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1996-2005年《自然科学史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和手段对1996-2005年《自然科学史研究》10年期间的文献及其相关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从侧面揭示了10年来我国科技史研究方向、方法的变化及其历史沿革;运用文献计量学理论阐释了该期刊在科技史领域的重要性和其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科技史研究和该期刊的未来发展作出了趋势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纳滤膜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已经在水处理和过程分离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成为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专项技术。本研究以SCI讲论文和专利这两种重要的科技产出形式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些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主要研究了纳滤膜技术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发展情况,并通过国际对比,研究了我国在该项技术领域的发展特点,研究结果可为相关的科技发展规划提供政策支撑。  相似文献   

3.
从创新和先进制造的相关理论出发,本文提出了基于产业升级的先进制造业四维度理论模型,指出先进制造业是综合运用先进制造技术、先进产品技术、先进商业模式和先进制造组织形式的生产系统。结合当前全球化制造和开放式创新的背景,明确了先进装备制造业(AEMI)、复杂产品系统(CoPS)、全球高附加值制造商业模式(DMS)和全球制造网络(GPN)四位一体的先进制造业战略发展方向,为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从“夕阳工业”到先进制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应用先进制造技术的世界性浪潮使人们重新认识曾被称为“夕阳工业”的传统制造业。新一代材料加工成形技术在先进制造技术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笔者认为以精确成形为代表的新一代材料和加工成形技术是未来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的趋势之一,并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5.
激光打孔技术是最早实现工业应用的激光加工技术,先进的激光打孔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燃气轮机等现代制造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从打孔技术的背景需求、加工方式、面临的重大学科问题和国外发展现状等方面对激光打孔技术进行梳理总结。与国际上先进的激光打孔技术和打孔设备相比,作为先进加工技术之一的激光打孔技术在国内还处于跟踪和基础研究局面,不过随着国内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其发展对于我们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未来前景是明亮广阔的。  相似文献   

6.
PET是核医学领域的先进临床检查影像技术,对促进神经、心血管、肿瘤等方面的研究及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PET成像过程、物理机制以及发展历史,并对中国PET专利申请状况进行了简单分析,最后对PET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大幅增长,生产大幅提升,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也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但正如路甬祥院士所说,当前我国制造业、甚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面临资源、能源和环境的严重制约,未来20年制造业的增长,如果单纯依靠数量增长,这是资源、能源和环境所不能承受的。因此,我国必须依靠科技进步,采取绿色制造技术,在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的同时,努力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这是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也是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微纳光子学是21世纪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高度重视的科学前沿,也将对未来高新技术、国家安全、绿色能源等诸多领域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近年来,美国、欧盟等经济和科技发达的国家及地区陆续出台针对微纳光子学的重大研发计划,我国科学界也呼吁政府尽早设立相关研究计划,加强对微纳光子学的研究。微纳光子学结合了光子学与纳米技术的前沿成果,成为21世纪国家不可或缺的关键科学和技术,我国学者在此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多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为了深入探讨微纳光子学前沿基础理论以及由此衍生的技术对未来国民经济中的先进制造业和战略资源的影响,2014年5月14—16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数理科学部、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与政策局共同主办了主题为"微纳光子学"的第115期双清论坛,来自全国26个单位的38位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了论坛。与会专家通过充分而深入的研讨,凝练了该领域的重大关键科学问题,探讨了前沿研究方向和科学基金资助战略。  相似文献   

