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姜慧 《科技资讯》2013,(24):47-47
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作为沥青路面设计的关键内容,也是提高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关键措施.本文首先概述了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对于原材料的要求,进而结合马歇尔设计法以及Superpave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详细概述了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林斌 《广东科技》2011,20(14):258-259
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与沥青面层混合料的设计和施工质量密切相关。沥青混合料设计过程中,石料、沥青等原材料质量,以及混合料的最大压实密度应当特别关注。施工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环节如混合料生产、防水层设置、碾压等对于减少沥青路面的早期破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云杰 《科技信息》2007,(24):139-139
该文通过对公路运输超载、沥青混合料的集料、沥青混合料及沥青路面性能的分析,提出了为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集料及沥青混合料应具备的性能,指出了材料组成设计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赵新创  王梅 《科技信息》2011,(5):339-339,366
沥青路面与砂石路面及水泥混凝土路面相比,有许多优点,因此沥青路面是我国乃至全世界路面尤其是高等级路面的发展方向。但是沥青路面也有弱点,如果处理不好,极易出现开裂、变脆、推移、拥包等病害,大大消弱了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沥青路面出现病害,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包括地基及水稳层强度和平整度、沥青混凝土的质量、摊铺工艺控制、路面养护等方面。在这些因素中。沥青混凝土的质量无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材料质量、沥青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等几方面对沥青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进行论述.重点介绍沥青混凝土生产环节。  相似文献   

5.
王庭霞 《甘肃科技纵横》2013,42(7):76-77,72
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复合型材料,它由沥青、粗集料、细集料、矿粉及外掺剂组成。由这些不同质量和数量的材料混合后形成不同的结构,并且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组成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了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因此,沥青混合料设计是沥青路面质量管理控制的基础之一。着重对沥青混合料设计中主要的质量控制环节及影响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因素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高度重视沥青路面混合料配合比的设计,确保级配与用油量的稳定沥青路面质量的好坏与其结构层配合比密切相关,必须十分重视沥青面层各结构层的配合比设计工作。根据最大密实原则确定矿质混合料级配,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并选择适宜的方法确定最佳沥青用量,是近百年来级配沥青砼类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核心和精髓。  相似文献   

7.
该文依托S352高邮段路面改造工程,对厂拌热再生在沥青路面应用中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对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相关技术进行阐述,然后结合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施工流程,分别从旧沥青混合料回收、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生产运输、摊铺以及碾压等方面,总结分析了热再生技术在不同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最后对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质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满足规范要求。该文总结的质量控制要点可为公路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技术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沥青路面施工中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是核心技术之一,其优良与否,结果将直接影响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因此,理解规范中的新概念,掌握设计方法,注意设计细节,减少各因素的影响,提高配合比设计的优良性是保证沥青路面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段俊玉 《太原科技》2007,164(9):46-47,50
介绍了高性能沥青混凝土路面基层、面层的施工工艺.从沥青路面基层、面层的处理,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碾压,配合比设计等方面,探讨了沥青路面施工中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卢飞宇 《广东科技》2008,(8):179-180
本文主要对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作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沥青面层混合料的设计和施工质量问题在沥青路面早期破坏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浅谈沥青路面配合比设计与施工控制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健 《甘肃科技纵横》2011,40(1):152-153
沥青路面配合比设计是保障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的关键环节.本论述结合工程实例,深人分析探讨了高速公路面层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并对其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详细阐述,对于公路施工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秀平 《科技信息》2012,(3):501-501,396
沥青路面是道路工程比较重要的一部分,沥青路面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道路工程的整体,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序及技术问题进行了论述,首先是施工前的准备阶段,施工准备阶段的主要内容包括:熟悉设计图纸、招标文件及合同规定、人员配置、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拌和场设置、材料准备、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面的提供。然后是铺筑阶段,在铺筑阶段主要工序包括: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检测等。本文重点阐述了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从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工程技术的控制、基层表面的清理与检查、路面基层的高程和平整度等方面论述了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又从沥青混合料的拌制、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及成型等方面对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进行了论述。本文重点对沥青路面不平整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路基及路面基层平整度的控制措施.最后从基层施工、混合料的运输、摊铺、碾压等方面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控制进行了重点的论述和分析。本文简要论述了路网改建中对沥青路面平整度影响的因素以及提出了确保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具体技术措施.以保证行车的舒适性和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3.
颜祖兴 《工程与建设》2006,20(2):142-144
文章系统地介绍了透水性沥青混合料配比的设计方法,以透水性沥青路面的试验路的铺筑为基础,总结了其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为该类型沥青路面的普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沥青路面在公路面中占居主导地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公路交通量越来越大,轴载迅速增长,车速不断提高,沥青路面发生的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多,有的前修后坏,有的使用周期达不到设计年限。这给沥青路面的使用品质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而影响沥青面层使用性能的重要因素是混合料的级配组成。本文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王栋 《科技信息》2012,(22):334-334,320
本文通过对沥青路面的车辙原因分析,采用材料选择,优化矿料级配,严格控制沥青用量,引入长寿命沥青路面设计理念,施工过程质量及交通环境控制等措施,有效地降低了沥青路面的车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等级公路及城市道路都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施工已广泛受大家关注。本文结合分析了沥青混合料后场生产拌制和现场摊铺施工的控制、沥青路面施工管理,并探讨了沥青路面施工中沥青混凝土后场质量控制、沥青混凝土后场质量控制、沥青混凝土前场施工工艺控制。  相似文献   

17.
沥青路面裂缝问题是公路工程质量通病之一。文章从裂缝产生的原因入手,对沥青路面的裂缝原因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从沥青材料、沥青混合料质量、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等几方面预防裂缝出现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在公路建设中使用沥青为例,谈谈我国在路面设计结构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多年工作经验,并结合大量文献资料,提出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从沥青混合料、后场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谢卫红 《科技信息》2008,(19):111-111
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坚实、耐久、平整、良好的抗滑性,防渗、耐疲劳的性能和抗高温开裂的温度稳定性,我国绝大部分高等级公路都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于沥青材质本身的差异,以及受设计和施工水平的影响,沥青路面常常出现各种病害,缩短了沥青路面使用寿命,严重影响了道路投资效益。所以,要在路面施工的过程中把好质量管理关,以有效地发挥沥青路面最大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20.
陈斌  朱雅飞 《科技促进发展》2010,(1):I0027-I0027,I0026
沥青路面各层适用的沥青混合料类型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沥青路面施工进行分析探讨,简述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设计原理,加铺沥青面层的设计和施工工艺等要求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