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的不可否认门限代理签名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文献的门限代理签名方案进行了密码分析,发现该方案不能抵抗内部攻击和公钥替换攻击.提出了一个新的安全高效的不可否认门限代理签名方案,新方案克服了原方案的缺点,不仅能够抵抗内部攻击、公钥替换攻击和合谋攻击,而且满足安全门限代理签名方案的安全要求,可以在公开信道中进行.  相似文献   

2.
结合代理重签名体制的特征和无证书公钥密码系统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无证书的代理重签名方案,并研究了新方案的一种典型应用场合.该方案采用了无证书公钥密码体制,解决了基于证书方案的证书管理问题和基于身份方案的密钥托管问题.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无证书密码体制和代理重签名体制的双重优点,不仅满足代理重签名所要求的安全性,而且避免了替换公钥攻击和恶意KGC(key generation center)攻击,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一个高效的无证书盲签名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个高效的无证书盲签名方案.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下,证明了新方案在适应性选择消息、选择身份攻击下是存在不可伪造的,能够有效抵抗AⅠ攻击者的替换公钥攻击和AⅡ攻击者的KGC攻击.方案中在签名阶段没有任何双线性对运算,在验证阶段只有一个双线性对运算,并且不需要使用映射到点(Map to Point)的特殊哈希函数.与已有方案相比,所提方案在计算量上更具优势.同时方案采用无证书公钥密码体制,解决了基于证书签名方案的证书管理问题和基于身份签名方案的密钥托管问题.  相似文献   

4.
无证书聚合签名方案能够有效提高签名验证阶段的效率,其存在两类攻击,在类型I攻击中,攻击者不知道系统主密钥和用户的部分私钥,但能替换用户的公钥;在类型II攻击中,攻击者知道系统主密钥和用户的部分私钥,但不能替换用户公钥.无证书聚合签名方案只有同时能够抵抗这两类攻击,才能说明方案是安全的.大多数无证书聚合签名方案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下证明了其安全性,但是有些方案不能抵抗类型II攻击.以陈提出的无证书聚合签名方案为例,给出一种适用于一些无证书聚合签名方案的对应攻击方法.攻击者在拥有系统主密钥的情况下,根据两个有效的签名可以伪造出任意一个消息的有效签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改进的无证书聚合签名方案,并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下证明了新方案针对类型I攻击和类型II类攻击是存在性不可伪造的.  相似文献   

5.
无证书广义指定验证者聚合签名可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车载自组织网络和云计算等诸多领域.张玉磊等人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下提出一个可证明安全的高效的无证书广义指定验证者聚合签名方案,该方案生成的聚合签名的长度和验证签名的双线性对运算是固定的.但张玉磊等人的方案构造存在安全漏洞,首先是无证书聚合签名方案中部分签名算法无法抵抗第二类敌手的伪造攻击,其次是无证书聚合签名方案构造无效,最后是方案生成的广义指定验证者的聚合签名在第一类敌手的公钥替换攻击下是可以普遍伪造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新近Lin等人提出的自认证公钥签名方案和王等人提出的自认证公钥签密方案进行了安全性分析,指出这两个方案都是不安全的.原因是这两个方案都能够受到替换公钥攻击,使得攻击者能够对任意选择的消息成功伪造签名.然而,在当前的自认证公钥签名方案的安全性证明中都没有考虑到替换公钥攻击,从而得到一个启示:由于自认证公钥签名自身的特点,那么在自认证公钥签名的安全性模型中必须进一步考虑是否能抵抗替换公钥攻击,从而确保方案的真正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YANG,TZENG和HWANG2004年提出的门限代理签名方案(简称YTH方案).方法 利用有限域上离散对数困难问题和安全单向哈希函数对原方案进行改进.结果 分析YTH方案发现该方案是不安全的,容易受到公钥替换攻击,故提出了一种新的安全高效的门限代理盲签名方案.结论 新方案不仅避免了公钥替换攻击,而且还具有不可否认性和不可伪造性等安全门限代理签名和盲签名所具有的性质.  相似文献   

8.
针对无证书密码体制可以解决基于身份的公钥密码体制的密钥托管问题和基于证书的公钥密码体制的公钥认证问题,构造了无证书聚合签名的可证明安全模型,并提出了一个具体的签名长度与人数无关的聚合签名方案.基于计算性Diffie Hellman难题,在随机预言模型下,证明了提出的方案可以抵抗适应性选择消息和身份的存在性伪造攻击.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刘景伟等人提出的高效的基于ID的无证书签名方案的安全性进行分析,指出了该签名方案是不安全的.该方案能受到替换公钥攻击,以至于任何人都能对任何消息成功伪造签名.最后,本文对该签名方案进行了改进,改进后方案的安全性是基于CDH问题的.  相似文献   

