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多涂层吸波体的计算机智能化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用于均匀介质电磁波多层吸波体设计的一种智能化CAD系统。利用该系统,可以对入射波进行模拟跟踪计算,并采用单纯形法对计算结果进行自动优化,完成对多层吸波材料的优选、分层组配,也可以对现有材料进行理论预测。  相似文献   

2.
对Ni-Zn铁氧体复合吸波涂料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沉降法对偶联剂和分散剂进行筛选;利用波导法对复合吸波剂电磁参数进行了测量;扫描电镜(SEM)对吸波剂的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偶联预处理后的Ni-Zn铁氧体粉分散效果良好,有利于吸波涂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添加La2O3后与单一的Ni-Zn铁氧体相比,磁导率和电导率得到了的改善,进一步提高了其吸波性能。  相似文献   

3.
单层手征性平板微波吸波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单层手征性平板微波吸波体的研究,报告了微波反射率对电磁波频率的依赖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此种吸波体具有良好的电磁性能,这意味着手征性材料是一种良好的微波吸收材料,此外,本文报告了电磁波通过手征性材料时,电磁波偏振面的旋转现象。  相似文献   

4.
纳米Fe含量对Fe/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有效防止家用电器的杂散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设计并制备了纳米Fe颗粒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本文介绍了该复合材料的设计原理,纳米Fe粉的粒径分布和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并对其微波吸收行为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纳米Fe颗粒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吸波功效,吸波规律与Fe粉添加量有关系,随Fe粉含量增加,吸波效率增大,但到达一个峰值时又回落,中间有一最佳值。需进一步研究其它吸波介质和复合介质的电磁匹配参数。  相似文献   

5.
以进气道电磁散射的复线分析为基础,研究了任意涂层进气道散射的2种常用方法,即射线追踪法和等效传输线法,结果表明,等效传输线法具有更好的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用磁场引导的MOCVD法制备了纳米晶铁纤维,用SEM、XRD表征了纳米晶铁纤维的结构,利用反射—传输法测量了此铁纤维的电磁参数。比较模拟和试验结果发现:应用各向同性材料电磁参数的测量方法,可测量各向异性材料的电磁参数,此参数可用指导雷达波吸收涂层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利用物理光学法计算任意入射方向下材料涂覆非正交金属二面角反射器的后向散射,考虑了1次、2次和3次反射的贡献.通过对材料参数以及二面角的合理优化,可将金属正交二面角反射器的后向RCS减小至期望的水平.与矩量法的计算结果比较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预测二面角反射器后向RCS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负吸光度用于有色显色剂的生色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能测真实吸收峰的真实吸光度对信号吸光度的正、负吸光度双波长法.该方法用于这种类型的光分析、配合物组成摩尔比测定及化学反应情况判断等领域,效果明显优于经典法,能解决后者不能解决的许多问题,具有理论和实用价值.在对比度分别为160及49nm的测Fe3+及Zn2+的实例中,配合物真实吸收峰波长为560及461nm,真实摩尔吸光系数(εx)为1.70×104及2.10×105L.mol-1,信号摩尔吸光系数(εs)为3.10×104及2.86×105L. mol-1.cm-1,相应为经典法的1.26、1.98、2.23及2.71倍.  相似文献   

9.
根据传输矩阵法和递推法导出了多层吸波体的反射率公式.利用遗传算法对吸波体各层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分别仿真了右右手材料双层吸波体,右左手材料双层吸波体,左右手材料双层吸波体,左左手材料双层吸波体的反射率随频率的变化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右左手双层吸波体的性能最好.左手材料作为损耗层时反射率随频率的变化曲线出现多峰现象,有利于频带的展宽.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磁介质吸波剂/多孔金属材料吸波性能,在泡沫铝合金表面涂覆了Ni-Zn铁氧体(CFe)、羰基镍粉(CNi)以及二者的复合粉,利用GJB 2038—94"雷达吸波材料反射率测试方法"中的雷达截面(RCS)法对该材料的微波反射率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在12~18GHz频段内,复合磁介质吸波剂/泡沫铝材料吸波性能介于单一吸波剂样品CFe与CNi之间;在26.5~40 GHz频段内,羰基镍质量分数为40%的泡沫铝复合材料吸波性能最好,当其质量分数大于40%时,材料吸波性能逐渐降低.因此,在泡沫铝合金表面涂覆适当比例的Ni-Zn铁氧体与羰基镍复合粉,可以进一步改善材料的吸波性能.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基于聚类技术提高分类器差异性的方法.通过Bootstrap技术与分类器学习算法训练分类器模型,利用分类器在验证集上的分类结果作为聚类的数据对象;然后应用聚类算法对这些数据聚类,并在每个簇中选择分类器代表模型,以此构成集成学习的成员;最后应用融合方法实验研究了基于聚类技术提高差异性的集成学习性能,并与集成学习方法bagging,adaboost进行了实验比较.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瞬变电磁法对地的探测效果,从瞬变电磁场在介质中传播的特性出发,对回线源瞬变电磁响应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推导出了以反射系数数序列矩阵为未知项的线性方程组,提出了用线性规划法求取反射系数序列,并给出了求解的方法和步骤.设计了两个理论模型,用自行编制的软件对理论模型进行测试和处理,并画出了以反射系数为参量的地电模型剖面图.计算结果表明,算法可靠,剖面图示清晰,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该研究成果对瞬变电磁法模拟地震资料解释的研究和对地成像方法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敷介质大圆柱面周向共形缝隙列天线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大半径敷介质导体圆柱表面共形缝隙天线作了实验研究。实验模型为十单元周向线阵,单元分别用屏蔽带线缝隙和矩形波导缝隙.包括等间隔阵和用缩短馈线的方法补偿了往面引起的射线路程差的不等间隔阵,实测方向图大致趋势与计算结果一致。结果表明,缩短馈线的补偿方法对降低旁瓣有效。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软玉及相似玉石蛇纹石玉、石英岩玉、大理岩玉、白色玻璃的拉曼光谱进行测试与研究,得到软玉具有由Si-O振动引起的特征拉曼位移672,930,1 057 cm~(-1);蛇纹石玉具有由Si-O振动引起的特征拉曼位移678 cm~(-1)和1 041 cm~(-1),由Mg-O引起的特征拉曼位移369 cm~(-1);石英岩玉具有由Si-O振动引起的特征拉曼位移460 cm~(-1);大理岩玉具有由CO_3~(2-)引起的特征拉曼位移1 080 cm~(-1);白色玻璃具有特征拉曼位移1 353 cm~(-1).根据拉曼位移的位置和强度,可无损、快速、有效地区分软玉、蛇纹石玉、石英岩玉、大理岩玉、白色玻璃.  相似文献   

