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移动计算技术的高速发展,HIP因其在移动主机支持及安全等方面的优越特性而备受关注.可尽管HIP在保护通信两端方面具有卓越的安全特性,但作为HIP通信节点的中间系统(如NAT/FW系统)却不能得到有效保护,尤其是在不对称路由环境下的HIP中间系统,很容易遭受攻击.本文在分析HIP通信及其中间系统的基础上,结合HIP注册扩展协议,提出一种在不对称路由情况下的安全的基于HTN(HIP through NATs)的HIP中间系统模型.该系统不仅让HIP通信主机可以感知链路上的NAT等中间系统,HIP中间系统也可以通过注册协议,来学习连接状态信息,并验证通信发起主机是否真正感兴趣于成功建立HIP连接,并为后续更新报文的验证提供可信依据,从而有效避免遭受DoS及MitM攻击.  相似文献   

2.
处于Internet上的主机或处于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协议)之后的主机与网内主机建立对等连接是实现P2P(Peer-To-Peer,点对点)通信的关键.本文在分析了基于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穿透NAT的实现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基于UDP协议P2P通信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3.
一种增强Ad hoc网络路由协议安全性的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AdHoc网络是一种新型的无线移动网络 ,由于它具有开放媒质、动态拓扑、分布式合作及受限的网络能力等特点 ,所以特别容易受到攻击 .在Adhoc网络中 ,一个节点不仅是一个主机 ,而且是一个路由器 ,它可以在网络中寻找和保持到其他节点的路由 .如果路由被误导 ,整个网络可能陷于瘫痪 .所以 ,路由安全是整个Adhoc网络的安全中最重要的一环 .论述了Adhoc网络几种路由协议 ,并针对Adhoc网络中AODV协议的黑洞攻击 ,提出了一种增强性的安全解决方案 ,该方案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黑洞问题并可防止假冒攻击  相似文献   

4.
针对战术移动自组网协议的安全性、脆弱性等问题,分析并仿真出适用于战术移动自组网的攻击方案,增强对敌方战场通信电台的控制能力,造成敌方战场通信指挥系统性能衰减甚至瘫痪.该方案从战术移动自组网的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内联网层、传输层的协议特征分析,解析战术网络电台在MAC层信道竞争接入、内联网层拓扑更新和传输层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的3次握手机制下存在的协议漏洞,并在NS3网络仿真平台中分层构建不同的攻击模型.该模型在内联网层解决了传统移动自组网中路由黑洞攻击不适用于战术移动自组网的问题,同时在传输层重构了TCP半连接队列机制.对比了攻击前网络性能的变化,仿真结果表明,各层实施的攻击技术都能有效降低战术移动自组网的网络性能,验证了所建攻击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网络地址转换技术的实现与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是解决当前Internet网络IP地址匮乏的一种有效手段,同时又是一项网络国界安全防范措施,本文在分析了NAT基本原理基础上,详细阐述了NAT网关的注册地址分配策略、路由策略、IP数据的修改以及安全和加密等技术细节,给出了NAT在网络层的实现策略,包括TCP/IP驱动系统的结构、IP协议在Linux中的实现和NAT技术在IP层的实现,最后,文章展望了NAT技术的发展趋势:端口地址转换PAT和NAT的跨主干网技术。  相似文献   

6.
一种改进的下一代无线通信网络移动切换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移动IPv6和HIP的移动性管理方案在双方同时移动时无法实现无缝切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无缝切换方案SH-HIP。该方案利用RVS服务器作为锚点,维持主机标识与当前IP地址的映射关系,并且转发更新数据包,有效地解决双方同时移动时连接丢失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不仅在双方同时移动时可大大减小切换延时和丢包率,而且保持了HIP的安全性,能有效抵御拒绝服务攻击以及中间人攻击.  相似文献   

