚定信念景观表达、突出场地特征的生态规划理念三个角度出发,将转型前的工业文化与经济转型文化、生态景观特征等有机结合,力图规划具有转型特色的淮北市公园绿地景观,以期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绿地景观规划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城市河道治理与生态景观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阐述了城市河道治理的重要性,明确了河道治理与生态景观建设相互眏衬的关系,提出了恢复和强化河道功能,还河道以自然,形成以河流为主轴,兼具排涝、防洪、景观、休闲、文化、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河道治理与生态景观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赵启光 《科技信息》2011,(31):I0253-I0253
绿化美化黄河工程具有生态、景观和文化意义,搞好黄河工程的绿化美化既是工程管理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打造魅力工管,塑造工程新形象的一项重要内容,应该按照建设“防洪保障线、抢险交通线和生态景观线”要求,规划先行,充分体现黄河文化自信,全面开创黄河工程美化绿化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