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可食性壳聚糖复合涂膜包装对鲜切莲藕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质量浓度壳聚糖(0.5%、1.0%、2.0%)分别添加0.5%淀粉、1.0%氯化钙(CaC12)和1.0%抗坏血酸(AsA)作为涂膜剂,在(4±0.5)℃保存条件下对鲜切莲藕进行涂膜处理,测定鲜切莲藕贮藏过程中失重率和腐烂率、总糖含量、维生素C、褐变强度(B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等的变化.结果表明:壳聚糖涂膜处理可有效降低鲜切莲藕的水分、维生素C等成分的损失,延缓鲜切莲藕褐变的发生,从而延长鲜切莲藕的货架期,且2.0%壳聚耱涂膜处理对鲜切莲藕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越南伯克氏菌及其组合生防菌对蔬菜根结线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以黄瓜根结线虫为研究对象,采用在整地时添加营养基质、生物菌肥、微生物菌剂,移栽时再穴施微生物菌剂的处理方式,研究越南伯克氏B418及其与蜡样芽胞杆菌BCJB01、木霉菌LTR 2和T11 W的组合菌剂的配套应用技术。结果表明,整地时添加营养基质,可显著提高B418菌剂对黄瓜根结线虫的田间防治效果;组合菌剂处理中,在整地时同时添加生物菌肥和营养基质的处理对黄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好于单加营养基质或生物菌肥处理;B418单一菌剂+营养基质处理优于组合菌剂+营养基质处理, 防治效果为90.05%。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侵染对癞皮夜蛾(Gadirtha fusca)幼虫的影响是否因龄期而异,本研究以南方根结线虫侵染乌桕(Triadica sebifera),选用该植株叶片饲喂癞皮夜蛾大龄幼虫,以未受南方根结线虫侵染植株的叶片作为对照,比较不同龄期幼虫生长指标和食物利用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幼虫龄期的增加,癞皮夜蛾幼虫体质量、取食量及发育历期呈上升趋势;相对生长率呈下降趋势;食物利用率和食物转化率先上升后下降,而近似消化率则呈先下降后略微上升的趋势。线虫侵染处理后,与对照相比,癞皮夜蛾4龄幼虫的相对生长率、食物利用率和食物转化率显著提高;5龄、6龄幼虫的虫体质量和5龄幼虫的相对生长率以及6龄幼虫的取食量、近似消化率、化蛹率显著降低。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对癞皮夜蛾幼虫生长及食物利用的影响因发育阶段而异,主要通过抑制两个末龄龄期幼虫的生长发育及化蛹,从而间接减轻癞皮夜蛾对乌桕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为建立繁殖根结线虫的新方法,利用黄瓜实生苗为宿主,在透明的玻璃瓶中成功繁殖了南方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和爪哇根结线虫,为有效分离根结线虫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该方法不仅丰富了繁殖根结线虫的宿主,而且便于随时观察线虫侵染根形成根结的动态过程,也避免了在繁殖过程可能造成线虫逃逸对周围土壤的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5.
保护地蔬菜根结线虫的发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在安徽省中、北部保护地的番茄、黄瓜等蔬菜进行采样和鉴定,结果表明侵染蔬菜根部的线虫均为南方根结线虫。  相似文献   

6.
采用经典实验方法和分子鉴定技术进行了木霉菌株T11-W的鉴定及其对南方根结线虫分散卵的寄生性研究。结果表明,T11-W为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对南方根结线虫分散卵具有寄生作用,校正寄生率为73.46%,相对孵化抑制率为94.19%。本文丰富了木霉菌防治南方根结线虫的理论研究,对哈茨木霉作为新型、高效的微生物杀线剂的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两株产ACC脱氨酶的内生菌蜡状芽孢杆菌SZ5和荧光假单胞菌DLJ1为材料,探讨其在辣椒促生和预防线虫病害方面的作用.结果显示,虽然两菌剂处理不能促进种子萌发,但对幼苗生长有短暂促进作用;促生作用消失后,植株体内次生代谢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仍高于对照,DLJ1组高于SZ5组.挑战接种南方根结线虫后,接菌组植物体内的POD等酶活性以及总黄酮等物质含量的提高幅度高于对照.菌剂处理降低了植株染病率和染病程度,提高了辣椒产量和品质;萌发期一次处理效果优于后期的多次处理,DLJ1的处理效果优于SZ5.总之,DLJ1在辣椒种子萌发期一次接菌就可以有效促进辣椒生长,提高植株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提高辣椒产量.该作用可能与萌发期菌株的有效定植、生长期的抗氧化能力的维持与高效反应,以及有效降低乙烯产量有关.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秸秆不同处理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特征的影响,将破碎秸秆、腐熟秸秆和秸秆炭添加到模拟施肥的土壤中,研究了秸秆还田后对玉米生长发育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施肥模式下,秸秆不同处理方式对玉米株高促进作用的顺序为:2.0%秸秆炭1.0%秸秆炭0.5%秸秆炭腐熟秸秆破碎秸秆;秸秆炭处理均能提高玉米的叶宽。在传统施肥模式和测土配方施肥模式下,单穗籽粒重提高5%~7%;秸秆炭处理都能提高玉米产量(P0.05)。  相似文献   

