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以三峡宜昌方言词语的组合特征及相关问题作为考察对象,对其具有典型的事例进行概括阐述。内容涉及名词后缀、代词构成以及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助词如“神”、“哒”等。  相似文献   

2.
广州方言中的底层词,除保留在地名和口语中之外,有的既是口语词,同时又是构成地名的词语,本文所讨论的“栏”与“墟”就是这一类词语。通过对它们在广州方言中的留存、变异以及衍生出来的系列词语的考察,不仅可以探索它们从少数民族语言进入到汉语的过程,更能深入地了解粤语与少数民族语言的关系,而且对认识社会经济的发展给词义演变所带来的影响,也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孝感话属西南官话。这个地区的方言,历来认为是典型的楚语,而今流行的方言词语中保留了许多古语遗迹。一些有间无字的方言词,可以从古书上找到来源,考出本字。  相似文献   

4.
根据现存方言并证之以古代语言资料,可以知道赏心之“赏”,是“爽”字韵头脱落后的方言口语记音。这种语音现象具有普遍性,以之解释一些历来释有疑义的词语如“伤心”、“行唐”、“桑新妇”、“刚”、“松臊”等,均可豁然明白。  相似文献   

5.
常州方言词汇丰富多彩,其中“鬼”字族的形式颇为显著。常州方言“鬼”字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构形法和造词法上。在构形法上包括两大类,一类是“鬼”作为“前加成分”和“后加成分”;另外一类是重叠式的结构。而在造词法上主要表现在谐音法和修辞法两个方面。通过与普通话相关词语的比较研究,在词语形式和词语意义两方面总结出常州方言“鬼”字族异于普通话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6.
耒阳市位于湖南省的东南部。耒阳方言属客家话还是赣语,向来存在分歧。文章先选取“脑”、“背”、“脚”、“湄”、“公”、“婆”、“牯”、“牯佬”等有代表性的耒阳方言口语常用字进行分析,再用100个方言特征词与客家话、赣语进行比较,从未阳方言的词汇特点的角度论证耒阳方言属于客家话。  相似文献   

7.
开封方言本字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小品、相声等电视文艺节目很多都使用方言表演,这使方言趋热。另外,人们喜欢用方言写作,以显示语言的地方特色。开封人也不例外。开封方言中保留了大量的古汉语词语,由于这些词语普通话中没有,开封方言也只在口语中使用,很少写下来,因此,有人写下来时就想当然地写做某字。这些看似正确的字其实是别字。这种随意用字的现象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分析字形,查阅文献,还是能为这些词语找到它们的本字的。  相似文献   

8.
“没查没利”见于《西厢记》二本三折。明王伯良解曰:“方言无准绳也。”今学者王季思则认为“卖查梨”。其实,“没查没利”本是北方方言,今仍保留在北方个别地区,当是“没咋哩”(没怎么样呢)的意思。  相似文献   

9.
杭州方言儿尾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杭州方言儿尾的研究,包括一、儿尾的作用;二、儿尾的结构;三、儿尾词语的语音变化;四、杭州方言儿尾的源流;五、杭州方言儿尾与诸方言比较等问题。本文只着重讨论杭州方言儿尾的作用。杭州方言在吴语中是比较特殊的,使用范围不大,仅杭州市区。但杭州是游览名城、古都、浙江省的省会,影响很大,其“儿尾”词语之丰富,与北京方言的“儿尾”词语一样,在国内外是很出名的。北京话的“儿尾”词语研究者颇多,也较深入;杭州话“儿尾”词语提说者虽多,但还没有人深入地探究过。  相似文献   

10.
张成凤 《南昌高专学报》2011,26(1):67-68,74
方言中的许多词语和现代汉语词语的用法雷同,许多人在研究方言时常常把方言中的词语与现代汉语中的相关词语来作比较,以寻求二者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种做法诚然很好,为我们更好地掌握方言和现代汉语知识提供了方便,但在某种程度上,在比较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时存在着多种误区,主要在词语的词义、词性以及用法等方面。本文就一些具体的方言为例来说明二者比较中存在的误区,以得到更为科学地认知。  相似文献   

11.
近代汉语里产生的部分俗语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在以前的古代文献中也较为少见,一些注家和部分辞典 在作注解释出现诸多乖误。本文通过云南方言诠释了几条元明清小说中的俗语词,对其音、形、义作了考释。  相似文献   

12.
清代乾嘉时期陕西省著名的碗碗腔剧作家李芳桂的《李十三十大本》中保留了许多关中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特点,是研究清代关中方言的一份十分难得的珍贵材料。《李十三十大本》中逆序词数量较多,将其逐条记下,举其他白话著作或方言用法为例并释义。  相似文献   

13.
福建长汀客家话具有复杂的变调规律;来母字大多不念l,却念成t;有些名词动词形容词和虚词在别的方言中少见;一些习俗方面的词语在别的方言中少见。这些特殊现象,构成了长汀话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4.
合肥方言是北方方言的一支,但在具体表达上又表现出非常鲜明的自身特点,语调中入声偏多偏重,发声中开合分辨且显得平直而贴近“中原雅音”,词义中既有同音多义也有多音多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取了嘉鱼方言中的部分口语词,力图通过考证,能在古汉语中找到它们的本字。  相似文献   

16.
“毕兹卡”是土家语对土家族的自称,“毕兹卡”的具体翻译成汉语是什么意思?最传统的说法是“毕兹卡”是“本地人”的意思。但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考察,土家语“毕兹卡”与汉语“本地人”没有对译关系,也就是说,土家语“毕兹卡”中没有汉语“本地人”对应词来对译。从语言学、民俗学和历史学的角度看“毕兹卡”是“男人哭嫁的民族”的意思。  相似文献   

17.
方言之间的差别不仅表现在语音上,同样也表现在词汇上,各种方言中都存在着与其他方言起区别作用的特征词,研究方言中地方色彩浓厚的词汇的理据,即这些词汇形成和演变的原因,对于找出某种方言的特别之处有重大的价值。因为这些理据打上了造词时的思维特征,具有很鲜明的地方色彩。本文就是以萍乡方言为例,探讨萍乡方言特色词的理据。  相似文献   

18.
论闽南方言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闽南方言岛是明、清以来随着闽南地区的居民小规模向外播迁而在其他方言区内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它对于探索特定的语言环境下语言的交际、语言的接触和语言的演变都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闽南方言岛的地理分布、闽南方言岛的历史形成、闽南方言岛的语言生活、闽南方言岛的语言接触和语言演变是探讨闽南方言岛必须涉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云南罗平方言属于北方方言西南官话区。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调查字表》为基础,根据罗平方言的用字情况,删去方言中不存在的字(词),少量补充罗平方言常用而《方言调查字表》未列的字,调查归纳罗平县城关镇的语音系统,收入同音字汇单字3100多个。  相似文献   

20.
“孙子的子女”及“孙子的孙子女”这两个称谓的方言用词比较复杂,存在着多层次交叉的现象。这两个称谓的方言词来源有两种:一是秉承古词用法;一是古称谓词指称的泛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