9.
信息融合理论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综述多源信息融合的一般理论,包括基本概念、促进信息融合发展的主要动因、信息融合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现有理论和方法等。同时还就其在军事、民用高技术、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讨论,作者对于这一新兴科学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指出其发展对我国国防建设和高技术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分析方法,从SCI论文发表情况、各主要学科发展动态,以及专利申请和授权情况等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基础研究发展的现状。结合当前世界前沿科学发展态势,分析了有可能在未来取得革命性突破的热点领域,以为未来我国基础研究的部署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成果》2009,10(20):1-1
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在2009年9月11日在参加夏季达沃斯年会时说,经历了将近一年的经济危机之后,一些新的经济领域正在发生变化,能源、生物、信息和新材料、先进制造业这四个领域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基础科学》2005,7(5):14-14
为保障《“十一五”全国基础研究规划》的前瞻性、战略性和科学性,科技部决定成立由国内相关领域著名专家组成的《规划》专家顾问组。其职能是:对编制《规划》的内容、框架进行指导;对《规划》提出的“十一五”我国基础研究的发展重点、发展方向提供咨询;对我国“十一五”期间基础研究的实施提供咨询。科技部共聘请了25位国内相关领域的著名专家组成专家顾问组,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院士担任专家组组长。  相似文献   

13.
养分是作物生长发育的基础,探明作物高效吸收、利用土壤养分的生理和分子机理是培育高产高效作物新品种的基础,对保护环境和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就过去10年中我国在主要农作物养分高效吸收、利用的生理及分子机理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该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的SCI和SSCI引文索引收录的发表于1900-2021年的521篇英文文献为研究样本,使用CiteSpace和VOSviewer定量化分析工具呈现了近十多年来预测心智研究的时空分布、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而后从人类高级认知加工、神经科学技术和特殊群体三个方面分析了预测心智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研究发现,预测心智研究发文量整体上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英国是预测心智的主要研究国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是预测心智主要的研究领域;从最初关注内感觉过渡到人类高级认知加工是预测心智发展的必然结果,借助神经科学技术可以清晰地再现大脑进行层级预测编码和错误预测最小化的过程,以特殊群体作为切入点也是预测心智研究的一个前沿趋势。  相似文献   

15.
她以创新思维表达了“特殊领域人才”对科研技能的卓越追求;她以理性的思考、静达的心境,揭示了有助于未来中国各大区域气候异常变化的预测预报的遥相关关系和变化规律;多年来,她的技术经验与创新成果对提高我国气候预测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她就是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陈菊英研究员。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基础科学》2007,9(1):31-38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是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对我国未来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和带动性的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主要支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领域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围绕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相似文献   

17.
使用VOSviewer软件和CiteSpace信息可视化工具,构建中外近年基因组学研究文献的共被引网络。通过引文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和网络中的节点突现率、中心度等指标,探测中外基因组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发现国际基因组学研究前沿主要集中在基因组和蛋白质数据库的建立、基因组的转录与测序、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中国则聚焦于基因组拼接技术、RNA转录组测序技术、动植物全基因组测序、基因组学的医药、农业等领域的应用等方面。我国研究者在未来研究中应进一步关注利用国际的先进生物信息学方法和信息技术,提高对基因组学的研究水平,为其他领域的研究中提供参考并深化学科发展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与科技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鉴美国科学政策的三个纪元和英国科技体制改革的经验,阐述了当今科学管理的战略转折点,诸如优先领域选择,组织合作研究,驱动交叉学科研究以及开展绩效评生和可行性。结果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先资助领域战略研究的实践,提出开展战略研究尚需深入认识几个关系;国家目标和自由探索,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科学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成果》2013,(10):31-33
装备制造业是我国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发展迅猛,随着国家对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的实施,国内机械加工制造业又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而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必将需求大量的金属加工油液。随着水基金属加工液的普及,产品废液的后续处理和排放也成为金属加工企业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大陆地区仅机械工业废切削液的日排量已达2亿多吨,已经对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保护构成了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成果》2007,(21):32-32
多年来,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园始终坚持“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基地,高校服务社会的窗口”的发展方向,致力于将科技园的建设与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通过完善科技园的功能建设来实现自身的更大发展。科技园依托学校在“新材料研究和制备技术、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等领域的科技及人才优势,提出了“建设以新材料和制造业信息化为特色的精品园区”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