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研究复方北五味子促睡眠口服液(Co Schisandra sleep-promoting oral liquid,CSSPOL)的中枢镇静及催眠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ICR雄性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SSPOL低剂量组(4倍稀释液)、中剂量组(2倍稀释液)和高剂量组(原液),按0.1 m L/10 g容量灌胃给药,2次/d,连续7 d.采用小鼠自主活动记录仪观察CSSPOL的中枢镇静作用,采用协同戊巴比妥钠睡眠实验观察其对小鼠的催眠作用,小鼠脑组织中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谷氨酸(glutamate,Glu)和谷氨酰胺(glutamine,Gln)的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初步探讨CSSPOL的中枢抑制作用机制.结果 CSSPOL可明显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总次数,缩短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的睡眠潜伏期,并增加睡眠只数,延长阈剂量戊巴比妥钠诱导的小鼠睡眠持续时间,且能使小鼠脑组织中Glu和Gln含量降低.结论 CSSPOL镇静催眠作用显著,其中枢抑制作用可能与降低小鼠脑中兴奋性神经递质Glu和Gln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五参胶囊(Wu Shen Capsules,WSh C)对小鼠镇静催眠作用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五参胶囊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五参胶囊高剂量组用药量为200 mg/(kg·d~(-1)),中剂量组用药量为100 mg/(kg·d~(-1)),低剂量组用药量为50 mg/(kg·d~(-1)),给药时间为15 d,于给药结束后进行小鼠自主活动实验和协同戊巴比妥钠阈上剂量睡眠时间实验,测定5 min内各组小鼠的活动次数和站立次数,记录各组小鼠的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持续时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小鼠下丘脑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5-羟吲哚乙酸(5-Hydroxyindole acetic acid,5-HIAA)、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谷氨酸(glutamine,Glu)含量,并计算5-HIAA/5-HT比值及Glu/GABA比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WSh C各给药组小鼠活动次数减少,睡眠潜伏期缩短,睡眠持续时间延长(P0.01),WSh C能升高小鼠下丘脑5-HIAA含量和5-HIAA/5-HT比值,降低Glu含量和Glu/GABA比值.结论 WSh C具有明显镇静催眠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中枢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递质有关.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藏药复方三味豆蔻汤散水提物对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观察了三味豆蔻汤散水提物对小鼠自发活动次数的影响、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入睡率影响以及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时间影响.结果显示小鼠自主活动实验中,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三味豆蔻汤散对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 0. 05),其镇静效果明显;协同戊巴比妥钠催眠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低、中、高三种剂量三味豆蔻汤散均显著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小鼠的入睡率(P 0. 05),能缩短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小鼠的入睡潜伏期(P 0. 05),延长睡眠持续时间(P 0. 05),且中剂量效果最好.表明藏药三味豆蔻汤散水提物对小鼠具有明显的镇静、催眠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芳香新塔花茶对小鼠的镇静催眠、生长发育及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方法:用不同剂量的芳香新塔花茶灌胃,用自发活动记录法记录60 min内小鼠自发活动次数,利用阈剂量戊巴比妥钠睡眠实验法和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实验,观察芳香新塔花茶镇静催眠作用.用称重法,观察法及计量法研究芳香新塔花茶对小鼠生长发育及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结果:芳香新塔花茶低、中、高剂量组对小鼠走动次数、举双前肢数、入睡时间、体重,免疫器官指数作用差异显著(p0.05)或差异极显著(p0.01),且呈剂量依赖效应;给药组小鼠的生长发育状况更加良好.结论:芳香新塔花茶具有显著的镇静催眠、促进生长发育及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半夏与苦参合用后对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方法 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半夏药材中总游离有机酸的含量,酸碱滴定法测定苦参中总生物碱的含量,以控制药材质量;采用阈下和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法,对受试药物的镇静催眠作用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小鼠睡眠持续时间长短顺序为生理盐水组(20.87±14.07min)<苦参、半夏小剂量组(38.85±16.69min)<苦参、半夏大剂量组(41.14±15.99min)<苦参大剂量组(44.73±16.26min)<苦参小剂量组(47.29±19.92min),且给药组时间与空白组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结果表明,苦参大、小剂量组,以及苦参+半夏大、小剂量组均能明显延长戊巴比妥钠小鼠睡眠时间,强度可与安定(1mg/kg)相当.