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以2-甲硫基烟酸(HA)与Tb(III)合成了二元配合物和15种分别掺杂La(III)、Y(III)、Zn(II)的三元配合物.通过红外、紫外、元素分析、荧光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着重研究了掺杂离子质量分数对配合物中Tb(III)发光性能的影响.紫外光谱显示HA与Tb(III)配位后其吸收峰强度发生较大改变.红外光谱表明2-甲硫基烟酸中的羧基与铽离子以螯合双齿配位,且单一配合物和掺杂配合物具有相似的配位结构.荧光光谱表明La(III)、Y(III)、Zn(II)掺杂可以提高铽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其中Y(III)掺杂荧光强度增强最明显.  相似文献   

2.
铕(钆、钇)-均苯三甲酸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均苯三甲酸(H3BTC)为配体,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稀土掺杂的均苯三甲酸铕系列发光配合物Eu1-xLnxBTC·0.5H2O(Ln=Gd,Y;x=0,0.1,0.3,0.5,0.7,0.9),通过元素分析及化学滴定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用红外光谱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配合物的激发和发射光谱.结果表明Gd3 ,Y3 对发光的Eu3 均有荧光增敏作用,且Y3 的作用强于Gd3 .当n(Ln3 ):n(Eu3 )=7:3时,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最强,在593nm处Eu0.3Gd0.7BTC·0.5H2O和Eu0.3Y0. 7BTC·0.5H2O的荧光强度分别为纯铕配合物的1.62和1.96倍.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6种以邻、间、对甲基苯甲酸(o-,m-,p-MBA)为第1配体,1,10-邻菲口罗啉(phen)为第2配体的铽及钇掺杂铽的三元和四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和EDTA滴定确定了它们的组成.室温下记录了这6种配合物的荧光光谱,比较了第1配体的改变对配合物荧光强度的影响及非荧光稀土离子Y3+与配合物中的发光离子Tb3+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3种三元配合物和3种四元配合物均具有优良的光致发光性能,各配合物的相应跃迁发射峰位基本上没有变化.3种三元纯铽配合物在489 nm和545 nm处的荧光发射强度均按邻、间、对位的顺序依次增强;3种四元掺杂配合物中掺杂离子Y3+对配合物中Tb(Ⅲ)在489和545 nm两处的强发射均表现为荧光敏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铽、N-苯基邻氨基苯甲酸(N-HPA)和三苯基氧化膦(TPPO)的稀土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初步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了配合物Tb(N-PA)3(TPPO)2的荧光性能.结果表明,铽、N-苯基邻氨基苯甲酸引入第二配体三苯基氧化膦后,敏化了铽离子的发光,配合物的发光强度显著增加,Tb(N-PA)3(TPPO)2三元配合物有较好的荧光性.  相似文献   

5.
摘要:合成新型羧酸类配体:3, 6-双[(2?-甲酸苯氧)甲基]-1, 2, 4, 5-四甲苯(H2L)及其铽配合物,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新型复合材料SiO2:[Tb2L3?4H2O]。通过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和差热-热重分析进行表征。荧光性质研究表明,复合材料显示出Tb3 的特征荧光,与铽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比较发现,复合材料的荧光强度是铽配合物荧光强度的8倍。  相似文献   

6.
在无水乙醇溶液中合成了铕、铽 -水杨酸 ( HSal) -邻菲罗啉 ( Phen)混合稀土配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 ,红外光谱 ,摩尔电导等实验 ,确定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 RE( Phen) 2 ( Sal) 2 Cl· H2 O( RE=Eu3 ,Tb3 ) .在 351 nm紫外光激发下 ,研究了稀土配合物的荧光 ,结果表明铕和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荧光发射强度有较大的变化 ,铕对铽具有很强的猝灭作用 ,铽对铕具有很强的敏化作用 .实验证明该混合配合物可以发出强度很高的红色荧光  相似文献   

7.
在乙醇水溶液体系中,以邻菲啰啉(pben)作为第二配体,合成了铽与IA,phen三元固态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荧光光谱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及其成键特征,研究了其荧光性能.三元配合物组成为Tb(IA)3·phen.三元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是二元配合物的近10倍.  相似文献   

8.
在甲醇溶液中合成了新型2-乙酰基苯并咪唑缩牛磺酸Schiff 碱配体及其铽(Ⅲ)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质谱、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三维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进行了分子组成确证及性质研究.结果表明,铽(Ⅲ)配合物组成为Tb2L3(NO3)3(L=C11H12N3O3S),该配合物的荧光除受中心离子微扰的配体发光外,还有明显的中心Tb3+离子窄带发射,在220.0~350.0 nm(最佳激发波长为320.0 nm)激发时,发射中心Tb3+离子的特征窄带荧光;在350.0~540.0 nm(最佳激发波长为410.0 nm)激发时,产生550.0 nm的发射谱线;在波长为860.0 nm的锐光激发下,发射490.0 nm的上转换荧光.  相似文献   

