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升金湖湿地保护区自然条件、鸟类在升金湖湿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升金湖湿地保护区鸟类分布特征,提出升金湖湿地保护区鸟类保护以及科学开发利用升金湖湿地鸟类生物多样性和旅游资源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2.
选择洪河保护区及其周边为研究区域,充分利用历史图件、遥感资料和GIS技术反映保护区及其周边土地利用变化,并对保护区内湿地景观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1983年以来,洪河保护区周边高强度的土地开发活动导致了湿地面积以60 km2/年的速度减少;(2)保护区内湿地景观多样性降低趋势明显,表明原有的保护区与周边之间明显的景观生态联系因土地利用变化而被强制割断;(3)保护区周边湿地景观严重破碎化以及土地排水活动是保护区湿地景观多样性变化的根本原因;(4)恢复保护区周边一定面积的湿地,维持保护区与周边区域适当的景观连续性,恢复保护区基本水文条件是维护保护区自然保护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高原湿地保护直接影响到区域生态、气候、环境调节的功能作用,也是区域综合经济多元体系研究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所以加快高原区的湿地保护是十分重要的。丽江拉市海湿地是云南省高原湿地保护区中湿地生态系统保存较为完整、湿地植物较为丰富的保护区。在分析保护区丰富的旅游资源等优势与现阶段旅游发展现状的反差基础上,以湿地生态保护为基础的旅游资源开发需要跟上发展进程,既能达到保护湿地、利用湿地的目的;也能满足人们向往自然、亲近自然的旅游需求。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保护湿地资源,通过调查分析十八索湿地保护区的重要生态因子、生物多样性以及湿地生境特征,探讨影响十八索湿地生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因子,提出了具体的保护对策与建议:一是恢复和扩大保护区湿地保护范围;二是加大长江以及青通河、九华河水系的治理力度;三是启动和完善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四是科学利用生态资源,完善保护区监管网络和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5.
系统阐述了甘肃黄河首曲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的特点和现状,分析了保护区内湿地萎缩、河流断流等问题,从而提出了恢复和重建湿地生态系统的相应对策、加强保护区建设等一系列措施,以期为保护区湿地资源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阐述黑龙江绥棱努敏河自然保护区资源现状,分析保护区湿地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保护区的建设进行效益评价,提出湿地资源保护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7.
喀斯特湿地是广泛分布在喀斯特地区的一种特殊的湿地类型,其生态地位举足轻重,探索喀斯特湿地生境质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对喀斯特地区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会仙湿地保护区2000和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通过InVEST模型评估会仙湿地保护区的生境质量,利用地理探测器探测影响会仙湿地保护区生境质量变化的自然和人为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2000至2020年建设用地明显扩张,草地和水体显著减少;2)会仙湿地保护区生境质量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生境退化度有所上升,生境质量较差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研究区的北部、中部和东北部;3)地理探测器识别出会仙湿地保护区生境质量空间变化受自然和人为因子的综合作用,主导影响因子是GDP(q为0.135),其次为夜间灯光指数(DMSP)(q为0.053);交互作用探测结果表明,各因子对生境质量影响呈现出双因子增强效果。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会仙湿地保护区生境质量的时空演变过程,可针对会仙湿地生态建设的问题提出可行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陈永霞  马建云 《甘肃科技》2008,24(7):152-153
调查了首曲湿地功能保护区的林地资源,并分析了玛曲林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和保护的重要性,探讨了玛曲林地资源对该区湿地功能保护区的水源涵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黄河河口湿地保护区的描述,以及调水调沙前、后各项指标的比较,说明了调水调沙不仅增加了湿地面积,而且改善了河口湿地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各种珍稀鸟类数逐渐增多,维持了生物的多样性,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综合评价由生态评价、社会经济评价和有效管理评价3部分组成.应用层次分析法得到的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综合评价值为71.71分,表明该保护区综合功能和管理能力较好,保护价值较高,能满足保护区持续发展的需要.评价结果还表明保护区在社会经济效益和有效管理方面需要得到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1.
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类型包含河流湿地、河漫滩湿地、草甸湿地等,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通过对黄河湿地生态环境的分析,指出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姚顺 《科技信息》2009,(36):72-72
本文介绍河口湿地的概念、组成和作用后,分别论述了我国五大河口湿地:辽河河口湿地、黄河河口湿地、长江河口湿地、闽江河口湿地和珠江河口湿地的组成、保护区、动植物种类、生态价值,并为河口湿地保护管理及合理利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前,地处深圳湾两岸的福田保护区和米埔保护区的红树林湿地在景观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相似,但近30年来深圳城市化高速发展所带来福田红树林湿地的景观破碎化过程,导致两岸红树林群落特征产生了较为明显差异。以World View-2高分辨率影像为数据源,采用导数光谱法结合基于面向对象的支持向量机的分类方法对深圳湾湿地的红树林群落进行分类,总体精度达到0.902,Kappa系数为0.859,符合要求。进一步运用景观指数对其进行定量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米埔保护区红树林现存面积为346 hm~2,福田保护区红树林现存面积仅为89 hm~2;秋茄群落是深圳湾两岸湿地的最主要优势景观类型,白骨壤群落和桐花树群落是优势群落;(2)福田保护区红树林的景观破碎化程度比米埔保护区高,尤其是本地种秋茄群落和白骨壤群落的破碎化程度较高;(3)福田保护区景观斑块形状多呈正方形分布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活动的作用,而处于米埔保护区的天然红树林则呈现不规则的分布状态。  相似文献   

