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利用小功率连续波CO_2激光器作为工具,辐照NH_3 CH_3OH体系,分析了能量吸收的可能性和能量传递的基本过程;诱导合成了甲胺和马洛托品等化合物;定性地探讨了激光功率密度和工业催化剂对该引发反应的速率的影响,定量地研究了反应物配比,反应压力及能量吸收等因素对反应动力学量的作用。在实验的基础上,讨论了该激光引发化学反应的性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物理模型,在实验所达的范因内,由这个模型所计算出的化学反应速率常数随压力和吸收比能的变化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激光引发化学气相热解反应,在连续流动体系中,由原料硅烷(SiH4)制备了超细硅粉.不同焰温制备出的粉体可以由非晶态到晶态变化.采用非接触测温技术,研究了反应参数的变化对反应焰温的影响.粉体TEM测定结果表明为单分散球形颗粒.  相似文献   

3.
激光辅助次氯酸钠氧化法制备高铁酸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次氯酸钠氧化法制备高铁酸盐的基础上,用二氧化碳激光器发出的10.6 μm、10 W红外激光照射反应体系,同无光照相比,反应速率明显加快,产物产率平均提高20%~30%,最高浓度可达0.22 mol/L.并对激光光照下,反应体系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初步分析,给出了与实验结果相符合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新的求取连续一级反应速率常数的简便方法,该原理和计算简单,无需编程,并能得到满意的结果。利用羰基氰化氯苯腙与巯基乙醇的连续一级反应体系的文献实验数据来验证文中公式,计算结果优于文献值。  相似文献   

5.
研究以硝酸铈铵、过硫酸钾、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的魔芋粉与丙烯酸接枝共聚体系.对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单体浓度、单体中和度、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进行了考察,并比较了以硝酸铈铵、过硫酸钾、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为不同引发体系的魔芋粉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反应,实验表明以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的引发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一种可调谐紫外激光的实验装置,给出了实验装置上所得实验结果。用N_2激光泵浦染料激光。经KDP晶体倍频,获得了287.5至292.5nm的连续可调紫外激光。对提高输出能量和增强稳定性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基于虚拟实验平台的C60光裂解反应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60具有特殊结构.其结构对称,电子结构简单.在强激光照射下具有极快的反应.基于半经典动力学模型和MPI并行接口,构建了能够模拟激光化学虚拟实验的SMP集群平台.利用虚拟实验平台模拟C60在脉宽为80飞秒(fs)的激光脉冲激发下产生的光裂解反应.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表明,C60在强激光照射下产生C,C2,C3等产物,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该平台能够真实地重复实验结果,并能够利用该平台研究不同强度激光参数对C60光裂解反应产物的影响,得到许多实验上无法获得的细节.  相似文献   

8.
在激光引发W(CO)_6-CoCl_2-CCl_4-THF催化剂体系,苯乙炔可进行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量的化合物,聚苯乙炔,本文研究了激光引发催化剂体系W(CO)_6-CoCl_2-CCl_4-THF,苯乙炔聚合反应的转化率。并研究了激光的波长、能量和照射时间对苯乙炔聚合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酸岩反应动力学实验研究是酸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验结果为酸压设计的优化和酸液体系的优选提供准确参数和依据,本文选用成都理工大学自主研发设计适用于测试高粘度酸液酸岩反应“不同粘度酸岩反应模拟实验装置”测定酸岩反应速率,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结合三维激光数字扫描数据,探讨了真实面容比对反应动力学方程的影响,分析得出面容比越大反应速率越大,真实面容比对酸岩反应动力学方程主要影响反应速度常数,真实面容比越大反应速度常数也越大,进一步为更加准确的设计和评价酸压施工效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酸岩反应动力学实验研究是酸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验结果为酸压设计的优化和酸液体系的优选提供准确参数和依据,选用成都理工大学自主研发设计适用于测试高黏度酸液酸岩反应"不同黏度酸岩反应模拟实验装置"测定酸岩反应速率,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结合三维激光数字扫描数据,探讨了真实面容比对反应动力学方程的影响,分析得出面容比越大反应速率越大,真实面容比对酸岩反应动力学方程主要影响反应速度常数,真实面容比越大反应速度常数也越大,进一步为更加准确的设计和评价酸压施工效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混合炸药在飞秒激光作用下界面上的反应特征,构建了RDX/HTPB混合炸药体系的计算模型,基于ReaxFF-lg反应力场,对其在飞秒激光作用下的响应过程进行了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了计算体系的温度、密度变化以及界面上的化学反应特征.结果表明:从HTPB和RDX两端加载激光能量时,RDX/HTPB体系界面上没有明显的温度突变,温度呈现平稳过渡的变化趋势.激光能量越高,HTPB和RDX反应越剧烈,在界面上HTPB分解产生的H或C原子与RDX分解的小分子产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CO、C3O、C2O2、C2HO、NH2、NH3等中间产物和H2O、CO2、H2等终态产物;激光能量较低时,RDX和HTPB各自反应不充分,RDX区域仍有大量未分解的环状分子存在,HTPB区域主要是长碳链形式的大分子,两者界面区域分解产物间发生的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固体Co(en)_3Cl_3和Cr(en)_3Cl_3(这里en代表乙二胺)在TEA CO_2激光作用下的红外多光子离解反应,其反应产物分别为光化学还原产物CoCl_2和二(乙二胺)配合物[Cr(en)_2Cl_2]Cl。作者认为 Co(en)_3Cl_3和 Cr(en)_3Cl_3的红外多光子离解反应是一激光热解过程。  相似文献   

