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报道以Pb-Zn合金为阴极材料,在隔膜槽中电化学还原D+-葡萄糖制备山梨糖醇的主要工艺条件.测定了阴极材料、电流密度、溶液pH值、浴温度及添加剂等对电解还原电流效率的影响,为选择合适的工业电解条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在UO2(NO3)2-HNO3-N2H5NO3体积中,以镀钌钛网为阳极,钛板为阴极电解还原制备铀(Ⅳ)的方法;探讨了电流密度,肼浓度,铀浓度,硝酸浓度以及隔膜等对铀(Ⅵ)电解还原的影响,确定了电解还原制备铀(Ⅳ)最佳的工艺条件;在隔膜电解时,U(Ⅵ)的还原率可达100%,而无隔膜电解还原时,U(Ⅵ)的还原率为62%。  相似文献   

3.
采用自制隔膜电解槽,首先对阴极材料进行了选择,选出葡萄糖转化率最高的RaneyNi粉电极作为电解阴极。将氢过电位低的RaneyNi粉作为阴极应用到葡萄糖、蔗糖的电解还原中,在pH=10~11,通入电量为1.2F·mol-1,温度为60℃,电流密度为4A·dm-2,糖浓度为0.5mol·L-1最佳工艺条件下阴极电解还原葡萄糖转化率为73%,甘露醇产率为30%;在pH=9,通入电量为1.3F·mol-1,温度为35℃,电流密度为3.0A·dm-2,糖浓度为0.5mol·L-1工艺条件下电解还原蔗糖处理液,转化率为84%,甘露醇产率可达46%。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在UO2(NO3)2-HNO3-N2H5NO3体系中,以镀钌钛网为阳极,钛板为阴极电解还原制备铀(Ⅳ)的方法;探讨了电流密度,肼浓度,铀浓度,硝酸浓度以及隔膜等对铀(Ⅵ)电解还原的影响,确定了电解还原制备铀(Ⅳ)最佳的工艺条件;在隔膜电解时,U(Ⅵ)的还原率可达100%,而无隔膜电解还原时,U(Ⅵ)的还原率为62%.  相似文献   

5.
草酸电还原研制乙醇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循环伏安(CV)法确定了草酸可以还原为乙醇酸,以铅作阴极材料的阳离子交换膜电解槽,电解草酸研制乙醇酸,并且以电流密度、电量、温度和电解液的流速做了4因素4水平的正交实验,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产率达88%以上。  相似文献   

6.
利用光电化学方法和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研究了锂-氧化铜电池阴极还原反应,发现采用不同电流密度放电,该电池阴极过程有较大差别:放电电流密度较小时,电化学嵌入反应是主要的阴极过程;随放电电流密度的增大,经典的还原反应以越来越大的比例加入到放电过程中来,据此解释了文献报道中存在的一些矛盾现象。  相似文献   

7.
电化学法还原对硝基氯代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乙醇-盐酸溶液中以Pb为阴极,电解还原对硝基氯代苯以合成对氯苯胺。阴极液:70mL的乙醇一盐酸溶液加1.0g对硝基氯代苯,电流密度:4.6A/dm^2,电量:理论电量的120%时,对氯苯胺的最大产率达96.2%。  相似文献   

8.
应用旋转圆盘电极(RDE)法、浸渍腐蚀试验法及腐蚀表面的X射线衍射分析法研究了3%NaCl溶液中碳-铜短路接触腐蚀的机理。结果表明,该腐蚀属O2去极化腐蚀,其阴极去极化反应一般为扩散控制。在与腐蚀电流相对应的电位区内,在碳电极上O2的阴极还原电流密度约为铜电极上的还原电流密度的二倍,并且,由于碳膜的存在,在铜表面上形成了铜氧化物-铜电偶,因而促进了铜的腐蚀。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在实验室条件下电解温度和阴极电流密度对熔盐电解法制取铅钙合金的电流效率的影响,当电解温度为720—740℃、阴极电流密度为0.85—0.90安/厘米~2时电流效率出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在实验室条件下电解温度、阴极电流密度、电解时间和极距对熔盐电解法制取铝钙合金的电流效率的影响。当电解温度为690~710℃,阴极电流密度为0.8~0.9安/厘米~2时电流效率出现最大值,电解时间延长,电流效率降低,极距增加到一定值后电流效率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1.
采用废旧干电池中的锌皮还原电芯中的高价锰为二价锰,并通过同槽电解的方法,阴极得到金属锌,阳极得到二氧化锰,实现高附加值、低成本综合回收利用废旧锌锰电池的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3.0~4.0,阳极电流密度0.6~0.8 A/dm2,阴极电流密度0.9~1.2 A/dm2,电解温度80~85℃,Zn2 质量浓度60~70 g/L,Mn2 质量浓度30~50 g/L,可使阴、阳极的电流效率均达到90%左右.  相似文献   

