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7 毫秒
1.
以间苯三酚为中心,ω [4 (对烷氧基苯甲酰氧基)苯氧甲酰基]戊酸为液晶基元,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了芳香酯类三臂液晶化合物·这是一类不同于传统棒状及盘状液晶分子的新型结构液晶化合物·通过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谱(1HNMR)对其分子结构进行表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偏光显微分析(POM)、热重分析(TG)等手段对其液晶性能及热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此类三臂液晶化合物符合分子设计,热稳定性好,5%热失重温度高于340℃,液晶区间随着分子中末端烷基链的加长而增宽,升、降温过程中均呈现丝状织构,属互变向列相液晶·  相似文献   

2.
含液晶基元的1,3,4-噻二唑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3个含液晶基元的1,3,4-噻二唑衍生物,并用元素分析、核磁(NMR)、红外光谱(IR)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确认.其液晶性能和热行为则采用偏光显微镜(PO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及热重分析仪(TG)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化合物均可显示液晶性,其中化合物C4具有良好的液晶性能和较宽的液晶范围.热分解测试显示随着烷基链上碳原子的增加,化合物的分解温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对羟基苯甲酸二聚体、四聚体,并将其接枝到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上得到侧链液晶高分子。讨论了侧链结构与液晶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取代基上官能团位置对苄基壳聚糖衍生物液晶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4种N-苄基化壳聚糖衍生物,即N-(2-羟基苄基)壳聚糖、N-(3-羟基苄基)壳聚糖、N-(4-羟基苄基)壳聚糖和N-(3-甲氧基-4-羟基苄基)壳聚糖(分别简写为NOCS、NMCS、NPCS和NMPCS),它们的取代基上官能团的数目和位置不同.N-取代度相近,分别为0.72,0.62,0.71和0.68.衍生物溶解在甲酸溶液中均呈现胆甾型溶致液晶相.用偏光显微镜法和折射率法测得各衍生物的液晶临界浓度w分别为28%,37%,24%和27%,均比纯壳聚糖的12%有很大提高,因为取代基的引入破坏了壳聚糖分子内与分子间非常强烈的氢键作用.通过分子模拟,对4种壳聚糖衍生物分别从分子内氢键作用与分子间氢键作用两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在分子内氢键方面,NOCS较强,NMCS、NPCS和NMPCS均较弱.在分子间氢键方面,NOCS较弱,NMCS居中,NPCS与NMPCS较强.将分子内或分子间氢键作用与临界浓度相联系,可见分子内氢键强(如NOCS)或者分子间氢键强(如NPCS,NMPCS),都显著地提高了分子链的刚性,分子链的排列与取向更加规整,因而降低了壳聚糖衍生物的液晶临界浓度,这两个因素只要具备一个即可.若两者都不强(如NMCS),则分子链的刚性较小,临界浓度明显较高(37%).对于该体系,氢键的强弱对液晶临界浓度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1-溴代正烷烃、4-羟基-4′联苯基羧酸和氢醌为原料通过醚化、氧化和酯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的液晶性2,5-双[4′-(对烷氧基苯基)苯甲酰氧基]对苯二醌(化合物3).化合物3的结构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等方法确证,其液晶行为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和偏光显微镜(POM)表征.发现化合物3加热至各自的熔点以上都能形成液晶态.在液晶态可以观察到近晶相和向列相的典型织构.随分子中末端烷氧基碳原子数增加,化合物3的熔点(Tm)和液晶态的清亮点(Ti)呈规律性变化,近晶相范围和近晶相-向列相转变温度渐增,而向列相范围递减.  相似文献   

6.
将合成的含偶氮基团的液晶单体M与含胆甾基团的手性液晶单体N接枝到含氢甲基硅油上,得到系列手性偶氮类侧链液晶聚合物PY1~PY6.利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谱(1HNMR)对其分子结构进行表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偏光显微分析法(POM)、热重分析法(TG)对其介晶性能、相行为及热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聚合物PY1~PY6为互变热致液晶,均呈现胆甾相的Grandjean织构.从PY1到PY6 随着偶氮单体M含量的增加,tg呈先降后升的趋势,而ti则缓慢下降.该系列聚合物热稳定性良好,5%热失重温度在290℃以上,液晶区间在162~189℃之间.  相似文献   

