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本文在分光计测最小偏向角的实验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推导,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了不同顶角和不同折射率的三棱镜对最小偏向角的影响,以便在实验中更快的找到最小偏向角。同时对数据处理部分作了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2.
基于最小偏向角法和掠入射法测量三棱镜的折射率时,存在不易测准最小偏向角或明暗分界线的位置,测量量较多及测量原理复杂等缺点,本文提出了垂直折射法测量三棱镜折射率的理论公式和实验测量方法。采用此方法对两种不同顶角三棱镜进行测量,通过计算其折射率,验证了该方法的测量误差较小,可行度高。  相似文献   

3.
最小偏向角法测液体折射率实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最小偏向角测量液体折射率的实验原理和方法,实验时利用分光计观测谱线并测量光线通过盛满待测透明液体"方体池"的最小偏向角,进而得到待测液体的折射率。实验结果表明,最小偏向角法实验操作简便,测量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4.
根据分光计测定棱镜折射率的方法,提出了可以用分光计测定透明液体的折射率,从理论上推导出最小偏向角及此时入射角、折射角满足的条件,并且得出光线通过平板玻璃时不会发生折射,只会平移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最小偏向角法测量三棱镜玻璃折射率的原理,给出了偏向角与入射角的一般表达式,并用Mathematica软件画出了其变化曲线,为快捷地找到出射光线,掌握出射光线的移动规律,准确判断最小偏向角的位置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测量了光源各谱线的折射率,由实验数据,用最小二乘法得到三棱镜的色散公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棱镜折射率的最大偏向角测量法,最小偏向角法,临界角法和掠入射法进行了讨论。从理论上阐述了其测量原理,导出了测量原理公式,讲述了实测方法和实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用最小偏向角法测定了可见光中不同波长的光在三棱镜中的折射率,按照Cauchy经验公式用Origin软件拟合实验数据,得出了三棱镜材料的色散关系曲线;确定了玻璃ZF1和玻璃K9色散关系中的参量A0、B0值;确定了两种玻璃棱镜的角色散本领;分析得出了三棱镜的角色散本领与棱镜材料的折射率及入射波的波长有关,三棱镜的角色散本领随棱镜材料折射率的增大而增大,随入射波波长的减小而增大。  相似文献   

8.
分光计测量三棱镜折射率的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哲峰 《科技资讯》2006,(16):219-221
分光计是一种精确测量角度的典型光学仪器,实验时需要精密调节分光计。在测量三棱镜折射率实验中,只要测货量小偏向角与顶角,就可测得其折射率。当调节分光计的平行光管光轴与望远镜光轴垂直于中心转轴后,由实验可知载物台平面的倾斜程度对最小偏向角的测量没影响,但顶角的测量随着载物台平面的倾斜程度不同,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倾斜角度小于20时,计算得到的折射率值与载物台没有倾斜时得到的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分析比较最小偏向角法与掠入射法两种测量棱镜折射率方法的优缺点,提出掠入射法的改进新方案,并通过实验数据论证改进后的掠入射法在操作过程、测量精度、知识内涵方面更优于最小偏向角法。  相似文献   