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研究北五味子不同方法提取物的抗疲劳、抗氧化、镇静催眠活性作用.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乙醇回流提取法、热水提取法对北五味子进行三级提取;采用小鼠力竭游泳实验观察超临界油和醇提物的抗运动性疲劳作用,采用体外检测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实验观察醇提物和水提物的抗氧化作用,采用阈剂量戊巴比妥钠催眠实验观察水提物对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结果北五味子超临界油、醇提物和水提物质量占比为21.67%,29.17%和31.5%.超临界油和醇提物均能延长小鼠运动时间,且超临界油延长时间长些;水提物和醇提物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均具有抑制作用,且醇提物抑制能力强些;水提物能明显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只数,并缩短小鼠睡眠潜伏期,延长阈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时间.结论北五味子超临界油和醇提物具有抗疲劳活性,且超临界油强些;醇提物和水提物具有抗氧化活性,且醇提物强些;水提物具有镇静催眠活性.本实验对利用北五味子提取物研发五味子保健食品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观察不同剂量的人工培养蝉花子实体及菌丝体对小鼠睡眠的改善作用,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成8组,每组10只.每天经口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人工培养蝉花子实体及蝉花菌丝体,连续给予受试物30 d后进行直接睡眠作用试验、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实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实验和巴比妥钠睡眠潜伏实验测定小鼠直接睡眠时间、戊巴比妥钠诱导的睡眠时间及阈下剂量的睡眠发生率、巴比妥钠诱导的睡眠潜伏时间.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人工培养蝉花子实体300 mg/kg、900mg/kg及菌丝体900 mg/kg对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诱导的小鼠睡眠一定的促进作用(P0.05),且没有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与空白对照比较,300 mg/kg人工培养蝉花子实体和900 mg/kg蝉花菌丝体对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时间有明显的延长作用,但不同剂量的两种受试药物对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基本无影响,且均无直接至眠作用.人工培养蝉花子实体和蝉花菌丝体对小鼠睡眠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采用特异的药效学跟踪实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对小白鼠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作用的实验及对小白鼠延长戊巴比妥钠催眠时间的实验来确定最佳工艺。结果安眠制剂4组对小白鼠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作用实验表明,该药能使小鼠入睡鼠数增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对小白鼠延长戊巴比妥钠催眠时间的实验结果表明,该药使小鼠入睡潜伏期缩短,并能延长小鼠的睡眠时间。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2个实验的观测,安眠制剂4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即按照将其中1味中药先提取挥发油后,残渣同其余2味中药加水回流提取,过滤,滤液合并,浓缩至约200mL,再加入已提取的挥发油的工艺研制的制剂能使小鼠入睡鼠数增加,使小鼠入睡潜伏期缩短,并能延长小鼠的睡眠时间,提示此工艺为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9.
半夏与苦参合用的镇静催眠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半夏与苦参合用后对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方法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半夏药材中总游离有机酸的含量,酸碱滴定法测定苦参中总生物碱的含量,以控制药材质量;采用阈下和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法,对受试药物的镇静催眠作用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小鼠睡眠持续时间长短顺序为生理盐水组(20.87±14.07min)〈苦参、半夏小剂量组(38.85±16.69min)〈苦参、半夏大剂量组(41.14±15.99min)〈苦参大剂量组(44.73±16.26min)〈苦参小剂量组(47.29±19.92min),且给药组时间与空白组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结果表明,苦参大、小剂量组,以及苦参+半夏大、小剂量组均能明显延长戊巴比妥钠小鼠睡眠时间,强度可与安定(1mg/kg)相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黄精多糖对D-半乳糖(D-Gal)所致衰老小鼠的学习和记忆水平的影响.方法 给小鼠皮下注射D-Gal(500 mg/kg),持续8周,建立衰老小鼠模型.将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吡拉西坦300 mg/kg)和高、中、低剂量的黄精多糖组(600、300、150 mg/kg).空白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且模型组和空白组小鼠给予等剂量的蒸馏水灌胃.应用自主活动实验、避暗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方法 测定其空间记忆和学习水平,检测小鼠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水平,测定小鼠脑组织中谷氨酸(GLU)、乙酰胆碱(ACh)以及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的方法 观察小鼠海马的CA1区神经元的改变.结果 避暗和Morris水迷宫行为学实验表明:与模型组比较,黄精高、中剂量组都可明显改善衰老小鼠学习和记忆的能力(P<0.01或P<0.05),小鼠血清中SOD和GSH-Px的活性增加,MDA含量降低(P<0.05),小鼠脑组织中GLU、ACh含量提高,GABA含量降低(P<0.01或P<0.05).