7.
含葡萄糖基元的胆甾型液晶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把手性单体1-O-(十一烯)-β-D-四乙酰葡萄糖苷(M1)和液晶单体4-烯丙氧基苯甲酸胆甾醇酯(M2)接枝到聚甲基含氢硅氧烷上,手性单体的摩尔分数从0至30%,得到系列液晶聚合物.通过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谱(1HNMR)、旋光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偏光显微分析法(POM)、热失重分析法(TGA)、X射线分析等手段研究了手性单体对侧链胆甾型液晶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1~P7都有液晶性且为胆甾型液晶聚合物,系列液晶聚合物的tg和ti随手性单体含量的增加而降低,P1~P7具有较宽的液晶相范围,热稳定性较高,质量损失5%时的热失重温度均在300℃左右.  相似文献   

8.
含吸电子基的手性液晶聚合物合成和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与合成含胆甾醇基的液晶单体(4-烯丙氧基苯丙酸胆甾醇酯(M1)与含氰基的液晶单体(4-十一烯酰氧基联苯氰酯(M2)),并将其以一定比例投料与聚甲基含氢硅氧烷(PMHS)接枝共聚,合成了一系列含吸电子基的手性侧链液晶聚合物.通过热分析、偏光显微分析、旋光仪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单体M1,M2和手性液晶聚合物液晶性能.结果表...  相似文献   

9.
用脂肪醇与环氯丙烷在碱性条件下合成了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所得产品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晶体结构.该化合物采用双分子层结构,整个化合物由交叉的线性烷基链、季胺阳离子和溴离子组成.用偏光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DSC)技术研究了其液晶行为,证明该化合物为近晶相热致液晶.  相似文献   

10.
以4′-正-烷氧基联苯基-4-甲酸和2,5-二羟基苯醌为原料,通过酯化和还原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的液晶性2,5-双[4′-(正-烷氧基联苯基)-4-碳酰氧基]对苯二醌(化合物1)和2,5-双[4′-(正-烷氧基联苯基)-4-碳酰氧基]对苯二酚(化合物2).化合物2的结构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等方法确证,其液晶行为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和偏光显微镜(POM)表征.发现化合物2加热至各自的熔点以上都能形成液晶态,在液晶态可以观察到近晶相和向列相的典型织构.随分子中末端烷氧基碳原子数增加,化合物2的熔点(Tm)和液晶态的清亮点(Ti)呈规律性变化,近晶相范围和近晶相-向列相转变温度渐增,而向列相范围递减.  相似文献   

11.
壳聚糖是一种来源丰富、价格低廉、无毒无害,易降解,环境友好型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壳聚糖分子结构中具有大量的羟基与氨基等功能性基团,与金属具有优异的配位能力,完全可以替代合成高分子作为金属催化剂的载体。直接以天然高分子壳聚糖为载体,在酸性条件下采用二氯化钯进行负载,制备壳聚糖负载钯催化剂,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并将其应用于催化Suzuki偶联反应,结果表明壳聚糖负载钯催化剂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和循环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2.
以水为增塑剂,聚氨酯预聚体为改性剂,成功在密炼机中改性水溶性壳聚糖,并对改性后材料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聚氨酯预聚体与壳聚糖之间有很强的相互作用,材料的柔韧性随着聚氨酯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同时,随着聚氨酯预聚体含量的增加,材料的吸附性能逐步降低,说明在改性的过程中,部分氨基参与了反应.由于密炼之后,得到的材料是一种热塑体,因此可以使用加工设备对其进行二次加工(膜压,发泡等),扩大了壳聚糖材料的使用范围.该工作为壳聚糖材料的改性提供了一种新的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13.
1 Results Recently[1] we synthesized rigid polypyridylphenylene dendrimers (PPD) of different generations. The rigidity endows the dendrimers with shape persistence and well ordered 3D structure that allows one to control the arrangement of functional (pyridine) groups in the molecule. The arrangement can be freely varied from practically uniform distribution through the molecule to a pronounced localization either on the periphery or in the interior of the dendrimer. The desirable distribution can be r...  相似文献   

