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城市生态承载力内涵,从压力系统和支持力系统2个方面选取30个指标,构建了城市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生态承载负荷度模型、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障碍因素诊断模型,对贵阳市生态承载力进行评价并对其障碍因素进行诊断,结果显示:研究期内,贵阳市生态系统压力呈波动减小趋势,支持力则呈上升趋势;2003—2007年,生态承载高负荷,2008—2014年,生态承载低负荷;生态承载力不断提高,生态系统正在向良性方向发展;生态系统支持力对贵阳市生态承载力的影响具有主导作用;城市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16个因子是影响贵阳市生态承载力变化的主导因子;万元GDP烟尘排放量、万元GDP能耗、万元GDP废水排放量、万元GDP二氧化硫排放量、万元GDP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5个因子是目前制约贵阳市生态承载力提升的关键障碍因子.根据上述结论,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贵阳市生态承载力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唐山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评价模型,并通过支撑力与压力的相对变化趋势来表达城市生态系统维系其健康水平的能力.计算了唐山市2000-2006生态系统承载力指数,结果表明,唐山市基本上处于一种经济发展与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同步发展的良性状态.  相似文献   

3.
济南市城市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理论,以山东省济南市为研究对象,从维持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济南市城市生态承载力定量指标,构建了城市生态承载力评价模型,包括城市生态支撑力模型、城市生态压力模型、城市生态承载力模型,利用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评价了济南市2004-2008年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状况,并分析其变化规律,可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构建了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评价模型,并通过支撑力与压力的相对变化趋势来表达城市生态系统维系其健康水平的能力。计算了唐山市2000-2006生态系统承载力指数,结果表明,唐山市基本上处于一种经济发展与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同步发展的良性状态。  相似文献   

5.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和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构建了兰州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量化模型对其优异性进行了评估.基于信息熵理论,运用年份信息熵对城市生态系统演变进行有序性和复杂性评估;对各项评价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后,通过指标信息熵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综合计算得到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最终得分.将各项指标的熵权与指标在研究期内的变化趋势相结合,综合分析兰州城市生态系统演化的机制和趋势,从而提出各类型熵的针对性措施.结果表W月,2004-2013年,兰州市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对自然生态系统的需求呈增加的趋势;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系统的有序性并没有呈现持续发展的态势.兰州市自然生态系统对社会经济系统的支持能力呈上升趋势,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越来越大.兰州市生态建设的积极推进使城市的代谢功能不断加强,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的态势.  相似文献   

6.
运用"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框架模型,建立达茂旗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出压力、状态和响应3个准则层的指数值和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值,研究发现:达茂旗生态安全综合评价值从2000年的0.512降低到2005年的0.489,2010年又上升到0.494,表明该地区近10年的生态系统承载力整体下降,但随着近几年围栏封育等生态工程的恢复,生态承载力有一定的上涨趋势.  相似文献   

7.
通过构建以气候资源供给、城市气候压力、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准则层的城市气候承载力评价体系,对2008—2017年南充市主城区和6个县级城市气候承载力进行了评估,并利用障碍度模型对各地区城市气候压力中的9项指标进行障碍因子分析.结果显示:2008—2017年南充市各区县城市气候资源供给具有不稳定性,城市气候压力总体呈减小趋势,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高,城市气候承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匹配;10年间各地区的障碍因子总体上由人类排放强度类指标逐渐转变成经济与城市规模类指标.建议南充市不断推进节能减排措施,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城市气候承载力.  相似文献   

8.
基于遥感、基础地理信息和土地覆盖等数据,从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稳定性、承载力三方面构建生态系统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对蒙古高原不同生态区生态系统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动态评价.结果表明:2001—2019年蒙古高原生态系统质量由东北向西南呈现递减的分布特征,均值为50.89,整体处于中等偏低水平.生产能力、稳定性、承载力的...  相似文献   

