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缺氧条件下活性污泥中PHB的生物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序批式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中驯化活性污泥,富集聚β-羟基丁酸酯(poly-β-hydroxybutyrate,PHB)积累菌,并研究驯化后活性污泥的PHB合成能力.污泥驯化采用好氧动态供料法,为期3个月.PHB合成实验在缺氧条件下进行(通气量为80.L/h,溶解氧为0.mg/L),温度为20.℃,活性污泥初始质量浓度为1.200.mg/L,乙酸钠质量浓度为931.5.mg/L(以C计).结果表明,驯化后活性污泥中PHB积累菌占优势,具有PHB合成的能力.投加乙酸钠931.5.mg/L(C),在缺氧条件下,活性污泥中PHB含量于feast(底物丰富)阶段末达最高值45.4%.feast阶段内乙酸钠消耗94%,其中53.4%的乙酸钠被转化为PHB,2.7%乙酸钠用于合成污泥活性生物量,供污泥生长.因此,好氧动态供料法驯化后的活性污泥具有较强的PHB合成能力,生长缓慢.  相似文献   

2.
活性污染好氧/厌氧合成聚—3—羟基丁酸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3-羟基丁酸酯(Polyhydroxybutyrate,PHB)是临床储藏于活性污染的微生物体内的能量和碳源聚 的,是完全可生物降解的热塑性塑料,文中探索把性污泥用于生产PHB的可能性,研究重点是如何增加活性污泥内PHB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没有经过特别驯化的活性污泥,以乙酸盐为过量碳源,厌氧条件培养,PHB含量达污泥干重的11.85%;好氧条件培养,PHB的含量达污泥干重的12.95%;而好氧-厌氧条件培养,PHB的含量达污泥干重的18.49%,产物经核磁共振谱图分析证明其主成分为PHB。  相似文献   

3.
活性污泥对聚-β-羟基丁酸酯(PHB)积累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活性污泥资源化,用序批式反应器分析典型周期内聚-β-羟基丁酸酯(PHB)含量与化学需氧量(COD)和总磷(TP)浓度的相关性。用聚合酶链式反应与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方法对系统中的活性污泥种群结构进行鉴定,并在好氧曝气条件下通过投加高浓度碳源,比较不同PHB含量的活性污泥再次积累PHB的能力。结果表明:COD去除、PHB积累、TP浓度变化符合序批式反应器系统积累PHB的典型模型;转化为PHB的COD比降解的COD多出含碳量1.32mmol/L,存在固定CO2的现象;光合细菌红杆菌属是该系统中的优势种群;PHB含量较低、较高的微生物将COD转化为PHB的效率分别为46.54%和29.04%。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活性污泥资源化,用序批式反应器,分析了典型周期内,聚-β-羟基丁酸酯(PHB)含量与化学需氧量(COD)和总磷(TP)浓度的相关性。用聚合酶链式反应与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方法对系统中的活性污泥种群结构进行鉴定,并在好氧曝气条件下,通过投加高浓度碳源,比较了不同PHB含量的活性污泥再次积累PHB的能力。结果表明:COD去除、PHB积累、TP浓度变化符合序批式反应器系统积累PHB的典型模型;转化为PHB的COD量比降解的COD量多出含碳量1.32mmol/L,存在固定CO2的现象;光合细菌红杆菌属是该系统中的优势种群;PHB含量较低、较高的微生物将COD转化为PHB的效率分别为46.54%、29.04%。  相似文献   

5.
卢翠文 《科技信息》2010,(7):369-369
活性污泥法是在人工充氧条件下,对废水和各种微生物群体进行连续混合培养,形成活性污泥。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等。适合应用活性污泥法的废水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有:有机物易于微生物分解、适宜的温度、适宜的pH值、合理的营养盐、有毒和抑制性物质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6.
钻井废水来源于油气田勘探开发作业过程,含有种类繁多的有机类钻井液添加剂和石油类污染物。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好氧生化处理钻井废水,通过刚定微生物生化呼吸速率曲线考察废水的可生化性,研究了微生物营养、微生物浓度、活性污泥的驯化对可生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钻井废水具有可生化性,钻井废水中的污染物质时驯化后的活性污泥是易降解的。  相似文献   

7.
文章就当前聚β-羟基丁酸酯(PHB)微生物合成的一些研究作一简要的综述,其中包括:产生PHB的主要微生物、PHB微生物合成途径及调控机制、PHB聚合酶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及碳源与营养受限等。  相似文献   

8.
聚—β—羟基丁酸的微生物降解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已知微生物,采用平板培养的方法对化学合成的聚-β-羟基丁酸(PHB)及生物发酵制备的PHB进行生物降解性研究,测定了土壤中降解化学合成PHB的微生物群体及种类。结果表明,降解化学合成及生物制备PHB的微生物主要为假单胞杆菌,在土壤中的群体较大;化学合成的PHB降解程度强于生物发酵法制备的PHB。  相似文献   

9.
开发聚羟基丁酸酯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羟基丁酸酯(PHB)是一种微生物合成的天然生物可降解聚酯,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可完全降解等优点,在环境及医用材料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近些年来一直是国际学术界和产业界研究开发热点之一,天津市已具有中试生产技术和能力。但是PHB作为一种高度结晶的聚合物,宏观上表现为脆性,冲击强度较低,亲水性较差,成本相对通  相似文献   

