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尤殿武 《安徽科技》2002,(12):51-52
科技期刊作为媒介之一,承担进行科学技术知识传播的职责,是其社会功能、属性决定的.科技期刊的社会功能大体可以体现在:继承前人在吸收全人类创造的优秀科学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科技知识,并及时将之转化为物质生产的巨大力量.科技知识的转化和应用与知识的生产同等重要.科技期刊作为传播科技信息的阵地,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环节之一.科技期刊所介绍的科技知识有的能够直接用于生产实践,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有的可以增长读者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进而推动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科技期刊在传播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广应用科技成果、促进国际科技交流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与其他传播媒介相比,科技期刊尤其具有交流特性和交流功能.科技期刊能够把科研机构、企业及普通劳动者联系起来,为各阶层的人们提供自身熟知领域和其他领域的知识和信息.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为我国制定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期刊作为科技成果的载体,和积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媒介,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应努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本文就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义及增强科技意识,办好科技期刊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高远 《太原科技》2014,(5):21-22,25
科技期刊是社会传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开展学术交流、传播科技信息、培养科技人才、促进科技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目前科技期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文章以《科技创新与生产力》为例,分析了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从期刊定位、业界影响力、同市场的融合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注重品牌和效益的双重发展,要在办刊宗旨、出版方针、编辑理念的发展过程中赋予品牌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核心,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和生产力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它深刻揭示了近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对于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面临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同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尽快把经济和科技搞上去,迎头赶上发达国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基本观点 邓小平科技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5.
试论科技信息的传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当今社会日益发挥着其巨大的生产力效应,而科技信息作为科学和技术的载体,对于科技生产力的转化和应用则起着重要而关键的传导作用。科技信息在科技进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始终是一种很活跃的经常处于动态方式的因素,正是由于科技信息所具有的这种传导作用,它可以使科学技术被社会大众普遍认知,使科学技术成果走向现实生产的推广和应用,使科学技术走向产业化的坦途。  相似文献   

6.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链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世界各国都以科技实力来衡量国家的强盛。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为社会创造了更广阔的生产力发展和文明建设的空间,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由此可见,加速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具有日益重要的作用。科技成果产业化规模化之后,科学技术就不仅只是生产力发展的助推力,而且也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为出发点,分析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现状和产业链的形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物质生产实践和科学技术实践都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形式,它们在功能上相互补充,组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实践活动体系。由此产生的社会生产力系统也必然是由物质生产力和科技生产力这两个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构成的。科学技术作为社会生产力的独立要素应理解为科技劳动者、实验技术装备和图书情报的综合体。  相似文献   

8.
科技情报不仅在预示当代科技发展方向、辅助决策和传播人类社会发展所需各种科学技术信息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还是促进社会变革,实现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因素。只有当全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都能够自觉地利用科技情报来评价、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作出科学判断的时候,才真正体现出科技情报的价值,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才能牢固树立于社会。为  相似文献   

9.
社会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世界各国都以科技实力来衡量国家的强盛。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为社会创造了更广阔的生产力发展和文明建设的空间,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由此可见,加速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具有日益重要的作用。科技成果产业化规模化之后,科学技术就不仅只是生产力发展的助推力,而且也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为出发点,分析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现状和产业链的形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大力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依靠科学技术促进新农村建设,是当前科技工作的重要方面.科技报道是科技传播的重要途径,是广大农民接受科学技术的重要来源.重视新农村建设中的科技报道,既是当前社会所必需的,也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11.
经济的腾飞和社会各领域的持续发展,最终取决于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及生产应用。当今科学技术之强大动力推动着全球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获共识。但科学技术只有渗透到生产领域,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科学技术产业化正是实现渗透和转化的重要措施,在科学技术产业化的宏大工程中,基层科委如何结合自身优势,推动科技产业化的发展,笔者认为有以下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发展生产力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和传播先进生产力是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第一要务。生产力促进中心是我国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过程中创立的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新型技术创新与社会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国家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陈峥嵘 《科技潮》1998,(9):84-84
科学技术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强大武器,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均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全方位地体现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迅速发展。因此,邓小平曾明确地提出:"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而且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第一生产力。"这一旗帜鲜明的主题,为当今社会倡导"科技兴国、科教兴国"指明了方向。一、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者的智力因素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劳动者是起主导作用的决定因素。但劳动者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时区域的发展意义重大.通过分析钦州市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存在的问题,提出政府应加强对科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对科技转化工作的财政投入,加大对科技转化工作的产业部门和区域的宏观调控等对策,为促进钦州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参考.  相似文献   

1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深刻揭示了科学技术在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阐明了科技是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基础,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是中国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重要途径。由于信息技术革命,全球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转变,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与经济关系日益紧密,科技对社会作用日益深化,科技的核心和关键作用越来越显现,科学技术真正成了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16.
十年前,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理论的创造性发展,是对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和时代特征认识的科学浓缩,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论断对推动我国科技、乃至整个改革开放事业,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社会...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对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社会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已是有目共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而科学技术这种人的精神创造力要转变为改造世界的物质生产力,还必须有一个转化过程,应用写作则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环节,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中介。  相似文献   

18.
贺智 《太原科技》2009,186(7):23-24
马克思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勿庸置疑.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然而,提到科学技术,人们最先想到的是核反应堆、卫星、火箭、超导材料、航空母舰等高精尖领域.尤其是普通民众认为科技离自己比较远,那是科研人员的事情.这是由于我国科技工作长期重视尖端技术研究,忽视了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9.
科普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必经环节,科技创新和科普工作是科技发展的重要方面,共同推动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本文通过对教育培训在科普工作开展中的任务和作用的分析,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进一步完善科普教育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20.
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载体,是科技人员服务基层的重要途径。加快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构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促进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推进区域科技水平快速提高是兰州市安宁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科技、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