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分析了区域复制篡改图像的特征,提出了运用zernike 矩的不变性对自然图像区域复制篡改进行认证.对于尺寸较大的篡改图像运用小波变换得到低频子图像,把低频子图像分割为一系列图像子块,对子块序列图像分别进行zernike矩分析并判断图像区域是否复制篡改.将各个相邻复制篡改的子块进行区域合并.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篡改认证方法既克服了噪声对认证的影响又解决了几何变换对认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基于压缩感知相关理论,提出一种新的算法.将图像分成许多小块,观测这些小块图像得到压缩感知观测值,然后引入消息认证码算法,利用观测值得到图像摘要,把图像摘要通过量化索引调制法作为水印进行图像小波区域的嵌入,之后对于水印进行提取,将图片恢复.利用压缩感知理论将图像进行随机投影,再把水印和图像摘要进行比较,这样就实现了图像的篡改检测与图像认证.根据实验研究证实,此算法对局部篡改的检测功能较强,算法的隐蔽性很好,图像在经过图像认证后,能够进行无损恢复.  相似文献   

3.
基于SIFT的图像复制遮盖篡改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现有的图像复制遮盖篡改检测算法需要某些先验信息、对后处理操作失效且计算量大等问题,借鉴图像匹配技术中的SIFT(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特征匹配算法,首次提出将其用于检测复制遮盖的篡改操作.该方案首先计算出待鉴定图像的所有特征向量,然后进行特征向量集的划分与匹配.待鉴定图像的匹配点对用点与点之间连线标记.如果图像被复制篡改过,所标记的线段将明显集中于某两个区域之间.实验表明,SIFT应用于复制遮盖及各种后处理篡改操作,如旋转、缩放、亮度调整等,都有很好的检测和定位效果.  相似文献   

4.
局部彩色图像的篡改检测与内容修复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彩色图像的篡改检测与内容修复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研究工作。以四元数指数矩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彩色图像的局部图像篡改检测与内容修复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四元数指数矩幅值的旋转不变特性,对彩色图像的复制-旋转-粘贴篡改进行检测,以检测出篡改区域和被复制区域;然后结合噪声估计技术对篡改区域与被复制区域进行区分,以定位出篡改区域;最后利用总体变分模型对篡改区域进行修复,以得到修复后的彩色图像。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局部图像篡改检测、定位和自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5.
常见的图像篡改方法之一是将一幅图像中的部分内容复制处理后移动到其他位置产生新的伪造目标.针对将复制区域翻转后再润色粘贴的图像篡改提出了一种基于一组翻转不变的特征向量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不仅能检测一般的复制-移动-粘贴的行为,而且能检测出欺骗性较强的复制-翻转-移动-粘贴的行为,并能抵抗模糊和加入噪声等用来抹除篡改痕迹的常用润色方法和JPEG有损压缩.对几幅典型篡改图像的检测结果说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基于关键点的数字图像Copy-Move篡改方法中运算耗时和精度不高问题,提出了一种图像Copy-Move篡改检测方案.首先利用SIFT方法提取图像基础特征,并利用离散小波变换(DWT)和高斯随机矩阵对SIFT特征向量进行降维,实现特征匹配.然后通过利用RANSAC方法,计算了复制区域和粘贴区域之间的仿射变换矩阵,并消除错误匹配的异常值.最后对MICC-F220标准图像库中的图像进行了实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在运算耗时间和检测精度方面上有了很大提高,同时对于篡改区域经过平移、旋转和缩放等几何变换以及经过JEPG压缩、Wiener滤波和添加椒盐噪声的篡改操作也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探地雷达原始图像中存在着大量以地表直达波为主的杂波噪声干扰问题,为了有效提取目标信号,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K-Means奇异值分解的自适应双边滤波方法。将原始雷达数据进行小波分解,并应用K-SVD算法变换稀疏编码和更新原子,用更新后的稀疏系数和字典重构小块,将小块进行小波逆变换重构图像,然后对重构图像进行自适应双边滤波得到处理后的图像,以实现小波变换、K-SVD算法和自适应双边滤波方法的优势互补。与其他方法进行对比的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具有良好的杂波抑制效果,在峰值信噪比和目标图像熵上性能更好。研究结果在实际雷达勘测任务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针对脆弱水印中篡改定位需要原始水印的不足,提出了用于语音内容认证的脆弱水印算法.嵌入过程采用量化的方法将二值水印图像嵌入到小波系数中,算法在篡改定位过程中,无需原始水印参与.语音的篡改定位通过提取重复嵌入的两个水印信息,计算二者的相似度来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计算简单;对剪切、添加、替换等恶意篡改具有精确的篡改检测与定位效果;对添加噪声、重量化、低通滤波、MP3压缩等操作具有较好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复制-粘贴篡改是最简单和最常见的一种数字图像伪造方法,即把图像中的一部分区域进行复制并粘贴到同幅图像的其他区域,数字图像篡改认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采用分数阶傅里叶变换对数字图像复制-粘贴区域进行检测的算法.算法首先对待检测图像进行一级小波变换,降低图像维度.对变换后的低频子带分解成大小一样、互相重叠的子块.然后对子块进行分数阶傅里叶变换,将变换系数构成特征矢量.再对所有特征矢量进行字典排序.最后通过比较相邻两块特征矢量之差以定位复制-粘贴篡改区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能有效地检测数字图像的复制-粘贴伪造区域.  相似文献   