结论 黄精多糖能够改善D-Gal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观察丹参对三氯化铝( AlCl3 ) 所致的阿尔兹海默病( AD) 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脑组织和 血清中乙酰胆碱酯酶( AchE) 含量的变化。方法 AD 模型组: 给小鼠每日按 400 mg /kg 灌胃 4% 的 AlCl3 溶液,连 续灌胃 60 d。正常对照组: 每日灌胃与 AlCl3 等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丹参治疗组: 每日灌胃 AlCl3 + 丹参溶液 1 mL。 丹参对照组: 每日只灌胃丹参溶液 1 mL。实验周期为 60 d。给药结束后进行 Morris 水迷宫训练,24 h 后进行学习 记忆功能测试和乙酰胆碱酯酶含量的测定。结果 丹参治疗组、丹参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小鼠的逃避潜伏 期以及其脑组织和血清中的乙酰胆碱酯酶含量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与模型组小鼠比较,丹 参治疗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 P < 0. 05) ,并且其脑组织和血清中的乙酰胆碱酯酶含量比模型组明显降低 ( P < 0. 05) 。结论 丹参能有效降低 AlCl3 致 AD 模型小鼠脑内及血清中胆碱酯酶活性,明显改善 AD 模型小鼠的 学习记忆功能,这可能是丹参可防治阿尔兹海默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金针菇多糖对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大脑皮层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ICR小鼠60只,雌雄各半,按体质量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脑复康组,金针菇多糖(FVP)低、中、高剂量组.实验动物喂饲6周,末次灌胃后,采用避暗实验检测小鼠的记忆能力,处死小鼠,观察小鼠脑组织形态结构.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组小鼠避暗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错误次数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FVP低、高剂量组小鼠神经细胞数量增多,细胞形态明显改善.结论金针菇多糖对衰老小鼠记忆障碍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能维持衰老小鼠神经细胞正常形态结构,对衰老模型小鼠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采用药效学与急性毒性实验,以综合评分法确定治疗失眠中药小复方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对延长戊巴比妥钠催眠小鼠睡眠时间的实验及阈下催眠剂量影响的实验,并结合小鼠急性毒性实验进行筛选。结果 7号药能使小鼠入睡潜伏期缩短,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2、3、5、7、9号药组致入睡小鼠数显著增加(P0.01、P0.01、P0.05、P0.05、P0.01);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确定了各受试药的LD50。最终试验结果得出7号药的综合评分最高。结论 7号药提取工艺为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三七花-酸枣仁-百合中药复方提取液(以下简称复方提取液)对睡眠的改善效果及其口服安全性.本研究以无特定病原体(SPF)级昆明(KM)小鼠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戊巴比妥钠催眠入睡时间和睡眠持续时间的变化,分析复方提取液对小鼠睡眠的影响,并通过观察灌胃给药后小鼠是否出现惊厥、腹泻、竖毛和俯卧等急性不良反应,是否存在组织和器官损伤来分析该复方提取液的安全性.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实验设健康空白组、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对应分别连续给予蒸馏水、1.3 mg/kg地西泮药物、2.5 mL/kg复方提取液、5.0 mL/kg复方提取液和15.0 mL/kg复方提取液;末次给药1 h后,各组小鼠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观察记录各实验组催眠入睡时间及睡眠持续时间情况.急性不良反应实验设雄性健康空白组、雌性健康空白组、雄性实验组和雌性实验组,采用24 h内2次最大剂量给药的方式,观察2周内小鼠体质量变化、不良反应情况及器官损伤情况.实验结果表明:与健康空白组相比,中、高剂量组能够显著缩短小鼠戊巴比妥钠催眠入睡时间(t=0.007 6、0.004 1,P0.01),并显著延长睡眠时间(t=0.001 3、0.003 7,P0.01);与健康空白组相比,低剂量组能够一定程度的缩短小鼠戊巴比妥钠催眠入睡时间并延长睡眠持续时间,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最大灌胃给药量为80.0 mL/(kg·d),约为人体推荐剂量的160倍;给药3、7和14 d后,与雄、雌性健康空白组相比,雄、雌性实验组小鼠体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灌胃给予供试品后连续观察4 h,并未出现腹泻、惊厥、竖毛和俯卧等不良反应,至实验结束时也无小鼠死亡情况,对小鼠进行解剖,各脏器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紫红獐牙菜对阂下和阈上剂量的戊巴比妥钠的影响。方法:采用镇静、催眠实验观察紫红獐牙菜对阈下和阈上剂量的戊巴比妥钠的影响。结果:紫红獐牙菜对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镇静睡眠无协同作用(P〉0.05),但缩短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P〈0.01,0.001)。结论:紫红獐牙菜对戊巴比妥钠镇静睡眠无协同作用,且缩短睡眠时间,提示紫红獐牙菜没有中枢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生巴戟天与盐巴戟天对老年痴呆模型小鼠脑组织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AD)的影响.方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生巴戟天组和盐巴戟天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通过灌胃给予AlCl3(200mg·kg-1)建立老年痴呆模型,连续50d.