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艳玲 《科技信息》2012,(12):418-418
岗位轮换是适应现代图书馆的发展,提高员工素质的一种有效方式。文章就如何提高图书馆员素质,适应现代化图书馆发展需要,以利于加强图书馆的服务形象,提出了应采取岗位轮换这一措施,并对实行岗位轮换的意义、方式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为适应我国医学高等专科教育改革和基层卫生改革发展的需要,通过分析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课程性质、课程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提出《儿科学》课程改革和教学优化的三点建议,即根据职教理念调整教学内容;进行学情分析更新教学方法;针对岗位需求改革考核方式.旨在对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以适应儿科学向总体医学和全科医学发展的岗位需求,进而适应我国广大基层地区医疗和卫生保健事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谈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只有不断地改革与完善,才能适应社会生产、科技持续发展的需要,才能在短时间内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适应岗位的高素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要发展与完善,课程的调整和教材的建设是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燕 《韶关学院学报》2009,30(4):155-158
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目标是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以适应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和岗位管理的要求。要真正建立起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岗位设置是前提,岗位聘任是基础,绩效评估是关键;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5.
应用型院校通信工程专业校企合作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合作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手段.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工程类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了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最后重点介绍了皖西学院通信工程专业校企深层合作新模式和实践.这种合作增强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适应就业岗位能力,为地方应用型高校工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起借鉴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校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首先是由学校的专业设置来体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不同于学科型教育,高职专业设置是针对职业岗位和岗位群设置的.高职岗位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要及时体现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体现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反映地域性特征是使高职教育具有活力的根本所在.力图从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教育投入变化以及受教育者职业需求出发探讨高等职业教育中专业设置的重要性和高职专业设置应着重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加强全局全日制大中专毕业生(以下简称毕业生)的管理,努力适应路局直管站段后工作的需要,我就当前毕业生管理工作及毕业生队伍状况进行了认真调研,全面了解了全局毕业生的自然概况、系统(岗位)分布、深化培养、选拔使用以及毕业生的思想、工作、生活、岗位作用发挥等情况.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家职业教育培养要求,不同专业应根据职业岗位群的需要加大对实验实践能力的提高。本文以粮油专业为例,根据粮油检验这个职业岗位需要来探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实验实践能力,以培养出适应粮油检验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的需要,更为学校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西南科技大学以全员聘用和岗位聘任为突破口,实行了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了“以岗定酬”的岗位津贴制,通过对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思路和具体做法的介绍,以进一步完善和推行全员聘任制。  相似文献   

10.
瞄准需求科学实施岗位任职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长贵 《科技信息》2009,(17):168-168
我院承担的“合训分流”学员的培养属任职教育范畴,是以学历教育为基础的大学后的职业教育,是按照军队岗位任职需要,给予受教育者以岗位任职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的教育。为此,任职教育院校必须瞄准岗位需求,准确把握学院的新定位,紧跟新形势、适应新任务、迎接新挑战,对岗位任职教育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其特点和规律,努力谋求院校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杨国荣 《科技咨询导报》2010,(23):127-127,129
中职学校烹饪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通过项目教学改革实践,深刻理解项目教学法与职业能力内涵的关系,针对烹饪专业岗位群的需要,对学生进行生产技能及相关管理知识的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能力.有效提升餐饮从业人员职业能力培养的效果,是中职学生适应社会就业的需要,也是中职教育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正> 教师所处的岗位,有其自身特殊的要求。作为一个正在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民教师,要使自己不断适应岗位的需要,成为一名称职的优秀教师,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自觉地进行岗位自塑。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010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知识与技能适应职业岗位要求情况的调研,了解我校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实验室条件已不能适应现代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药学系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对于企业来说,财务是最关键和最重要的岗位之一.培养素质化的高科技财务人才,成为当前的重中之重.本文旨在概括总结学校培养高素质财务人才的发展现状,探讨怎样创建出课堂的基本模式,实现财会类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有效培养学生的财务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财务数字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对高职应用日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要及时调整不适应市场需求的课程体系,深化教学改革,以“平台+岗位”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行业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性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6.
张雪梅  赵玉珍 《科技信息》2013,(7):335-335,338
《采油工程》是采油专业的主体课程,通过学习本门课程,可以提高学生对采油工岗位知识的理解,方便采油岗位的工作。针对技师学院学生的特点,采用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不断发挥教师的专业优势,提高专业课的教学水平。使学生达到培养目标,适应石油企业岗位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信息人员所处的工作岗位,有其自身的特殊要求。作为一名正在从事信息工作的人员,要使自己不断适应岗位的需要,成为一名称职的信息工作者,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自觉地进行岗位自塑。 1 信息人员岗位自塑的一般含义 现代管理学的原理认为:岗位有不同的能级,不同能级的岗位要配备具有相应素质的人才,只有做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阐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所面临的问题、所要具备的各种素质以及如何加强信息技术教师的继续再教育问题与岗位适应。  相似文献   

19.
朱海洋 《科技信息》2008,(29):264-265
职业指导是隐性课程,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不断推进,职业指导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已经成为连接学生专业技能学习和职业岗位实践的无形纽带,换句话说,"工"和"学"的结合需要具有高职特色的职业指导来无缝融合,学生具备了真实岗位的职业素养和掌握了具定岗位的职业技能,才能"零距离"适应严峻的就业环境,那么如何推行基于工学结合模式下的职业指导,是高职院校开展特色职业指导的前提,本文就基于工学结合模式下的职业指导提出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20.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商业银行岗位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银行岗位评估是商业银行薪酬制度改革的基础性工作,如何做到岗位评估工作的科学合理,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文章提出运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要素评分法来对商业银行进行岗位评估.采用此方法,需要做好岗位评估体系的设计工作,做好评估指标的选取、指标权重的设置和因素分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