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益剑 《科技资讯》2009,(34):90-90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已成为一门自动化领域内的分支技术,其内容正在不断成熟和完善。变电站实现综合自动化是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电网建设和调度管理的发展方向。变电站是电力系统防雷的重要保护设施,如果发生雷击事故,将造成大面积的停电,严重影响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因此要求变电站的防雷措施必须十分可靠。文章对我公司变电站监控系统受雷害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雷措施,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吴春玉 《广东科技》2009,(16):174-176
本文针对综合自动化的设备,通过对雷电波入侵途径的分析.结合当今弱电防雷的一些技术,探讨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措施,提出了"低残压、全保护"的安全防雷理念,力求"线路和空间两个干净",在强调现有变电站二次设备的接地和屏蔽的重要性的同时又突出现代防雷设备在综合自动化系统防雷上的应用,措施有效,提高了综合自动化系统二次设备的防雷水平,能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3.
薛治亚 《广东科技》2008,(14):106-108
随着电力设备自动化改造的深入,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不断增多,雷电对弱电设备的危害越发突出,我局综合自动化变电站二次设备多次遭受到雷击,造成设备损坏、通信中断、系统退出等情况,严重威胁电网的安全运行,本文针对综合自动化的设备,通过对雷电波入侵途径的分析,结合当今弱电防雷的一些技术和供电局变电站的情况,探讨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4.
针对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二次系统,分析了雷击发生的原因及危害。以楚雄双柏变电站的防雷现状为例,分析存在的雷击干扰和损害。提出了对二次系统防雷的具体改造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变电站发生雷击时,变电站电气设备受到严重的破坏。据此,分析了变电站的雷电过电压强度、入侵途径,提出了在变电站应采取的防雷保护措施,以确保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正常有效地工作。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的稳定与可靠性,分析了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从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备选型及定货、电磁干扰、防雷、通信速度的提高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措施。应用表明,提出的措施可行,提高了高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的稳定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在电力系统中,微机保护是电网稳定运行的保护伞,自动化装置的广泛使用大大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装置处于恶劣的电磁环境之中,很容易受到干扰和冲击,尤其是雷电冲击,采取合理有效的防雷措施对于变电站的稳定来说意义重大。本文针对220kV变电站进线的防雷进行研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了变电站及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给出了完善线路防雷保护的具体措施,以期给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略论变电站低压供电系统及防雷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顾民 《广东科技》2009,(14):191-192
文中主要根据所在单位防雷系统的实际使用情况及实践经验,阐述了雷电对变电站低压供电系统及综合自动化保护系统的侵害原理及危害.  相似文献   

9.
邓云 《科技资讯》2012,(21):106-106
变电站在一次回路的防雷保护上还是比较完善的,防直击雷有接闪杆;110kV及以上线路有接闪线保护;35kV线路有进线段保护;10kV线路有出线电涌保护器保护,变电所还有各级母线电涌保护器保护;发电机出口处还有防雷电容器保护。这些构成了基本完善的防雷保护体系。但在二次回路及其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防雷保护措施不够完善,存在较多的问题和不足。本文通过分析变电所二次回路及其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防雷现状,对二次回路及其综合自动化系统闪电电涌侵入的防护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宋道勋 《广东科技》2008,(22):123-124
近年来,随着微机化继电保护和综合自动化技术的日趋成熟,综合自动化的变电站已经逐步成为主要选择。然而,微机自动化设备对电磁环境十分敏感,保护它们不受系统操作电磁冲击和雷电过电压的影响,确保二次设备的安全运行,就成为这类变电站重要的技术课题。本文根据工程实践为例,对变电站二次系统过电压及防雷保护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变电站通信系统受雷电危害现状和受雷电损坏的原因分析,结合变电站通信系统的实际情况,浅析了变电站通信系统防雷工作的原则,针对变电站通信系统防雷工作提出了对策,对今后变电站通信系统的防雷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实现无人值班后,分析比较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二次设备遭雷害的实例,以及实现变电站二产供销设备防雷所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陈湘波  刘飞 《广东科技》2010,19(24):167-168
针对变电站的防雷现状,分析变电站二次系统遭受雷击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二次设备防雷防护措施,并成功对110kV楠竹山变电站进行了二次设备防雷改造。  相似文献   

14.
随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变电站采用综合自动化的结构,先进的自动化技术使得自动化设备更多地采用了高集成、低电压的集成电路,因而对周围环境要求也越苛刻。地处南方的多雷雨天气使自动化设备遭受雷击影响概率很大,每年因此而遭受的损失是不容忽视的,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采用传统的防震措施如避雷针、避雷器等,对其一次高压电气设备确实有较好的防雷作用,但对于综合自动化设备而言尚有不足之处,不能起到良好的防雷效果,设备遭受雷击的损害并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为此,要保护自动化设备,应在综合变电站采用更有针对性的防雷措施。本文根据实际工程应用,简要叙述了雷击的危害,分析了雷击入侵方式,提出自动化设备采用限幅、隔离、屏蔽、改进接地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随着县级供电企业变电站大规模应用变电综合自动化技术,大量自动化设备投入运行。但自动化系统的微机装置雷击损坏自动化设备对外界的干扰极为敏感,电流、电压冲击耐受能力弱小。特别是雷击过电压对自动化系统电源、通信等回路的冲击,常常破坏自动化设备的稳定性甚至使装置损坏。本文通过分析变电自动化系统通信通道、站用电源、二次电缆的过电压来源,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电源系统进行四级保护等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500 kV变电站二次回路系统的防雷措施和弱电设备防雷产品的技术参数,并对雷击电磁脉冲入侵弱电设备的雷害机理进行了讨论,给变电站的二次回路系统防雷提供了技术上的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浅谈变电站防雷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雷电的形成及雷击危害的几种方式,分析了变电站防雷设施现状,提出了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闪电的电磁脉冲辐射是引发变电站二次系统雷灾的主要起因,针对二次系统的雷击危害,变电站可通过解决地网电位差的方法来加以消除。本文从雷击破坏二次系统的几个主要方面入手,从拦截、分流、等电位连接、屏蔽、接地、布线等几个步骤阐述了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的主要做法,并对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进行了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周电网改造力度不断加大,电丹改造的速度也就随着国家对电网的重视而加快了脚步,这就对我国电网技术的就有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各地的电同日益得到完善,我国现在大量采用远方集中监控和控制等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自动化系统的运用既提高了劳动的生产率,同时有减少了人为失误操作的可能。未来的电网发展趋势也将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应用相结合的综合自动化技术。计算机监控系统能够使公司更好的、全面的掌握负荷的变化,能够为电一的穗定性发展带来积极的帮助。但是现实中,变电站会受到雷电等灾害的破坏。本文就通过对35kv变电站及接地保护进行阐述,分析了35kV变电站防雷接地保护设计。  相似文献   

20.
刘裔年 《广东科技》2013,(22):92-93
变电站管理的发展趋势是集保护和监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自动化管理。介绍了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并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及其优缺点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概述综合自动化系统在变电站运行中的重要性,并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功能进行分析,最后分析了综合自动化系统在变电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