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放经济环境中的横向兼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加入WTO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在开放经济环境中利用对策论和微分技术手段,分析了贸易政策的调整和在不同贸易模式下的横向兼并对多方经济利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特征不同,贸易政策调整和企业横向兼并行为产生的社会效应不同,因此,政府在进行贸易政策和干预企业购并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其所在的经济环境和产业特征。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战后、尤其是7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特点及其成因。文章着重指出,当代国际贸易发展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创新,贸易领域不断扩展,贸易结构日趋优化,贸易发展严重地不平衡。突出地表现在:技术贸易和新型服务的迅速崛起;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贸易不平衡和以结构性障碍为主要原因的愈演愈烈的美、日、欧之间的贸易不平衡日趋严重;随着国际贸易趋势不平衡的加避,新贸易保护主义和区域贸易集团化趋势强化了。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阐明,技术贸易的迅速发展、新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强化和区域贸易集团化代表着今后国际贸易发展中的结构、政策和体制方面的发明特征。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国家实行了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政策,城乡经济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但情况还是很不平衡的,有的地区确实还相当落后;其原因虽属多方面,而民族贸易的不发达,也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民族贸易,是指少数民族群众从事的劳动产品交换和商品买卖的活动,这是繁荣民族地  相似文献   

4.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学术价值体现在对传统贸易理论基本假设的突破上,并引入了市场结构因素;其实践价值体现在对各国贸易政策制定的指导上,尤其是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相结合的特点和战略因素引入贸易政策的制定。但是该理论也有消摘要:极的影响和缺陷,主要体现在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全球公共物品、经济安全和对外经贸政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面对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挑战。民族国家不得不应对随之而来的经济安全和各种危机.这在涉及国际贸易流动和国际竞争时更为严重。而我们观察到,目前所谓“全球化”趋势,在不同国家间造成收益分配上的不平衡,尤其是考虑到跨国资本和贸易以及相伴随的国际经济制度安排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本引入全球公共物品概念.分析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安全和国家外经贸政策的相关性,并且通过新加坡的案例分析来说明,结论说明经济政策制定和经济安全维护中应以弥补提供和利用全球公共物品为政策制定基准。  相似文献   

6.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总体趋好,世界经济进入了后危机时代.此次危机使原本冲突的贸易政策与竞争政策关系日趋紧密,但在二者逐渐渗透的过程中,既可能使二者实现各自目标,又可能影响各自之间取得的成果.文章以贸易政策与竞争政策之间关系为载体,剖析二者之间的冲突,在此基础上论证贸易政策与竞争政策在后危机时代的协调方式.  相似文献   

7.
钟娜 《科技资讯》2011,(2):214-215
2010年11月欧盟公布贸易政策文件,勾勒出了未来5年(2011年至2015年)欧盟贸易政策的走向。欧盟新贸易政策既保持了政策的连贯性,又凸显了在经济危机背景下欧盟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的宏观政策目标。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欧盟新贸易政策的推行将对其主要战略伙伴,特别是中国,产生重要的影响,也必会进而影响世界经济。  相似文献   

8.
近十余年来,国际贸易的政策研究争端四起,讨论的焦点就是名噪一时的“战略性贸易政策”.然而,战略性贸易政策自其诞生之初,就引来各方的批评.文章分别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分析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适用性问题.尤其强调了政府在信息量上的缺乏会导致该政策的彻底失败.同时对日本在70年代的高增长时期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表明,日本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并不是这一时期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相反如果没有这样保护政策,日本的经济有可能以更快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9.
印度经历了从进口替代战略向外向型贸易战略的转变,与此同时印度经济也快速增长,印度的自由化改革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如何是本文关注的重点,本文利用EG方法研究了印度贸易政策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得出结论印度贸易政策通过影响物资资本积累,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湘赣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工作,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基础的工作方针,在粮食和食盐工作上具有战时经济的特点。季节性生产动员,是湘赣苏区组织群众开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湘赣苏区还积极通过发展对白区的贸易,特别是发挥苏区粮食有余的贸易优势,克服剪刀差现象带来的不利贸易局面,力争贸易平衡,并发挥合作社在促进商业贸易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目标产业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含义及其实施条件,探讨了我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目标产业选择,指出为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促进产业发展,我国应充分发挥对国际贸易进行干预和指导的作用,实施更强力目标和更适当的战略性贸易政策,进行目标产业选择。  相似文献   

12.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深入展开,保护贸易政策对于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现代化的实现,将会发挥重要作用。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将保护贸易仅仅理解为消极地保护国内市场,具有一定的片面性。通过将李斯特与重商主义保护贸易政策的比较,可以使我们对历史上李斯特保护贸易政策和理论有较深入的认识,从而探索对我们有益的启示。保护贸易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关税、财政以及法律、行政措施等手段,保护本国经济的  相似文献   

13.
2012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有所放缓,主要是受经济危机影响外部需求减少的结果,也是中国政府主动调控的结果。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对外开放已进入新的阶段,进出口贸易、双向投资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深刻变化。本文中,笔者试从中国贸易政策入手,对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进行解析,并提出应采取相对中性的贸易政策,以进一步拓展开放型经济水平。  相似文献   

14.
着对外贸易快速发展,涉汇主体境外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规模与增速也日益膨胀,贸易信贷已经成为影响国际收支平衡的重要项目。现行贸易信贷管理的主要问题是:贸易信贷真实性审核难度较大,企业登记信息真伪难辨;贸易信贷报告政策缺陷给跨境资金有可乘之机,影响了监管的实施效果。对此,本文提出了完善贸易信贷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贸易保护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但贸易保护和贸易自由却贯穿整个国际贸易历史。从博弈理论角度,构建两国同时选择的静态博弈模型、重复博弈模型和两国有先后选择顺序的动态博弈模型,对贸易保护和贸易自由政策的选择进行分析,进而解释贸易保护政策之所以盛行的内在原因,并从中得到一些政策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冯维江 《世界知识》2010,(19):51-53
理解了再平衡的本质要求,就不难判断,以贸易保护主义的方式限制进口,不可能真正实现全球经济的再平衡。因为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并不影响一国的储蓄、投资、生产或消费习惯,即便短期内能够缩小逆差,长期看并不具备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引入变量链的概念,系统地分析了经济体系中的基本扭曲类型和每种扭曲的扭曲因子及扭曲因子源,全面且清晰地归纳了贸易政策干预经济体系的各种理由,并进一步分析了贸易政策对各种扭曲的矫正作用,明确了干涉各种扭曲因子的最佳政策和次佳政策。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贸易大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势必对国家的经济及贸易发展带来重大影响。文章针对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现实特点,重点分析本次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我国外贸规模及结构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日美贸易摩擦在全球天有典型性;经济关系愈密切,贸易政策、经济结构和文化传统的差异也愈突出。  相似文献   

20.
浅谈环境与国际贸易关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国际贸易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以及全球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对我国贸易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处理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发展关系的若干政策建议,指出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并不是矛盾的,而在于贸易政策与环境政策的协调一致,将环境保护与贸易主体的利益最大化行为相关联,就可以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的共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