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混合式学习是整合了课堂学习与网络学习的优点,能充分发挥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本文在混合式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分析了该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2.
针对混合式学习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学习活动的混合式学习"设计过程模式,在学习元平台上的教学实践表明,该模式可有效提升在线学习参与度,实现更好的学习体验和更高的学习效率,改善学习者在线学习孤独感.  相似文献   

3.
基于混合学习理念和引领式在线学习模式,以国家开放大学网络营销专业(专科)"电商精英"课程为例,对网络课程进行了设计与个案实践。从课程目标的分析、学习者分析、资源内容的混合式设计、学习活动的混合式设计、学习评价的混合式设计等流程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效果的总结。  相似文献   

4.
经过线下教学和线上教学的摸索实践,混合式教学成为信息化教学的主流模式。"超星学习通"是一款以移动终端为主的应用软件,其多样的功能和依托的丰富资源为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提供了平台。该文通过严谨的教学设计,以2019级学生为实验对象,经过了1个学期的混合式教学实验及后期回访调查,探讨"超星学习通"在独立学院中外合作项目雅思写作中的应用,证明了"超星学习通"对雅思写作教学有辅助作用,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将"线上"互联网信息技术和"线下"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强调翻转课堂理念中的"以学生为主体"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本文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探讨了基于移动终端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背景下,如何针对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课程建设、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的改革,并结合实施效果进行反思与探究。  相似文献   

6.
在"互联网+"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出现为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了契机。混合式教学要求老师们改传统的以教师教为主的"灌输理论"式教学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体验活动"。通过线下线上教学改革的探索,建立适合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课程教学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通过设计以典型项目检测的实践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与经验。  相似文献   

7.
《传热传质学》是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三大基础课程之一,课程内容多、理论性强以及大量偏微分方程推导。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线下课程授课遇到的问题,以及分析线上课程的优势,探讨了《传热传质学》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实践模式。《传热传质学》的线上课程分别设置"知识点微视频"、"视频学习效果检测"、"典型习题视频讲解"、"知识点梳理总结笔记"、"问郭老师"、"考研题库"等内容。探讨了如何设计和制作线上课程,并分析了《传热传质学》线上线下课程有机结合的模式,为开发本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提出了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9,(5):108-111
针对MOOC(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大规模在线课程)和网络教学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文章将雨课堂和清华在线网络教学平台结合,对知识结构重建和分工,构建基于雨课堂和清华在线的深度混合式学习模式。文章以"Access数据库"课程开展了在线教学平台整合的混合学习模式的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实施实践,经过学生调研反馈发现混合多平台的学习模式在"Access数据库"课程应用效果良好,实现课前、课中和课后全覆盖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有效地提升课程关注度,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开辟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及农业推广的综合能力为教学目标,根据混合式教学理论和课程特点,在农业推广学教学中提出了"四分析、六三设计、线上线下相结合实施教学、多元化评价"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4阶段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将其应用于《农业推广学》的教学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教育对教学的广泛影响,开发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实施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已成为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浙江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际金融实务》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实践表明,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提升课堂教学互动、促进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带动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教学水平提升等效果。着眼未来发展,混合式教学改革还需从完善线上线下整体教学设计、完善教师建设应用在线课程的激励机制、完善在线课程建设应用的考核机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加强顶层设计避免多平台重复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推进,优化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