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段建平 《科技信息》2008,(23):215-216
传统语文教学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阻碍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发展。探究性学习通过激发学习兴趣,设置探究的情境,创设探究的氛围,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处理信息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黄小春 《科技资讯》2010,(15):248-248
在学生新旧知识体系发生摩擦的情况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的实质在于利用反生活事件和体验、展示的实验事实、利用认知矛盾的现象来创设矛盾情境,激发认知冲突,打破原有的思维平衡状态,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和不断的自我发展,从而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化学学科的教学重在引导学生走自主学习和探求知识之路,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之中,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和提高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刘海峰 《科技信息》2009,(12):241-242
新课标的实施,使得情境——探究——发现的学习过程被广大教师采用。学习情境的创设无疑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起到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因此,教师就要在平时多加思考,将学习情境的创设与数学知识的学习联系起来,将数学知识赋予故事中、赋予生活中、赋予新旧知识的联系中,从而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求知欲的带领下,探究数学知识的奥秘,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5.
生活经验和教学实践告诉人们数学的知识、思想、方法必须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实践活动去理解和发展,并不是单纯依赖教师的讲解就能获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创设情境,依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发生、发展过程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那么课堂中如何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导入技能是教师采用各种教学媒体和各种教学方式,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明确学习方向和建立知识联系的一类教学行为技能。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紧扣学生心弦,激发学生求知动力,使其自觉地学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而教师对新课内容的巧妙导入,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能动性,进而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做到成功地导入呢?本文就教学导入方式问题,谈淡自己的一些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7.
罗长春 《科技资讯》2013,(12):184-184
教师要在教学中要根据文本内容,创设情境、移情体验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中把握知识,陶冶性情,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运用多种方法、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浓郁的教学情感氛围中把握知识,训练思维,陶冶性情,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这些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提供了正确导向,真正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形式,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为学生服务,要以学生为主体,转变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 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对其智能培养的前提.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更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最好的学习动机,乃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发生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针对电专业这门学科的特点,在讲解新课之前,应以日常生活中有趣事例创设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把需要解决的课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之中,在他们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意以下要求:①问题要小而具体;②问题要新而有趣;③要富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10.
在化学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学中教师多利用化学与物理、生物等学科的交叉知识创设教学情境,而对于运用历史、地理,特别是语文知识创设情境则涉猎较少.本文将语文知识与情境创设有机结合,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诗歌教学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诗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艺术美。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能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中职语文诗歌教学中,创设合适情境,层层深入,从而提升学生的诗歌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为培养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主动探索、自主创新的能力,教师需要在数学课上努力创设一个与之适应的教学情景,以激发学生自觉地去发现、去探索、去大胆地尝试,以达到促进其思维发展的目的。下面笔者就设置教学情景中的设疑、激疑两个环节谈几点做法,供大家参考。一、创设问题的情境一一眨眨“问题是最好的老师”,数学问题的解决是从新的数学问题情境中开始的。在教学中教师应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保持积极进取的心境,思维持续处于活跃状态。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常常可以采用以下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杨建华 《科技信息》2009,(13):273-273
问题情境教学在生物教学中有重要应用。简单介绍问题情境教学的含义、特点、类型;生物教学中常见的三种问题情境模式;生物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发展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深刻性、创造性、发散性,培养学生情感意志;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指在数学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呈现采用特定的方法,来达到激发学生主动地联想、想象、积极地思维,以获得某种与新学内容有关的形象或思维成果;或使学生产生某种情感的体验。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有意义的建构方式获得的。  相似文献   

15.
根据新课程规定,教师既要在学生制定学习目标给予帮助,还应帮助学生确定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策略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设合适、恰当的教学情境,努力给学生的学习服务营造一个和谐的、支持的、接纳的课堂氛围。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情境怎样巧妙设置,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上,培养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该研究者总结:播放音乐渲染气氛创设情境;视频再现创设情境;运用美的语言去感化学生渲染情境;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借助实物创设情境等等。  相似文献   

16.
曾志和 《科技资讯》2011,(15):194-194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和教学效果有着直接影响,要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是非常必要的。本文试图发掘体育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因素,多形式创设教学情境,活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亲自去感受、去探索的欲望,对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性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认为,创设问题情境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生物课堂中,寻求学科教学中更深层实施情境教学的意义和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以期在生物教学中更好地实施问题情境教学法和带动师范生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创设更加良好的问题情境,以促进更多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徐福敏 《科技信息》2009,(12):253-253
语文学科在课堂教学中,要以人为本,实施有效教学,在探索性、自主性、研究性的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从事语文教学的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做才能实现课改的目标呢?这是语文教师要思考的,而且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语文教师要想真正提高实际语文教学水平,一定要激发问题意识,创设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19.
孟静 《科技咨询导报》2011,(24):179-180
创设教学情境是指教师有意利用环境、情感、艺术等因素来调动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以协调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掘人的生理和心理潜能,它可以激发学习情趣,拓展思维空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目前中学的地理教学非常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学会了什么而不是学了什么,因此新形式下老师的教学观念要发生很大的变化,不能光靠讲解知识满足学生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有兴趣学,更要在快乐中学习。  相似文献   

20.
在新的课程教学背景下,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局限在教会学生基础的语文知识,而是把语文课堂作为一个丰富多彩的舞台,教师在语文教学课堂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为学生创设生动,恰如其分情境氛围,可唤起学生的想象和愉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以美去激发爱,让教育性渗透其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让学生从被动学会向主动学习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