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自组装方法在酸性条件下合成了聚苯胺纳米管,并在聚苯胺纳米管上负载LiCl无机盐.用IR,XRD和SEM等测试手段对负载LiCl的聚苯胺纳米管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负载LiCl使聚苯胺纳米管湿敏性能有了显著的提高;LiCl的负载量及采用不同溶剂进行负载对纳米管湿敏性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将水热法制得的钛酸纳米管分别在300,400,500℃焙烧5h,得到含有一定量锐钛矿相的TiO2纳米管(ti-tania nanotubes,TNT).以该TNT为基体,H2PtCl6.6H2O为铂源,采用光还原沉积法制得载铂TiO2纳米管.通过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分析手段对制得纳米管的形貌、结构及组成进行了表征.以罗丹明B为模型污染物研究了载铂TiO2纳米管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TiO2纳米管载铂后对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效率比载铂前有较大提高,且洗去TNT外表面氯铂酸后制得的仅在纳米管内表面负载铂的TiO2纳米管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聚乙烯亚胺高分子链上富含氨基这一特性,用绿色还原法制备了聚乙烯亚胺/石墨烯(PEI/GO)纳米复合材料,然后利用未反应的氨基对银离子的还原作用和银纳米粒子的保护作用,将银纳米粒子固载到PEI/GO纳米复合物表面,制备了AgNPs/PEI/GO复合物.研究了反应时间和银离子浓度对所制备的银纳米复合材料的影响,并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XRD、TEM等手段对所制备的AgNPs/PEI/GO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EI被成功地修饰到了GO表面,Ag+被还原并固载到了GO表面,且所制备的银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晶型结构及导电性质.  相似文献   

4.
以聚乙烯亚胺为预聚体,环硫氯丙烷为固化剂,在明胶分散作用下制备了聚乙烯亚胺/石英砂包覆体.研究该包覆体的两相固化过程,提出了两相固化动力学方程式(1-a=A/t+B),并用计算机拟合来评价该模型的可靠性.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固化后的表面结构,用红外光谱表征固化物表面基团,并用生物显微镜揭示了包覆体的物理结构.结果表明要得到均匀、稳定的包覆体,必须有易在介质中分散的核,且初始固化速度快、完全固化时间短.  相似文献   

5.
采用10 mol/L NaOH溶液对商品化TiO2进行碱处理制备TiO2纳米管,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N2吸脱附、扫描电镜等手段表征了碱处理温度和时间对TiO2纳米管结构和形貌的影响.研究发现:120~150 ℃碱处理生成TiO2纳米管,180 ℃则为纳米棒;400 ℃焙烧后纳米管的BET比表面积大于100 m2/g,而纳米棒的比表面积小于50 m2/g.以TiO2纳米管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V2O5负载的催化剂,拉曼(Raman)光谱、程序升温还原(H2-TPR)分析等表明钒氧物种在TiO2纳米管表面呈高度分散状态.3-甲基吡啶氨氧化反应结果表明,以120 ℃制备的TiO2纳米管为载体负载V2O5催化剂的催化选择性最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单甲基醚聚乙二醇改性聚乙烯亚胺,得到水溶性接枝共聚物聚乙二醇接枝支化聚乙烯亚胺(mPEG-g-PEI),并利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PEG-PEI-SPIO. 同时,还合成了mal-PEG-COOH,并用其制备了多功能负载SPIO的抗体-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 负载SPIO的抗体-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与pDNA复合后形成的复合物粒径约为105 nm,体外实验结果显示T细胞能特异性的吸收抗体-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负载的SPIO,靶向组在基因转染实验中有较好的效果,可用磁共振手段进行实时无创观测.  相似文献   

7.
采用苯乙烯与二乙烯基苯交联合成聚苯乙烯树脂微球,通过一系列反应后得到表面接枝双齿氮的功能化树脂微球.以负载有乙酸钯的功能化树脂微球组成的催化体系催化一氧化碳和苯乙烯共聚合成聚酮.利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树脂负载催化剂及聚合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催化体系中各组分用量及反应时间对共聚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树脂负载催化剂对聚酮合成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当树脂用量为0.5 g、乙酸钯为22.4 mg时,聚酮产量达8.6606 g.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膨润土对阴离子染料的吸附性能,以聚乙烯亚胺为改性剂,利用环氧氯丙烷使聚乙烯上氨基质子化,制得聚乙烯亚胺-膨润土复合材料,并利用红外光谱、zeta电位、热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技术手段进行表征;将制备的改性膨润土作为吸附剂,进行去除水中橙黄Ⅱ的吸附研究。结果表明:聚乙烯亚胺成功接枝到膨润土且使其表面含有大量的氨基,环氧氯丙烷使表面氨基质子化,使得改性膨润土可以作为吸附剂用于吸附水中的橙黄Ⅱ;改性后的膨润土对橙黄Ⅱ的吸附性能不受p H的影响,吸附平衡时间为2 h,改性膨润土在温度为318 K下最大吸附量为1 274 mg/g,吸附性能优异;吸附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且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  相似文献   

9.
通过层层自组装方法,将荷正电的线性聚乙烯亚胺稳定的金溶胶纳米粒子和荷负电的Keggin结构的磷钨十二酸通过静电作用交替沉积在透明氧化锡(ITO)导电玻璃基底,石英玻璃基底和4-氨基苯甲酸(4-ABA)功能化的玻碳电极表面.用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UV/vi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循环伏安法(CV)监测了这种多层膜的生长过程,对其生长的均匀性、多层膜的组成和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多层膜不仅均匀稳定,而且对氧还原有较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首先以P123、正硅酸乙酯为原料合成了SBA-15介孔分子筛,然后利用氯化亚锡的水解反应在SBA-15介孔分子筛表面及孔道内部沉积纳米SnO_2,对其进一步功能化,成功制备出了SnO_2-SBA-15介孔分子筛.采用多晶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同步热分析、氮气吸脱附等技术手段对材料的结构组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锡成功负载到了SBA-15介孔分子筛表面和孔道内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