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如何判断分子的极性,一般教科书中通常写到“看一个分子是否有极性主要决定于分子的组成和结构。例如在简单的双原子分子中,化学键如有极性则分子也就有了极性。但对于多原子分子来说,分子的极性除决定于键的极性外,还和分子的空间结构(特别是对称性)有关”。例如 CH_4分子、H_2O 分子、NH_3分子,前者是对称分子,后两者则是非对称分子,实际上,H_2O 分子和 NH_3分子都具有某些对称因素,为什么说它们是  相似文献   

2.
介绍超分子化学的概念,说明超分子体系形成的动因是分子间(尤其是选择性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而选择性分子间力的存在又是分子识别现象发生的前提.产生选择性分子间力的原因是分子中原子群体或基团的电荷效应和空间效应.选择性分子间力和分子识别是超分子化学的关键所在.引用近期文献对超分子化学促进化学研究前沿领域发展的概况进行了综述,对超分子化学的发展前景加以展望.  相似文献   

3.
分子电子器件是由具有光、电、离子、磁、热、机械和化学反应性能的分子和超分子组装排列而成的有序结构,是在分子或超分子层次上完成信息和能量的检测、转换、传输、存储与处理等功能的化学及物理统一体。本文对分子电子器件,如分子导线、分子开关、分子整流器和分子存储器等的概念和研究进展进行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从形成分子转动波包的过程中,参与转动跃迁的分子转动态布居情况出发,理论上详细地研究了单脉冲分子取向中,分子体系温度和入射激光能量对O2分子体系取向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分子体系的转动温度,会使参与转动跃迁的转动能级数目增加,但是与此同时,各个转动态的参与几率却大幅度的下降.而增加激光能量也会使参与转动跃迁的分子转动能级数目增加,但不同于增加分子温度的是,这时候参与转动跃迁的各个分子转动能级的参与几率并没有降低.因此,增加分子的转动温度和增加激光脉冲的能量都会增加分子参与转动跃迁的能级数目,但增加分子的转动温度会降低分子的取向度,而增加激光脉冲的能量(小于分子电离的激光能量)会增加分子的取向度.  相似文献   

5.
给出了导得分子射线中分子速率分布函数的一种简捷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函数的分量式求出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碰撞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NC,再由碰撞分子的速率分布函数fc(V)的归一化条件写出NC的表达式,比较得出碰撞分子的速率分布函数fc(V)就是分子射线中分子的速率分布函数fm(V).并由此求出分子射线中分子的平均速率、方均根速率和最可几速率.  相似文献   

6.
一、第一台分子机器诞生 分子机器是近年纳米研究领域的重点,法国与德国科学家合作,首次成功研制出可旋转的“分子轮”,并组装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台分子机器——生物纳米机器,这个非常奇特的有机分子包括2个直径为0.7纳米,由三苯甲基分子组成的“车轮”,所有分子机器的化学结构均被固定在铜基上,“分子轮”将在复杂的纳米机器如分子卡车和分子纳米机器人制造中占有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分子柔度和分子活度的一般概念,深入研究了分子柔度和分子活度的数学物理性质,建立了分子振动广义逆理论,编制了分子柔度和简正坐标计算软件MFNC。  相似文献   

8.
给出了导得分子射线中分子速率分布函数的一种简捷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函数的分量式求出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碰撞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Nc,再由磁撞分子的速率分布函数f(V)的归一化条件写出Nc的表达式,比较得出碰撞分子的速率分布函数fc(V)就是分子射线中分子的速率分布函数fm(V)。并由此求出分子射线中分子的平均速率、方均根速率和最可几速率。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分子轨道图形理论应用于共轭分子的一个实例。作者具体处理了1,3,5-三苯基苯分子,求得了该分子的能级和分子轨道系数表达式。  相似文献   