13.
从激光晶体中色心的热化学反应,光化学反应,可逆反应等,研究晶体中色心的形成、转化、聚合、分解及其规律.并以NaCl晶体为例探讨其反应机理和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4.
The Methylidyne radical, CH,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several complex environments such as planetary atmos- pheres and interstellar clouds, and is one of the most im- portant and active intermediate in hydrocarbon flames[1]. The CH involving reactions, including chemiionization, oxidation of hydrocarbons, the soot formation[2—5], and especially the formation of prompt NO[6], are of funda- mental interest in combustion chemistry, owing to the high reactivity and the large enthalpy of formatio…  相似文献   

15.
激光熔覆生物陶瓷涂层化学冶金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激光熔覆钛合金表面获得生物陶瓷涂层的化学冶金反应过程,用X-ray衍射和能谱分析方法检测了生物陶瓷涂层和涂层与界面的物相和成分分布.结果显示涂层内和涂层与基材间出现了新相,这表明其中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冶金反应.适当的激光熔覆工艺、涂层及基体的物性三者确定了化学冶金反应发生的各种条件.在这些条件作用下,涂层内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钙-磷陶瓷,形成了牢固的界面.  相似文献   

16.
以硝酸铜和硫氰酸铵为原料、异烟肼为还原剂通过调节反应时间制备了3种形貌的硫氰酸亚铜纳米颗粒,并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激光粒度仪、能谱仪对其进行了表征.讨论了反应时间对产物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增长硫氰酸亚铜由小纳米球逐渐生长为一维针状纳米颗粒.  相似文献   

17.
重点考察了利用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备银胶体时温度、浓度和加料方式对粒径分布的影响。以PVP(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六偏磷酸钠为稳定剂,以次亚磷酸钠为还原剂液相还原硝酸银,制备出有不同粒径和分布的银胶体。利用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UV-vis分光光度计和透射电镜(TEM)确定胶体的粒径、分布和形态。研究结果表明:一次性加料获得的粒径和分布较小,硝酸银浓度和温度影响聚并和生长,从而对粒径分布产生复杂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七种芳香族碳氢化合物的气相IR激光化学,主要是等离子体化学.实验说明.在功率密度I≤13.5GW·CM~(-2)下,它们不能通过红外多光子吸收发生可检测的反应,仅当它们与环境气体混合击穿—成等离子体时,才有明显的反应发生.反应的结果,它们均以乙炔为主要产物,并伴有少量其它小分子碳氢化合物生成.实验还证实了该条件下它们的反应属等离子体下的热反应,并非等离子体辐射引起的光反应,且初始过程中包括单分子最弱键断裂的基元反应.  相似文献   

19.
采用激光气相法制备出了Fe/N,Fe/N/C超微粒子.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红外光谱研究了样品的特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一种静止液气液反应器与脉冲应答技术相结合测定气液反应速率常数的方法,导出了反应速率常数与气相反应组分转化率的关系式.测定了CO2在OCl-催化下与碳酸盐缓冲溶液的拟一级反应速率常数值.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测定简便、快速,结果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