9.
在对京津冀地区生态质量现状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根据研究区的资源环境现状和自然资本承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特征,在计算各区域生态质量分级的基础上,分别对其生态质量的时空特征,初级净生产力,森林植被覆盖变化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近年来京津冀生态系统质量有明显提升.京津冀区域28%的森林生态系统质量有改善,3%左右的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存在下降趋势.2010-2015年,京津冀城市群净初级生产力呈现出较小波动变化趋势.相较于2000-2010年,京津冀城市群森林生态系统植被覆盖度的变化,只有高植被覆盖度区域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城市生态系统安全研究较为复杂的问题,根据其概念和内涵要求,从城市生态系统压力、状态、响应三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用熵权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以模糊数学法构建评价模型,对六盘水市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六盘水市城市生态系统压力要素处于"不安全"等级,最大隶属值为0.532 4;状态要素处于"较不安全"等级,最大隶属度值为0.419 2;响应要素处于"较不安全"等级,最大隶属值为0.437 3;城市生态系统安全综合评价处于"较不安全"等级,最大隶属度值为0.340 2.六盘水市城市生态系统安全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1.
象山港是我国典型的狭长型半封闭海湾生态系统,然而近年来在人类活动的作用下,海湾的资源、环境和服务功能出现退化.本研究以象山港海湾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承载力理论,构建象山港海湾生态系统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资源供给能力、环境纳污能力和人类支持能力等三个方面评价象山港海湾生态系统综合承载力.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1年,象山港海湾生态系统环境纳污能力表现为逐年下降的趋势,且过载区域面积所占比例也从2003年的17.2%,逐年增加到2011年的41.8%,水体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是造成海湾各功能区环境纳污能力过载的主要环境因子;资源供给能力逐年下降,可载区域面积所占比例从2003年的87.4%,逐年下降到2011年的0.1%,表现为从海湾口门处向内湾逐渐降低的趋势;人类支持能力可载区域面积所占比例略有改善,处于可载状态.基于环境纳污能力、资源供给能力和人类支持能力的象山港海湾生态系统综合承载力也逐年下降,表现为过载区域的面积逐年增加,内湾的综合承载力低于口门,其中环境纳污能力下降是造成象山港海湾生态系统综合承载力过载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客观地反映了象山港海湾生态系统综合承载力状况,文章提出的海湾生态系统承载力的评估方法和模式可应用到我国其他海湾生态系统,为我国海湾生态系统修复和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生态足迹分析法的烟台市可持续发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足迹法是一种评估区域可持续发展程度和度量维持人类的自然资源消费量的帐户工具,运用该方法对烟台市2002年生态足迹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该市人均生态足迹1.5560hm2,生态承载力0.3541hm2,生态赤字1.2019hm2;此外,对烟台市1997-2006年生态足迹进行了动态分析,反映出近10年来烟台市的生态足迹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城市生态系统所受压力偏大;最后提出了缓解烟台市城市生态压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兴化湾海湾生态系统退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压力-状态-响应"(PSR)概念模型,构建了兴化湾海湾生态系统退化评价的指标体系,并采用综合指数法和模糊评价法对该海湾生态系统的退化程度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自2005年兴化湾海湾生态系统呈现出退化的趋势,到2008年生态系统处于"中度退化"状态;兴化湾海湾生态系统受到的环境胁迫作用较大,尤其从2005年以来生态系统面临的压力有所增大.导致兴化湾海湾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胁迫因子有富营养化、围填海、GDP增长对环境的压力、滨海电厂温排水以及海洋捕捞等;在持续较大的压力下海湾生态系统的状态表现出恶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港口生态承载力研究中过程机制和时间动态性考虑不足等问题,构建港口生态系统承载力复合评价模型,实现对港口生态承载力的动态评价和演变趋势预测.首先,应用系统动力学理论,从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三方面建立港口生态承载力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其次,引入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法,提出港口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港口生态承载力复合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以北方某港区为例,运用复合评价模型,对该港区生态承载状况进行现状分析和参数敏感性分析,识别港区生态承载状况的主要影响因子;设置自然发展方案和综合调控方案,动态模拟和评价2015—2030年港区生态承载状况的演变趋势.仿真结果表明,综合调控方案能有效解决港区生态超载的问题,显著提高港区生态承载水平.研究结果可为生态型港口建设及港口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该文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和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建立城市生态水平评价的定量模型,并在国家生态市指标体系的框架下构建漳州市生态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结合2002年~2009年统计数据,对漳州市的生态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评价期内,漳州城市生态系统熵变呈现出下降趋势,城市健康、有序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综合发展水平逐年提升,协调发展水平也在不断增强,并在2008年达到了优质协调.  相似文献   

16.
深圳福田红树林湿地是我国南方重要湿地,也是全国唯一地处城市腹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社会价值极其重要.本文先找出影响福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稳定的因素,通过从PSR健康预警的角度出发对其生态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析,利用层次分析法求解出人为压力,环境状态,管理水平所占权重较大.因此,通过本文的分析,为改善生态系统结构,使红树林生态系统恢复到健康状态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协调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可为促进生态城市建设、维护城市生态平衡和区域人口的合理分布等提供依据.郑州市作为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的展示窗口,最近几十年,随着城市的发展,其现代化的需求、密集的人类活动、快速的结构性增长和高物耗、高污染的产业发展对郑州市生态系统的威胁很大,可持续发展压力大.本文借助能值理论构建了城市生态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以能值为量纲,统一度量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发展水平和可持续状况.郑州市的实例应用显示,近几年郑州市城市发展迅速,但环境压力很大,可持续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8.
暴雨是对城市有较大影响的一种极端气候事件,从暴雨影响的视角研究城市承载力,对丰富城市承载力研究和缓解城市内涝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将暴雨自然属性与城市社会经济状况相结合,构建暴雨发生条件下城市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划分承载力等级标准,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对辽宁省2001—2015年暴雨条件下的城市承载力进行实证分析,并通过与BP神经网络法所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随机森林算法的适宜性.结果显示:(1)时间上,大连、鞍山、盘锦、沈阳各市暴雨条件下城市承载力等级逐渐增加;营口、丹东、锦州、朝阳、阜新各市承载力等级呈降低趋势;葫芦岛、辽阳、抚顺、铁岭、本溪各市则以稳定不变为主,个别年份存在较小波动,各市承载力整体水平差距较大.(2)空间上,暴雨条件下的城市承载力体现为由西部至东部的"增加—减少—增加"趋势.(3)各市暴雨条件下的城市承载力影响因子不尽相同,其中,建成区面积、人口城市化、排水管长度、水域面积、城市基础建设投资是关键因子.(4)随机森林模型泛化误差率(OOB)为9.32%,分类具有精度高、误差小、运作方便的特点,与BP神经网络相比更适用于承载力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19.
城市生态系统的评价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生态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安徽省17个地级市的城市生态系统进行评价,依据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及数据的可获得性,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方面构建了城市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17个城市之间生态系统状况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合肥及沿江地区城市生态系统发展较好,两淮地区、蚌埠、安庆等工业城市次之,皖南地区及皖北宿州等地城市生态系统发展欠佳.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民勤县1996-2006年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余赤字的动态变化,对民勤县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民勤县人均生态足迹赤字为1.057 2 hm2,其生态足迹产出是当地生态承载的3倍,发展极大地超出了生态系统的可承受范围,特别是近年来农产品产出迅速增加,对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压力.提出了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相应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