12.
田力  董俊 《贵州科学》1992,10(1):50-53
本文研究以Ti代替pb作为还原草酸制乙醛酸的阴极材料。实验结果证明:机械强度、电导率、抗腐蚀能力,Ti均优于pb。在相同槽电压下,Ti阴极的电流密度远高于pb,可获较高电流效率,并可在不添加任何助剂情况下,直接电解纯草酸液,产品分离可简化。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有膜法电化学合成丁二酸的电解过程,探讨了硫酸浓度、电流密度、初始马来酸浓度、温度对转化率、电流效率、电能的影响,获得适宜的阴极电解条件为硫酸浓度0.6—0.9kmol/m^3,电流密度0.15A/cm^2,马来酸浓度1.0-1.5kmol/m^3,温度50-55℃。  相似文献   

14.
微电流电解对铜绿微囊藻的持续抑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电流电解法处理水体中的铜绿微囊藻,重点研究电解对藻类的持续抑制效能.结果表明:阳极材料对电解持续抑藻效果影响较大,4种材料效果依次为钌钛〉铂钛〉不锈钢〉铱钛;阴极材料对电解持续抑藻的效果影响较小;选择钌钛作阳极,不锈钢为阴极;电解时间和电流密度对持续抑藻效能影响较大,20min的电解时间和15mA/cm2的电流密度即可实现对藻细胞生长的完全持续抑制,但藻液的光密度和叶绿素a值并未在电解结束时立即大幅降低,而是在后期培养过程中呈逐渐下降趋势,显示出微电流电解对铜绿微囊藻具有良好的持续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乙醇—盐酸溶液中以Pb为阴极,电解还原邻二硝基苯以制各邻苯二胺。阴极液为80mL乙醇—盐酸溶液(乙醇与10%盐酸的体积比为1:1)加2.50g邻二硝基苯,温度为90±℃,电流密度为4.5A/dm2,电量为理论电量时,邻苯二胺的最大产率达97.8%。  相似文献   

16.
用分光光度法分析法研究了硫酸镍浓度,镀液温度和阴极电流密度等电镀条件对镀层中磷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向Zn-P合金镀液中引入硫酸镍之后,镀层中磷含量大于1%。在实验范围内,镀层中磷的含量随着镀液中硫酸镍浓度,镀液温度和阴极电流密度的增加耐产加。  相似文献   

17.
为降低氯碱电解槽阴极析氢过电位,依据氢在电极上吸脱附原理,研究了Ni-Sn合金镀层作为阴极的析氢性能。实验证明,以Ni-Sn合金镀层作为阴极,在120g/lNaOH,190g/lNaCl溶液中,温度为90℃,电流密度为15Adm-2条件下电解,能降低氢超电势270?mV,是优良的析氢电催化电极。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直接电解硫化钠水溶液产生多硫化物溶液的研究电解槽采用阳离子隔膜分为阳极与阴极室,阳极液为Na2S水溶液,阴极液为NaOH水溶液(1mol/dm3)分析了影响电解槽槽电压各成分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电解温度在61℃时,槽电压可控制在0.9~1.2V之间,电流密度20~30mA/cm2之间,阳极过电位在0.4V以下研究了电解温度、电解时间、硫化钠溶液浓度及电流密度对多硫化物生成效率的影响只有电流密度的大小对生成效率有较明显的影响,而且电流密度在30mA/cm2以上时多硫化物的生成效率显著下降在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较为合适的电解操作条件图5,参8  相似文献   

19.
熔盐电镀制取铝电解用TiB2惰性阴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熔盐电解法在碳阴极上电镀TiB2铝电解用惰性阴极材料,电解温度800℃,电解质组成(质量分数,%)为KCl4.8,KF55.7,K2TiF615.3,KBF424.2,电流密度为0 3A/cm2,电解3h·对制得的镀层做XRD和EMP电子探针形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镀层成分为单一的TiB2,无杂相·镀层厚度可达0.2mm,表面平整,分布均匀,与碳基体结合良好,且有金属光泽·说明该电解条件下,Ti和B能够在阴极上共沉积并生成TiB2·  相似文献   

20.
以含有一定浓度硼酸的含镍电镀废水作为阴极液,2%的NaOH水溶液为阳极液,阴离子交换膜为隔膜材料组成隔膜电解装置,对含镍电镀废水进行了回收工艺研究。考察了电解时间、电流密度、pH值、温度及硼酸浓度对镍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延长反应时间、提高电解温度、增加硼酸浓度有利于提高回收率。在电流密度为300 A/m2,pH=4,温度为35℃,硼酸浓度为25 g/L的最佳工艺条件下电解6 h,镍的回收率高达96.64%,所得镍为松枝状结构电解镍,纯度为94.6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