7.
在NAT后的主机之间建立TCP连接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防火墙及网络地址转换(NAT)设备的流行,这对P2P协议建立连接造成了极大的问题。当配置了NAT之后,它们限制了由外网发起到内网的建立连接请求。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在两台NAT之后的主机之间直接建立TCP连接的新机制,这种机制只需要来自第三方主机的简单帮助即可。通过这种机制,我们可以在传统NAT之后的两台主机间建立直接的TCP连接。一旦连接建立之后,应用程序就可以使用标准的TCP实现相互通讯了。  相似文献   

8.
移动代理是一种可以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自主异步传输的程序,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移动代理安全性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保护代理免受恶意主机的攻击是移动代理系统独有的安全问题。由于代理必须在主机环境中运行,有效解决该问题比较困难。提出一种基于代码控制流混乱和时间核查技术的移动代理保护方案,该方案在实际网络管理系统中进行了验证,能够有效识别恶意主机,移动代理的保护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9.
关于移动IP中路由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本移动IP协议 (简称MIP)迫使移动主机必须通过其主代理 (homeagent)为所有的分组进行路由 ,从而产生“三角路由问题” ,如附图所示 .为解决该问题 ,我们给出了有关基本移动IP协议的扩展操作 ,使得在移动主机和对应通信节点之间可以不必通过主代理而进行路由 ,达到优化路由的作用 .这些扩展 ,称为路由优化操作 (简称ROMIP) .附图 三角路由示意图1 路由优化技术概述1.1 基本思想路由优化的基本思想是 ,将隧道技术应用到发送分组的一般IP主机上 ,省去主代理的转发 ,最终解决“三角路由问题” .具体而言 ,当主代理…  相似文献   

10.
为高效安全地保护移动代理路由,针对移动代理的选择式路由结构,利用基本加密签字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移动代理的安全选择式路由协议,并对该协议的安全性和计算复杂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协议不仅满足移动代理选择式路由的所有安全性质,而且与已有的基于嵌套加密技术的惟一方案相比,计算复杂度得到了显著的降低,用户和路由主机的计算复杂度均从原来的O(n2)变为O(n);同时,新协议还具有很好的扩展性.  相似文献   

11.
实验室采用高压热等静压法(Sintering+HIP)对超细WC-10Co复合粉烧结体进行烧结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1 360℃的温度下烧结,其抗弯强度较真空预烧前提高19.95%,致密度提高了2%以上,最高达到了97.92%,同时细化了晶粒,提高了合金的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12.
Nd-Fe-B磁体热等静压烧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热等静压烧结对Nd-Fe-B磁体的致密度、显微组织及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压烧结磁体相比,热等静压烧结磁体的内部存在较多的孔洞,致密度、晶粒取向度及磁性都有所降低.用加热Ar气热膨胀而产生热等静压进行烧结的办法不适于制造高性能的烧结磁体.  相似文献   

13.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的铟锡氧化物复合粉末经冷等静压成形后进行热等静压致密化所得靶材常常会产生裂纹.用电子探针分析了铟锡氧化物热等静压后裂纹处铟、锡和氧的成分分布.结果表明,裂纹处铟含量极低,锡含量极高,而氧含量低于配比含量,这与In2O3 和SnO2 在高温下不同的分解行为有关;粉末经高温煅烧预处理后,进行热等静压致密化所获得的靶材的相对密度可达到98 % 以上,且裂纹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14.
高纯Ti3SiC2块体的热压原位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Ti、Si和石墨粉为原料,以少量的Al为反应助剂,用反应热压(HP)工艺在1 450 ℃和25MPa下2 h制得纯度为97%、相对密度为98.45%、粒度为5~10 μm的Ti3SiC2多晶块体.其弯曲强度为407 MPa、室温电阻率为0.22×10-6 Ω·m、维氏硬度为3.97 GPa.与Barsoum和Ei-Raghy在1 600 ℃和40 MPa下烧结4 h获得的样品相比,本样品显示了较低的弯曲强度,基本相同的纯度、电阻率和硬度.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WDW-100 KN万能拉伸试验机、PLA30050疲劳试验机,结合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等级微观疏松冶金缺陷经热等静压处理(HIP)工艺处理后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HIP工艺处理温度对Q值(合金材料综合性能数值)影响最高,其次为HIP压力与时间。ZL114A合金Ⅲ级微观疏松冶金缺陷经540℃与140 MPa下HIP处理4 h后,合金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布氏硬度与轴向疲劳寿命分别增至340 MPa、280 MPa、8%、125HBS和4.1×105,综合力学性能Q值达到475.45。综合工艺成本与使用效果考虑,ZL114A合金优先选用540℃、140 MPa与2 h的HIP工艺参数。相同HIP工艺参数下,与Ⅲ级微观疏松冶金缺项相比,Ⅰ级与Ⅱ级微观疏松冶金缺陷区域经HIP处理后的Q值分别提升5.1%与2.4%;Ⅳ级与Ⅴ级微观疏松冶金缺陷区域分别降低15.98%和25.61%。  相似文献   