14.
羧甲基壳聚糖和季铵盐壳聚糖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羧甲基壳聚糖和季铵盐壳聚糖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改善壳聚糖在水中的溶解性。【方法】分别以氯乙酸(ClCH2COOH)和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TA)为改性剂,对壳聚糖进行羧甲基化和季铵化改性,并以改性壳聚糖对蒙脱土的插层效果为基准进行有关CM-CTS合成条件研究。【结果】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红外吸收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的分析,得出了壳聚糖的优化改性条件。制备羧甲基壳聚糖的优化条件为:反应时间6.0 h,反应温度60 ℃,m(氯乙酸)/m(壳聚糖)为3,m(NaOH)/m(壳聚糖)为4.5; 制备季铵盐壳聚糖的优化条件为:反应时间10 h,反应温度75 ℃,m(CTA)/m(壳聚糖)为4.5,m(NaOH)/m(壳聚糖)为0.8。【结论】对壳聚糖进行羧甲基化和季铵化改性,向壳聚糖中引入新的官能团,不仅可以改善壳聚糖的水溶性,同时壳聚糖/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也极大地扩展了壳聚糖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以二苯基二氯硅烷为原料,通过交替进行烯丙基化和硅氢加成反应合成了一类新型以二苯基为核的端烯丙基G0-G2代碳硅烷树枝状化合物,并对其外围进行了乙氧基功能化修饰;尝试以这种功能化的碳硅烷型树枝状化合物和TEOS混合物为硅源,以CTAB和EO20-PO70-EO20为模板,对采用共水解法制备新型有机-无机杂化中孔二氧化硅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一种简单的用化学选择性来保护壳寡糖氨基的方法,用于制备N-邻苯二甲酰化壳寡糖,这种可溶性N-保护壳寡糖前驱体对壳寡糖进一步进行可控化学修饰非常重要.通过控制邻苯二甲酸酐与壳寡糖的摩尔比、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制备了取代度不同、产物组成均一的环状酰亚胺型邻苯二甲酰化壳寡糖前驱体,并用红外光谱法、X射线衍射对N-邻苯二甲酰化壳寡糖的取代度、分子结构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邻苯二甲酸酐与壳寡糖氨基摩尔比的增加,产物的取代度增大,与有机溶剂的亲和性增加.XRD也表明,尽管壳寡糖链上悬挂很大的取代基,但N-邻苯二甲酰化壳寡糖却具有结晶性.  相似文献   

17.
首次合成了一种新型非离子型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2-羟基-3-丁氧基)丙基-丁二酰化壳聚糖(HBP-SCCHS)。用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证明在壳聚糖分子上已成功地引入了疏水和亲水基团。研究表明,该新型壳聚糖衍生物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泡沫性和乳化性,可以作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使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设计了一系列基于含氟吡咯衍生物为末端结构的新型联苯类液晶分子,其关键中间体3,4-二氟-1-(4-碘苯基)吡咯通过环化、脱氟化氢芳构化两步反应获得. 进一步甲酰化、成肟、脱水氰化得到侧位衍生的2-氰基-3,4-二氟-1-(4-碘苯基)吡咯. 将它们与联苯类液晶砌块芳基硼酸偶联,得到目标产物. 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核磁共振氟谱(19F NMR)、质谱(MS)、高分辨质谱(HRMS)或元素分析(EA)对新分子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热差扫描量热仪(DSC)、偏光显微镜(POM)、热重分析仪(TGA)、紫外和荧光检测其物理性质和液晶性能,结果表明,这些新分子具有典型的液晶相,以及良好的热稳定性. 含氰基的液晶分子具有较高的荧光强度. 计算结果表明,含氟液晶分子的偶极距大于相应无氟液晶分子的偶极距,偶极距的增大有利于提高液晶分子的的介电常数.这些氟和氰基取代的吡咯作为一类新的砌块,为将来合成偶极距大的液晶新分子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The interactions of amino-terminated, and ethylenediamine core poly(amidoamine) (PAMAM) dendrimers and their derivatives with bovine serum albumin (BSA) were investigated by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BSA decreased after the addition of different modified dendrimers, and the extent of the fluorescence quenching caused by various modified dendrimers strongly depends upon the different functional groups on their surfaces. We also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 of pH and ionic strength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various modified dendrimers and BSA. Circular dichroism (CD) spectroscopic measuremen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 of α-helix structure of BSA decreased after the addition of different modified dendrimers, which indicated that dendrimers induced changes in the secondary structure of BSA.  相似文献   

20.
以Fe3O4作为磁性纳米粒子,悬浮交联法制备磁性壳聚糖微球;以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在磁性壳聚糖微球表面固定离子液体;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磁性壳聚糖固定化离子液体对丙烯酰胺的吸附性能.吸附动力学实验表明:2 h吸附容量为1.45 mg/g,3 h吸附基本达到平衡.结果显示:制备的磁性壳聚糖固定化离子液体对丙烯酰胺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