14.
海水重金属是海洋环境质量评价体系中的重要因子,目前珠江口重金属污染问题突出,红树林湿地面积减少,为保护红树林海域环境、改善海水质量,探讨红树林湿地海水重金属的影响因子,对珠江口南沙红树林湿地、淇澳红树林保护区和深圳红树林保护区进行海水采集.通过电感耦气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测定样品中Hg、Cd、Pb、Cr、As、Cu、Zn含量,并基于综合指数法评价海水质量.重金属含量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珠江口红树林湿地海水重金属含量居前的元素是Pb、As、Cd、Hg,含量较少的是Cr、Cu、Zn;综合3个研究区域单项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程度,由高到低排序为:Hg、Cd、Pb、As、Cu、Cr、Zn;南沙红树林湿地、淇澳红树林保护区、深圳红树林保护区综合指数分别是2.132、13.074、6.398,南沙红树林湿地海水重金属污染为中度污染水平,淇澳、深圳红树林保护区海水重金属污染为严重污染水平;地理位置、潮位流速、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产业活动影响红树林湿地海水重金属污染程度,而水质要素对红树林海水重金属影响机理较为复杂,需进一步探讨.文中评价珠江口红树林湿地海水重金属污染程度,探讨其影响因子,对保护珠江口红树林湿地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安徽湿地现状与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对安徽全省湿地的概况、类型、历史现状、重要湿地、湿地资源和现有湿地保护区进行系统描述,提出了湿地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并首次对安徽湿地标准、功能、类型等,进行了科学论证。/  相似文献   

16.
杭州湾湿地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杭州湾湿地是华东重要湿地之一,被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介绍杭州湾湿地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指出当前杭州湾湿地保护中面临的不利因素主要有环境污染、天然栖息地减少、人为干扰与破坏;建议加强湿地立法,建立相关部门协调机制,加强湿地保护与管理,加快保护区建设步伐,合理开发利用现有湿地资源.  相似文献   

17.
郑州黄河湿地生态旅游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对本区生态旅游开发进行了评价,并指出现阶段湿地旅游开发利用面临的问题.为此,提出合理开发建议:科学制定湿地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循序渐进地构建郑州黄河湿地生态旅游带;加强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正确处理湿地生态旅游与湿地保护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运用遥感数据,以黑龙江省三江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多项Logit模型、双重差分模型、倾向得分双重差分模型评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效果。通过对模型结果进行对比发现,相较于其他3种模型,倾向得分双重差分模型能够减少选择性偏差,以及直接采用双重差分模型产生的混杂偏误,从而得到更为真实的保护效果。倾向得分双重差分模型的结果表明,建立保护区能够有效保护湿地,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建立保护区比不建保护区湿地率增加6. 18%。  相似文献   

19.
运用遥感数据,以黑龙江省三江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多项Logit模型、双重差分模型、倾向得分双重差分模型评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效果。通过对模型结果进行对比发现,相较于其他3种模型,倾向得分双重差分模型能够减少选择性偏差,以及直接采用双重差分模型产生的混杂偏误,从而得到更为真实的保护效果。倾向得分双重差分模型的结果表明,建立保护区能够有效保护湿地,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建立保护区比不建保护区湿地率增加6.18%。  相似文献   

20.
安庆沿江湿地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庆沿江湿地保护区南临长江,占安徽省湖泊湿地面积的1/3,是目前长江中下游最大的湿地保护区。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采样分析,对安庆五大生态湖泊表层水体的总磷(TP)、总氮(TN)、高锰酸盐指数(IMn)、叶绿素a(Chla)、透明度(SD)等指标进行分析,构建富营养化模型评价水质。结果表明:沿江湖泊湿地中白荡湖、菜子湖、嬉子湖达中营养化水平,石门湖达轻度富营养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