10.
食品废弃物合成可生物降解塑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利用食品废弃物合成可生物降解塑料——聚羟基烷酸酯(PHAs)方面的研究,通过分析近年国内外文献,介绍了PHAs的结构与性能、合成PHAs的微生物、利用食品废弃物合成PHAs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展望了合成PHAs微生物筛选和使用、活性污泥混合菌群与食品废弃物合成PHAs的资源化利用前景,以期对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利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印染废水的曝气池中微生物类群的初步研究表明,该系统为以细菌为主,含有少量霉菌、酵母等的复合生态系统。它具有降低pH值,降解各种色源物质等有机废物浓度的能力。在不同的水质中含菌量不同,微生物区系差别更大。并对曝气池中的细菌菌株初步进行了脱色能力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为了发掘能够利用纤维素生产聚羟基丁酸酯(PHB)的菌种并获得最佳的发酵条件,用刚果红染色法从小熊猫粪便中筛选出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的菌株,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其改造为PHB生产菌株,利用响应面法,确定菌株发酵合成PHB的最优条件.经过透明圈检测和纤维素酶活力测定,分离获得1株可高效降解纤维素的细菌,结合形态学观察、生理生...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一株高效降解聚–3–羟基丁酸酯(PHB)的菌株PHBd-1,通过形态学和ITS序列分析比对,确定为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在以PHB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接种培养4 d后,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在以PHB为唯一碳源的液体培养基中接入PHBd-1孢子悬浮液,4 d后PHB颗粒降解率达到90%以上,培养液pH由7.20降至2.67,3–羟基丁酸含量在第4天达到最高值.在pH4.5和温度30℃条件下,培养液中PHB降解酶活力最高.  相似文献   

14.
聚β羟基丁酸(PHB)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聚β羟基丁酸的研究进展。生成PHB的微生物菌种有300余种,其中应用最多的菌种是真养产碱杆菌(Alcaligenes eutrophus)。培养条件对微生物细胞中PHB产量影响最大,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碳源和氮源。选择合适的碳源与氮源,合理控制培养基中的C/N比值,是细胞中PHB产量的最关键的影响因素。筛选优良菌株,优化培养条件和建立合理的提取工艺是PHB生产中的三大关键环节;生物技术在PHB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油层法微生物采油代谢产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的能力,根据物质守恒定律及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建立储层中微生物代谢产物含量与微生物可利用物质含量的数学方程,分析微生物驱油机制及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化学组成,揭示微生物在储层中生长代谢有利驱油物质的能力。结果表明:利于驱油的代谢产物成分中氧原子数量较多,而储层流体中可供微生物利用以合成驱油物质的氧原子浓度相对较低,限制了含氧原子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生物聚合物、生物气体等的生成;以烃为唯一碳源的微生物采油难以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油层中微生物可利用物质的溶解度、消耗速率、流体的注入速度等均制约微生物代谢产物的产量和生成范围。  相似文献   

16.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污水生物处理系统。活性污泥,是向污水中注入空气进行曝气,并持续一段时间后,污水中形成一种黄褐色的絮凝体。由于活性污泥栖息着有强大生命力的微生物群体,通过新陈代谢。使活性污泥具有将污水中的有机污  相似文献   

17.
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对煤进行降解,初步探究微生物降解煤的最佳条件.通过对煤渣进行电镜分析,对上清液进行元素分析,初步确定活性污泥中存在能够降解煤的微生物.同时设计三因素(培养温度、pH和煤预处理方法)两水平的正交实验优化影响微生物活性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培养温度为35℃、pH为8和煤样未经处理时,微生物能够维持较长的降解时间.本文研究结果为利用活性污泥微生物降解煤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充分利用发酵魔芋低聚糖所产生的菌体废弃物,降低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聚羟基丁酸酯(PHB)的成本,从云南省种植魔芋的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以魔芋多糖为唯一碳源生长的菌株LKH,该菌可以分泌β-甘露聚糖酶水解魔芋多糖生长,并在胞内积累PHB。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菌株LKH归属于依利诺斯类芽孢杆菌。红外光谱和气相色谱分析结果显示,以魔芋多糖为碳源培养的细菌胞内提取的白色薄膜物质中含有PHB。当氮源(NH_4Cl)浓度为0.2g/L时,菌体以魔芋多糖为碳源合成的PHB质量最高可达0.85g/L,其含量达到69.55%,提取率为93.29%。  相似文献   

19.
水流剪切力对活性污泥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SBR反应器模型研究了水流剪切力对活性污泥沉降特性和活性的影响;通过不同水流剪切力下活性污泥絮凝体形态及微生物类型的比较,分析了水流剪切力对活性污泥特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SBR系统中的活性污泥对水流剪切力的变化较敏感;剪切力会影响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生态系统,改变絮凝体的结构;利用水流剪切力来改变SBR反应器中活性污泥的沉降特性和活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浅析废水生物处理的两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城市缺水问题尤为突出。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日趋严重,污水成分亦愈来愈复杂。某些难降解的有机物质和有毒物质,需要运用微生物的方法进行处理。废水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废水中呈溶解态或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降解作用,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的一种处理方法。废水生物处理技术常采用的方法有厌氧生物处理法、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氧化塘法。本文主要对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