9.
汉中蔬菜根结线虫种类的同工酶酶谱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形态学鉴定的基础上,运用同工酶电泳技术,对采自汉中市11县区的23个为害蔬菜的根结线虫种群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在所鉴定的种群中,20个种群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1个种群为花生根结线虫(M.arenaria),1个种群为南方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的混合群体,1个种群为南方根结线虫和北方根结线虫(M.hapla)的混合群体;其中南方根结线虫是汉中市为害蔬菜的主要根结线虫。  相似文献   

10.
通过单一及复合使用哈茨木霉菌与蜡样芽孢杆菌,调查不同处理对大田番茄根结线虫的预防和防治效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连续施用两次生防菌后,两种微生物菌剂的复合使用比单一菌株对根结线虫表现出明显的预防和防治效果。45 d后两种微生物菌剂复合使用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预防和防治效果分别达到70.2%、48.4%,根际土壤根结线虫减退率分别达到61.4%、54.9%,番茄根中根结线虫减退率分别达到75.9%、60.7%,显著高于单一菌株对根结线虫的预防和防治效果(P<0.05),研究结果为下一步研发微生物菌剂的复合使用防治番茄根结线虫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黄瓜根结线虫拮抗菌筛选及作用机理初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击倒、驱避、温室盆栽和田间小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已获得的多株拮抗菌株进行了防治黄瓜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的筛选实验,并对优势菌株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室内共同培养条件下,S506,Cm05和Ms2菌株表现优秀,对线虫的校正死亡率均在30%以上,其中S506最高,达48.8%;对线虫的驱避实验,以Cm05+S506组合最好;在连茬4,8,11 a的温室土壤上进行的盆栽和田间小区实验表明,S506的防效最高、最稳定,田间校正防效最高达85.29%,显著优于阿维菌素14.89%的防效.S506的抗线虫物质主要是胞外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12.
遮荫对多年生花生( Arachis pintoi ) 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年生花生在全光照至80%遮荫度的环境中都能生长,随着遮荫度的增大,其叶片面积和叶绿素含量均明显增加,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和光补偿点均不下降,20%遮荫度的株鲜重与全光照下没有变化,80%遮荫度吏株鲜重降低了36%。  相似文献   

13.
对垂柳愈伤组织和植株再生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茎段比较适合诱导愈伤组织,质量浓度为1.0mg/L和2.0mg/L的6-BA均能诱导垂柳茎段愈伤组织;MS+6-BA 1.0 mg/L+NAA 0.1 mg/L+KT 0.5 mg/L的激素配比最为适合胚状体和芽的分化;MS+6-BA 1.0 mg/L+Ac 0.3%培养基能促使垂柳根的形成,且能促使芽生长,最终形成幼苗。  相似文献   

14.
甘薯离体培养直接再生形成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培养甘薯8129-4叶片,叶柄和茎的结果表明,甘薯外植体直接再生植株的能力以茎为最强,叶片次之,叶柄最差;NAA对外植体直接再生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能促进生根,而且可促进长芽;采用南薯88,8129-4和川薯101所作的实验进一步证实,仅添加NAA,甘薯茎段便可直接再生形成植株,而6-BA和ABA的作用依品种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为了深入研究黄赭色链霉菌对黄瓜生长及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采用固体发酵单因素方差分析对菌株11F的固体发酵条件(种龄、配水比、接种量、发酵基质)进行优化,通过检测存活率测定在不同条件处理下菌剂链霉菌孢子对菌剂耐热力与抗紫外作用进行了分析,通过温室盆栽实验研究菌株11F菌剂对黄瓜生长的影响及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最佳固体发酵基质配比为80%大米+10%麦麸,最佳料比水为1∶0.3,最佳种龄为60 h,最佳接种量为10%。通过筛选得到菌剂最适载体是壳聚糖,温室盆栽实验显示菌株11F的发酵液与固体菌剂对黄瓜的生长都有促生作用。菌剂11F与蛭石的比例为1∶100时黄瓜幼苗的株高、根长、鲜重、干重都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株高增加39%,根长增加了33.9%,鲜重增加了35.3%,干重增加了40.9%,其长势茂盛,叶色浓绿,促生效果明显。菌剂11F对黄瓜枯萎有明显的防治效果,防效为73.45%,由此说明菌株11F菌剂可用于黄瓜枯萎的防治。  相似文献   

