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哲学作为一种以观念形式把握人与世界关系的思想理论体系,其揭示的世界图景是人类立足于实践基础上的对人类活动及其成果的反思。反思的维度在哲学体系中就表现为哲学体系的出发点概念即逻辑起点;逻辑起点的科学、合理确立必须遵循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以物质范畴作为哲学的逻辑起点,不能全面地体现哲学反思的维度,以静态的方式去反映世界并割裂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是其固有的局限性;以实践作为哲学体系的逻辑起点,能科学地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反思的维度,并使其体系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问题时,对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作二律背反式的理解,是由于以传统哲学的一维逻辑结构为标准,即以一个最高概念推演整个哲学体系的思维模式为标准来审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结果。扬弃这种逻辑结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变革之一,所以,囿于此,是无法使问题得到合理解决的。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是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它变革的最高成就是以这种统一实现了对主体论哲学和本体论哲学两种发展趋势的唯物主义综合;这种综合使它走出了传统的一维逻辑结构,并且是它继续前进的总起点。  相似文献   

3.
目前,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仍是局限的,甚至是割裂的,世界被分成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等不同的层面和领域.实际上,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宇宙空间和人类社会,并随着时间流逝而变化.如果我们认为大爆炸是宇宙的起点,那么在此之前,物质从何而来?大爆炸的原因是什么?将宇宙之内的思想理论统一起来的逻辑是什么?本文以不对称原理提供了宇宙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哲学解释.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哲学研究的是生活世界中现实的个体,并且是人在不断自我全面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世界,它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存在基点和最高目标。把马克思哲学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让马克思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都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哲学发展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对逻辑悖论的特殊关注。探讨逻辑悖论的文化向度,体现了当代哲学发展对逻辑悖论关注的特殊所在。从思想内容、科学方法和人文精神阐释逻辑悖论的文化根据、文化力量和文化意义,明示从语用学维度研究逻辑悖论的重要性,能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在这一过程中,逻辑悖论为人们确立了新的思维方式,把人们带入了更加广阔的精神世界,从而不断赋予人的世界以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从人类学哲学视野出发,探讨了在人类实践活动中就有一种自然的抑或是社会的价值引导.由这种价值引导把人和自然、人和人、人和社会、社会和历史既区别开来又统一起来;人类社会正是在这种不断实践循环的引导中,通过有意义的价值导向把实践和认识、真理性与价值性、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决定论与选择论、改变世界与解释世界统一起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这种新实践观的价值引导观察世界,形成了马克思人类学哲学实践价值引导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现了人类哲学史的革命.  相似文献   

7.
1845年马克思写成《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开始形成他的新唯物主义的新世界观。马克思新世界观之新,首先是哲学新视域,马克思在《提纲》中实现了他的哲学视域从解释视域向实践视域的根本转变;其次是哲学新体系。即初步形成了包括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再次是哲学新特点,即新唯物主义体现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哲学而存在,它体现了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认识行为。文化是人类世界组成部分中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文化哲学在研究的过程中将对于人的行为方面的抽象思考和研究作为一个重点内容,这表现了人对自身行为的一种反思。本文首先分析和探讨了文化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在文化哲学范式的视角中对东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区别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实践论思维方式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中贯穿着严密的逻辑脉络。它科学地阐释了作为哲学思维方式的实践,同时又把实践作为哲学的基本立场和视野确立起来。它立足于人类活动和社套发展的现实实践。从实践速一人的思维的最本质、最切近的基础出发,以实践的观点、从实践的高度来关注、理解和把握人、人的世界以及揭示人与所属世界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人的“革命的实践”,“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从而“使现存的世界革命化”,塑造和展开人的本质并最终完成“历史任务”的终极指向。  相似文献   

10.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是当今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以实践思维方式来看,哲学与科学都是人类实践的方式和成果,是人类理性对世界的创造。哲学和科学创造都要以其他的实践方式为基础。哲学和科学在内容、形式和功能等方面有许多异同,异同的原因在于它们的实践基础。哲学和科学的关系还表现在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