10.
有机分子磁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有机分子磁体进行分类,从有机分子铁磁体、有机金属分子铁磁体和无机分子铁磁体三个方面介绍了有机分子磁体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分子高次谐波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分子的各向异性,分子表现出的谐波特征决定于分子的最高占据轨道,分子产生高次谐波的特征可以通过分子轴取向和激光极化方向的角度依赖关系来进行研究。分子轨道对称性在分子的强场现象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谐波的强度由分子最高占据轨道对称性影响下的电离几率振幅而决定,这一结果将来可以更好的控制高次谐波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分子静电势(Molecular Electrostatic Potential)是研究分子的一个量子化学理论指数,它可以有来判断分子的整体性质,尤其是分子的反应活性,本文介绍了并评述了小分子的分子静电势的多种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对比给出了一些简单分子的分子静电势的计算结果,以便总结出各种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用图论方法给出共轭分子本征多项式和根据本征方程系数与根的关系求出其基态总能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应用分子对称性,把复杂分子的图形分解成小的分子片。由小的分子片的能谱求出共轭分子的部分兀能级。  相似文献   

14.
以AM1半经验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卤素分子电化学微萃取进入苯甲酸乙酯有机相的分子机理.卤素阴离子在电极上氧化成为卤素分子,卤素分子萃取进入苯甲酸乙酯有机相,萃取过程取决于卤素分子与苯甲乙酯分子间相互作用.AM1半经验量子化学方法计算了卤素分子与苯甲酸乙酯分子作用前后,分子轨道和相应的热力学参数.分子萃取决定于局部分子间的局部作用能(Br2—EB〉I2—EB〉Cl2—EB)而不是体系的焓变;卤素分子的还原性取决于与苯甲酸乙酯作用前后最低空轨道的能量的变化,萃取后最低空轨道能量下降,具有相转移电化学催化作用,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5.
2-苯基-1,3-苯并唑分子为母体,设计了一系列取代衍生物,研究了不同取代基,不同取代位置对分子电子结构及分子的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取代位置对分子的一阶极化率影响不太,对分子的二阶、三阶极化率影响较大,目标分子的二阶极化率与分子的(μe-μg)/ΔE2有较好的相关性。在母体分子的7、8位连接-NO2,13位连接-NH2得到的分子其分子的二阶极化率最大,而在7、8位连接-NH2,13位连接-NO2得到的分子具有最大的三阶极化率。  相似文献   

16.
分子的许多物理和化学性质都与其静电势密切相关.分子静电势是指分子在空间某一位置产生的分子静电作用势能,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静电势这个物理量来表述.利用ABEEMσπ模型计算出回归到各原子位点的电荷分布,结合自编Fortran程序可快速计算得到分子的静电势,将其投影到分子形貌轮廓上,即可得到在分子形貌上的静电势分布图.笔者选取咪唑、吡唑、噻吩、噻唑和异噻唑等五元环配合物作为模型分子,分别采用从头计算方法和ABEEM模型方法计算它们的分子静电势,并将其投影到分子形貌上.通过比较,ABEEM模型方法不仅可以快速计算分子的静电势,且与从头计算所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7.
对小分子玻璃的分子串模型,单位时间内分子串的多分子和单分子的跃迁次数进行了近似计算,并基于甘油的模型参数,对多分子和单分子的跃迁次数进行了数值比较.结果表明,与单分子跃迁次数相比,多分子跃迁次数对分子串弛豫的贡献虽然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但是其贡献仍然是可以忽略的.由于甘油是典型玻璃材料,具有代表性,这应该说明,上述结论可以应用于一般的玻璃材料.  相似文献   

18.
本书为分子电子学应用的纳米分子系统的专著,即利用单分子作为电路的基本元件的分子电子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作为自组装DNA计算领域中一门新技术,DNA链置换反应在分子计算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自组装DNA计算原理,设计了对应不同逻辑门的DNA分子电路.基于DNA链置换反应机理构建了编码器逻辑电路的分子计算模型.当输入DNA分子信号链时,将不同分子浓度比的DNA分子逻辑门电路混合,借助分子间的特异性杂交反应及分子间链置换反应,最终可输出信号链分子.Visual DSD仿真结果表明了本文设计的编码器逻辑计算模型的可行性与准确性.为拓展分子逻辑电路的应用做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前线轨道理论认为:分子在反应过程中是分子轨道起变化,优先起作用的是前线轨道,即分子中的最高被电子占有分子轨道(HOMO)和最低空分子轨道(LUMO),分子轨道的对称性特别是前线轨道的对称性在反应历程中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