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院校培育工匠精神,不仅有助于推动企业发展,也有助于推动品质革命,还有助于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对于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就目前来看,职业院校在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中还面临着校内外环境不佳、师资力量不足以及实践活动受到忽视等诸多困境。对此,职业院校需通过改善校内外环境,深化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优化师资队伍,保障"工匠精神"培育工作的实施;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工匠精神"外化于行,助力制造强国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的中心论题是"八一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密切关系.首先,文章通过列举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赣东南革命老区从事革命活动的大量史料,揭示了植根于革命老区的"八一精神"的深厚底蕴,对于历代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培养所起的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接着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伟大理论到当今震惊中外的"中国红歌会"等方面,分析了"八一精神"原动力所产生的巨大威力,论证了思想教育的重要性;最后从校园文化建设的三个主要方面:师资队伍建设、学生队伍建设和校园环境建设,展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美好前景,从而深化了"八一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有着密切关系的中心主题.  相似文献   

3.
《模拟电子技术》理论课的研究性教学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更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和研究精神,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总结了研究性教学的涵义和方法,对"模拟电子技术"理论课中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具体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4.
"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梦想。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寻梦、追梦、筑梦的过程其实就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形成发展的过程,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内涵,科学定位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中国梦"的不同阶段所形成的不同的革命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是高职教育的热门话题之一,开展这项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有着一定的关系,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是深化高职教育改革、实现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人生价值的需要,他与高职教育育人属性、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和高职院校文化传承职能均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因此开展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工作是必要的和可行的。高职院校要从转变育人理念、扎实做好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诊改和推进产教融合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以"牺牲、奉献、创新、争先"为内涵的六安精神是六安人民进行经济社会建设、推进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精神支柱。六安精神的形成过程及其内容与皖西革命是密不可分的,皖西革命是六安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六安精神是皖西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创新。从过程看,皖西革命30年即是六安精神初孕、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从内容看,六安精神与皖西革命精神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以历史视角来解读六安精神有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其本质,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问卷调查,从教材、授课内容、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业和课堂活动等方面,了解《高级英语》的教学现状,讨论以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学生中心"教学模式的建立。"学生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顾建中 《科技资讯》2011,(35):189-189
推行"助学案"是课改精神的具体实践,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进一步落实学生主体地位,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和实现课堂效益最大化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我校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实行课堂教学改革和教育创新的一场深刻革命。  相似文献   

9.
陈赓与贺衷寒,才能出众,志向远大.由于同一时代的影响,加上两人自身情况有些相同之处,使得他们的政治理想中都含有打倒帝国主义列强、铲除军阀祸害,重视武装力量和青年团体组织的内容.并且两人都以各自的革命实践为他们的政治理想而努力过,因此他们两人与蒋先云并称为"黄埔三杰".但是,由于两人人生经历的许多方面不同,因而在革命前途和革命途径等问题上产生重大分歧,最终对两人以后的政治命运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国共产党人总结了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必须创建自己的革命军队,以革命的武装来对抗反革命的武装,才能争取到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它所孕育的八一精神有着极为深刻的内涵和特征.八一精神的内涵可以简单概括为"革命本色、奋发进取、献身为民、伸张正义"十六字,革命本色是一种抗争精神,奋发进取是一种发展精神,献身为民是一种民本精神,伸张正义是一种正派精神,而八一精神的主要特征则是强调抗争、强调发展、强调民本和强调正派.新时期,八一精神仍然绽放着光芒,仍然支撑着社会发展,因此,弘扬八一精神,对于推动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国华 《科技信息》2009,(5):173-173
1.“爱岗敬业。自强不息”邓建军精神 邓建军为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原常州轻工业学校)工电841班学生,1988年毕业,成为常州第二色织厂(现常州黑牡丹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电气技术工人。他以在我院中专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起点,立足岗位,踏实工作,不断钻研,努力创新,参与了400多个项目的技术改造,独立完成了140多个项目,仅其中一项就创造经济效益3000多万元。他带头发明的两项技术已经申请国家专利,填补了牛仔布制造业的国际空白。  相似文献   

12.
30年代左翼革命小说有些作品描绘了作家想象革命后将来临的理想社会的图景.这些文本所展开的"革命乌托邦"的图景明显是以当时中共苏维埃政权所承诺建立的"苏维埃农村"为蓝本.它们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根底,但更紧密地与中国共产党当时的政治实践联系着,凝聚了共产党当时的革命政治纲领和革命规划.显示出为中共苏维埃政权张本的征象.在乌托邦精神已成为人类普遍稀缺资源的当代,"革命乌托邦"小说为众人设想美好生活的精神和想象乌托邦的能力仍有动人的光辉.  相似文献   

13.
社区是城市运转的基本单元,社区精神文化是全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强基石。近年来,社区“道德讲堂”作为常州市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逐步实现着全覆盖,努力打造成为常州精神文化建设的独特形象,为常州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夯实思想支柱。  相似文献   

14.
"挑战杯"是目前国内影响最为广泛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引导和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挑战杯"科技活动的现状及制约因素,探讨构建科学合理的长效发展机制,将有助于高校从顶层设计出发,稳步推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作为革命精神之源和红色文化之基,八一精神聚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先进政党品质于一身,是我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及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在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期,在高校几乎已经清一色的"90后"大学生中继承弘扬、创新发展八一精神,对国民道德素质提高有着特殊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关联的视角来考察,"八一精神"的生成与发展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逻辑,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华民族救亡图存道路的政治逻辑,以及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项事业兴盛繁荣的发展逻辑"合力"作用下的结果。"八一精神"历久弥新,不仅表现在革命年代、改革开放进程中砥砺中国共产党人革故鼎新,也必将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的历史时期发挥思想引领、精神动力的作用。"八一精神"是激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引擎、是支撑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强大精神支柱、是鞭策全面从严治党的强劲道德力量。  相似文献   

17.
在大力开发"红色资源"的背景下,挖掘"革命精神"内涵为党史和军战史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但几年来的实践出现了同质化、长语化,并须经中央有关部门定论的倾向.南昌八一精神的提炼,为免除以上倾向,可概括为"旗帜、军魂和奋起".以之为基础,南昌的历史宣示点可归结为"斗争旗帜擎起、革命军魂锻造、奋起一搏的地方",而南昌城市精神可调整为"大气、开放、诚信、奋起".  相似文献   

18.
皖西革命歌曲的产生有赖于皖西地区丰富肥沃的民间音乐土壤和该地区激烈的革命运动以及军民的革命热情和音乐创造力。革命环境已经不在,但皖西革命歌曲所承载和弘扬革命精神的"余热",对于当今和谐社会的建设仍然具有价值。因此,保护和发展皖西地区革命歌曲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任务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20.
井冈山红色资源利用与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用鲜血和生命培育的井冈山精神及反映井冈山宝贵精神财富的革命旧址、革命博物馆、烈士陵园等载体,是丰富的红色资源.高校充分利用井冈山红色教育资源,大力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坚定理想信念之"魂"、立牢民族精神之"根"、夯实基本道德规范之"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