10.
用最小偏向角法测量液体折射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一种利用分光计及自制盛液“三棱杯”,采用最小偏向角法测量液体折射率的方法,并对该法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应用阿贝折射仪测量四氢呋喃(THF)溶液的折光率,以确定THF的水及乙醇溶液的组成。研究表明,实验数据与文献值吻合良好:THF与水及乙醇的双组分溶液折光率与组成之间有很好的规律性,前者可以用抛物线关系式描述,后者可以用线性关系式描述,其相关系数R在0.99以上,标准偏差SD在0.0015以下,完全可以应用于相关溶液组成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稀土掺杂对硅酸盐玻璃折射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相高温烧结法制备了掺铒、铒镱共掺和铒镱钕共掺硅酸盐玻璃.测量了玻璃样品不同波长光源照射时的折射率,讨论了稀土掺杂成分和浓度对折射率的影响.单掺铒样品为正常色散,铒浓度增高折射率变大.铒镱共掺样品中铒浓度较低时,折射率随掺镱浓度提高而增大,并出现反常色散现象;铒浓度较高时,不仅有反常色散现象,而且镱浓度继续增高,出现两个吸收带.铒镱钕共掺硅酸盐玻璃样品的折射率随钕浓度提高,吸收带向长波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13.
计算混合溶液折射率的新方法:n=1 ∑wiρMDMi,对于无机混合溶液、乙醇水溶液和丙三醇水溶液等有着很好的适用性,但对含有羰基和苯环官能团复杂物质是否适用还不清楚.本文对含有羰基和苯环官能团的、不同浓度乙酸乙酯-乙苯溶液折射率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值吻合的非常好,进一步证实了该方法对酯类、芳香族溶液的适用性,并给出了该溶液浓度、密度和折射率计算所需的重要参数值.这些结果也支持了该方法的理论基础,证明了该方法的电子云导体理论模型的合理性.还用Lorentz-Lorenz公式计算了这些混合溶液的折射率,并对2种计算方法的偏差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从理论上研究了外磁场中的二维正方格子铁磁线阵(FWL)模型的负折射性质,计算中选用的铁磁材料分别为铁(Fe),钴(Co),镍(Ni)和钆(Gd).计算了这些FWL系统的几何参数对于其负折射频率范围的影响以及负折射率随着外磁场变化的规律.发现提高负介电常数频率比较容易实现,而提高负磁导率频率则比较困难.这是因为负磁导率频率主要受饱和磁化强度的限制.所以高饱和磁化强度是提高负折射频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用图论方法探讨了脂肪酸折光指数与分子结构的关系,提出一个既能表征脂肪酸结构性能关系又能预测折光指数的定量关系式。结果表明,脂肪酸折光指数计算值与实验值的一致性令人满意,平均误差0.102%.  相似文献   

16.
根据分子结构的特点,通过用染色矩阵和妆矩阵对分子结构进行矩阵化表征,发展了一种根据分子结构信息预测烷烃折光指数的新方法-基团键贡献法。该方法将基团贡献法和化合键贡献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既考虑分子中基团的特性,又考虑基团之间的边接性(化合键),具有基团贡献法和化学键贡献法的特点。对548种烷烃的计算结果表明,折光指数预测值十分接近实验值,平均误差0.079%,进上步将该方法推广对聚乙烯、聚丙烯、聚1  相似文献   

17.
非对称量子阱中折射率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主要研究了一种特殊非对称量子阱中的克尔非线性折射率的改变.首先利用量子力学中的密度矩阵算符理论和迭代方法导出了量子阱中的克尔非线性折射率的改变的表达式,然后以典型的非对称量子阱材料为例作了数值计算.数值结果表明,入射光强以及系统的非对称性对克尔非线性折射率以及总的折射率的影响,从而为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介质薄膜的厚度和折射率测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用m—line法测得三层平板波导在不同阶导模下的有效折射率,通过解光波导的色散方程,采用计算机编程拟合,有效的得出了介质薄膜的厚度和折射率,并给出了各阶模式的光场在波导中的分布.  相似文献   

19.
通过传输矩阵方法计算了镜像对称光子晶体的带隙结构,结果表明该结构具有优越的窄带滤波性能.如果在该光子晶体两端均加入较高的折射率介质,构成夹心"三明治"结构,这时的光子晶体透射带结构出现多通道滤波特性;当两端加入不同的较高折射率介质但其光学厚度仍保持为基本结构单元的光学厚度时,得到宽度为50~2500 nm大范围的低透射区,其具有宽带阻波作用;当两端加入的不同高折射率介质但光学厚度变为基本光学厚度的两倍时,则得到在中心波长处出现非常窄的完全透射峰,这种带隙结构可用来设计优异理想窄带滤波器.  相似文献   

20.
引入简单镜像对称的一维二元光子晶体结构模型,应用传输矩阵方法研究在该镜像对称的一维二元光子晶体结构模型两端加入高折射率介质时的光子带隙结构.结果表明,加入较高的折射率介质时,光子晶体原来的带隙结构中存在的窄的共振透射峰变宽,且随着势垒的不断增加,分裂的共振峰变得越来越细,中间的共振峰透过率一直保持在100%,而两侧的峰高则有所降低;当两端加入的介质折射率进一步提高,这时共振透射峰分裂为3个窄的共振透射峰,同时还在其他波长处出现多个窄的透射峰.这种带隙结构可以用来设计优异理想窄带滤波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