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波炉是利用食品吸收微波后,产生热效应原理的一种新颖的炉具。它具有省时省能、减少营养损失,清洁卫生及体积小等诸多优点。目前,世界上家庭微波炉的年销售量将近2000万台。从1980~1986年,微波炉售价从最高2000美元降至100美元,预计1990年价格将进一步降至50~70美元。美国有60%以上家庭,日本有50%的家庭拥有这种微波炉。  相似文献   

2.
科技文摘     
世界电子产业迅猛发展 80年代以来,以电子技术为先导的高技术产业日新月异,推动着世界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目前,美国电子产业产值已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32%以上,日本为36%。1990年电子技术产品的世界总销售额将从1980年的2370亿美元增加到5000亿美元。自1979年美国克雷公司研制成世界第一台进行超高速计算的巨型电子计算机以来,巨型机的发展十分迅速。1985年,全世界巨型机有165台,1986年有258台,预计1990年将达到1675台。美国大型计算机的销售额占世界销售额的60%以上。  相似文献   

3.
美国共有4,100家以上主要经营农业贷款业务的农业银行,其中的大多数目前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处境十分艰难。这几年,美国的农业经济十分不景气,严重萧条。农产品的价格一落再落,土地价格不断看跌。农业生产者,特别是中小农场的经营者危机四伏,负债累累,已经无法偿还所借农业银行到期的贷款,当初作为贷款抵押品的土地也由于价格跌落远不足于补偿银行所承受的损失。据报道,自1980年以来,美国大多数地区的土地价格已经至少下降了25%,部分地区甚至下降了75%。许多农业银行到期收不回的贷款数额已经超过了银行自身资本的二至三倍,一旦存户们纷纷挤兑  相似文献   

4.
<正> 1 家用洗衣机的发展概述 80年代以来,世界家用洗衣机迅猛发展,到1980年,世界洗衣机总产量约3000万台/年;其中,日本年产约465万台,美国约年产625万台;1990年日本年产约470万台,其中全自动套缸式占60%;洗衣机在发达国家的普及率也很高,以1980年为例,日本为99.5%,美国72.5%,西德89%,法国75%;日本本国年需要洗衣机量约380~390万台,绝大部分  相似文献   

5.
日本面积相当美国面积的4%,人口相当美国人口的51%。1960年日本实行了经济高速增长政策后,日本对美国的挑战之势逐渐形成。1965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仅相当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2.5%。1980年增加到38.76%,1986年已占46.64%。目前日本对美国的贸易出超急剧扩大,日本成了世界最大债权国,日元对美元的升值如进入盛夏的水银柱一个劲地上升,在高技术领域日本对美国的竞争也呈咄咄逼人之势……世界经济界当前最为热闹的话题之一是:  相似文献   

6.
从1978年开始我就在中国从事各种形式的投资业务,起初的身份是投资银行家。1983年,我创立了中国投资创业有限公司(ChinaVest Limited),这是第一家专注中国的美国私人资本投资基金。当中国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开始改革的时候,中国的经济还正处于百废待兴的阶段。在80年代初期,大量的资本源源不断地流入到中国大陆,先是通过香港,然后是从台湾,最终是欧洲、美国和日本的资本都被吸引到中国来了,这在当时是一个很令人惊奇的现象,是什么促使资本从资本主义的西方波涛汹涌般地流入到社会主义的中国来呢?  相似文献   

7.
第四届亚洲Interstoff国际面料展销会于1990年11月12日至14日地香港举行。来自45国家的12300多个贸易代表参加了主次活动,人数比1989年增加了75%。302户展家中的绝大多数都对这次展览的贸易成就感到满意。大量的贸易代表是来自香港、中国台湾、日本、南朝鲜、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国等地。在9个亚洲洲国家和地区中,有137家企业出席了这次盛会,其中香港有43家,印度42家,日本20家,中国台湾19家,南朝鲜5家,中国4家,印度尼西亚2家,马来西亚和巴基斯坦各1家。  相似文献   

8.
据西德《时代》周刊报道,1980年世界各国都在节约石油,全世界石油消耗比1979年减少1.31亿吨。最大的耗油国1980年耗油情况如下: 亿吨与1979年相比美国 8 -7%苏联 4.38 3%日本 2.55 -10%西德 1.31 -11%法国 1.13 -7%意大利 1.03 -1%加拿大 0.88 -4%英国 0.83 -15%  相似文献   

9.
台湾省早在1976年5月就筹建新竹科学工业园,1980—1989年分3期建设。1980年该园区正式开放,1990年该园区进出口贸易额约30亿美元,占台湾省当年进出口总额2.5%,其中出口额占18.6亿美元。园区已有150多家厂商进区投资建厂,资金总额达500亿新台币,引进外资占7%左右,华侨投资占40%以上。产品出口美国、荷兰、英国、香港、德国赚取了大量外汇。园区内企业平均资本额220万美元,约为台湾省平均数的14倍;平均科研费21万美元,约为台湾制造业平均数的20倍;园区科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国际商业银行很多是借助资本市场发展起来的。美国允许商业银行在全美设立分行,总数达到约8600家,而其他发达国家一般都在1000家以下,日本只有不到100家商业银行,而日本的经济总量是美国的一半左右;美国大部分商业银行比其他国家的商业银行规模要小,14%的美国商业银行资产规模不到2500万美元;英国不到5家商业银行,统率了整个商业银行业。相反,美国的最大的10家  相似文献   

