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化学混凝沉淀——吸附法处理含氟废水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化学混凝沉淀--吸附法处理含氟废水的效果与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单投CaCl2沉淀除氟其出水残氟浓度大于15 mg/L,而CaCl2分别与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FeSO4、Al2(SO4)3联用时,CaCl2+PAC除氟效果比单投CaCl2有显著提高,出水残氟浓度为5.1 mg/L,去除率达95.75%.当CaCl2沉淀剂分别与上述三种混凝剂联用,然后再分别加入助凝剂PAM 2~3 mg/L,其处理效果比不加聚丙烯酸胺(PAM)时都分别有明显提高,出水残氟浓度都小于10 mg/L,但效果最好的为CaCl2+PAC+PAM组合,其出水残氟浓度仅为3.9 mg/L.另外,羟基磷灰石(HAP)的吸附容量、吸附速率、除氟效果都优于活性氧化铝,其除氟效率高达92.75%.  相似文献   

2.
以硫酸铝和氯化铁作混凝剂,通过强化混凝对模拟地下水中的氟化物的去除进行了研究,对比了铝铁盐的混凝沉淀除氟效果,考察了硫酸铝混凝剂投加量、水的pH值、浊度、水中共存离子和原水中氟化物初试质量浓度等因素对硫酸铝除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铝的除氟效果优于氯化铁,混凝剂的投加量和水的pH值是影响硫酸铝混凝沉淀除氟的重要因素,当水的pH≈5.8时,硫酸铝混凝除氟效果最好;高岭土增浊对硫酸铝除氟的效果影响不明显;水中共存离子HCO3-的引入使得除氟效果变差,而SO24-和Cl-的干扰则较小.此外,对硫酸铝混凝沉淀除氟的机理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3.
湿法炼锌中电解锌溶液除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加入CaCO3作载体,对用石灰乳沉淀电解锌溶液中F-的除氟方法进行改进.试验结果表明,除氟效果比原法提高60~70mg/L  相似文献   

4.
砖茶水高氟降除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氟中毒是由于摄入过量氟引起的.除发生在高氟水地区外,由于砖茶中的氟含量比较高,有饮用砖茶习惯的少数民族地区往往因饮茶过多出现氟中毒现象.通过对国内外饮用水及茶水降氟的技术、降氟机理、降氟影响因素的综述,对当前吸附法如蛇纹石、沸石、负载硅胶、石英砂、粘土等的除氟效果及机理做了深入探讨,对化学沉淀法的常规做法如铝盐、钙盐等除氟和最新尝试进行了比较,此外简述了电化学方法的应用,其目的是提出在不影响茶水质量和品位的情况下的砖茶水降氟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验讨论了一种基于配体交换原理的新型改性D401除氟剂的除氟效果,实验表明该除氟剂的除氟容量可达3.8mg/g以上,除氟剂对水中F-有很高的选择性,不会对水中的其它离子产生影响,再生效果较好,除氟效果稳定。在实验的基础上给出了该方法的初步工艺设计思路,为该方法在实际中应用提供了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工艺回收废铝电解质浸出液中有价元素存在须要先除氟且有价元素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采用诱导结晶法生产冰晶石,回收浸出液中氟、铝等有价元素。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节pH,可实现浸出液中沉淀产物的调控,pH<5时,浸出液中得到AlF2OH;pH在5~8范围内,得到Na3AlF6和AlF2OH共沉淀;pH>8时,得到Na3AlF6和Al(OH)3共沉淀。除氟最佳工艺条件为:pH=9,碱液中NaOH质量浓度160 g/L,加碱速度1 mL/min,反应温度50℃;此时,溶液中残余氟质量浓度为59.32 mg/L,氟回收率为98.91%,沉淀含水率达54.92%。加入冰晶石晶种可诱导溶质在晶体表面生长,改善产物及除氟性能;在晶种添加量为4 g/L,陈化时间为2 h条件下,沉淀含水率降低至29.59%,过滤系数提高到30.24×10-4 cm/s,平均体积粒度增加到105.89 μm,溶液中氟含量降低至48...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流化床工艺处理含氟废水的效果并对影响除氟效果的主次因素进行确定,以反应后上清液中氟离子质量浓度为评价指标,对比钙氟比(物质的量比)、初始氟质量浓度、pH、回流流量对除氟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终的优化工艺条件如下:钙氟比为0.7、初始氟质量浓度为600 mg/L、pH为7、回流流量为60 mL/min,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得到最终上清液中的氟离子质量浓度为9.46 mg/L。各因素对流化床工艺除氟效果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钙氟比、回流流量、pH、初始氟质量浓度,其极差R分别为11.2、5.3、4.5、3.0。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应用氧化钙—HD-1型除氟剂对磷肥厂的含氟废水进行了处理,通过一系列条件选择实验,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大量实验结果表明:本除氟体系可将含氟28~40mg/L的废水降至10mg/L以下,符合我国工业废水排放标准。除氟后的废水可循环使用,处理后产生的沉淀可以作肥料,不产生二次污染。用本法处理含氟废水工艺简便,操作方便,成本低廉,较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处理核工业生产中的高质量浓度氟氨废水,采用序批式烧杯试验,分别考察了除氟脱氨顺序、混合液pH值、药剂投量等因素对反应过程的影响,探索通过生成CaF2和Mg(NH4)PO4(MAP)强化除氟脱氨的方法.结果表明,先脱氨后除氟时,Ca2+会争夺MAP中的PO3-4转化为Ca3(PO4)2,释放NH4+降低脱氨效率.先除氟后脱氨时,控制nMg2+:nPO3-4:nNH4+为1.1:1.075:1.0,混合液pH值为10.0,能实现理想的除氟脱氨.其中脱氨时投加的PO3-4会与Ca2+和F-生成溶解度很低的Ca5(PO4)3F,是强化除氟的关键.适当超投一些PO3-4可以强化脱氨,对于混合液中残存的PO3-4,可在沉淀后上清液中投加少量Ca2+生成Ca3(PO4)2进而去除.  相似文献   

