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乌杰教授在《系统哲学之数学原理》中给出了定理:"凡是符合最小作用量原理的物质和系统都是和谐的"。应用上述定理,对和谐稳定系统的定量研究的方法进行探索,可以给出和谐系统定量研究思路、系统稳定判据、系统状态函数确定方法。并以高校会计核算系统为例,应用最小作用量原理定量地研究了收入成本关系,得了一些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2.
系统美学是乌杰教授的新书,同时也是系统哲学发展的最新阶段。本文简单评述了《系统美学》这本书,并对书中的三大问题进行简要品读和概括,即:1.宇宙本体的和谐美;2.科学认知的数学美与最小作用量原理;3.宇宙本体的结构美与科学认知的数学美的前定和谐。  相似文献   

3.
本文学习和系统介绍乌杰的新著作《系统哲学之数学原理》一书。指出乌杰的系统哲学有三次重大突破。本书是他的哲学的第三次突破的成果,它系统研究和说明系统哲学的统一的数学基础,从而更科学更准确表述了乌杰的系统哲学的五大定律。特别重要的是本书深入分析和试图从哲学上解决爱因斯坦——杨振宁问题:世界为什么是和谐的和可以理解的。也因此使乌杰系统哲学成为本体论、价值论和认识论的统一整体。  相似文献   

4.
乌杰教授在《和谐社会与系统范式》中给出了定理:"凡是符合最小作用量原理的物质和系统都是和谐的"。本文从最小作用量原理展现的求真美、逻辑美、形式美、数字化标准美等四个方面对上述定理的美学价值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20世纪20-60年代是系统科学发展的"第一次浪潮",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系统科学理论纷纷创立和发展。在这个阶段,系统科学理论包含重要而深刻的进化思想,并表现为三条进化原理:体现进化前提的系统开放原理、系统适应的系统反馈调节原理以及系统演化发展的系统渐进分化与中心化原理,这些进化原理不仅丰富了系统科学哲学的研究内容,也为系统科学的后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社会系统哲学的直接理论渊源是具有自然科学特点的系统哲学,同时又是唯物史观原则和方法的具体体现和发展。明确社会系统哲学的研究对象与理论特征,特别是科学界定社会系统哲学与唯物史观的关系,是其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内在要求。社会系统哲学与唯物史观是一般与具体和继承与发展统一。  相似文献   

7.
社会优化的思想自古有之,东西方哲人都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是,以往的优化思想多以主观描述为主,缺乏科学性。系统科学、系统哲学的出现为优化问题奠定了科学基础,最小作用量原理的提出为优化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变分法成为解决优化问题时可以使用的数学工具,基于这三个条件,本文给出了社会系统优化问题定量研究的一般方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人类在量化认识世界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过去不可计量、分析、存储和共享的很多东西都被数据化了,这无疑为社会系统的定量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系统哲学之数学原理》存在的热议进行一些相应的解释,从哲学与数学的关系、哲理与数理平台的搭建、数学和物理学对系统哲学规律的验证、以及四大定理在社会和自然系统各方面的应用等进行了阐释,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思想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6月18日上午,乌杰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暨《系统美学》新书发布会在北京顺利召开,与会嘉宾主要是来自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专家和学者,达百余人。会上,乌杰先生首先对本书写作出版过程中,支持和帮助过他的朋友表示了衷心的感谢。着重表达了"为什么写这本书"?一是继《系统哲学》和《系统科学之数学原理》之后,作者发现了哲学、数学、物理学之间  相似文献   

