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红外非接触测温问题作了系统地分析与研究,设计了一套简单精确的测试方案,即将光谱信号采集到单片机控制系统,重新分析物体的发射率,计算物体对应黑体的光谱分布,根据维恩位移定理计算物体的精确温度值.经测试该系统能够实现O~60℃的工作环境温度中的0~100℃测温范围,具有信噪比高、分辨率高、测量精度高、测试速度快以及显示界面友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给出了冷杉胶、甘油和加拿大树胶3种光学胶合剂在200~15000nm光谱范围的透射光谱曲线.由测试结果可知:在400~2700nm的光谱范围,3种光学胶合剂都有比较高的透射比;在200~400nm,甘油的透射比最好;在波长大于2700nm的光谱区,三者都有几个大小不等的透射峰。  相似文献   

3.
基于深度极限学习机的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光谱遥感数据越来越普及并为人们广泛使用,基于高光谱遥感数据的地面物体精确分类是高光谱遥感技术的核心应用之一.针对高光谱遥感影像的分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极限学习机(D-ELM)的分类方法.该方法利用一种新的深度学习模型——深度极限学习机对高光谱遥感影像进行分类,并与基于极限学习机(ELM)、支持向量机(SVM)、核极限学习机(ELMK)分类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ELM、SVM、ELMK分类方法,D-ELM分类方法能够更加准确地挖掘高光谱遥感影像的空间分布规律,提高分类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4.
运用自制的LED物性变温测量实验装置,在30℃~90℃的温度范围内,测试了单色LED的变温光谱。通过对光谱曲线的分析和计算,得出了被测LED的峰值波长和辐射通量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并从LED的结构与材料特性原理机制两方面作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太阳光和天空光的光谱测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一种便携式小型光谱仪对天津市区太阳光和天空光在200~850nm波段进行光谱测量.分析了一天中不同时刻的太阳光谱的变化,比较了太阳光谱与相应天空光谱间的关系,同时还给出了不同天气情况下的天空光谱测量结果及相关理论分析,并对太阳光和天空光的颜色进行了色度计算.  相似文献   

6.
多波长测温能够对高速运动物体的温度进行测量,通过算法对其数据进行处理有助于提升测量的精度。通过对四光谱高温计获得温度的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得到目标的真实温度,测温范围为700~900℃。文中对NSGA-Ⅱ算法进行了修改,使其交叉变异概率以及交叉策略具有动态的调整的能力,并采用了与差分进化算法相融合对变异的方向进行了优化。利用改进后的算法从求解的稳定性、计算的精度、收敛速度以及对于经典发射率模型物体温度的求解精度上与目前测温所采用的遗传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应用改进的NSGA-Ⅱ算法求得的目标温度精度较高,稳定性较强。  相似文献   

7.
对半导体光电探测器光谱灵敏度的测试原理进行分析研究,就研制的1套波长范围为04~11μm的采用双光路替代法,可以测试半导体光电探测器的光谱灵敏度和量子效率的光谱灵敏度测试装置进行了分析,该装置在测试过程中可以减小光源不稳定性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可以测试相对光谱灵敏度、绝对光谱灵敏度,还分析了影响该装置测试精度的一些因素,并给出了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8.
罗文斐  钟亮  张兵  高连如 《自然科学进展》2008,18(10):1175-1180
高光谱图像中的混合像元由固定的端元按照一定的比例含量(丰度)线性混合而成,在像元中分解出端元以及各端元的丰度是高光谱图像分析中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这一过程称为光谱解混.高光谱图像的一个重要几何特征是在高维特征空间中体现为单形体.在三角形中,平行线分线段等比定理揭示了计算丰度最基本的几何关系一距离比,文中把它推广到高维空间中的单形体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子空间距离比的光谱解混算法,该算法能快速、有效地获得丰度.  相似文献   

9.
影响近地光谱数据采集质量关键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近地高光谱数据采集的实践经验,利用光谱测试原理与实验数据分析了影响近地高光谱数据采集质量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光谱测试时间、测试高度、测试位置的选择及其标准白板的标定方法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此提高光谱数据采集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金属防热瓦在连续加热过程中热边表面温度和发射率的测量问题,基于多光谱辐射测温的参考温度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假设材料的光谱发射率在选定的光谱处与温度有近似相同的线性关系,通过处理两个不同温度点处的多光谱测量数据,从而得到防热瓦的真温及光谱发射率。采用多光谱辐射高温计测量了某种防热瓦在900-1300℃的温度范围内的辐射,并进行数据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只要温度估计初值与真实情况的误差在±200℃以内,即可得到较好的计算温度值和计算发射率值,测量不确定度在2%以内。  相似文献   