10.
将不同粒径的煤矸石在760℃下活化不同时间制备出多种煤矸石除氟剂,比较这些除氟刺对饮水中氟离子的祛除能力以及pH值、投料量、吸附作用时间等因素对吸附除氟效果的影响,以研究煤矸石饮水除氟剂的除氟效果.  相似文献   

11.
羟基磷灰石 (HA)是一种生物活性陶瓷材料 ,为目前齿科和骨科所常用的替代材料。采用中和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制备 HA,并分析讨论了温度、p H值、加料方式、加料速率及超声波等因素对合成 HA的影响。制得样品均用化学分析法测定 Ca/P值 ,部分采用 X射线衍射法(XRD)和电镜照相 (SEM)来鉴定样品 HA的纯度  相似文献   

12.
对重金属螯合剂(EP110)处理印制电路板含铜废水进行了应用研究,讨论了pH值、EP110投加量、反应时间、助凝剂APC或PAC或PFS投加量及废水铜离子含量对处理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pH值为3~13、EP110投加量大于水中Cu2+含量7倍(质量比)、反应时间约为15min及投加少量PAC/PFS的条件下,可以使处理水中Cu2+含量低于0.5mg/L的国家允许排放标准;采用该方法处理印制电路板低铜含量的含铜废水优于采用传统的化学处理法。  相似文献   

13.
表面活性剂改性沸石及其处理废水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研究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与N,N-二甲基十二烷基甜菜碱复配的混合表面活性剂对天然沸石改性,初步研究了改性沸石吸附废水中重铬酸盐和苯酚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pH值为6-8,吸附时间为30min,振荡速度为160r/min时,去除率可达90%以上,为改性沸石处理废水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Bi2WO6作为催化剂的光催化反应对废水中四环素的去除具有较好效果。为通过直接在光催化反应中加入光敏化剂的方法,进一步提高Bi2WO6光催化剂对四环素废水的处理效率,本研究制备了Bi2WO6催化剂并进行了XRD和SEM表征分析,探究了其晶型结构和形貌特征;研究了无机盐离子光敏化剂的阴阳离子、光敏化剂加入量、四环素初始浓度、四环素溶液初始pH值5个因素对四环素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催化剂成功制备且未对其晶格结构造成破坏,光敏化剂的加入可提高Bi2WO6对四环素的吸附率和去除率,优化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其中,阴离子Cl-和阳离子Cu2+的促进效果较好,经过对比后选择的最佳光敏化剂为硫酸铜;最佳条件为在硫酸铜加入量为1.5 mL以及四环素初始浓度为70 mg/L时,光催化剂对四环素的去除率可达88.79%;pH值为5或8时吸附效果最佳,吸附率分别为51.50%和55.01%。  相似文献   