10.
势科学理论的基础是势科学原理,即对称性原理。势的运行机制是差别促进联系,联系扩大差别,所以,差别越来越大,联系越来越紧,差别最大是相反,联系最紧是相同,既相反又相同即相反相成,即对称,所以,对称信息量最大,作用量最小,营造最大的信息势,可以应对最大的不确定性,因而,应对复杂系统的根本战略就是对称化战略。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科学中要正确运用系统哲学方法,不仅要求透彻掌握系统哲学的一般原理精髓,更要科学准确辨别系统的结构、层次、关系及影响因素等。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图就复杂性哲学、科学传播和自然灾害危机管理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展开初步阐述;从复杂性哲学的视角,结合我国目前自然灾害危机管理中科学传播存在的问题,突出强调科学传播在自然灾害危机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并给出四条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逻辑经验主义在科学哲学的发展历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核心主题统一科学纲领中蕴含着深刻的系统思想,通过对统一科学纲领的发展历程研究发现,其系统思想的演化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强还原论到温和的还原论,经历了走向百科全书的科学统一,有走向突现论的哲学趋向。探索逻辑经验主义‘统一科学’中的系统思想既推动了统一科学的发展,也为重新认识逻辑经验主义提供了新的科学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复杂系统研究与本体论的复兴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讨论了复杂系统研究的若干本体论问题。指出,由于复杂性研究和系统科学在方法论上建立起从具体科学到哲学本体论的连接桥梁,所以它就推翻了上个世纪旷日持久的哲学上的拒斥形而上学运动,恢复了本体论在哲学中的地位。同时,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研究还为过程哲学、突创进化论哲学、过程机制研究和广义目的性与广义价值论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论点和论据,使本体论哲学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世纪中叶起,系统科学异军突起,以系统科学为主的科学研究范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换,之前经典物理学确定因果性为主的线性研究线路,逐渐被非线性的统计、混沌、分形、测不准所代替,在哲学层次上,原子论、还原论、构成论、确定论,也逐渐被有机论、信息论、生成论、非确定论所替代,在此变革中,经典哲学本体解构,认识提升,时空观改变,方法论更新,即,系统科学的研究范式转换所形成的科学研究方法与内容,深刻影响哲学走向,促进构建哲学全新宏观图景。  相似文献   

16.
论系统科学哲学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系统科学哲学中的三个重要概念问题;元素与要素;非系统,无与系统;信息的形式与意义内容。认为系统科学哲学要继续存在,就必须进入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整体论与还原论的问题既是科学和哲学中的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古老论题,也是当代复杂性科学和哲学试图回答的一个核心课题。复杂性科学哲学对整体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对复杂系统突现机理的揭示;对突现性与依随性的反思;对系统整体所具有的下向因果关系的探讨。这些新观点和新理论使突现性与整体性、因果性与层次性、信息与控制、自组织与进化等系统整体论的核心概念更加清晰,特别是,借助于系统宏观层次具有的"下向因果关系"(Downward Causation)的探讨,整体性质与部分性质之间律则的依随关系,系统整体的不可还原性等问题得到了深入和细致的说明,使复杂系统突现论正在成为当代整体论的一个新范式。  相似文献   

18.
针对弹道修正弹的弹道最优控制问题,结合弹道控制中脱靶量最小和能量损耗最小的双重准则推导出弹道修正最优控制策略,提出基于最优控制理论广义功原理解决该最优控制问题的新方法,得到了最优解,并给出仿真算例.算例的分析表明,在给定初始修正点和目标点条件下,得到的弹道修正最优控制量能够通过弹道修正执行机构在能量损耗最小的条件下,控制弹丸以最小的脱靶量击中目标位置.该最优控制结果为弹道修正执行机构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信息的选择原理及其阈值关系是《超循环论》最基本的核心理论。为了探寻生命与信息起源的奥秘,艾根基于分子动力学与大量实验,引入选择价值,创立了选择原理,并进一步揭示出关于信息的阈值关系。由此,第一次从科学角度证明了自然进化的最终依据在价值选择,以及自然进化的必然趋势;给出了定量评价信息的选择价值之科学方法和标准,揭示了系统进化过程中创新与稳定的辩证关系,证明了信息进化何以可能及其限度;丰富并发展了信息和自组织概念。为我们探索不同层次生命性系统生成演化规律,客观评估系统进化潜势与水平提供了重要科学基础和哲学启示。超循环理论统一并超越了经典信息论和达尔文进化论,发展了自组织理论,不仅是系统科学通向当今前沿科学与哲学的"御道",也为建构未来内涵价值的科学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20.
软系统方法论与软科学哲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软系统方法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与科学哲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本文着重分析软系统方法论的哲学基础,以及从硬系统方法论到软系统方法论的哲学基础的变迁,认为硬 / 软系统方法论之间的关系及其在科学哲学中的表现是互斥互补的关系。软科学哲学一词是库恩在《结构后的路》(2000)一书中提出来的。在我国研究和发展软系统方法论和软科学哲学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