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第五振军 《科学通报》1988,33(13):997-997
自从Weil报道了亚甲蓝光敏氧化色氨酸(Trp)以来,人们已经研究了各种敏化剂敏化的Trp的光氧化,可是关于Trp的光敏氧化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竹红菌甲素(HA)是一种新型的光疗药物和优良的敏化剂,红细胞膜的光损伤实验表明:HA的光动态作用对Trp的破坏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2.
蒋丽金 《科学通报》1990,35(22):1681-1681
1.反应条件 竹红菌素只有在氧和光(400—490nm)同时存在时才发生自敏光氧化反应。但竹红菌甲素(HA)并不能与~1O_2生成光氧化产物,而是激发态HA与基态氧~3O_2反应生成产品。 前面提到:HA或竹红菌乙素(HB)光敏~3O_2产生~1O_2的量子产率和自敏光氧化速率的比  相似文献   

3.
竹红菌甲素过氧化物的结构和性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赵开弘 《科学通报》1987,32(20):1559-1559
竹红菌甲素(简称甲素)是一种新的苝醌衍生物,可作为光疗药物和光敏化剂,但同时可被光氧化为甲素过氧化物。陈维新等认为甲素过氧化物结构是Ⅰ,是通过(2+4)进行加成的。但我们在邻二氯苯中回流甲素过氧化物,经过分离鉴定得到其异构体Ⅱ,认为甲素过氧化物结构是Ⅲ,是通过(2+2)进行加成的。  相似文献   

4.
安静仪 《科学通报》1990,35(14):1119-1119
我们曾详细地研究了竹红菌甲素在中性有机溶剂中的光氧化反应。光氧化产物是甲素的过氧化物,它是经由激发态的甲素和基态氧的作用而得到的。近来发现,甲素自敏光氧化产物和机理是随pH值而变化的。我们得到以下结果:  相似文献   

5.
四氯化碳中的9,10-二氰基蒽敏化光氧化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宝文 《科学通报》1985,30(24):1879-1879
氰基芳香化合物的光敏反应一般来说是通过敏化剂的单线态,以其电子转移的化学为特征的。Foote首先发现那些不能与单线态氧(~1O_2)反应的贫电子烯烃,如二苯基乙烯,四苯基乙烯等,在乙腈中用9,10-二氰基蒽(DCA)或9-氰基蒽(CNA)作敏化剂时,能发生电子转移光氧化反应,通过负氧离子基中间体,生成其相应的氧化产物:  相似文献   

6.
赵开弘 《科学通报》1989,34(17):1311-1311
竹红菌甲素(简称甲素,HA)是一种新发现的苝醌衍生物,可作为光疗药物和光敏剂,但用λ<510hm的光照射可被自敏光氧化为甲素过氧化物(简称HAO_2)。陈维新等推断HAO_2的结构是(5)。文献[5]得出HAO_2的结构是(7),通过进一步实验证明HAO_2的结构是(9)。为了研究侧链结构对这类苝醌色素自敏光氧化的影响,我们还研究了竹红菌乙素(简称乙素,HB)和(1)的自敏光氧化。  相似文献   

7.
马玉琴 《科学通报》1986,31(10):779-779
血卟啉衍生物(即HPD)作为光敏化剂,在恶性肿瘤的激光治疗和癌的诊断,以及它在临床上的评价受到人们普遍注意。许多研究证实激发单线态氧(~1O_2)是HPD产生细胞毒的主要因素,但详尽的阐述癌细胞致死的机制还须开展研究。有关HPD敏化的光动力作用对细胞的损伤的靶部位,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以往的工作多集中于膜的损伤,特别是膜脂的  相似文献   

8.
王大辉 《科学通报》1994,39(2):172-172
竹细菌甲素(HypcerellinA,简称HA),是从我国天然资源中提取的有效光敏色素,已应用于临床治疗皮肤顽症.它是一种苝醌类衍生物(分子式C_(30)H_(26)O_(10)).作为外源醌,它有可能发展成为抗癌药物.对它的电子光谱研究已有若干报道,但仍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进一步研究了不同HA溶液在可见光区的电子光谱特征,提出了不同溶液中HA分子内氢键改变导致HA分子在溶液中结构的变化,进而阐述了质子传递的异构化机制.  相似文献   

9.
磺胺类抗生素(SAs)是水环境中普遍存在的新型污染物,光降解是其在表层水体中的重要消减途径,而SAs不同解离形态的光化学转化却鲜有报道.本研究以磺胺二甲基嘧啶(SMZ)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3种解离形态与羟基自由基(·OH)、单线态氧(~1O_2)的光氧化反应动力学,比较了活性氧物种(ROS)光氧化和直接光解的产物、途径,评估了相应的环境归宿和贡献.竞争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3种解离形态SMZ与ROS的光氧化反应活性不同,由阳离子态到阴离子态依次增强,并且不同解离形态SMZ与~1O_2的反应活性具有数量级的差别.在天然水p H6.0~9.0范围内,SMZ与·OH反应的最小环境半减期为21.17~32.12 h,~1O_2反应的最小环境半减期为0.06~1.06 h.相对于直接光解和·OH氧化反应,SMZ的~1O_2氧化对其为表层水体中光化学归趋作用最大.通过固相萃取(SPE)富集及Agilent 6410B三重串联四极杆液质联用仪(LC-MS-MS)分析,鉴定了SMZ与ROS反应的主要产物.~1O_2氧化、·OH氧化及直接光解反应生成了不同的产物,表现为不同的反应途径.~1O_2氧化产物较为单一,而·OH氧化产物较为丰富,主要为4种不同位置的羟基化产物.以上结果对于深入理解表层水体中该类抗生素污染物不同解离形态的复合光化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竹红菌甲素的立体化学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第五振军 《科学通报》1989,34(14):1073-1073
竹红菌甲素(HA)是一种新型的光敏剂和光疗药物。1980年万象仪等从竹红菌中分离得到了它。1981年陈维新等确定了它的结构(图1)。在本文中我们研究了HA的异构化现象及其立体化学。  相似文献   