16.
FGH95镍基合金组织结构对持久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温度热等静压FGH95合金进行完全热处理、组织形貌观察、XRD谱线分析及持久性能测试,研究FGH95合金组织结构对持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HIP温度升高,分布在原始颗粒边界处的粗大γ′相数量和尺寸逐渐减小,当HIP温度提高至1 180℃,晶粒明显长大。热等静压合金经完全热处理后,粒状碳化物沿晶界和晶内不连续分布,且细小γ′相在基体中弥散析出。经X线衍射分析,随热等静压温度升高,γ和γ′两相晶格常数略有增加,但错配度逐渐减小;在650℃,1 034 MPa条件下,由于1 120℃HIP合金完全热处理后具有较高的晶格错配度,致使合金具有较长持久寿命;合金在蠕变期间的变形特征是位错滑移,位错绕过或剪切γ′相。  相似文献   

17.
对比研究了FGH95合金在不同热加工工艺和热处理制度下合金的组织及γ′的分布,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了不同热处理制度处理后合金的组织及时效后γ′的中心暗场相,测试了室温(20℃)和高温(650℃)材料的拉伸性能,并对高温瞬时断裂区断口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相同热处理工艺,HIP温度越高,时效析出的γ′相尺寸越大;不同热处理制度均能够改变γ′的分布;盐浴冷却明显增大中等尺寸γ′相数量,显著提高合金高温塑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行星式球磨机对Fe-3.0Cr-3.0Mo-0.5Cu.0.5C-33TiC新型钢结硬质合金混合粉末进行高能球磨,对烧结后的合金进行热等静压和锻造处理,研究球磨时间、热等静压及锻造工艺对合金组织、性能及孔隙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能球磨使粉末细化和成分均匀化,促进烧结进程,随球磨时间的延长,合金组织细化且致密;热等静压和锻造工艺可进一步减小和消除合金中烧结后残留的孔洞等缺陷;锻造作为最后工艺,可使TiC颗粒之间的连接破碎,促使硬质相颗粒弥散分布,从而改善烧结组织,提高合金的致密性及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9.
ZrO2(3Y)增韧增强WC-20%Co金属陶瓷复合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等静压真空烧结工艺制备了不同含量ZrO2(3Y)/WC-20%Co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进行了硬度、抗弯强度和冲击韧性等力学性能测试,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微观组织及冲击断口成分,用X射线衍射定量分析计算了力学性能试验前后t→m相变量.实验表明:ZrO2(3Y)在WC-20%Co基体中呈球形,均匀分布在Co相和WC相中,该复合材料抗弯强度和冲击韧性明显提高,硬度指标提高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Language markedness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languages, and is reflected from hearing, vision and sense, i.e. the variation in the three aspects such as phonology, morphology and semantic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markedness in language use following the three perspectives, i.e. pragmatic interpretation, 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 and cognitive interpretation, with an aim to define the function of markedn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