生巴戟天组、盐巴戟天组小鼠分别灌胃给予6g·kg-1的生巴戟天、盐巴戟天水提物,阳性对照组小鼠灌胃给予32mg·mL-1吡拉西坦,对照组与模型组分别灌胃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采用Morris水迷宫法评价学习记忆能力,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NE,DA和5-HT含量,采用考马斯亮蓝测定法测定小鼠脑组织中SOD和MAD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逃避潜伏期显著增加(P<0.05),穿越次数显著减少(P<0.05),脑组织NE,DA,5-HT含量与SOD活性显著下降(P<0.05),MAD活性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生巴戟天组、盐巴戟天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显著减少(P<0.05),穿越次数显著增加(P<0.05);脑组织NE,DA,5-HT含量与SOD活性显著增高(P<0.05),MAD活性显著降低(P<0.05);盐巴戟天组小鼠脑组织NE,DA,5-HT含量与SOD活性明显高于生巴戟天组(P<0.05),MAD活性明显低于生巴戟天组(P<0.05).结论生巴戟天与盐巴戟天水提物均能提高抗氧化能力,提高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起到改善老年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盐巴戟天对老年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能改善作用显著优于生巴戟天.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五味子、大枣、枸杞复合果醋(SCV)抗焦虑作用的最佳配方设计,并探讨其抗焦虑的作用机制.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蒸馏水)、阳性对照组(地西泮)及SCV 9个不同配方组,各组小鼠连续灌服7 d后进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外周血中γ氨基丁酸和谷氨酸水平.结果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SCV第7组小鼠进入开臂次数百分比明显增加(P0.01),而第3,5,6,7,8及9组小鼠开臂停留时间百分比均明显增加(P0.05或P0.01).SCV第7组小鼠外周血中γ氨基丁酸水平明显升高,谷氨酸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SCV抗焦虑最佳配方为100 m L SCV中含五味子果醋28 m L,大枣果醋7 m L,枸杞果醋28 m L,蒸馏水37 m L(各组果醋浓度为100%).此结果可为开发抗焦虑保健食品果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探讨西洋参石菖蒲联用对D-半乳糖(D-gal)致衰老小鼠脑保护作用.将58只ICR小鼠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10只,模型组、西洋参组、西洋参-石菖蒲组各16只,采用D-gal (100 mg·kg-1)颈部皮下注射30 d复制衰老模型,空白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模型复制同时,西洋参组与西洋参-石菖蒲组分别灌胃相应药物,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给予等剂量蒸馏水,连续30 d;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测定各组小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与丙二醛(MDA)百分含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测试期潜伏期显著延长(P 0. 01);与模型组相比,西洋参-石菖蒲组测试期潜伏期显著缩短(P 0. 01).脑中SOD活力与MDA百分含量检测中,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及模型组与各给药组均无显著性差异,但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MDA百分含量具有上升趋势.西洋参石菖蒲联用可改善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对衰老小鼠具有脑保护作用,但对SOD、MDA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北五味子木脂素(Schisandra Chinensis Baill Lignans,SCL)抗焦虑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明暗箱试验和高架十字迷宫试验,观察北五味子木脂素低、中、高剂量(35,70,140 mg/κg)灌胃给药7 d后对小鼠行为的影响;另设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和地西泮(2 mg/κg)阳性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小鼠血清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结果明暗箱试验和高架十字迷宫试验结果显示:北五味子木脂素中、高剂量组具有显著的抗焦虑作用(P0.05),并呈剂量依赖关系,这种抗焦虑作用可被氟马西尼所拮抗.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显示: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显著增高.结论北五味子木脂素有显著的抗焦虑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γ-氨基丁酸受体(γ-aminobutyric acid,GABA-R)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小鼠灌胃大豆磷脂乳液(剂量为w(大豆磷脂/体质量)=2.5、5.0、10.0 g/kg)30 d对小鼠红细胞膜和脑组织中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w(大豆磷脂/体质量)=10.0 g/kg剂量组小鼠红细胞膜和脑组织中亚油酸、亚麻酸的含量及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占总脂肪酸(TFA)的比例显著增加(P<0.05),红细胞膜中油酸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2)w(大豆磷脂/体质量)=5.0 g/kg剂量组小鼠红细胞膜中亚油酸、亚麻酸的含量和w(PUFA/TFA),以及脑组织中亚油酸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3)w(大豆磷脂/体质量)=2.5 g/kg剂量组小鼠红细胞膜和脑组织中各所测脂肪酸的含量无显著差异.说明大豆磷脂可增加小鼠红细胞膜和脑组织中亚油酸、亚麻酸等的含量,改善两者的脂肪酸组成,但两者的变化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