11.
西方国家曾允诺把它们对第三世界的发展援助提高到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0.7%。但迄今仍未兑现。1986年只达0.36%,略高于1985年的0.35%,低于1980年的0.38%。只有挪威、丹麦、瑞典和荷兰超过此百分比。法国虽然态度积极,但至今只达0.49%。美国的援助金额居第一位,但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只有0.23%,名列倒数第二。 1986年,西方“发展援助委员会”18个成员国向第三世界提供的官方发展援助为370亿美元。从表  相似文献   

12.
一、港商在厦门投资概况 1980年10月,国务院确定在厦门设立经济特区,从此打开了港、澳、台、侨、外商在厦门投资的大门,许多祖籍福建的香港企业家本着爱国爱乡的心情纷纷返闽投资办企业,有力地推动了厦门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高潮,据统计,从1980年至1997年3月底止,香港客商在厦门投资企业已被批准的有1848家,总投资金额达88.67亿美元;其中港商投资72.06亿美元,已开业企业约1414家,港商实际到资37.83亿美元,港商在厦门投资的项目数,投资总金额,其中合同利用港贤开业数和实际到资,分别占全市外商投资的46.91%、58.16%、57.43%、46.92%和57.41%,港商在厦门投资居外商在厦投资之首。按投资方式分;独资企业达808家,占57.19%;合资企业达430家,占30.46%;合作企业157家,占11.06%;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批准25项占1.78%,投资金额8157万美元,占0.92%;第二产业批准935项,占66.13%,投资金额50.63亿美元,占57.08%;第三产业批准453家,占32.07%,投资金额37.23亿美元,占41.99%。  相似文献   

13.
约翰·鲁斯     
约翰·鲁斯,2009年8月接替托马斯·希弗成为新任美国驻日本大使。鲁斯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1980年从斯坦坦福大学法学院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他曾是硅谷一家法律事务所的律师,精通金融和证券方面的业务,并在多家企业担任法律顾问,成绩卓著。  相似文献   

14.
上海读者阮方来信询问:美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但为什么没有象某些第三世界国家那样爆发债务危机?现简复如下。 1985年上半年,美国在国外的资产开始低于外国在美国的资产,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起一直保持的债权国变为净债务国。1986年,由于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持续巨额逆差,大量外国资本流入美国,年底美国的外债已达2500亿美元左右,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  相似文献   

15.
最近日本医药药品以及健康食品两家制造厂,共同制成一种对人体有特殊功能的“荞麦酱油”。这种酱油从1980年9月2日起,已在日本各地出售。它是由大豆、小麦为主要原料,掺入荞麦一起制曲发酵而成的。由于荞麦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 K,从而能酿出含维生 K 的低盐酱油,若每天食用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世界上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在高技术产品方面发展较快,他们在发展过程中有以下四大特点: 一、国际合作扬长避短,发展新产品。八十年代以来,合作发展新产品已成为西方企业加快获得新技术、加速产品研制和强化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据美国市弗斯菲尔德科学技术政策研究中心的调查表明、从1982—1986年,美国企业通过合作方式研制高技术产品的金额年均递增30%,1986年达21亿美元,尽管这在整个科研费用中只占5%,但取得的效果远远超过支出。美国是个科技强国,在高技术的基础研究方面执世界牛耳。但是,在从基础研究到工业性生产之间,美国所需的时间却比日本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饱受通货膨胀、生产停滞和收支逆差“三重之苦”。1980年是西方经济自1974年危机以来最不景气的一年。美国跌入战后第七次经济危机,整个经济下降0.75%;英国经济也陷入危机,下降2.25%;西德经济出现了零增长;法国的经济增长率只有1.75%;其他主要国家的增长率也都明显下降。种种迹象表明,西方经济面临一次新的同期性的经济危机。一般估计,这次危机将延续到1981年上半年,下半年可能陆续略有回升。被西方世界誉为“优等生”的日本经济情况如何呢? 出现危机迹象近几年,在西方资本  相似文献   

18.
历程1980年,由杨振宁、李政道等美籍华裔科学家倡议在美国创办;1984年转至国内办刊并正式建立科技导报社;1986年成为中国  相似文献   

19.
北美:美国Nasdaq。成立于1971年,是一个支持技术创新的市场,美国高科技公司的摇篮。到1999年12月底,Nasdaq共有4800多家上市公司,市值5.2万亿美元 在全部上市公司中,约有近2000家高科技公司,比重高达40%左右。技术类上市公司1999年每股盈利平均上升了81.5%,市盈率34.4倍左右。截至1999年6月,在全美所有高科技上市公司中,绝大多数在Nas-daq上市:软件类94%,医药/生物技术类87%,电子部件类81.9%,电脑和周边设备类88.8%,通讯设备类86.8%。在全美上市的网络公司中,除极少数几家在纽交所上市外,其余全部在Nasdaq上市。在90年代全美最坚挺的股票中,技术股居于主导地位。通过高效率的市场机制推动新兴行业的资本形成,Nasdaq为美国经济的持续繁荣和“新经济”奇迹的出现,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20.
从1979年秋开始,西方主要国家先后陷入一次新的经济危机。 79年7月,英国工业生产开始下降。1980年2月,美国进入危机(有人认为1979年4月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已是危机的开端)。接着,西德、法国和意大利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危机迹象,日本经济也处于增长迟滞状态。在生产下降的同时,各国失业人数激增。通货膨胀仍然严重,国际收支恶化。工业生产下降以英国为最严重,到1980年9月已下降15个月,降幅14%,超过1973~75年危机时降幅(11%)。制造业已降至13年来最低水平。美国从1980年2月至7月连续下降6个月,降幅8%。由于汽车制造、建筑业和钢铁业三大工业部门生产急剧下降,去年第二季度国民生产总值按年率计算比第一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