9.
苯甲酸稀土甲基亚砜配合物的合成与光致发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苯甲酸为第一配体,甲基亚砜为第二配体,合成稀土苯甲酸的二元,三元配合物.室温下测定荧光,结果表明铕,铽的二元、三元固体配合物均有强荧光,铕的三元配合物的荧光可比强度是Eu2O3的120倍,铽的三元配合物的荧光可比强度是Tb4O7中Tb^3 的4422倍.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Tb-La混配的邻苯二甲酸-1,10-菲咯啉二元、三元配合物,经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确定,该系列配合物的组成为Tb(Ⅲ)xLa(Ⅲ)2-xL3.2H2O和Tb(Ⅲ)xLa(Ⅲ)2-xL3.phen.2H2O(L-邻苯二甲酸根,phen-1,10-菲咯啉).荧光光谱测试发现,在Tb-La混配二元配合物中,随着Tb(Ⅲ)含量的降低,Tb的发射峰由强变弱,而在Tb-La混配三元配合物中,Tb的发射峰却明显增强,其原因可用分子内能量传递过程不同来解释.在二元配合物中能量主要被邻苯二甲酸吸收,且其激发三重态能级与Tb(Ⅲ)发射能级匹配较好,能将能量有效地传递给Tb,使Tb的发光增强,所以当配合物中的Tb(Ⅲ)含量降低,其发光强度也随之减弱,La作为混配离子对Tb未起到敏化作用;在三元配合物中,能量主要由1,10-菲咯啉吸收,因其激发三重态能级不能与Tb能级有效匹配,能量只能经La(Ⅲ)有效传递给Tb(Ⅲ),从而使Tb的荧光增强,此时La起到了敏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计算了掺入三价Fe3+离子和Li+杂质后,晶体RbCdF3和CsCdF3中的Fe3+-Li+缺陷中心的零场分裂参量,微扰计算进行到第六阶.将计算值与实验值比较,确定了配体的位置,并将本文的计算结果与前人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不定方程x^3+y^3+z^3=3的整数解问题是一个较古老且未得到完全解决的问题,在已找到的整数解中可发现,均有两个未知数的解相等.对于在两个未知数相等的情况下有无整数解进行一定的研究和推进,并且证明了x^3+y^3+z^3=3的解存在的形式.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用完全对角化方法研究了3d3组态在MgTiO3:Cr3+晶体中的零场分裂参量D.结果表明:Cr3+(1)占位可以解释为Cr3+Mg-Ti4+Ti,同时Cr3+沿着C3轴远离向八面体中心移动0.05±0.01;Cr3+(2)占位为Cr3+Mg-Mg2+Ti,Cr3+向八面体中心移动0.09±0.01,这与前人用微扰公式得到的结果一致.本文同时还指出Cr3+(1)占位的另一种解释,即Mg2+Mg-Cr3+Ti,向八面体中心移动0.075±0.01  相似文献   

15.
主要讨论了方程nxyzzyx=- 3333的性质,并给出了几种特殊形式的解。  相似文献   

16.
当杂质离子进入晶体替代其中的离子时,由于杂质的大小(离子半径)和所带电荷常常不同于被替代的基质晶体离子而形成杂质中心,这些杂质中心的局部结构(或缺陷结构)就会不同于对应基质晶体结构.研究杂质中心的缺陷结构对认识杂质与基质晶体的相互作用很有益处.我们就拟研究立方钙钛矿氟化物ABF3(A=K,Rb,Cs;B=CA,Ca)中各种Gd^3 中心的局部结构,并从中总结出一些规律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碱土氯硅酸盐Sr8Si4O112Cl8:Eu3 ,M3 (M=Sm3 ,Al3 )发光材料,并通过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的测试,首次在碱土氯硅酸盐体系中研究了Sm3 、Al3 三价金属离子对Eu3 发光性能的影响及其相对发光强度随组成变化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Sm3 和Al3 掺入可大幅度提高Eu3 的发光强度,掺入Sm3 和Al3 后Eu3 的相对发光强度分别提高了7.3%和40.5%.Sm3 和Al3 对Eu3 有很好的敏化作用,其中Al3 的敏化作用尤为突出.Eu3 和Sm3 (Al3 )的最佳掺入量(摩尔分数)为8%和5%(18%).  相似文献   

18.
将数论中3N+1猜想推广为3N+3^k猜想.得到了3N+1猜想与3N+3^k猜想的等价性.得到有关3N+3猜想的一些性质.3N+1猜想的推广、3N+3猜想的一些性质的建立对于研究4K+3型奇数在3N+3猜想压缩迭代中起到简化作用,同时也为3N+1猜想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Ce_(3+)、Tb~(3+)激活的LaBO_3的发光性能和能量传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在紫外光、阴极射线和X射线激发条件下Ce~(3+)、Tb~(3+)及Ce~(3+)和Tb~(3+)共激活的LaBO_3体系的发光性能及组成对Ce~(3+)和Tb~(3+)发射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4nm紫外光激发下Ce~(+3)对Tb~(3+)有良好的敏化作用;并确定了Ce~(3+)→Tb~(3+)的能量传送机理为偶极子—偶极子相互作用的共振传递;能量传送效率最高可达100%.在200nm紫外光、阴极射线和X射线激发条件下Ce~(3+)对Tb~(3+)的发光起猝灭作用。确定了在378nm紫外光激发条件下Tb~(3+)在La_(1-y)Tb_yBO_3体系中的浓度猝灭机理为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利用晶体场理论和不可约张量方法,采用中间态耦合及新的参数公式,对稀土离子能级精细结构及波函数进行理论计算,给出Er3 、Nd3 两种重要稀土离子精细结构能级位置. 实验上测定了的500~950 nm 吸收光谱,获得了与理论相一致的精细结构能级,并讨论了新波长激光的产生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