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和国务院批准云南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建设意见,新形势下加强我国西南边疆同周边邻国的民族体育交流,促进民族体育资源的开发合作将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与战略意义,进而为发展我国西南边疆的民族体育、建立团结稳定的和谐社会、促进西南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文化融合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宗教对少数民族国民教育和民族教育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正确认识和处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的教育和谐问题,以人为本,促进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国民教育与宗教教育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成为民族教育中的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把云南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是事关我国向西南开放、实现睦邻友好,事关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实现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4.
西南边疆当代文学主要是指中国西南地区以云南、广西、贵州为主的边疆省份的当代文学。这是一个被主流学界忽视的文学范畴。研究西南边疆当代文学的价值在于发现其存在与发展的权利与潜力,为中国当代文学和文学理论建设提供更多民族化的、原创性的文学支撑材料。西南边疆当代文学的研究要紧扣西南边疆文学独特的民族意识与现代性问题两个方面进行,做到西南边疆当代文学概念的理论厘定与文学形态梳理相结合,当代文学现象的横向共时比较和纵向历史回溯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老作家艾芜在青年时期,在五四新思潮的影响下,怀着“要凭我的双手,我的劳力走到世界上去”的愿望,在我国西南边疆流浪了相当长伪一段时间,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在这段时间里,他生活在西南边疆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劳动人民中间,和他们一起劳动,一起生活,同甘苦,共患难,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他早期的小说集《南行记》中,有一部份作品就是以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的生活为题材,反映了他们的苦难遭遇,画出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6.
论两汉王朝西南边疆开发中的人才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汉时期我国历史上实现了对西南边疆地区的统一.边吏作为汉王朝派往西南地区的最高管理人员,在协调汉王朝与西南边疆民族的关系、稳定边疆局势、传播内地的先进技术和文化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试从边吏对西南边疆治理所取得的实效,分析两汉王朝西南人才开发运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跨国民族问题与边疆稳定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我国西北、西南跨国民族的社会历史与文化变迁 ,特别是目前我国正处在西部大开发时期 ,而西部地区正是我国多民族聚居地 ,我国的民族自治区社会经济体制正可借此时机加以完善 ,保持边疆稳定 ,促进中华民族的凝聚与繁荣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中国实现了由传统王朝国家政治体制向近代民主政治体制的跨越,中国边疆地区的社会政治形态也相应地发生着改变。西南边疆的社会政治生态在这一时期也经历了复杂的演变。由于列强对西南边疆的贪觊,不断地向西南边疆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渗透,西南边疆问题被迫卷入了国际化因素,这也是近代中国边疆问题的一个突出特征。西南边疆地区的民族与宗教庞杂,存在着政教合一、土司制度等政治制度,增加了西南边疆问题的复杂性。民国时期西南边疆复杂的社会政治生态是近代以来中国边疆社会政治形势不断变化、演变的表现,也是近代中国边疆问题的缩影。通过对西南边疆复杂社会政治生态的分析、总结,对于深刻认识近代西南乃至中国边疆问题的复杂与严重有着重要意义,有助于形成对近代中国民族国家构筑历程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9.
元明清时期是西南边疆与中央关系构建整合步入正常化轨道的重要战略期。三代封建统治者对建构整合西南边疆与中央的关系十分重视,采取了多种举措来加强对西南边疆的控制,试图加快西南边疆与内地的一体化进程,如在政治上实行内地化管理体制,在民族地区则稍加变通。在唐宋羁縻之治的基础上,元代实行土官土司制度,明朝发展为土司制度,并进一步完善;清初继承明代的做法,对土司制度更加严格、规范,并适应形势发展适时改土归流,同时与边疆割据行为进行坚决斗争。封建中央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西南边疆成为帝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西南边疆与内地交通联系的畅通,为封建王朝中央整合与西南边疆之关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西南边疆一直是我国艾滋病疫情最严重的地区。特别是近十年来,西南边疆艾滋病疫情发展蔓延显现出的公共卫生危机,必须予以高度警觉。从西南边疆艾滋病疫情发展的特殊实际出发,创新公共卫生社会管理、提高公共卫生管理水平,是化解边疆艾滋病公共卫生危机的重要路径,亦是防控艾滋病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竞技体育发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提出竞技体育的发展对策,以期为我国竞技体育的良性发展及远景目标的实现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媒体、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媒体与少数民族体育的互动进行界定.通过调查发现少数民族民俗节庆体育借助媒体的宣传优势,带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经济、文化发展.少数民族民俗节庆体育为媒体的发展创造新的契机,为少数民族地区形成民俗节庆体育活动与媒体的良性互动,共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贵州山地户外运动赛事的蓬勃开展,大大提升了贵州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而其典型而丰富的民族节庆、服饰、建筑、饮食及体育等特色资源也是贵州对外宣传的重要名片。分析贵州民族特色资源特征,衡量民族特色资源与山地户外运动赛事融合的价值,探寻贵州民族特色资源与山地户外运动赛事融合路径,以期推动贵州山地户外运动赛事与民族特色资源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旅游产业方面的可利用价值,为金沙滩旅游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旅游产品。通过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可以传承新疆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推动少数民族体育的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一笔丰厚的财富。将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教学内容,对丰富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增添体育课的吸引力和激发学生潜在的运动兴趣起推动作用;可以丰富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提高多元化教学和促进教学水平的进步起促进作用;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起积极作用;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增添路径。  相似文献   

16.
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特征.科学地制定适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战略,对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弘扬民族文化,促进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也为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和促进边疆民族地方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文章拟探讨大理白族民间歌舞"八角鼓"的健身价值,把它引入云南省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为进一步丰富地方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的演化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的演化形式及价值创新模式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民族传统体育发生了区域性的变化,生产方式的变革形成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异质性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拓展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空间,提升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命活力,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快速发展的价值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试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走进民族中学体育教学的必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通过查阅了大量的有关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民族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开展状况,以及民族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的资料,分析了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进民族中学体育教学的必要性,从而为促进民族中学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