10.
基于小波包分解的SAR图像斑点噪声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利用小波包分解技术和软门限理论对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斑点噪声(speckle)进行抑制与滤除,首先对SAR图像进行小波包分解,选取最优基,加大小波系数之间的差距;然后应用Donoho的软门限(soft threshold)理论,针对SAR图像斑点噪声的特点,在小波包变换域内选取合适的门限进行滤波;最后,通过小波包重构技术获得去除斑点噪声的SAR图像,实验证明,该方法能有效抑制SAR图像中的斑点噪声。  相似文献   

11.
我国省级教育专网存在诸如应用分散、跨平台访问需要重复身份认证等问题,因此建设省级教育专网的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势在必行。身份鉴别与认证是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关键环节,传统的基于单因子的身份认证方案存在诸多安全问题,因此多因子身份认证方案应运而生。本文总结了常用的身份认证方案,并介绍了基于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多因子身份认证方案,该方案综合使用了三种不同的认证因子,对于可能的非法登录行为进行预警,实验结果显示,系统可以识别出88.8%的非法用户。  相似文献   

12.
王嫣  刘颖  李健 《中州大学学报》2012,29(4):109-113
以SRP-6协议和ECC算法为基础设计一种移动数据库终端身份认证方案。与其他同类方案相比,该方案不仅具有较小的存储开销和计算量,而且支持用户和设备的双重身份认证,能够抵抗窃听攻击、重放攻击、伪装主机攻击以及位置隐私攻击等多种攻击行为,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移动数据库身份认证的功能需求和安全需求。  相似文献   

13.
高效的用户认证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高效,安全的用户认证方案,该方案无需修改客户端源程序,可以很好地嵌入到实际使用的防火墙系统中。该方案对用户的认证是基于用户的权限进行的,定义了良好的资源访问控制模式,非常适合实际系统对内部网络用户有认证要求的场合。此方案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扩充,以实现内部网络用户流量的保密性,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IKE协议作为IP Sec协议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证因特网的安全通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分析IKE协议定义认证方式及其改进方案的基础上,我们对基于IKE协议抵御拒绝服务攻击的认证方式改进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传统基于口令的身份认证易受弱口令、暴力猜解和重放的攻击.基于动态口令的增强身份认证系统通过多因子认证,在静态口令泄漏后依然能提供账户安全保护.基于开放标准OATH-TOTP构建的动态口令认证系统与统一身份认证集成,支持硬件令牌和手机软件令牌,并通过定制的RADIUS服务器提供静态和动态口令组合输入验证.独立的应用密码为Email等应用客户端提供向后兼容,防止动态口令绕过,并避免明文协议泄露单点登录口令.该系统能有效提高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及各应用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签名指纹的分布式身份认证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戚文静  刘学 《山东科学》2005,18(4):67-69,85
本文针对集中式认证的弱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签名指纹的分布式认证系统,该系统综合了数字签名、指纹鉴别、智能卡等鉴别技术的优势,从而提供更安全、可靠的认证。  相似文献   

17.
利用垂直阵列构作了一个cartesian认证码,计算了它的参数.当编码规则按等概率分布选取时,求出了模仿攻击和替换攻击成功的概率.  相似文献   

18.
在有限域上构造一种新的有限几何结构,并研究该结构的一些性质.通过对该结构删除平行线的方法,得出某些参数下系统平衡码在编码规则概率空间服从均匀分布时最大替换概率的新下界.  相似文献   

19.
网络身份认证机制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设计安全系统中的认证机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分析比较几种典型的身份认证方式、协议及其安全性。结果认证机制提高了网络访问的安全性,统一身份认证是认证机制的一个重要趋势。结论认证机制的选取应从安全性和经济性等多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20.
实体间的身份认证和鉴别是电子支付协议的基础.近年来研究工作者提出了一系列的身份认证协议,但是都存在一定的不足.2005年,Ren-Junn Hwang提出了一个高效的适用于移动网络的域间身份认证协议,虽然他利用BAN逻辑证明了其安全性,但通过几个模拟攻击过程,依然可以发现该协议仍存在着一些安全漏洞和不足.本文给出了一种新的改进方案,使改进后的协议具备了以上这些特征.最后将改进后的协议应用于Yong Zhao提出的电子支付协议中,弥补了该支付协议中用户和仲裁机构没有身份认证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