11.
利用阳极氧化法以草酸为电解液制得高度有序的阳极氧化铝(AAO)模板,本文研究了退火温度对AAO模板的表面形貌、结构、吸收光谱的影响.发现1 100℃的退火使AAO模板的形貌发生了改变;退火温度到达1 250℃时,模板表面完全熔融并出现龟裂.800℃和1 100℃分别是AAO模板由非晶态向γ-Al2O3和α—Al2O3转...  相似文献   

12.
 以碱性长石花岗岩为例,采用Turbo FT便携式红外光谱辐射计对其4种组成矿物(钾长石、斜长石、白云母、石英)分别进行0.71—1mm颗粒室外常温、0.71—1mm颗粒室内80℃、块体室外常温的热红外(7—14μm)光谱特征测试,以测试结果作为端元光谱对室外常温下测得的块状碱性长石花岗岩光谱进行解混,并与将ASU光谱作为端元光谱的解混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岩石与矿物端元的光谱测试条件相同时,解混效果最好;使用块状端元光谱能有效解混块状岩石光谱;ASU颗粒光谱不能解混块体岩石的矿物成分及含量。试验结果对遥感地质及矿物填图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P89C51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了一套地平仪的温度检测和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了分段建模的方法、模糊PID控制算法,结合温度传感器及温控执行机构,实现了地平仪温度的检测与控制,系统具有采集精度高、控温迅速、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新型的光纤荧光温度传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基于稀土荧光材料(Y^2O^2S:Eu)温度-荧光特性的光纤荧光温度传感器,由紫外汞灯发出的紫外光补调制成脉冲激励光,通过光纤传输激发探头处的荧光材料产生荧光,通过测量两个峰值荧光信号的值得到输出与温度的关系,温度测量误差小于0.5℃。实验结果表明,文具该测系统能够有效地消除光源不稳定及测量通道中光强度化对测量 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冻土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采用自制电阻测量装置,对不同温度的砂土和黏土试样进行了电阻测试。结果表明,当温度大于0 ℃时,土的电阻率变化不大;当温度小于0 ℃时,土的电阻率随温度的下降而明显上升。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当温度降低至0 ℃以下时,土中水分随温度的降低将逐渐部分或全部冻结为冰,而冰的电阻率大于液态水的电阻率。此外,冻土的电阻率还与土的类型有关,在干密度、含水量、温度均相同的条件下,砂土的电阻率大于黏土的电阻率。  相似文献   

16.
矿岩红外发射光谱的测定及其在石油测井中的可能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物体红外辐射的基本原理、特性以及矿岩红外发射光谱的测定,并给出了在一定温度下,对不同矿岩样品发射光谱测定的结果;讨论了红外辐射测温以及热成像系统在石油勘探中的可能应用。  相似文献   

17.
根据空间点目标红外辐射光谱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双波段红外光谱数据的目标红外特征提取反演算法,对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并对最大迭代次数、误差范围和缩放系数等影响算法计算效率与精度的主要参数的选取与设置问题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针对具有不同光谱特征的残余杂散辐射,分析了残余杂散辐射对目标-背景辐射对比度及目标红外特征提取精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论文提出的反演算法能够有效地提取不同温度目标的红外特征信息,且计算速度快、耗时短;残余杂散辐射将对目标有效辐射面积和温度的提取精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对目标温度提取精度的影响相对要小一些.  相似文献   

18.
红外热成像系统温度漂移补偿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红外焦平面阵列(infrared focal plane arrays, IRFPA)响应输出易受到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且长时间工作后易发生温度漂移,导致红外热成像系统测温误差大,为此提出了一种红外热成像系统温度漂移补偿算法。该算法建立了红外焦平面阵列响应输出随环境温度变化的补偿模型,利用该模型对IRFPA每个像素响应输出值进行逐一修正。将该补偿算法加入红外热成像系统中,进行红外目标的温度显示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减少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的测温误差,提高红外热成像系统的测温精度。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用多普勒效应测量气体放电等离子体温度的光谱诊断方法。通过直接探测来自等离子体的辐射光 ,进行光谱分析 ,从而获得多普勒效应谱线的轮廓 ,以此来间接地测量等离子体的温度。结果表明 :多普勒效应的光谱诊断方法是测量高温、高密度气体放电等离子体温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采用矿渣和粉煤灰为原料,硅酸钠和氢氧化钠为激发剂,制备了矿渣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混凝土,通过超声波检测及抗压强度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冷却方式下SFGC的质量损失及力学、声学特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高温总体上导致SFGC的质量、抗压强度及纵波波速减小,峰值应变增大,频谱中高频成分衰减; 冷却方式对高温后SFGC的损伤演化具有显著影响,经浇水冷却后的试件较自然冷却情况性能退化更为严重; 600 ℃为SFGC性能突变的临界温度,600 ℃之后,其性能急剧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