15.
通过小型垂直流与潜流人工湿地实验,监测了水力停留时间为50小时下的CODCr、TP、NP-3-N、NH3-N等指标,旨在通过实验,比较垂直流芦苇人工湿地与潜流芦苇人工湿地对化粪池出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垂直流芦苇人工湿地对CODCr、NH-3-N去除相对较好;而潜流芦苇人工湿地对NO-3-N去除相对较好;而对TP的去除两者没有太大差别.  相似文献   

16.
水洗废啤酒酵母去除电镀废水中镉的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洗废啤酒酵母为吸附剂,采用自制试验装置,对电镀废水中重金属镉进行吸附-沉降工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废水处理量1L,废水中镉质量浓度为26mg/L,pH=7,吸附剂用量40g/L(湿重),室温约25℃,搅拌速度1000r/min,吸附时间30min,沉降240min的条件下,废水中镉的吸附率及吸附—沉降后镉的去除率分别达96.59%和94.25%.三级处理后废水中镉达到排放标准(0.1mg/L).连续处理效果比间歇处理效果略差.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表面能谱,分析了水洗废啤酒酵母对镉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水洗废啤酒酵母对镉的吸附过程中细胞结构受到破坏,吸附过程有化学络合和静电吸附作用存在.  相似文献   

17.
在考察明胶生产工艺、废水水质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一改进的磷酸氢钙清洁回收工艺。在浸灰工段后设一沉淀池,沉淀分离石灰沉渣,将上层饱和的氢氧化钙浸灰废液送至浸酸工序,处理浸酸废液,调液外排,造成了难于治理的明胶生产废水高碱、高钙、高悬浮有机物污染。实验证明,该改进工艺能消耗大量的浸灰废液,有效降低明胶生产废水的高碱特性,对悬浮COD的去除效果与使用普通净水剂效果相当,且对磷钙复合肥的收率无重大影响,所排废液不再是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钙污染也得到一定控制,与原废水相比生化处理难度大大降低,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8.
实验室废水的絮凝-活性炭吸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处理前后废水中重金属、硫化物、挥发酚、苯胺等污染物测定,研究了两级絮凝-活性炭吸附法对实验室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显示:硫酸亚铁(FeSO4·7H2O)与聚合氯化铝(PAC)结合的二级絮凝方法能有效地降低污水中的重金属和硫化物等其他污染物,二级使用聚合氯化铝(PAC)对一级絮凝中去除效果不好的Cr6 的去除效果显著,去除率达到90%。而活性炭对挥发酚、硫化物和银的去除效果最佳,去除率分别达到98%,70%和95.4%,全部达到国家要求的排放标准,改善了污水的浊度,并有效地降低了色度。在絮凝温度、搅拌、曝气及污水pH值调节范围一定的情况下,各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理想,多种污染物的去除率都在90%以上。实验表明:两级絮凝-活性炭法处理实验室废水效果显著,可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降低实验室废水对环境的危害,是快速、低成本、工艺简单的处理实验室废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水解酸化—好氧生物处理焦化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处理焦化废水的两种工艺的试验研究表明,采用水解酸化-好氧生物处理较单一好氧生物处理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水解酸化作为焦化废水的预处理比较适宜。当实际焦化废水进水CODcr浓度为2214mg/L,水解酸化停留时间12h,好氧曝气时间18h,间歇动态试验出水CODcr浓度为172mg/L时,CODcr的去除率达92.23%,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5)的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20.
采用刮削法、化学试剂法、热力分解法、电化学法等对电化学处理苯酚废水时阳极生成的聚苯酚膜层与不锈钢基体的分离进行了探索研究。电化学测试、差热扫描分析结果表明:刮削法、化学试剂法和热力分解法存在膜去除不彻底或聚合物不能回收等缺点,只有电化学法能彻底移除阳极聚苯酚膜。控制体系pH为2、采用0.1mol/L硫酸钠水溶液为电解质、阳极电流密度维持在10mA/cm2以上及电解时间3~10min,即可将苯酚聚合物与不锈钢基体剥离,阳极不锈钢电极可直接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