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平行板电容器介质中存在圆柱形气泡缺陷的情形,给出其两极板间的电势分布.通过极板间的场强分布的分析和极板带电量的计算,研究介质中的缺陷对平行板电容器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了平行板电容器处在不同的外场中,平行板电容器两板之间的电位差与极板内表面上的电荷成比例地改变时,电容器的电容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3.
平行板电容器是电磁学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伴有电介质的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求解是学生感到比较棘手的问题之一。本文主要针对平行板电容器内部充有均匀介质或非均匀介质展开分析,根据电容器电容求解的定义式给出了内部充有不同介质时电容的求解结果。  相似文献   

4.
对充有非规则电介质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并用概念图进行了描述.提出采用"串并联"法求解其电容,通过实例介绍了平行板电容器中多种介质交面与平行板平行、垂直、斜交等几种情况下"串并联"法的应用.此方法类似电路中电阻的串并联,简洁、实用.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本文是将保角变换法应用到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值的计算上去,以求定:(1)当两极板不是完全平行时电容器的电容值的改变量和平板间的不平行程度的关系;(2)平行板电容器边缘电场散出效应所引起的电容值改变量(即没有保护环时电容的改变量)。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可以使我们能够估计平行板电容器由于制造上的不规则性所引起的误差,或者反过来可以使我们根据误差的要求定出我们制造上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测量电介质介电常数的新方法。以RLC串联谐振电路为基础,将平行板电容器与电阻、电感串联起来组成RLC振荡电路;当电路达到谐振状态时,电感已知,可测得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值,再根据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计算公式,间接测量出电介质的介电常数。此方法测量原理简单,操作方便,测量结果精确度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采用平行板电容器模型对介质注入电容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及能量变化情况做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8.
圆形平行板电容器当接通交变电流时,板内外会产生磁场,并伴随着电磁波辐射;辐射出去的电磁能等于电容器减少的储能.  相似文献   

9.
利用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公式可求解柱形和球形电容器的电容.  相似文献   

10.
从平行板电容器在充入介质前后场能的变化出发 ,利用虚功原理 ,得出了计算平行板电容器中介质受力的一种方法 ;又从电介质受力的微观机制出发 ,利用库仑定律 ,得出了计算介质受力的另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对电力系统中谐波的产生及其对无功补偿电容器的影响作了详细分析,阐明了抑制谐波对并联电容器危害的原理及一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给出了一种分段无源预选滤波器的设计,以提高接收机对带外强干扰的抑制能力及信噪比、灵敏度等指标.该预选滤波器采用无源LC并联谐振实现滤波,微控制器控制衰减倍数来调节滤波器的输出幅度.将预选滤波器加入到扫频雷达中对电离层进行探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滤波器提高了接收机的信噪比、灵敏度,对带外强干扰的抑制能力可达20 dB,改善了雷达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应用电磁学定律讨论了交流电路的元件-电阻、电感和电容中的能量的情况.指出了电阻能量的消耗来自于电阻外的电磁场,电磁能量的传输与电阻外的能流密度 S有关,电感和电容都不消耗能量,只与外界进行电磁能量的交换,并且与电磁能量的传输无关.从而对交流电路的电磁能量的传输和转化作了比较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14.
介绍求解圆锥形电容器电容的两种方法:电容器并联法和电场能量法.通过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果一致,最后对两种算法进行比较并指出异同点.  相似文献   

15.
日光灯电路中并联一个电容器后,构成R-L-C电路,利用它的充、放电而进行的能量储存和释放功能,使得电路的功率因数加大,从而起到提高供电效率和减少能量损耗的作用,但在这个问题的讨论中经常出现一个误解:认为并联电路器能减少日光灯的能耗。本文对并联电器的作用进行分析,并对上述易出现的误解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16.
谐波放大对配电变压器和并联补偿电容器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非线性负荷的广泛应用,在配电网中产生了谐波.谐波与并联补偿电容器相互影响,在配电网中发生谐波放大.通过分析谐波放大原理,阐述了谐波放大对配电变压器和并联补偿电容器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考虑介观尺度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子波函数的相位相干性,定量计算了介观电容弱耦合效应。并讨论了介观电容的耦合能。  相似文献   

18.
浅谈低压电容器无功补偿技术及其经济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无功补偿的作用,分析了低压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的种类、电容补偿控制的选择及补偿容量的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