11.
溶液中竹红菌甲素的结构异构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开弘 《科学通报》1988,33(22):1757-1757
竹红菌甲素(简称HA)是一种新发现的苝醌衍生物,其结构之一已被确定为HAb。在HA的~1H NMR中酚羟基质子的化学位移为16ppm左右,母环上质子化学位移在6.6ppm左右,介于芳香型质子和醌型质子,如  相似文献   

12.
竹红菌甲素光敏氧化吲(口乃木)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第五振军 《科学通报》1988,33(16):1239-1239
吲哚类化合物的光敏氧化分解作为生物体内加单氧酶(monoxygenase)和加双氧酶(dioxygenase)催化降解色氨酸的代谢模型反应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人们对取代吲哚(特别是3-取代吲哚)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竹红菌甲素(以下简称HA,结构如图1)是从竹红  相似文献   

13.
杨钢 《科学通报》1986,31(4):268-268
我们曾报道在微量氧存在下芳香叔胺可以引发含有α-甲基或醚键结构的烯类单体的聚合,提出了胺—O_2复合物的氧化—聚合机理。 芳香叔胺作为电子给体与分子氧形成电荷转移复合物已有光谱证明。从结构上看,胺—O_2复合物中的分子氧若接受胺分子的一个电子便生成负氧离子自由基(O(?))及胺正离子自由基。 肾上腺素是一个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儿茶酚衍生物,含有易被氧化的邻二酚结构,其氧化已有很多研究,并认为是通过O(?)机理。胺—O_2复合物能否氧化肾上腺素,文献未有报道。本文简要报道在四氯化碳存在下芳香叔胺促进的肾上腺素光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14.
张曼华 《科学通报》1984,29(18):1117-1117
竹红菌是盛产于我国云南省的一种寄生真菌,用其制成药膏配合可见光治疗妇女外阴白色病变和疤痕疙瘩取得了显著疗效,是我国特有的新的有效光疗药物,1980年万象义等从竹红菌中分离得其主要光敏色素,确定其结构为一种新型芘醌衍生物,取名为竹红菌甲素(Ⅰ)(Hypocrellin A),同时测定了(Ⅰ)在氯仿中受阳光照射后产生的过氧化物(Ⅱ)的结构。  相似文献   

15.
刘日新 《科学通报》1982,27(19):1181-1181
利用不同染料作为光敏化剂制备单线态氧,用于有机合成和某些机理的研究已有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因要求对光敏化剂存在的某些缺点进行改进例如:(1)作为光敏化剂首先要求染料能溶于反应溶液中,但它往往在多数有机溶剂中并不溶解,而使应用范围受到限制;(2)  相似文献   

16.
张建成 《科学通报》1982,27(17):1052-1052
一、引言 单线态氧(~1O_2)与含有烯丙基氢原子的烯烃反应,生成过氧化物,同时双键移到α-位:RCH:CH=CH_2 ~1O_2真→RCH=CHCH_2OOH这通称为cnc反应。一般用两个机理来说明:  相似文献   

17.
张茵 《科学通报》1986,31(3):217-217
单线态氧(以下简写作~1O_2)是一种活性氧物质,它不仅在光敏氧化作用中产生,在机体的代谢过程中,往往也能产生,并参与体内的氧化反应。~1O_2由于它与生物分子反应时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及在凝聚相中具有较长的寿命,而引起了光化学家和光生物学家的极大兴趣。它在真空中的寿命约一小时,在非极性溶剂中由于碰撞猝灭其寿命减至10~(-4)秒,在水中的寿命  相似文献   

18.
安静仪 《科学通报》1993,38(17):1630-1630
苝醌中羟基的位置在它的光动力作用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本文用ESR,UV-vis和NMR研究了作用机理。竹红菌乙素是4,9-苝醌的衍生物,简称HB。在分子中醌羰基的追位3-和10-位带有两个羟基,分别和羰基形成很强的氢键。HB的11-位甲氧基去甲基后得到相应的羟基取代物,简称HB(11-OH).研究结果表明11-位取代的羟基引起其半醌负离子自由基与氧反应活性的根本改  相似文献   

19.
竹红菌甲素的延迟荧光和异构体的吸收光谱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俊宁 《科学通报》1989,34(6):459-459
竹红菌甲素(Hypocrellin A,以下简称甲素)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光疗药物,而且是一种很好的光敏剂。对甲素的吸收光谱和荧光性质已做了初步研究。甲素激发三重态性质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文通过甲素延迟荧光的研究测定了甲素的磷光寿命,估计了甲素激发三重态能量的范围。此外还报道了甲素立体异构体的吸收光谱的差别。  相似文献   

20.
竹红菌乙素晶体和分子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梁丽 《科学通报》1987,32(1):56-56
竹红菌是我国首先发现并用于治疗某些皮肤病的一种新型光疗药物。万象仪等从竹红菌中分离鉴定了其含有的主要成分——竹红菌甲素。最近,我们利用硅胶板层析法从含有大量甲素的竹红菌乙醇抽提物中分离得到了另一种含量较少的色素——竹红菌乙素。乙素的质谱、核磁、可见和红外光谱均和甲素不同。迄今尚未见到有关竹红菌乙素的报道。因此,我们对竹红菌乙素进行X-射线结构研究,确定了其晶体和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