15.
采用组织学方法对花背蟾蜍(Bufo raddeistranch)的胃与十二指肠进行了显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花背蟾蜍胃壁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肉层和外膜组成.粘膜层较厚,向内形成纵褶,胃腺发达为单管状.肌肉层发达,主要有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花背蟾蜍十二指肠壁由粘膜层、肌肉层和外膜组成,粘膜上皮和固有膜突入肠腔形成许多肠绒毛,绒毛内有散在的平滑肌束和丰富的毛细血管,固有膜中有管状肠腺,肌肉层主要有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  相似文献   

16.
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马桑叶和茎中的挥发油,并采用气-质联用(GC-MS)方法对挥发油中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出了马桑叶和茎中的挥发油成分中的20及26种化合物,马桑叶挥发油中所鉴定出的主要成分为二苯胺和邻苯二甲酸异丁酯,含量分别为10.22%和10.07%.马桑茎挥发油中鉴定出的主要成分也为二苯胺和邻苯二甲酸异丁酯,但含量与马桑叶中不同,分别为1.61%和1.05%.  相似文献   

17.
运用网络对策理论,借助网络对策的一种特殊类型-俱乐部网络对策研究考察不完全合作的动态对策问题.具体的方式是通过在俱乐部网络上定义合作函数,从而获得局中人集合所有可能的联盟剖分形式.再将具有相应固定联盟剖分的扩展型动态对策的值作为俱乐部网络的支付,通过考察俱乐部超网中的路径占优关系,找到吸引子以及路径占优核心,最终得到"最优"的联盟剖分形式.  相似文献   

18.
以聚氧乙烯为起始原料,合成了一系列硅表面活性剂以及它们的丙烯酸酯,用FTIR和。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最大气泡法测定了其表面张力.以其作为接枝单体,利用反应挤出接枝的方法制备了系列功能化聚乙烯,用FTIR确定了接枝共聚物的结构和接枝率;用DSC、WAXD、接触角测量仪和XPS对接枝共聚物的热性能、结晶行为和表面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聚氧乙烯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硅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降低;表面活性剂作为接枝链的引入,降低了接枝共聚物的接触角,提高了接枝共聚物的结晶温度,降低了半结晶时间,但没有破坏聚乙烯的晶格;接枝共聚物的亲水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9.
陈浩  何晓凤  王丙兰  李哲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34):14078-14084
利用中国气象局集合预报业务系统GRAPES-EPS(Global/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ion System Ensemble Prediction System)的15个集合成员预报产品,基于舞动气象模型,分别通过等权重法和集合平均法得到输电线路舞动发生的预测概率,以2016年11月23日和2018年1月4日~6日的电线结冰数据作为实况,检验两种预测方法的效果,结果发现,(1)等权重法和集合平均法预测出的舞动范围均能覆盖实际发生舞动的区域,均可作为舞动发生的客观预测方法;(2)等权重法预测输电线舞动的报对站比例更高而漏报站比例更低,(3)等权重法预测的日最大舞动概率和日平均舞动概率均较集合平均法预测的大;(4) 从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来看,等权重法舞动预测的概率值具有一定的连续性,而集合平均法预测的舞动概率值则具有明显的跳跃性,等权重法应用效果较集合平均法更好。  相似文献   

20.
基于GIS的电厂管网管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以MapInfo为GIS平台,VB为开发前台,集GIS、CAD、实时监控、MIS为一体的电厂综合管理系统。各子系统利用OLE技术嵌入MapInfo,系统中,与地理信息无关和无法利用MapInfo实现的地理信息功能由前台VB直接实现,与地理信息有关且能由MapInfo实现的地理信息功能则通过控制后的MapInfo实现。系统在使用中运行稳定、性能优良,并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