16.
以西农9号西瓜为材料,研究了营养液漂浮育苗对西瓜苗的生物学特性及西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西瓜营养液漂浮育苗播种深度以1.0~1.5cm为宜;以横放的播放效果最好,其成苗率高、带壳率低.与传统的育苗方法相比,营养液漂浮育苗法培育出的西瓜苗质量优于对照,苗的茎叶鲜重、根系鲜重、根体积、主根长和茎粗均高于对照.这种西瓜苗的主根发达,侧根数显著多于对照,根系鲜重增加1倍、带基质移栽或移栽后进行浇水均能缩短西瓜苗的缓苗期,可提高西瓜苗的移栽成活率和西瓜的产量.  相似文献   

17.
在月季展叶期叶面喷施 3.3mL·L-1叶面肥 112 5 ,以清水为对照 ,探讨了叶面肥 112 5对月季生长发育及衰老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 :叶面肥 112 5能协调月季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 ,使月季株高、茎粗分别比对照增加 11.9% ,9.5 % ;叶片鲜、干重分别增加 7.4 % ,5 .7% ;叶面积和单枝叶片数比对照分别减少了 5 .5 % ,11.1% ;叶绿素含量和比叶重的增加与对照相比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延缓月季花的衰老 ,使其单朵花期比对照延长 3d ;其花径在蕾期和半开期都有所增大 ,从盛开期到衰败期与对照相比 ,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明显增加花瓣数、降低黄萎病的发病率、病情指数与对照相比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叶面肥 112 5处理的月季花 ,其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从蕾期到衰败期与对照相比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8.
以斯太贝亚叶面肥分离得到的4株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M3,Bacillus oleronius O4,枯草芽孢杆菌S10,解淀粉芽孢杆菌A8)为起点,研究和改造斯太贝亚叶面肥.采用琼脂块法及钼锑抗比色法,考察4株芽孢杆菌及混合菌群在抑制植物病原真菌及降解土壤中难利用磷的情况.结果表明,混合菌群抑菌性能较其他菌株强,对梨青霉病菌的抑制率高达75.8%;混合菌群与巨大芽孢杆菌M3对土壤中难利用磷降解情况相差不大,均比其他菌株降解性强.由于斯太贝亚叶面肥含化学成分,对人体及环境会造成一定负担,故以天然无化学成分且有机质含量高的小麦秸秆为原料发酵生物有机肥,发酵后添加聚γ谷氨酸.考察生物有机肥对黄瓜幼苗感染植物病原真菌防治效果及病情指数,并考察生物有机肥对毛豆幼苗各项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研制的生物有机肥能够显著降低黄瓜幼苗感染植物病原真菌的病情指数,防治效果达55.56%;并且能够一定程度提高毛豆幼苗的株高、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  相似文献   

19.
植物促生菌对燕麦初生苗盐分胁迫下的促生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提高日益盐渍化耕地的作物抗盐性,从盐生植物根际土中分离得到4株含ACC脱氨酶的植物促生菌(PGPR),并在限菌条件下考察其对燕麦初生苗盐分胁迫下的促生效应.结果表明,随盐分的升高,促生作用增大.在10 g/L NaCl盐分胁迫下,4菌株对燕麦初生苗均表现出显著的促生效应,但以假单胞菌属S1最显著,其根长、根鲜重和根干重比未接菌对照分别增加137.2%、138.1%和96.2%.4株PGPR的ACC脱氨酶活性与植物生长参数(根长、根鲜重、根干重和下胚轴长)之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0.93).接种含ACC脱氨酶活性的PGPR可以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经济实用的盐渍化土壤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