10.
对一种基于双线性对的高效无证书签名方案进行安全性分析,表明该方案对于公钥替换攻击和恶意的密钥生成中心攻击是不安全的。提出了一种可避免这些攻击的改进方案。在随机预言机模型、离散对数问题和计算Diffie-Hellman问题困难性假设下,证明了改进方案可以抵抗自适应选择消息攻击的存在性伪造。与其他基于双线性对的无证书签名方案相比,改进方案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11.
对一种基于双线性对的高效无证书签名方案进行安全性分析,表明该方案对于公钥替换攻击和恶意的密钥生成中心攻击是不安全的。提出了一种可避免这些攻击的改进方案。在随机预言机模型、离散对数问题和计算Diffie-Hellman问题困难性假设下,证明了改进方案可以抵抗自适应选择消息攻击的存在性伪造。与其他基于双线性对的无证书签名方案相比,改进方案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12.
针对田晓东等提出的可快速撤销代理权的指定验证人代理签名方案,指出它容易遭受原始签名人的公钥替换攻击和代理签名人的伪造攻击,并且也不具备指定的可验证性.为了克服原方案的安全性缺陷,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案,满足指定验证人代理签名的安全要求,可避免公钥替换攻击和伪造签名攻击.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分析和设计标准模型下安全的签名方案, 避免签名方案的设计中出现类似的安全性问题。 通过对标准模型下的无证书签名方案和前向安全的基于证书签名方案的分析, 发现该签名方案容易受到替换公钥攻击和后门攻击, 攻击者可以对任意的消息产生一个有效签名。 对这些攻击给出了具体分析, 同时探讨了克服这类攻击的方法。 研究结果表明, 这些攻击方法对于同类签名的分析与设计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杜红珍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3):9042-9044
对王丽莎等提出的一个无证书数字签名方案进行了密码学分析,指出该方案是不安全的,分别构造了三种伪造攻击,在这些伪造攻击下,方案既不能抵抗第一类敌手的公钥替换攻击,也不能抵抗消极不诚实的KGC的攻击,更不能抵抗积极不诚实的KGC的攻击。  相似文献   

15.
刘同顺 《潍坊学院学报》2010,10(2):54-55,75
设计了一个基于前向安全的代理多重签名方案,对这个前向安全的代理多重签名方案的正确性和安全性进行了相应的分析。该方案克服了现有的代理多重签名方案不能抵抗公钥替换和合谋攻击的缺点。  相似文献   

16.
对某高效无证书代理签名方案进行分析,发现该方案达不到其声称的高效率,而且存在安全隐患.为进一步提高无证书代理签名方案的效率,利用双线性对构造了一个新的无证书代理签名方案,其安全性基于Diffie-Hellman困难问题,证明了新方案满足代理签名的安全性要求,且该方案比前述某高效无证书代理签名方案更为高效.  相似文献   

17.
将公钥自认证的概念引入门限签名,提出了一种公钥自认证的(t,n)门限签名方案.该方案实现了门限签名,并且能在验证个人签名(或群签名)有效性的过程中通过一个逻辑单步同时对个人公钥(或群公钥)的真实性进行自认证,而不需认证机构颁发额外的公钥证书.分析表明,所提出的方案能够抵抗泄密、共谋、伪造和假冒等主动攻击.  相似文献   

18.
门限代理签名是代理签名与门限签名结合产生的签名体制,具有分配代理签名权力和分散代理密钥的优点.无证书密码体制既保持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不需要使用公钥证书的优点,又较好解决基于身份公钥体制所固有的密钥托管问题.文章将无证书签名方案和门限代理签名方案结合,提出一个新的无证书门限代理签名方案,新方案具有安全、高效的特性.  相似文献   

19.
2003年,李等指出Chan-Wei的门限代理签密方案不满足强不可伪造性、强不可否认性和强识别性,同时提出了一个改进方案.笔者给出了一种替换私钥攻击方案,指出李等的方案也不满足强不可伪造性,指定接收人可以利用替换私钥生成有效的代理签名.为克服李等方案的安全性缺陷,给出了一个门限代理签密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广义指定验证者签名(UDVS)方案的代理攻击问题,提出一个有效抵抗代理攻击的UDVS方案,其安全性基于q-强Diffie-Hellman困难问题,证明了该方案在随机预言模型下具有不可伪造性、不可传递性并且能够抵抗代理攻击.该方案无需使用低效的MapToPoint哈希函数,仅使用较少的配对运算.相比已有方案,该方案在标准签名、公开验证、模拟指定签名和指定验证阶段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